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穆丹  梁英辉  唐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81-1183
总结了城市广场的特色,认为市政广场是展现地域文化与魅力的重要城市空间,是城市的"会客厅"和"标志"。以凭祥市政广场为例,分析了景观设计的目标与构思,以及广场的总体布局与分区设计,认为凭祥市政广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以及人性化需求,力求在发挥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创造出体现地域文化传承与人性关怀,且充满城市文化魅力与艺术品位的广场景观。  相似文献   

2.
程朝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80-2681,2689
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一个城市文化最显著的物化标志,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可表现出浓郁的人情地貌。该研究以运城市南风广场为例,阐述了河东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是如何运用在运城市城市广场建设中的。以期对运城市城市广场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7,(11):94-96
照明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环境价值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照明设计不仅有基本的照明、美化空间功能,还能突出、强调景观中的文化魅力。本文主要通过对广场景观照明设计中的文化性分析,以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2号院"古木花厅"为例,探讨夜景灯光设计如何烘托出中华传统文化,对日后广场景观照明设计传承地方文化提供借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夜景观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可以在夜间向人们展示城市的特有风貌、动态效果[1]。而城市广场作为游客和城市居民的主要娱乐栖息空间,对其夜景照明的设计研究能更好的传递城市容貌,促进城市的发展。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夜景照明设计和施工要求提高,现有的广场夜景观照明普遍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性,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最好的名片就是其地域文化,景观照明设计如果从文化角度入手,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城市特色,人们才会对城市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2号院古木花厅照明设计手法独特,将遗留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照明技术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景观设计的亮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4.
在研读与分析国内外城市广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市人民广场设计的实地考察及多角度分析,梳理出中小城市中心休闲广场设计的方法和设计要点。并提出建设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广场是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的砝码,未来的广场设计应突出以人为本、继承和保护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生态性和多功能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静态休憩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提供公众休憩场所、平衡区域发展、调节土地使用密度等多项功能。从空间构成要素及功能实用性出发,筛选出界面、植物景观、休息设施和空间特性四个层次为评价因子,并确立18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城市广场静态休憩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洛阳市广场进行实例分析,为今后科学合理的城市广场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滨水景观区是城市开放空间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其设计结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设计的特点而形成。该文主要概述滨水景观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着重分析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和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作用,以东北地区鲅鱼圈的山海广场为例来阐述地域文化如何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着设计风格过于千篇一律、盲目的追崇现代设计、过多地仿效国外广场样式等问题。因此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并结合周围整体环境,在设计中科学合理规划并在其中体现出生态、自然的风格,并融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现以新疆喀什疏勒县城东新区中心绿轴演艺文化广场为例,对其设计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相关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城市广场虽然是人们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过多重视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的城市设计方法,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城市空间的真正主人——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之需,造成了一些城市广场空间发展的失衡和非宜人性。分析了城市广场设计中的主体因素,即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以及这种行为、心理与城市广场空间两者的关系,以为创造出一个符合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广场提供设计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城市广场中的植物如何配置,如何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广场园林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对贵阳市6个城市广场的植物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城市广场植物配植符合植物引种的规律性,布局合理,空间利用充分,整体效果好,视觉景观运用合理,营造出特有的亚热带景观。  相似文献   

10.
黄维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16-7917,7926
阐述了城市特色的概念,并以南宁、柳州等地为例,具体呈现了广西的地域特色,突出其少数民族文化氛围,强调只有进一步加强地方城市特色的塑造,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也只有对城市特色进行准确定位才能使城市广场的建设富有特色。城市广场的选址必须尊重以人为本、整体性、景观性、经济性、生态性以及风水理论原则,其建造应该注重在相关原则的基础上融入城市文化特色,既要继承当地的历史文脉,又要突出当地的自然特色。此外,城市广场中可运用民间艺术元素,将非物质文化的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城市广场的主题中,还可将物质化艺术元素提炼、概括为一种艺术审美,体现在具体的建筑造型中。城市广场特色创新设计应尊重规划,从城市实际出发,立足自身特色,兼顾市民意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体现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影响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广州城市绿地彩叶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广州城市绿地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状况,对广州市主要城市公园、市民广场、道路绿化及居民区等城市绿地214个样地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城市绿地彩叶植物较为丰富,共有49科76属90种,其中新叶有色和老叶有色植物各20种、常色叶植物14种、斑色叶植物30种、双色叶植物6种.广州城市绿地重视彩叶植物应用,102个样地中彩叶植物达到6~10种,14个样地中彩叶植物达15种以上;公园次生林和生态风景林样地中,观赏价值较高的常色叶、斑色叶和双色叶植物较为稀少,而这3类植物在公园景观群落、交通绿岛、居民区和市民广场等城市绿地中较为丰富.广州城市绿地常色叶、斑色叶和双色叶彩叶树种较为匮乏,因此建议加强该类彩叶树种资源的引进、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加强乡土彩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张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81-6682,6709
介绍了城市广场的概念,认为城市广场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城市广场美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场所环境和社会行为的完美互动。分析了城市广场与其使用者"人"之间存在的双向互动关系,认为人的行为心理是广场空间环境设计的依据和根本。随着人们对户外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重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也逐渐开始渗透到各类城市景观场所的设计当中。针对目前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人在户外空间环境中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探讨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方法,以期使广场真正成为为人服务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相关概念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滨水休闲空间的开发与建设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浙江宁波包家河公园的滨水休闲空间设计分析,探索滨水休闲空间的人性化建设,以为现代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宗旨,从广场的设计要素层面,探讨了广场人性化设计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减少广场污染的设计方法及广场人性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曹艳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52-6753
以法国巴黎和里尔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作品为例,介绍了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的生态介入设计,探讨了生态意识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文飞  邱延昌  刘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49-14851
阐述了城市滨水绿地的概念,总结了城市滨水绿地应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自然与人文统一、突出地方特色,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的设计原则,并从生态植物群落的设计、交通网的设计、驳岸处理3个方面分析了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在生态植物群落设计方面分析了绿化品种的选择与滨水绿地的绿化问题;将交通网细分为水上交通、滨水步道、车辆道路系统并分别加以分析;在滨水绿地驳岸处理方面则对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人工自然型驳岸3种类型分别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现代城市滨水绿地中存在的功能多样化与设计简单化处理的矛盾、地域性特色的缺乏、亲水性的弱化等相关问题,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使城市滨水绿地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质量广场绿化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植物材料选用比例、树种选择原则、植物造景、种植设计、花卉及草坪应用几个方面提出了设计的对策。旨在提高寒冷地区城市广场的绿化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规划石家庄市栾城县绿地系统的过程中,以布局上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为主要切入点,从城市-区域-个体绿地的宏、中、微观分析出发,注重宏观上的合理分配,中观上的有机结合,微观上的个性体现,将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合理分配,创造了系统完整的,区域分明的,特色各异的文化型绿地,并在绿地系统规划的过程中辅助了绿地的有机布局与特色表达,赋予城市绿地更多文化定位和内涵,塑造了多功能,多样性的文化型绿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阐明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含义入手,剖析目前存在的一些误区,重点论述城市广场植物造景设计中的生态、景观及文化原则,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长沙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以期为今后的长沙城市道路绿地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