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地表水几种公害物综合安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随即抽样法采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地表水样,对几种公害物六六六、敌敌畏、铅和砷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数理统计安全指标法,分别计算了这几种公害物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率指标,并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标准,对其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状态予以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六六六、敌敌畏、铅和砷的检测值均未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标准值,各公害物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率均达100%,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地表水居于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状态,并且该地区牧民地表生活饮用水的人均取水量和取水方便程度也居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巴音布鲁克草原在巴州生态公益、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原因,提出应把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放在首位,科学配置草原资源,提高天然草地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天山南坡高寒草地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载过牧、不合理利用及牧草生产的季节不平衡;在气候因素等综合作用下,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为此近年来开展了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高寒退化草地治理、进行保护草地生态的基础研究,实施灌溉技术、人工补播多年生牧草、休闲等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天山南坡高寒退化草地人工治理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草地》2003,25(3):77-79
对天山南坡高寒草地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载过牧、不合理利用及牧草生产的季节不平衡;在气候因素等综合作用下,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为此近年来开展了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高寒退化草地治理、进行保护草地生态的基础研究,实施灌溉技术、人工补播多年生牧草、休闲等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著名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草地生态建设已摆在各级政府的重要位置。为此,提出了“牲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的战略目标。通过禁牧、休牧、围栏、生态移民、建立人工草地等多种措施治理和恢复巴音布鲁克大草原退化草地。  相似文献   

6.
构建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筛选最佳模型并检验精度,为今后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开展草地监测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经验回归模型法和像元二分法,通过计算分析植被覆盖度及植被指数,构建反演模型。结果表明,除修正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MSAVI)外,其余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被覆盖度最佳反演模型为:NDVI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y=-0.894x2+1.467x+0.099(R2=0.723),反演精度较高(R2=0.837),可用于估算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的植被覆盖度。  相似文献   

7.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牧草产量与水热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通过对巴音布鲁克草原近20年牧草产量与同期降水和温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降水、温度等气象因子对高寒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降水、气温与牧草产量的相关性均较好,只有在降水和温度均适宜的条件下,牧草产量才会增加,说明降水和温度共同影响了牧草产量,是影响高寒草地产量的2个主要限制性因子;在巴音布鲁克,由于不同草地类型间的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水热变化的响应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8.
巴音布鲁克羊品种资源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音布鲁克羊产于和静县巴音布鲁克牧区,以二乡为中心产区。是新疆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早熟、耐粗饲、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等优点,以产肉量高而著称。主要分布在和静、和硕、焉耆、轮台等县,是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的主体畜种之一。巴音布鲁克羊以其抗逆性强,适应当地高寒恶劣气候,抵抗疾病能力强,母性好、成活率高,当年羔羊入冬前能长到成年羊的60%,能抵御冬天寒冷安全越冬等优点,在  相似文献   

9.
正1概况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是天山南坡绵延数千里山地高原中最肥美的地方,是我国第一大亚高山草原,它是典型的高寒草甸草场、高寒沼泽草场和山地草甸草场,也是新疆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她用母亲般的气度,孕育了伊犁河、玛纳斯河和开都河等多条河流,多河之源成就了新疆水系,所以有人称她为新疆的"水塔"。曾经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水草丰美,一派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壮美景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超载过牧和持续多年  相似文献   

10.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开展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草地生态安全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山保护区内高寒草甸、高寒垫状植被、高寒荒漠、高寒草原的生态安全大小分别为3.105,2.805,2.474和1.942,分别处于很安全、基本安全、基本安全和较危险状态。保护区全区草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较安全状态,试验区生态安全程度最高,缓冲区生态安全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通过构建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3-2016年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且社区间存在一定差异。羊八井社区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不协调状态;墨竹工卡社区、夏河社区及香格里拉社区等5个社区已实现基本协调;红原社区与河南社区耦合协调水平最高,已实现协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对改善牧区生态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牧民生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以新疆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乡为例,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牧民定居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阐述了牧民定居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广  黄高宝 《草业科学》2002,19(8):32-34
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调整农牧比例,加强系统管理,提高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和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有机磷农药对鲫鱼精子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生殖毒性。在预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0.01%、0.02%、0.04%、0.08%和0.16%氧化乐果溶液;用80%的敌敌畏乳油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0.01%、0.02%、0.03%、0.04%和0.05%敌敌畏溶液。取5μL稀释精液和30μL待测溶液混合,在显微镜下观察,运用计算机辅助精子运动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子活力。结果表明:在对照组中,鲫鱼精子运动时间最长,速度最快,运动剧烈,精子运动轨迹以直线为主。随着溶液中有机磷浓度的增大,鲫鱼精子运动的时间逐渐缩短,速度越来越慢,精子运动轨迹也从直线变为弧线和曲线,由曲线变为原地运动或不运动。由此可见,有机磷农药氧化乐果和敌敌畏对鲫鱼精子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5.
论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原则。要实现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养蜂业,生态,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必须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蜜蜂资源和蜜源植物,保持蜂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进蜜蜂授粉产业。  相似文献   

16.
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及其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近几年对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的试验研究,总结出在云南种植豆科牧草所采用的红三叶、白三叶等品种进行接种根瘤菌时对丸衣材料、粘着剂的选择和具体接种制作丸衣的技术;采用此技术在牧草种植中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种植豆科牧草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牧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贺有利  王生林 《草业科学》2007,24(12):67-71
我国牧区多处陆地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草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超载过牧严重;水资源日益短缺;采矿采药加剧生态恶化.牧区生态产业为研究和解决我国牧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发展迟滞并存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探索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牧区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牧区生态产业分为牧区生态牧业、牧区生态工业、牧区生态服务业.我国牧区交通通讯不便,科教文卫落后,牧区生态服务业(第三产业)需求巨大,牧区生态服务业将成为推动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应该采取科教推动、旅游带动、商贸促进、交通拉动、文化推进等策略加快牧区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牧区的三产化水平,争取早日建成现代化的牧区.  相似文献   

18.
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以及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物入侵的原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方面对三者的内在生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达到合理引入外来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稳定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重效应.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如何保持生态平衡,使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能够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盈,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松江 《草业科学》2010,27(9):161-168
对青海三江源地区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的投资分析发现,自2004年以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促进藏区发展在该地区投资已达到户均30.837万元、人均7.609万元,用于草原的投资为15.61元/hm2。在投资项目的影响下,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藏区经济、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效益。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巩固投资项目成果,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草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生态系风险评价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草地生态系统中风险受体、风险源、暴露和危害的分析,从系统的危险性和脆弱性两方面构建了草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危险性和生态脆弱性;为科学反映草地生态风险变化特征,进一步科学合理进行草地生态风险评价奠定基础,也为提高草地生态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草地利用与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