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将两种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与单质硝酸钙和市场钙肥产品糖醇钙(糖醇螯合钙)比较,研究叶面喷施和根施两种施肥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硝酸钙和糖醇钙相比,无论是喷施还是根施,两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小白菜的钙吸收量,提高其生物量,改善品质;喷施和根施小分子有机物螯合钙肥Ⅰ与分别施用硝酸钙相比,小白菜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3.63%和31.55%;喷施和根施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Ⅱ与施用硝酸钙相比,小白菜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8.95%和49.95%。与硝酸钙相比,两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喷施可使植株钙累积量分别平均提高5.31%和6.84%;根施则使植株钙累积量分别提高13.51%和45.31%。另外,喷施、根施两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与施用硝酸钙与糖醇钙相比,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白菜的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硝态氮含量。因此,以氨基酸和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无论采用喷施还是根施,都能对小白菜起到良好的增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以单质硝酸钙和市场钙肥产品(糖醇螯合钙)为对照,研究了以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钙肥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吸收均有提升效果,但以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剂的螯合钙肥应用效果最好。喷施小分子有机物螯合钙肥的樱桃番茄单株产量比硝酸钙和糖醇螯合钙分别平均提高9.68%和3.42%;番茄果实可溶性糖、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喷施硝酸钙分别平均提高16.60%、11.19%和12.21%,可滴定酸含量平均降低7.03%;与喷施糖醇螯合钙相比,可溶性糖、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平均提高5.95%、6.02%和9.20%,可滴定酸含量平均降低7.75%;植株中钙的累积量分别比喷施硝酸钙和糖醇螯合钙平均提高17.86%和7.66%,果实钙含量分别平均提高22.73%和7.14%。因此,以氨基酸和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在樱桃番茄上的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作物可以直接吸收小分子有机氮,探究不同氨基酸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与锌肥配合的效果可深化对有机营养的认识,为叶面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小白菜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七水合硫酸锌分别单独喷施和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分别与七水合硫酸锌混合喷施处理,三种氨基酸浓度梯度均为100、250、400 mg/L,七水合硫酸锌施用浓度为0.1%,共20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收获后测定植株生物量和硝酸盐、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分析植株吸收锌量。【结果】 1)施用三种氨基酸均能明显促进小白菜生长、改善品质,并能显著促进小白菜对锌的吸收。与对照相比,喷施三种氨基酸小白菜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2.0%、19.8%和16.6%,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53.9%、60.9%和65.6%,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66.2%、145.1%和207.6%,Vc含量分别提高了20.8%、38.8%和61.6%。喷施100 mg/L的甘氨酸小白菜锌吸收量提高了12.0%,而喷施三种浓度的谷氨酸与苏氨酸均可提高小白菜的锌吸收量,分别平均提高了38.7%、12.0%;2)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与硫酸锌混合喷施可明显提高锌的应用效果,与硫酸锌单施相比,混合喷施可分别使小白菜生物量提高25.6%、25.4%和24.5%,硝酸盐含量降低19.0%、26.3%和25.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3.2%、72.7%和27.1%,Vc含量提高67.1%、22.6%和25.2%,锌吸收量提高26.7%、50.0%和67.8%,锌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3%、10.2%和19.2%,差异显著。【结论】 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单独施用或与硫酸锌混合施用均能明显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及对锌的吸收利用,并能显著改善其品质。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单独施用或与硫酸锌混合喷施其最适浓度范围均分别为250~400 mg/L、250~400 mg/L、100~250 mg/L。苏氨酸与硫酸锌混合喷施应用效果较甘氨酸和谷氨酸更佳,在氨基酸螯合锌肥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4.
喷施小分子有机物对小油菜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渗透、 保湿及粘着性,与养分混合喷施可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在农业生产上常被用作肥料助剂,但关于小分子有机物本身对作物生长发育、 养分吸收等方面影响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本文利用小油菜盆栽试验,喷施不同小分子有机物(山梨醇、 葡萄糖酸钠、 甘氨酸),以研究小分子有机物对作物生长发育、 养分吸收的影响和明确不同小分子有机物的最佳喷施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作物选用小油菜,小分子有机物选用山梨醇、 葡萄糖酸钠和甘氨酸,每种小分子有机物各设4个喷施浓度: 山梨醇为30、 90、 150和300 mg/kg,葡萄糖酸钠为150、 300、 600和1200 mg/kg,甘氨酸为60、 120、 250和500 mg/kg,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四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油菜三叶期开始喷施,之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共喷施4次。小油菜收获后,测定生物量、 叶片SPAD值以及植株硝态氮、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与氮、 磷、 钾养分的含量,分析喷施小分子有机物对小油菜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的影响,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小分子有机物喷施浓度与上述各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喷施山梨醇、 葡萄糖酸钠和甘氨酸的小油菜生物量平均增加了9.80%、 26.37%、 25.40%,其中,以喷施山梨醇300 mg/kg、 葡萄糖酸钠 600 mg/kg和甘氨酸250 mg/kg的小油菜生物量增幅最大,分别为25.60%、 31.87%、 35.87%;2)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喷施3种小分子有机物均可改善小油菜品质、 促进养分吸收,其中,喷施适宜浓度的山梨醇、 葡萄糖酸钠和甘氨酸可显著降低小油菜硝态氮含量,明显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SPAD值,显著促进小油菜对氮、 磷、 钾养分的吸收;3)根据回归分析结果,3种小分子有机物喷施浓度与小油菜生物量、 品质和养分吸收量均呈二次曲线相关,表明在适宜的喷施浓度下,山梨醇、 葡萄糖酸钠和甘氨酸均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和吸收养分的作用,其中,以山梨醇150~300 mg/kg、 葡萄糖酸钠600~1200 mg/kg、 甘氨酸120~250 mg/kg喷施效果最佳。【结论】 小分子有机物山梨醇、 葡萄糖酸钠和甘氨酸叶面喷施可促进小油菜生长和对养分(氮、 磷、 钾)的吸收、 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可作为作物的叶面有机营养剂直接施用,并可进一步研究作为有机水溶性肥料的助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O气体对小白菜生物量、营养及抗氧化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大气NO污染的植物生态响应研究及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体系内土培的种植方式,研究浓度 (0、100、200和400 nL/L) 外源NO气施对小白菜生物量以及营养品质 (硝酸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 和抗氧化品质 (总酚、总黄酮和抗坏血酸) 的影响。【结果】1) 100、200和400 nL/L外源NO气体处理下,小白菜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4%、42%和10%;干重增加了88%、61%和49%,以施加NO 100 nL/L最有利于的小白菜生长。2) 与不施加NO对照相比,施加外源NO气体100、200和400 nL/L使小白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分别减少了59%、76%和94%。NO气体也有利于小白菜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并以100 nL/L时的促进效果最佳。3) 与对照相比,100、200和400 nL/L外源NO气体均促进了小白菜体内总酚、总黄酮及抗坏血酸的含量。【结论】适量外源NO气体对小白菜的生物量及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综合来看,在蔬菜大棚生产中,施加NO 100 nL/L提高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钙对小白菜酶活性、钙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明确小白菜富集钙的最佳喷施量和最佳施用期,以苏州青、兔耳白、上海青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 6个供钙水平[清水对照(T 0)、50 mg/L CaCl 2(T1)、100 mg/L CaCl 2(T2)、150 mg/L CaCl 2(T3)、200 mg/L CaCl 2(T4), 250 mg/L CaCl2(T5)],在移栽 7、14、21 d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钙对小白菜酶活性、钙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外源钙处理的小白菜,不同品种间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表现出显著差异水平,并且随着喷施钙浓度的增加,两种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 T 3处理中酶活性达最大,移栽后 14 d CAT和 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 79.33%和114.05%。随着钙浓度的增加,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小白菜品种钙含量均表现出显著增加,且移栽 14 d喷钙对叶片的钙含量影响最大,移栽 7 d影响最小。不同品种同一时期钙含量为上海青 >苏州青 >兔耳白。叶面喷施钙可以提高小白菜 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叶片硝酸盐的含量,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品种小白菜 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 T 3处理增加最显著,最高增加了10.91%、3.94%和10.82%。移栽后 21 d兔耳白在钙处理 T 3时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比对照降低 9.09%。喷施不同浓度钙,显著提高小白菜钙含量,且随着钙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T 3处理时达到最大。移栽 21 d,T 3处理上海青、兔耳白、苏州青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 4.86%、3.09%和 3.83%。因此,适量喷施外源钙可提高小白菜叶片酶活性,改善品质,增加产量。移栽 21 d喷施 150 mg/L CaCl 2为小白菜叶面喷施钙的最佳施用期和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营养液pH和氮形态对小白菜生长、氮素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水培方法,研究了营养液pH和氮形态对小白菜生长、品质和氮吸收的影响,以及pH对小白菜吸收各形态氮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中性及微碱性条件下,硝铵混合氮源较硝态氮处理小白菜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有利于提高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小白菜根系对不同形态氮吸收受营养液pH影响差异显著(P0.05),微酸性环境中吸收硝态氮较快,微碱性吸收铵态氮较快。小白菜根系对铵态氮的吸收速率大于硝态氮,但铵态氮吸收量较低。硝铵混合氮源处理中,小白菜地上部鲜重(y)与营养液pH值(x)的回归方程为y=-0.331x2+4.440x-10.660(r=0.944,P0.01),pH为6.7时小白菜生物量最大,较pH值为5.5,6.0,6.5分别高12.9%,4.1%,1.3%,表明通过调节营养液pH可以明显提高小白菜产量。  相似文献   

8.
喷施钙肥对‘夏黑’葡萄果实糖酸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大田条件下,喷施钙肥对葡萄果实糖酸积累等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葡萄生产上合理补充钙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果实转色期对‘夏黑’葡萄果穗喷施硝酸钙、氨基酸钙两种钙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硝酸钙溶液浓度设置为0.3%、0.5%,氨基酸钙溶液浓度设置为0.1%、0.08%,研究外源喷施钙肥对葡萄果实糖酸积累及其它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0.1%氨基酸钙溶液可促进果实成熟期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抑制酒石酸和草酸的降解,果实硬度和可溶性糖含量相比对照分别增加35.71%、38.66%,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下降30.17%。外源喷施0.5%硝酸钙溶液可促进果实成熟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促进酒石酸、柠檬酸的降解,增加草酸的积累,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47.74%、7.99%和43.34%,可滴定酸含量相比对照下降28.89%。综合糖酸含量和其他果实品质来看,‘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喷施0.5%硝酸钙溶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外源硝酸钙对水培生菜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鑫  张存政  刘贤金  卢海燕  梁颖 《核农学报》2016,(12):2460-2466
为有效提高水培生菜产品的营养品质和矿物质含量,试验设置0.1%、0.3%、0.5%3个浓度硝酸钙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对不同处理下生菜生长、产量、品质及矿质元素吸收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硝酸钙叶面喷施处理诱导了SOD、POD、CAT活性的升高。硝酸钙处理28 d,各处理维生素C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0.5%处理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处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0.3%处理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外源硝酸钙处理可增加叶片数、根长、根冠比,0.3%处理单株产量升高5.9%,可增加生菜地上部分磷、钾、钙含量,钙元素较对照升高最多,为30.8%,铁升高5.3%,镁下降3.2%。0.1%处理铁、镁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30.0%、20.3%。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镁、铁含量下降,0.5%处理较对照分别下降13.1%、1.1%。随着硝酸钙处理浓度的增加地上部锌逐渐从叶片转移至根,0.5%处理地上部分锌含量最低,为110.1mg·kg-1,较对照下降25.8%。综上,适当浓度的硝酸钙可增加水培生菜钙和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增加营养品质,施用过量会影响矿物质元素吸收平衡。本研究结果为指导水培生菜生产过程中应用叶面喷施硝酸钙形成高营养品质,提高微量矿物质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葫芦发酵沼液对紫叶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等氮量下不同比例水葫芦发酵沼液对紫叶莴苣生长、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及茎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替代化肥氮比例为50%、75%和100%处理莴苣产量分别比100%化肥氮处理增加9.1%、16.1%和10.3%。但基肥中化肥的比例上升能促进莴苣苗期的生长和提高氮的吸收,而沼液作为追肥较单施化肥更能促进莴苣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同时沼液氮施用比例增加,莴苣商品化率提高。和100%化肥处理相比,沼液施用比例为50%、75%和100%处理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13.6%、14.3%和11.3%。沼液氮施用比例为50%~100%处理中,100%沼液氮施用处理其可溶性糖、Vc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都最低,而75%沼液氮施用比例下可获得最高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和Vc含量。研究认为,沼液基施效果比单施尿素等化学肥料效果稍差,但追施沼液比化肥更加促进了莴苣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并缩短莴苣的生长期,提高其商品率。综合莴苣生长趋势、生物量及商品化率和品质来看,沼液替代75%化肥氮比例是最佳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7种不同氨基酸对大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选择影响较明显的氨基酸与硝态氮进行适宜配比,以期为提高白菜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试验于2017年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人工气候实验室内进行,供试品种为‘浙白6号’(Brassica pekinensis L.),培育方法为局部无菌水培。试验Ⅰ:在含有1 mmol/L (NH4)2SO4和1 mmol/L NaNO3的营养液中分别添加7种氨基酸,浓度为0.2 mmol/L,7日龄白菜在该溶液中培养26天后,取样测定白菜生物量及品质。试验Ⅱ:通过试验Ⅰ结果选择对白菜生长和品质影响较明显的赖氨酸,在硝酸钠浓度为0.5、1和3 mmol/L (分别表示为A1、A2、A3处理) 的营养液中,分别加入赖氨酸0.2、0.5和1 mmol/L (分别表示为B1、B2、B3处理),白菜培养21天后,取样测定白菜生物量及品质。  【结果】  赖氨酸处理白菜生物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盐含量均最高,且与部分处理差异显著。丝氨酸处理白菜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均最高,且与部分处理差异显著。7种氨基酸对根系鲜重、根冠比、维生素C (VC) 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赖氨酸与硝态氮不同配比试验表明,相同浓度硝态氮处理时,随着赖氨酸浓度的升高,地上部和根系鲜重 (除A2处理外) 均降低,部分处理间差异显著;A1B1、A3B1和A3B2处理的白菜鲜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赖氨酸与硝态氮不同配比对白菜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VC含量和叶片硝酸盐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结论】  赖氨酸对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较显著,且赖氨酸会抑制白菜生长。硝态氮浓度较低时,白菜吸收的赖氨酸可能起到补充氮素营养或调解代谢的作用,以维持白菜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三种氨基酸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氨基酸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影响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品质形成。采用盆栽试验, 通过三种氨基酸组氨酸(His)、 甘氨酸(Gly)和甲硫氨酸(Met)喷施,研究三种氨基酸对菜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六个浓度梯度为0、 50、 100、 200、 400、 800 mg/kg。氨基酸喷施时间为34叶期、 78叶期和抽苔期。喷施5天后测定株高、 倒4叶叶长、 叶宽等生长指标。收获期地上部测重,测定Vc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蛋白质含量,离子色谱法测定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结果】三种氨基酸对菜心生长、 产量、 地上部蛋白质、 硝酸盐和草酸的影响如下, 1) 50~400 mg/kg的组氨酸和甲硫氨酸有增产效果,其中喷施100 mg/kg甲硫氨酸菜心产量增幅最大,达17.3%,氨基酸高浓度(800 mg/kg)喷施时,产量下降。2)三种氨基酸处理的菜心地上部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且氨基酸喷施浓度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4026)。3)菜心地上部硝酸盐含量随氨基酸喷施浓度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其中喷施100 mg/kg的甘氨酸对降低菜心地上部硝酸盐含量的效果最显著,比对照降低30.7%; 喷施高浓度氨基酸(800 mg/kg)其硝酸盐含量反而比对照高。4)草酸在植物体中普遍存在会影响蔬菜的品质,喷施氨基酸后菜心地上部草酸含量均下降,甲硫氨酸处理与对照相比可降低54.5%~68.3%。【结论】50~200 mg/kg的组氨酸、 甘氨酸和甲硫氨酸喷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菜心生长和增产,提高菜心地上部蛋白质含量,降低硝酸盐和草酸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氨基酸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尤其是如何降低草酸含量、 提高蔬菜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适宜的灌溉方式及氮肥管理是水稻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地上部分及产量品质的形成,而对于根系形态生理及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探讨了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与氮肥形态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及代谢的影响,探索干湿交替灌溉与氮肥形态耦合机理,为水稻高产及根系生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和2017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以徐稻3号为材料,供试土壤土质为黏壤土,采用灌水方式和氮肥形态二因素随机试验,设置CK [浅水层灌溉(0 kPa)]、WMD[轻度干湿交替灌溉(–20 kPa)]和WSD[重度干湿交替灌溉(–40 kPa)] 3种灌溉方式。氮肥供应设置铵态氮∶硝态氮三个混合比例处理:100∶0、50∶50 (即1∶1)、0∶100,由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钠提供氮源。在分蘖盛期、穗分化始期、抽穗期和成熟期采样,以水稻茎基部为中心,挖取20 cm (长)×20 cm (宽)×30 cm (深)的土块测定干湿交替灌溉和氮肥形态处理的水稻根长、直径、表面积、体积、根尖数等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氧化力,采集根系伤流液分析其中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在成熟期测定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灌溉方式与氮肥形态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WMD与铵硝1∶1耦合后水稻产量最高,达到1015.8 g/m^2,为本试验的最佳互作组合模式。WMD下,铵硝1∶1处理主要生育时期的根长显著增加了10.6%~17.0%,平均根直径增加了3.98%~25.25%,根体积增加了5.27%~26.40%,根表面积增加了6.27%~25.19%,提高了根尖数、根系伤流液中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促进了根系的碳氮代谢和对养分、水分的吸收。WSD降低单位面积穗数及每穗粒数,显著降低水稻产量,铵硝100∶0处理平均降低38.20%、铵硝1∶1平均降低29.94%、铵硝0∶100平均降低35.0%,减少了根系长度,降低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尖数,抑制根系活力及伤流液中物质的合成,不利于根系功能的维持。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形态对根系的影响不一,CK下,100%NH4^+处理根长及根系活力提高,而在WMD下,硝铵1∶1处理改善根系形态、提高根系活性,促进根系碳氮代谢,100%NO3^–处理不利于根系生长及根系功能的维持。水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尖数、根系活力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施用100%NO3^–处理单位面积穗数下降,产量降低明显。【结论】轻度适宜的干湿交替灌溉配合施用一定比例的铵硝混合氮肥可以充分发挥水肥的耦合效应,促进强健根系形态的建成,提高根系的碳氮代谢及养分吸收利用,从而促进水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苗期棉花根系发育缓慢,吸收能力弱,根系吸收的氮素不能满足棉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很容易出现僵苗、 弱苗。叶面施氮可以及时补充氮素营养,解决棉花苗期阶段性营养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喷施尿素对棉花苗期氮素吸收利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明确棉花苗期叶面喷施尿素的适宜浓度,了解其促进棉花生长发育的机理。【方法】本试验选用黄河流域常规栽培品种中棉所79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棉花苗期叶面喷施0.5%、 1%和2%的15N-尿素溶液,以喷清水为对照,调查了尿素不同喷施浓度棉花氮素的吸收利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结果】1)叶面喷施15N-尿素能显著提高棉株15N含量,各施氮处理棉株内15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叶面喷施后2~96 h之间,逐渐升高,96 h达到最高,此后出现下降。2)棉株可以快速吸收叶面喷施的15N-尿素,各处理棉株叶面氮素平均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因中午气孔关闭,2~4 h出现降低;4~6 h达到最大,期间急剧上升;6~8 h急剧下降,8~12 h下降也较快,12 h后缓慢下降。0~12 h平均吸收速率非常高,为0.23~0.29 mg/(gh)。棉株对于叶施氮素的吸收主要出现在喷施后12 h之内。3)15N-尿素浓度为0.5%、 1%时,叶面吸收显著促进了根系氮素吸收,且根系吸收的氮很快被转运到地上部分。4)1%尿素喷施浓度内,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尿素喷施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喷施浓度为1%时达到峰值,超过1%后开始下降。【结论】叶面尿素喷施浓度在0.5%~2%之间均能显著提高棉株15N含量,促进棉株的氮素代谢,以1%效果最佳。棉株对于喷施氮素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喷施后0~12 h,平均吸收速率为0.23~0.29 mg/(gh),96 h棉株中15N含量达到最高。棉花叶面施氮促进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叶面施氮主要通过增强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以此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增加棉花株高和总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添加不同浓度海藻肥对水培芥蓝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海藻肥对水培芥蓝生长、营养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水培芥蓝高效生产的海藻肥浓度。  【方法】  以‘绿宝’芥蓝为试验材料,于华南农业大学设施园艺试验基地进行两次水培试验。试验所用的营养液配方均为1/2霍格兰营养液配方,首先进行了稀释浓度预备试验,设置添加稀释800倍 (C1)、1000倍 (C2)、1200倍 (C3) 海藻肥,每周添加一次,生长期为32天。然后,在预备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稀释倍数,且只在试验开始时添加一次海藻肥,生长期内不再更换营养液。添加海藻肥浓度分别为稀释1200倍 (T1)、1400倍 (T2)、1600倍 (T3)、1800倍 (T4)、2000倍 (T5)。调查分析了芥蓝的生长状况及营养品质 (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抗氧化品质 (DPPH、FRAP、总多酚和总类黄酮含量)、硫苷含量及矿质元素等的变化。  【结果】  营养液中添加的海藻肥浓度影响其对芥蓝生长的效果,预备试验的3个浓度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芥蓝的株高,最终降低了芥蓝的地上部鲜重,稀释800倍和1000倍处理的副作用显著大于稀释1200倍。在主试验中,芥蓝生长和品质对海藻肥的浓度十分敏感,只有稀释倍数为1400倍和1600倍的海藻肥处理明显提高了芥蓝的叶片数和地上部鲜重,其他稀释倍数没有明显效果。海藻肥稀释1400倍时,可以显著提高芥蓝中总硫苷含量,增加芥蓝中FRAP值、多酚与类黄酮含量,增强芥蓝抗氧化能力,其他稀释倍数处理的效果均不明显。  【结论】  水培芥蓝对营养液中添加的海藻肥的浓度十分敏感,过高会显著降低芥蓝的生长和生物量,过低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当供试海藻肥在营养液中的适宜稀释倍数为1400倍时,可以显著提高芥蓝的生长和生物量,增加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提高营养品质,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植株的抗氧化力;而且在生长初期添加一次海藻肥后,整个生育期无需更换营养液,极大地简化了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
采用局部无菌水培方法,研究了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根际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硝态氮处理相比,20%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处理小白菜产量下降,硝酸盐及可溶性淀粉含量也显著降低,其中以20%谷氨酸(Glu)处理最低,分别为1490.8 mg/kg、1.77 mg/g;提高了小白菜全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改变其根系形态结构及根系活力;同时,20%甘氨酸(Gly)、20%混合氨基酸(AAS)处理显著提高根系分泌物中铵态氮、游离氨基酸、总有机碳及总氮、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氮占总氮的百分比在Gly、Glu、AAS处理中分别提高了5.6%、11.2%、12.8%。表明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可改善小白菜的品质,其生物量与各根系分泌物呈明显的负相关(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