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财产制是以法定财产制为主,约定财产制为辅,但法定财产制有很多缺陷,约定财产制的规定也过于原则,不便操作,为保证夫妻双方平等的财产权,需要对它们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2.
从夫妻财产约定的财产行为属性、《合同法》中的广义合同概念以及《合同法》、《婚姻法》和《物权法》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夫妻财产协议的性质、类型和效力。据此,提出了对夫妻财产协议进行区分的主张,夫妻财产协议并不仅限于约定财产制协议,应有约定财产制协议和其他财产协议的划分。夫妻财产协议符合约定财产制的条件时,适用《婚姻法》的规定;夫妻财产协议不符合约定财产制的条件时,则应当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夫妻财产制对于维护婚姻家庭稳定,保护夫妻个人财产,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各国婚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20年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主要体现在财产关系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婚姻法》修订后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婚前财产始终归其各自所有,夫妻可以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为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目前婚前财产公证和婚后财产约定公证渐渐被人们接受,来公证处申请、咨询婚前财产公证及婚后财产约定的人越来越多,有未婚青年、有婚后夫妻,还有再婚人群。财产公证到底是薄了夫妻、恋人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婚姻法》修订后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婚前财产始终归其各自所有,夫妻可以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为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目前婚前财产公证和婚后财产约定  相似文献   

6.
常言说.夫妻之间多戏言。但是双方已有文字约定了的事,白纸黑字,也同样受法律保护。《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二人本来已明确约定炒股所得归个人所有,那么  相似文献   

7.
房屋是人们生活所必须,因其用途大、价格高、增值快等特点,一直是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之重点。本文将从按揭房屋产权取得的时间八手,提出在夫妻未对财产进行约定的情形下,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对按揭房屋及其增值部分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夫妻双方在不违背法律,不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可以将婚前的个人财产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后所得财产约定为夫妻个人财产。被约定的财产可以是生活资料,也可以是生产资料;可以是财产的全部,也可以是财产的一部分。夫妻双方可以对财产的所有权进行约定,也可以对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进行约定。约定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但以书面约定为宜,必要时还可办理公证手续,如是口头约定,须有证人证明。夫妻财产约定的时间可以在结婚前、结婚时,也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任何时候。夫妻可以对财产进行约定吗@黄敬…  相似文献   

9.
夫妻关系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属法定共同财产,夫妻作为共有人对其共同共有财产享有共同处分权。对夫妻共同财产的保护,既要从道德层面来约束自身,体恤他人,又要从制度、法律层面加以完善、强化。  相似文献   

10.
力明 《农技服务》2005,(1):68-68
<正>生活中,夫妻财产可分为三部分。(1)个人财产;(2)婚后共同财产;(3) 约定财产。个人财产。包括:(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予合同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背景、动因、进程和实践模式做了分析,从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制度改革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价值,结果认为:传统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弊病是改革的根本动因,快速城镇化衍生的矛盾冲突是改革的紧迫要求,股份合作制是改革的内在实质。北京改革实践的四种模式各有利弊,需因地制宜,其共同核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资产量化和股份配额。在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它为农村顺利完成城市化转型提供了过渡和衔接的二级缓冲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丽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89-13791
介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立法规定与实践探索,在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困境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担保制度的创新与配套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秦元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7-21449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路径,即应从思想上增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减少农业知识产权被非法窃取甚至流失的可能;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为做好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工作提供刚性的制度保障;加大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执法力度,保持权益人寻求法律救助的热情;注重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夯实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家族制制约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快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一方而,必须改革产权制度,实现自然人产权制度向法人产权制度的转变;另一方而,必须改革管理制度,实现投资人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农地制度安排,存在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承包经营权残缺等天然不足,而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模糊的农地制度安排使地方政府低成本征地成为可能.分析了农地城市化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现行法律关于林地承包权继承制度的缺陷与冲突,提出修改完善法律制度。搞好林地承包权继承的司法处理,维护土地承包制度、保护承包关系的思路。是维护集体林权改革成果、保护林地资源、发展林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7年对广东省15个市38个村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全面考察了广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视角、婚姻变动妇女的土地权益为重点,比较了股份制与非股份制地区对婚姻变动妇女土地承包权的处理,并剖析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于保障妇女土地权益的积极影响,为进一步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对我国林业发展及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在调查林权立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林权改革法律体系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①制定森林资源流转实施办法;②林业行业实施《物权法》需要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③完善林业保险法律法规;④完善林权交易的法律保障;⑤注重法律的宣传、执行与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代表业主大会或全体业主的意志。目前,我国关于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问题较模糊,导致实践中产生诸多问题。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是我国建立业主自治自律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物业管理体制的基础,也是培育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的前提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海南省农垦农地承包经营制度在权利取得、经营方式、权利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阻碍国有农地要素市场化的问题。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强调了应抓住契机,从简化权利体系、取消"两田制"以及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等方面完善农垦农地承包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