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重播率高和漏播率高的不足,设计一种马铃薯种植机升运种子装置,以改善马铃薯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种植中占有较大面积与生产量。随着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马铃薯种植开始向着机械化方向发展,促进了种植效率提升,在生产量提高、减少人力物力等方面都有较大效用。利用机械化种植方式实现马铃薯播种排种,使播种过程中的开沟、播种、起垄、等环节工作一体化,在作业过程中保证了马铃薯种子的完整性,降低重播率和漏播率,使播种深浅统一度高,行距更加均匀。排种装置是机械化种植技术中关键部  相似文献   

3.
中小型马铃薯播种机普遍采用勺链式排种器。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导致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排种器的漏播现象随着机具作业速度的提高更加明显;切块薯种尺寸跨度较大,小尺寸薯种较多时重播率增大。针对上述问题,在实验室搭建了勺链式排种器试验台,以机具前进速度和薯种大小为试验因素、漏播率和重播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旋转正交试验回归分析,利用软件Design-Expert8.0.6对回归模型优化求解。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为2.44 km/h、薯种大小为41.34 mm时,漏播率和重播率的最优解分别为3.54%和5.52%。该研究为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田间作业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北旱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具短缺、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西北旱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联合播种机。该机由旋耕装置、起垄装置、覆土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及机架等组成,能够实现旋耕、起垄、施肥、双幅覆膜覆土、镇压及播种等多个作业过程。对播种机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利用离散元模型对覆土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覆土过程中膜边膜上覆土均匀性;采用DEM-MBD对大豆玉米播种装置耦合仿真,分析大豆玉米播种装置播种均匀性。仿真结果表明:1)土壤因跳跃和泼撒而落到垄面的颗粒数≤1.3%;2)播种装置对大豆和玉米种子挤压力≤10 N,土壤颗粒对鸭嘴的阻力≤50 N。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播种装置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分别为95.63%、1.65%和2.72%,大豆播种装置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分别为91.24%、0%和8.76%,机组作业期间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作业效果,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需求。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作为我国四大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而国内外基于机械液压设计的马铃薯播种机研究较多,但漏播情况较多,其漏播率高达7%。由此,本文研究一套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实时全局监控马铃薯播种机漏播检测预警系统。通过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人为模拟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情况下,能够自动识别漏播和缺种并进行漏播率的计算,在连续漏播超标情况下能自动报警,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系统的推广应用可提高生产率和节约劳动力,推动马铃薯精密播种农业的机电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作业过程漏播率较高的问题,提出“错位定位法”马铃薯漏播检测方法,并设计马铃薯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以ATmega256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由永磁铁阵列、霍尔传感器、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组成的漏播检测系统;提出V型补种轨道导向与电磁铁击打结合的补种装置,试验测试马铃薯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马铃薯漏播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为96.54%;勺链运动速度为0.20~0.40 m/s和mos管通断时间为250 ms时,补种合格率>89.0%;击打棒形状为圆柱形、直径为30 mm、长度50 mm时,击打成功率为97.4%;当V型补种轨道张角和倾角分别为90°和30°时,补种合格率为95.33%,漏补率和堵塞率分别为1.0%和0.67%。该马铃薯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可有效降低漏播率。  相似文献   

7.
一、1220双行马铃薯种植机 可选装犁式或圆盘式培土器特点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培土作业☆播种精度高,漏播率≤5%,出苗率高,种植行距、株距可调,以适应不同地区农艺要求,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操作台安装位置(左侧、右侧、后侧)。  相似文献   

8.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精密播种机排种性能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针对玉米、大豆等作物单粒精密播种过程中出现的漏播、重播以及播种量不精准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光电法的单粒精密播种机排种性能监测系统。【方法】采用红外检测装置获取种子下落时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统计种子下落时间间隔,并与设定理论时间间隔相比较,计算漏播率、重播率及播种量。以垂直勺轮式排种器为对象,对监测系统进行单粒漏播、重播及播种量监测试验。【结果】该监测系统的单粒监测精度达到98.8%;与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架检测结果相比,监测系统的漏播率监测误差小于0.3%,重播率监测误差小于0.6%;播种量监测精度大于94.4%。【结论】此监测系统工作稳定,监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新疆地区使用的棉花穴播机作业过程中,驾驶员无法及时发现穴播器漏播、重播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棉花播种质量实时监测系统。【方法】该监测系统以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硬件系统为下位机,通过安装在穴播器存种圈上的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分别获取棉花种子漏播、重播信息,判断棉花播种状况,并通过nRF24L01模块将播种信息传输至DWIN触摸屏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实时显示。搭建棉花播种质量监测系统试验台,通过田间试验验证监测系统的准确性。【结果】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穴播器转速为30 r/min时,系统的合格播种、漏播和重播监测精度最高,分别为96.65%、94.59%和92.00%。当穴播器转速高于30 r/min时,监测精度明显下降。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对合格播种、漏播和重播平均监测精度分别为94.51%、92.38%和86.55%。利用SPSS软件对田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数据具有统计意义,采用监测系统获得的棉花播种质量数据与人工实测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实际值可以由系统监测值反映出来。【结论】该系统满足田间作业对棉花播种质量监测的需求,对实现棉花种植提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小马铃薯播种机体积,提高设备的通用性,并适应我国北方地区种植作业的农艺要求,采用勺链式排种、外槽轮式排肥、圆锥式凹型镇压轮、可横向移动和上下调节的开沟器装置设计了小体积马铃薯播种机。该设计以机械设计基础知识为理论依据,结合农艺要求,利用CAD软件绘制了整机和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图,分析了整机及相关装置的运动过程。该马铃薯播种机整机外形尺寸缩减到1.6 m×1.1 m×1.1 m(长×宽×高),并实现了行距、株距、播种深度可调的功能。性能测试表明,该播种机变异系数为16%,漏播率小于6.6%,重播率小于7.4%,效果良好并符合行业要求,非常适合我国北方地区小面积马铃薯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11.
气吸式辣椒精量穴直播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辣椒种植育苗移栽方式存在的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南方辣椒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研制一种气吸式辣椒精量穴直播机。【方法】该机具由主机架、仿形机构、风机、传动系统、变速器、气吸式排种器、开沟装置和镇压装置等组成,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利用负压取种和断压排种的原理,根据辣椒种子物理特性和播种要求,确定了气吸式排种器排种盘尺寸、排种孔数量和大小,满足播种精度和播种量要求。播种部分通过平行四杆仿形机构与主机架连接,可实现播种单体对地仿形,保证开沟和播种深度。【结果】播种量1~3粒/穴的平均合格率为91.16%,平均漏播率为0.18%,平均重播率为8.66%。不同穴距试验的播种穴距合格指数均大于89%,重播指数均小于4.85%,漏播指数均小于11%,穴距变异系数均小于23.77%,播深合格率为86%。【结论】整机工作性能满足辣椒种植要求,本研究可为蔬菜精密播种机的研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水稻机械式精量穴直播排种器的排种精度,根据杂交稻精量穴直播的农艺要求,设计一种滑片型孔轮式杂交稻精量穴直播排种器,阐述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排种轮、滑片和凸块等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选取3种尺寸的杂交稻品种(国丰一号、冈优898和冈优3551)种子作为试验材料,以穴粒数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作为排种性能评价指标,在不同排种轴工作转速下,利用JPS-12型排种器检测试验台进行台架试验。当排种轴转速为30 r·min~(-1)时:中型尺寸水稻种子(冈优898)排种性能最优,合格率83.24%,重播率10.48%,漏播率6.28%;大型尺寸水稻种子(国丰一号)排种性能次之,合格率81.84%,重播率10.27%,漏播率7.89%;小型尺寸水稻种子(冈优3551)排种性能较差,合格率80.14%,重播率15.16%,漏播率4.70%。台架试验显示,滑片型孔轮式排种器对不同尺寸的水稻种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排种性能指标满足杂交稻穴直播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大豆精密排种器的充种性能,研究了一款自扰动内勺式大豆精密排种器,通过搅动杆随排种轴的转动提高了排种器勺轮孔内的充种率。研究测量了黄淮海地区常见大豆品种的物理参数,并应用EDEM软件对自扰动内勺式大豆精密排种器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单粒率最大为97.15%,最小为94.81%;重播指数最大为3.84%,最小为1.95%;漏播指数最小为0.52%,最大为3.64%。台架试验结果显示,单粒率最小为93.31%,重播指数最大为3.92%,漏播指数最大为4.03%,与仿真结果的最小单粒率误差为1.01%,最大重播指数误差为2.08%,最大漏播指数误差为9.68%。说明应用EDEM软件分析自扰动内勺式大豆精密排种器的工作过程是可行的,可以为排种器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绿豆作物在高密植条件下播种单粒率低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以‘川渝绿1号’绿豆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工作压力、型孔直径和型孔数量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本研究所设计的气吸式绿豆密植精量排种器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以及排种器对作业速度和绿豆品种的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压力6.234 kPa、型孔直径2.255 mm、型孔数量60个为最优参数组合,此时排种器合格指数为98.75%、重播指数0.58%、漏播指数0.67%,满足设计要求;2)以最优参数组合进行速度适应性试验,作业速度≤7 km/h时,排种器合格指数均>97%、重播指数<1.5%、漏播指数<2%;3)排种器对绿豆的品种适应性试验中,不同绿豆品种的合格指数均>97.5%、重播指数<1%、漏播指数<2%,满足密植条件下绿豆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品种适应性,可以为绿豆密植精量排种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气吸式棉花精量穴播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气吸式精量穴播器易漏气、能耗大、排种性能差等问题,设计了1种新型气吸式棉花精量穴播器,阐述了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对关键作业部件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其主要工作过程,确定了影响吸、排种性能的主要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穴播器能实现精量播种,排种性能稳定,真空度为4.5kPa时,作业速度可达1.0m/s,单粒率≥95.5%、重播率≤2.9%、漏播率≤1.6%,已在新疆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影响气吸式谷子精量穴播机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各项因素,分别设计了孔群孔数为4、5、6,型孔直径为0.8、1.0、1.2 mm,孔群分布为横向分布、纵向分布、圆周均匀分布的9个谷子排种盘。利用该排种盘在试验台上进行谷子排种性能试验,以穴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为评价标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各试验各因素对排种性能指标影响的显著性。试验表明当排种盘孔群数为5,孔径为1.0 mm,孔群分布为圆周均匀分布时排种性能较好,穴距合格率为91.33%,重播率为5.33%,漏播率为6.67%,满足谷子精量播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水稻旱直播排种器存在问题,设计一种勺式取种与活塞扎穴组合水稻旱直播排种器,分析排种器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传动机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排种器关键部件取种勺取种性能,建立勺头直径数学模型并确定影响取种勺取种性能试验因素。运用EDEM软件以排种轴转速、种勺深度、勺头倾角、勺颈倾角为试验因素,排种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为试验指标作虚拟正交试验,分析排种器作业过程中重播、漏播问题主因,得到排种性能优化水平组合为排种轴转速20 r·min-1、种勺深度8 mm、勺头倾角150°、勺颈倾角118°。室内试验验证优化水平组合:排种合格率89.73%、重播率7.61%、漏播率2.66%,满足精密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8.
精密播种机微机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采用MCS-51单片机实现精密播种机排种性能监测,对重播,漏播分别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声光报警,可定量计算重播率,漏播率及合格率,并送显示器显示,也可根据需要将这些参数打印下来,确保精密播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当前,马铃薯种植采用一种排种勺式马铃薯播种机,这种播种机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率。但由于种薯块大小、形状不一,增加了马铃薯播种机的机械化种植难度,播种作业时经常发生种薯块在种箱下部堵塞、架空现象等。充种率低、补种难和漏播等问题一直是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机械播种质量,选择本地代表性的单粒精播机(2BYF-3型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器在播深、播量、重播率、漏播率、粒距合格指数等性能指标均符合机械设计;产量结果同大田人工播种基本持平,同时又起到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