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马尾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彩兰 《中国林业》2009,(11):40-40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由于黄心土等传统基质较重导致苗木运输和造林施工不便,以往多数采用其裸根苗造林,受造林季节影响较大,时机掌握不妥,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针对这些问题及生产对其轻基质壮苗的需求,近几年,笔者选择本地资源丰富的树皮、锯末作为主要基质,并应用中国林科院提供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以及生产线,进行了马尾松网袋容器育苗试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对东山海岛石质山多且造林树种不足和造林困难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树种的选择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石质山通过见缝插针穴状整地,放红土和混入少量磷肥,雨天选用夹竹桃、台湾相思和马尾松造林,造林树种保存率高、抗风性强,而且也比较快,在东山海岛贫瘠的石质山头以夹竹桃、台湾相思和马尾松造林可以达到绿化覆盖的效果,减少山头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对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业用材林的发展愈来愈显得重要。我省工业树种资源丰富,但大多分散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偏远山区。丘陵区虽有大面积的工业用材树种——马尾松分布,由于经营粗放、负向选择、虫害严重,再加上掠夺式的人工打枝及乱砍滥伐,林分残破低劣,每亩年生长量不到0.2立方米,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为配合省林业厅增加马尾松造林比重决策的实施,本文对马尾松基地造林技术提出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是皖南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造林地主要是山冈丘陵和土壤瘠薄林地。近5年来,安徽省旌德县地区马尾松造林成活率通常在40%-70%,少数林农的造林成活率能达85%以上,为解决马尾松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笔者在工作中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等方式,充分了解到马尾松造林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喜光,喜温暖湿润性气候,耐酸性土壤,耐干旱贫瘠,不耐水涝及盐碱土。该树种不但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木材,而且还是我国松脂生产的重要资源。皖东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是马尾松的主要分布区。长期以来,本地区造林多采用马尾松裸根苗栽植,受皖东春季气候多变的影响,造林效果不是很稳定,为了提高马尾松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根据18个树种的6年营造试验与调查结果,筛选出10个树种为浙江薪炭林优良造林树种;提出了15个类型为浙江优良薪炭林类型,诸如胡枝子、赤桉、马尾松、紫穗槐、麻栎、南酸枣、银荆、刺槐、枫香、马尾松×胡枝子、麻栎×胡枝子、枫香×胡枝子、马尾松×麻栎、马尾松×枫香和马尾松×南酸枣;并就这15个类型分别阐明了他们的造林密度、混交方式、作业方式、立地选择和产量等,为浙江省薪炭林建设提供了一套较系统的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洞口县石漠化现状和造林成林率调查,结果表明:洞口县石漠化区杉木、马尾松、柏木、阔叶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差异明显,人工造林成林率差异极显著。柏木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和人工造林成林率远远大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阔叶林仅次于柏木林,马尾松林介于阔叶林和杉木林之间,杉木的林最小。柏木是石漠化地区首选造林树种,其次是阔叶树;营造柏木、阔叶树纯林或柏木与阔叶树混交林可作为洞1:7县及其相同生境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模式;马尾松纯林可作为辅助造林模式应用;杉木不适宜在石漠化土地上生长,不宜作为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是贵州造林树种之一,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性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对马尾松栽培、苗期管理、马尾松的造林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对永春县高海拔山地9年生柳杉×木荷混交林补植火炬松、马尾松4年后的生长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火炬松的地径生长与13年生柳杉已无显著差异,树高已显著高于13年生柳杉,远大于木荷,与马尾松相比,同林龄火炬松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均显著大于马尾松。补植造林后,林分蓄积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可见,在高海拔特殊立地条件下,火炬松可用来作为快速绿化的先锋树种,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是贵州造林树种之一,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性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对马尾松栽培、苗期管理、马尾松的造林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造林的各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则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供试验地区应用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尾松是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之一。飞播造林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效果好。在以林为主的桐柏山区进行马尾松飞机播种造林十分必要。一试验目的桐柏县于1982年春季,1985年和1986年夏季进行三次马尾松飞播造林试验。由于播期选择不准,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飞播效果不理想。据87年对82年播区成效调查,有苗面积仅占宜播面积的17.8%,效果评定为失败。  相似文献   

13.
造林技术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处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傈,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1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 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要密度,幼林施工。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幼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P.sinensis Lamb.),松科松属常绿高大乔木,强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酸性土,忌水涝和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生长快,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和造林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5.
在广东东部滨海风砂土地区先后进行松类、相思和余甘子等16个树种的引种造林试验,获得成功的有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古巴加勒比松、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和余甘子等6个树种。湿地松造林面积已达660多公顷,丰产林11年生树木的生长量每公顷达273立方米,比丘陵地生长好,比一般造林增产63%。其余几种松树也比丘陵地的马尾松生长好(砂地马尾松比丘陵地生长差)。余甘子3年就开花结实,生长良好,又为滨海砂地增加了新的造林树种。以上树种的引种成功,充分的利用了砂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将PGPP接种剂运用到马尾松育苗和造林生产上,证实了对马尾松拌种育苗提高苗木质量等级具有良好的显著效果,对马尾松沾根造林而促进生长也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作为湖北省主要用材树种在资源供给上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马尾松人工林连续经营给造林地生态环境以及林木生产本身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近自然经营理念是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充分发挥与森林相关的各种自然力,在发挥马尾松人工林经济功能的同时,不偏废其生态功能,从而达到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慈利县地处湘西北,林业用地面积大。七十年代开展飞播造林以来,先后飞播马尾松39万亩。一九八四年,选在灰岩集中分布区羊角山设置播区,首次飞播柏木4万亩。慈利县属岩溶地貌,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的覆盖面积占林业用地的一半以上。开展柏木飞播造林,对加快灰岩地区的荒山绿化和充分利用乡土树种资源进行多树种造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百色地区有较广泛的马尾松林地,但由于长期以马尾松为树种,土壤肥力下降,马尾松产量也下降。因此以枫香与马尾松营造混交林,用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马尾松的产量,促进马尾松优质生长。精选造林材料,探讨了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的造林技术,重视病虫害防治,结果证明:选择枫香与马尾松混交造林,并采用块状造林技术,具有良好优势。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速生丰产,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和速生丰产林树种之一。马尾松速生丰产林培育要把握立地条件、种子选择、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间伐强度和配比施肥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