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是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保护耕作技术,主要生产目标是“控药、控肥、控水、促生产”。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进对土壤保护、避免水土流失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耕作技术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近年来,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应用推广且范围较广,研究相关技术对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有着积极意义。主要分析了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以及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谈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当代农机》2009,(8):72-73
指出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保水、保土、保肥、降本增产、改善环境、平衡生态的一项农业技术,针对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农艺过程、机组优化配置和3种耕作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指出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保水、保土、保肥、降本增产、改善环境、平衡生态的农业技术,介绍了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农艺过程、耕作模式和机组优化配置,提出了凤台县发展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1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取消了铧式犁的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和营造机能,是机械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是治理环境,减少污染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概念是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2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少…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能保护土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用物产量。文章通过对蓝田近几年试验、示范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论述,提出了大面积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耕作制度,对保护农田、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防治沙尘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及原理的介绍,综合分析我国实行这一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辽宁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应用现状,针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涉及的地域差异大、领域宽、配套机具不完善等问题,重点提出了我国大力推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各地认真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指导和交流,保护性耕作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性耕作通过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也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分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以及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主要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以机诫化为支撑,我们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注重发挥现有的机械优势,因地制宜,农机农艺相结合,总结出了一套立足于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支撑的丘陵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立刚  刘昕  邸妍 《农业机械》2011,(33):46-47
保护性耕作是以农业机械化为载体、综合性农艺措施组装配套的现代农业技术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的根本出路。它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本增收,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保护性耕作是传统耕作技术的一次革命。本文对风沙干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对策及效益进行了表述。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国内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介绍了适应甘肃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由此得出,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推动甘肃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采用的耕作模式属于保护性耕作,这种耕作模式对促进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今国内机械化生产也开始和农业耕作相结合,本文针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在今后的保护性耕作中加大机械化耕作的发展方式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与保护性种植制度相关的配套栽培技术,应用该项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土壤和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在水田耕作的过程中,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有效的改善耕作环境,还能够有效提升水田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灌溉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浇灌农区为期一年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与常规机械耕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相对常规耕作技术,可以提高灌溉农区农田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农业生产工序和用工投入。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少耕、免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或埋覆还田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2010-2012年,团风县连续3年承担实施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在湖北省率先开展了南方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12年通过了省农机局组织的验收,得到了省验收组专家的充分肯定。3年来,团风县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新机具做了大量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和示范推广作用,在南方稻作区水旱连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6.
阳城县2001年开始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但发展缓慢。截至目前,项目示范推广主要集中在大、中型机具保有量较多、地块面积较大的9个乡镇的60个行政村,辐射面积0.55×104 hm2,占可适用耕作面积的23.8%。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从源头上遏制焚烧秸秆、杜绝火灾事故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种耕作体系,它将作物的残茬均匀覆盖地表或混入浅层土壤,起到了保土蓄水,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通过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可以达到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的耕作制度方面的一项改革 ,它改变了传统的铧式犁翻耕作业 ,而以少耕免耕、秸秆残茬覆盖、深松为基础的旱地保护性作业替代。保护性耕作减少田间作业工序 ,可提高农业耕作土壤的蓄水、蓄热、保墒和培肥的能力 ,以及水土流失 ,减少风沙危害 ,提高粮食产量和劳动生产率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翁牛特旗的发展前景为题做一探讨。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1.1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赤峰中部 ,是环京津地区沙源治理的重点地区 ,全旗属于中…  相似文献   

19.
针对保护性耕作的产生、定义、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以及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探讨了我国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意义.为避免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延续国外所走过的弯路,探讨了适宜我国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加大了对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的研究,逐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开发体系.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技术创新.依靠科学进步,大力发展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机械化旱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对我国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机械化深松在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及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山西省潞城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论述了深松技术的操作方法、技术原理、作业要求。阐述了深松技术是替代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