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稻麦周年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从淮北地区稻麦的轮作种植应用现状入手,就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说明。【方法】明确了在具体情况中应该注重当地的气候资源配置特征,对当地常见的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要形成一个符合当地特征的、适应当地农户种植习惯的规范管理体系。【结果】淮北地区的稻麦种植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种植方式,通过对当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品种类型的选用,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让当地的种植规模、种植效率以及种植效益都有显著提升。【结论】通过对淮北地区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配套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可显著提升稻麦轮作产量和经济效益,以期能够为更大片区域的稻麦周年大面积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以及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总结以滕州为代表的马铃薯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要点,为同类产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以滕州市的秋马铃薯生产为研究对象,对产地环境、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覆膜、施肥、浇水、秋延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结果】 本文所总结的技术要点,可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劳动力投入有,全面提高二季作区绿色食品秋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效益,适宜在同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秋马铃薯受生长期影响,较春马铃薯生产一直存在虫害重、产量低及品质、效益差等问题,应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秋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和探索新型绿色环保型集雨保墒栽培技术,减少旱作区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壤和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旱作区马铃薯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栽培技术,从土壤墒情、物候期、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分析,旨在为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亩产1401.9kg,较露地条播亩增产681.5kg,增产率94.6%;较半膜覆盖亩增产241.7kg,增产率20.8%。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措施;【方法】以山东省为例,结合当地玉米栽培现状,明确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制定针对性的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方案;【结果】山东省推广应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玉米产量、质量,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结论】山东省推广应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势显著,有助于推动玉米产业稳定发展,因此值得推广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广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马铃薯生产主要存在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种薯市场混乱、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自然灾害频繁、马铃薯产业链薄弱等问题。【建议】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扶持力度以培植龙头企业、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强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免耕栽培技术深度研发、加强种薯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贸易、开展小型机械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以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马铃薯生产主要存在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种薯市场混乱、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自然灾害频繁、马铃薯产业链薄弱等问题。【建议】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扶持力度以培植龙头企业、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强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免耕栽培技术深度研发、加强种薯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贸易、开展小型机械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以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索研究华南地区沙律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方法】本文结合沙律蔬菜基地的建设实践,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沙律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参照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管理的有关行业标准来开展研究。【结果】提出了合适的地点选择、合理的品种布局、科学的肥水管理、病虫害的绿色综合治理以及适时采收、及时销售等沙律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尤其是对沙律蔬菜的病虫害防控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结论】本项目的研究为华南地区沙律蔬菜的高效绿色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对促进我国南方沙律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提高秋冬种马铃薯产量和效益。【方法】引进"高基肥+高垄+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在玉林市开展秋冬种马铃薯高产试验示范。【结果】通过试验示范表明,该高产栽培技术比传统栽培技术在产量和经济效益上明显提高。【结论】发展秋冬种马铃薯产业能有效吸引劳动力投入生产,是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优良大豆新品种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优质绿色大豆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优质高产大豆品种为适种品种,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贯穿大豆生产全过程,推广大豆绿色高产高效实用技术,增强农民群众科技意识,应对大豆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大豆生产基地建设,实施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进行大豆高产高效创建,加强科技支撑,采取优良品种繁育、综合技术推广等多措并举,提高大豆优势产区经济效益,促进全县农业结构合理、有序调整,增加大豆产业社会、生态效益。【结论】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应用与推广,做大做强大豆优势产业,突出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促进供给侧改革,推动大豆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和探索新型绿色环保型集雨保墒栽培技术,减少旱作区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壤和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了旱作区马铃薯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栽培技术,从土壤墒情、生育期、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产量达到21 027.8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0 222.2 kg/hm~2,增产率为94.6%;较半膜覆盖增产3 625.0 kg/hm~2,增产率为20.8%。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适合云南玉溪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栽培技术,解决玉溪马铃薯栽培方法单一的问题,促进玉溪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对2014年引进的云薯303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栽培技术方法比较试验,观测各栽培方法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结果】单垄单行覆膜种植(行距0.8m,株距0.3m),其叶面积和产量与其它栽培方法相比最高,地下薯块产量达到12.6 t·hm-2。【结论】马铃薯单垄单行覆膜栽培方法,能增加马铃薯产量,在云南玉溪市冬作马铃薯栽培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福建省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项目中,推动机制创新,开展“三三”制创建,集成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与模式,发挥核心示范引领,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技术在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栽培中效果较差的问题。【方法】本文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研究,利用无线传感器对大棚番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对大棚番茄生长数据进行切割、增强、线性转化处理,获取大棚番茄病虫害特征;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病虫害发病概率,通过与番茄病虫害资源库数据比对确定病虫害种类;根据大棚番茄病虫害发病程度,确定药物种类、用药量以及用药次数,制定防治栽培方案。【结果】通过试验结果证明,应用本文设计栽培技术种植的大棚番茄病虫害发病率约为2.4%,低于传统栽培技术下的发病率。【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大数据的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在实际栽培应用中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榆树栽培技术要点;【方法】以武威市为例,结合当地榆树特点及栽培现状,制定针对性的榆树栽培技术方案,明确榆树栽培技术要点及栽培管理的重要性;【结果】榆树种植中,加强栽培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榆树成活率,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结论】榆树栽培期间,做好育苗管理、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可显著提升榆树栽培质量,进而起到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本文阐述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和应用推广措施,以期为引领水稻产业绿色发展、实现农民节本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天水市玉米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起垄覆膜、选用优良品种、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栽培模式、绿色田管、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时晚收等内容,以期为天水市玉米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选择脱毒马铃薯种薯、地膜覆盖、科学配方施肥、合理灌水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摸索出了一套脱毒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马铃薯高产、高质、高效的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菜心特征特性及大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情况,提出建议措施,实现我国菜心提质增产。【方法】以菜心大棚种植为案例,阐述菜心特征及特性、栽培类型及季节、大棚种植管理措施。【结果】选择目前相对适当的地区来建设温室大棚及必要的防虫网棚和防雨棚等,另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温室大棚的管理,尽可能保障大棚内部土地肥沃,不受虫害影响,尽可能降低菜心上的病菌以及害虫数量,从而有效提高菜心的产量以及质量,为实现菜心增产增收做好保障。【结论】菜心营养价值丰富,口感好,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强,大棚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实用性强。研究菜心在生产过程当中的特征以及特性,以及大棚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促进我国菜心实现提质增产。  相似文献   

19.
推广应用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防控技术是改善当前栽培现状的综合性措施,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种植效益,降低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该文以徐州市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为例,提出推广应用优质品种,实现田间高效管理,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绿色防控技术,以实现粮食高质高效生产。此外,还介绍了徐州市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措施,以期为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浙大630"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的含油量高、黄籽、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通过应用稻板免耕直播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每667 m2产量可超225 kg。现从播前准备、播种、机械开沟覆土、间苗和定苗、化学除草、配施肥料、防控病虫、机械收割等环节,总结了"浙大630"稻板免耕直播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