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我县主要农作物种子的检验工作中,以大麦种子的发芽率测定较复杂。主要原因是:大麦种子的休眠期较小麦、水稻、棉花等种子要长得多,在当年种子、收获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于直接进行种子的实际发芽率测定,即使用有关的物理、化学处理,也难于有效地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获得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其次,在夏季高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品种特性遗传、种子收获时期、种子收获加工过程中的损伤、种子储藏条件、浸种时间和浸种药剂等能够对水稻种子发芽率产生影响的因素,提出了保证水稻发芽率的措施,如:生产上应提前了解水稻品种的特性,针对品种特性制定措施,尽量规避发芽率降低的风险;种子适时收获,及时晾晒或烘干;种子精选加工,安全贮藏;按照生产要求科学催芽播种等。  相似文献   

3.
国颁标准对谷类、饲料等作物的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遗憾的是许多种植高粱地区的良种繁育工作还不能令人满意。例如在罗斯托夫州发芽率不合格的粒用高粱种子在个别年份达到所生产种子总量的50%以上,其播种品质低劣的原因之一是收获和收获后处理时种子外部受损伤。目前粒用高粱的种子都是用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在圆锥花序脱粒时有8~12%的高粱种子被联合收割机的工作部件压碎,而24~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株1S系列杂交组合种子发芽率偏低的问题,在制种时采用不同"九二○"用量与喷施时期处理,并在母本终花后不同时期收获种子,检测了各处理种子的特征和发芽特性.结果表明:喷施"九二○"的时期与用量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在母本终花后第10~20 d收获种子,青米粒率随天数增加而减少,正常白色米粒率从第10~16 d逐步提高,随后有下降的趋势,产生黄色米粒,发芽率从第10~15 d逐步提高,随后有降低趋势;不同父本配组制得的种子,株两优58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株两优211和株两优505,与其它组合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建议用株1S制种时,应在母本终花后第10~16 d收种.  相似文献   

5.
啤酒大麦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品质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4个啤酒大麦品种 ,研究啤酒大麦种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啤酒大麦品质的形成 ,结果表明 :啤酒大麦种子的千粒重随种子的成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而蛋白质的含量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变化较小 ,呈波状变化 ;抽穗后 36d内随种子的发育成熟 ,发芽率呈上升的趋势 ,抽穗后 36d是大麦种子最佳收获时间 ,此时收获的大麦种子具较高的发芽势与发芽率相对应的 ,此时收获的大麦种子活力、POD和a -淀粉酶活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4个啤酒大麦品种,研究啤酒大麦种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啤酒大麦品质的形成,结果表明:啤酒大麦种子的千粒重随种子的成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而蛋白质的含量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变化较小,呈波状变化;抽穗后36d内随种子的发育成熟,发芽率呈上升的趋势,抽穗后36d是大麦种子最佳收获时间,此时收获的大麦种子具较高的发芽势与发芽率相对应的,此时收获的大麦种子活力、POD和α-淀粉酶活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7.
种子收获后的后熟作用严重影响C优系列组合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制种田增施钾肥发现:施用150~225 kg/hm<'2> KCI可以显著提高C优2009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种子发芽率与种子萌发时a-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从影响常规稻麦种子发芽率收获环节关键技术着手,通过推迟收获、及时晾晒,确定以在田茎秆上种子含水量为标准,分析种子田块的最佳收割时间。[结果]在江苏连云港地区小麦种子田茎秆籽粒含水量14%~15%、粳稻种子田在茎秆上籽粒含水量15%~16%时为最佳收割时间。[结论]研究结果为江苏连云港地区种子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忌烈日下暴晒种子。刚收获的高水分种子,不能在烈日下暴晒,那样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尝试的“920”对含euil基因的水稻长穗颈不育系(eA系)与不含该基因的不育系(A系)进行处理,收获种子储藏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后分别测试发芽率的发芽势。结果表明,无论eA系和A系,其种子储藏时间不超过9个月时,发芽率、发芽势不发生显著变化;储藏时间达1a(12个月)时,个别浓度处理间或材料间开始出现显著差异。但喷施“920”不会eA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个别浓度处理还有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杂交水稻种子田间快速干燥技术,选用两种脱水剂(以A和B表示),分别以4个浓度在杂交水稻制种组合‘H638S×R534’种子腊熟期喷施,以不喷施为对照,测定杂交种子田间含水量、种子粒重、发芽势、发芽率、活力及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1)A、B两种脱水剂均能使杂交水稻种子田间含水量快速降低。在喷施后连续5 d晴天条件下,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大,种子含水量下降的幅度加大;同一浓度处理,随着喷施天数的增加,种子含水量逐日下降,并呈现出前3 d急速下降,后2 d缓慢下降的趋势;平均日脱水速率在1.5~1.7个百分点,田间种子含水量降低7.0~8.5个百分点。(2)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喷施脱水剂对适时收获的种子粒重无显著影响;随着药剂处理浓度的增大,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均呈现下降趋势;同一药剂处理浓度条件下,随着喷药后天数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也呈现下降趋势。(3)在满足种子田间含水量降低至18%的条件下,根据脱水剂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两种脱水剂以750~1500 m L/hm2浓度处理,适宜在喷药后4~5 d收获。(4)在第6、7天遇连续下雨并延迟到第8、9天收获的情况下,各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活力均较喷施后的第5天有较大幅度降低,故应注意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2.
休眠是棉花种子刚收获时发芽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在贮藏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以往对于这一过程的研究集中在休眠产生的原因和破除休眠方法的探讨上,对检验过程中正常幼苗百分率即发芽率变化研究的较多,而对休眠种子的变化研究较少。本文分别对棉花毛子和包衣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大批量种子及时收获后的安全干燥技术,设计收获后种子烘干至6个不同的含水量,分别为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即D1~D6),研究不同含水量种子在连续7 d常温贮存过程中种子含水量、霉变率、发芽势、发芽率、活力及脯氨酸含量等方面的变化,以期探索不同含水量的杂交水稻种子短期安全贮存效果。结果表明,含水量≤17%的杂交种子,最高能够临时贮存7 d仍能保持正常的发芽势发芽率(即发芽能力正常),但种子活力在贮存到第3天后开始出现较为显著的降低的趋势;17%≤含水量≤19%的杂交种子,能够临时贮存5 d保持发芽率基本合格,但种子活力在贮存到第3天后显著降低;含水量19%以上的杂交种子,在进行临时贮存1 d后,发芽率均低于80%。各处理初始含水量越大,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其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均越低,而种子霉变率和脯氨酸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菜用黄麻种子的发芽率,保证出苗的整齐度,采用沙子研磨、热水浸种、98%浓硫酸浸种和40%氢氧化钠浸种共4种方法对菜用黄麻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沙子研磨、热水浸种、98%浓硫酸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显著地影响。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在种子与沙子体积比1:4、研磨时间为8 min时,种子发芽率最高分别为78.0%、86.3%;热水80℃浸种8 min时,种子发芽率最高分别为86.3%、83.0%;98%浓硫酸浸种处理30 min时,桂麻菜1号发芽率最高达78.3%,桂麻菜2号在浸种10 min时,发芽率最高达87.3%。40%氢氧化钠浸种处理对菜用黄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在这4种菜用黄麻种子处理方法中,热水浸种方法易于操作,处理时间短,成本低廉,适合生产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结合棉花育种工作,对棉花高产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作了一些初步探讨,以期为棉花育种提供某些生理依据。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子指、种仁和种子的比值、粗脂肪和粗蛋白的比值与发芽率的相关性1、子指与发芽率呈正相关。1979年收获的种子,经统计分析表明,子指与发芽率  相似文献   

16.
在棉花种子的生产、销售、调运和贮藏环节中都要由种子的发芽率做出判断和决定 ,但种子发芽 ,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结果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 打破休眠 对刚收获的棉花种子 ,因品种的不同 ,休眠期长短不一。在休眠期内 ,有活力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无法发芽。在此期间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就要先人工打破种子的休眠。据研究表明 ,人工打破棉花种子的休眠 ,一般采用打破种皮、赤霉素处理、 80℃水浸种、 4 0℃高温处理等方法。2 水分 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 ,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才能…  相似文献   

17.
大麦,不仅是我国的重要饲料来源,而且是啤酒工业的重要原料。作种用种子和啤酒大麦除了要求有较高的内在品质,还需保持较高的发芽率。所以,掌握大麦种子和啤麦贮藏期间的特点与科学的贮藏技术,是安全贮藏、提高种子和啤麦使用价值的关键所在。1大麦种子、啤麦的贮藏特点大麦种子和啤麦(啤麦的贮藏要求与种子相似,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种子)收获后在后熟期内一般不能立即发芽,即使有些麦粒能发芽,发芽率也不高,常在80%以下。种子在这一阶段,由于该阶段旺盛的时吸作用和低分子缩合作用过程(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脂肪酸合成脂肪,…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新春31号的种子活力与穗位、成熟度的关系,分别在花后15d、20d、25d、30d、35d收获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种子,测量种子长、宽、厚、千粒重等性状,并通过发芽实验分析发芽率、幼苗高度、干鲜重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花后35d收获的穗中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最高。在同一部位,随着收获期的延迟,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幼苗干鲜重和种子活力指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中部穗位下部穗位上部穗位。经逐步回归分析,种子活力与千粒重和籽粒宽度的相关性最好,因此这两个指标可用作筛选高活力种子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舒志芬  刘晨  张海清 《作物研究》2012,26(6):631-634
在母本与父本隔离条件下于母本盛花期进行集中授粉,从授粉后的第10 d起,连续16 d每2 d收获1期种子,测定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淀粉含量、SOD酶及POD酶活性及外渗电解质(K+、H+、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从第1期至第8期,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淀粉含量、SOD和POD酶活性均呈递增趋势,第8期达到最高,至第9期略有下降;而K+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递减趋势,至第9期略有上升;第1期至第7期收获的种子H+浓度呈上升的趋势,第7期达到最高,至第8、第9期呈现下降趋势。第8期收获的种子籽粒饱满,成熟完全,物质积累充分,细胞完整性好,SOD和POD酶活性强,发芽率高,种子活力高。因此,株两优819种子生产的适宜收获期是第8期,即母本授粉后的第23~24 d。  相似文献   

20.
不同收获期玉米杂交种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硬粒型先玉335、马齿型郑单958和吉祥1号3个杂交种,研究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授粉后不同采收期对种子活力影响影响很大,灌浆前期种子成熟度低,具有一定的发芽率,但种子抗逆能力差,低温冷害后的冷浸发芽率大幅度降低,田间出苗率更低;随着灌浆时期的延后,种子成熟度提高,抗逆能力逐渐增强,授粉后52 d采收3个品种冷浸发芽率达到标准发芽率的96.1%~97.6%,田间出苗率达到标准发芽率的80.4%~82.6%。授粉后57 d采收3个品种冷浸发芽率超过86%,达到标准发芽率的91%;田间出苗率达到最高(91%),是标准发芽率的95%。甘肃武威制种基地先玉335授粉后52 d以后(9月15日)收获,郑单958和吉祥1号授粉后57 d以后收获种子活力达到最高,比目前生产上收获期提前10~15 d,可有效避免早霜对玉米种子冻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