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毕春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71-5072
[目的]正确选用高效、低毒、耐雨性强的免耕灭茬除草剂及施用方法。[方法]以晚稻组合T优207为试材,设施用20%克无踪(3.0、4.56、.0 kg/hm2)、10%草甘膦(15.02、2.5 kg/hm2)及喷清水对照6个处理,3次重复,对灭茬除草剂及其用量进行筛选试验。[结果]20%克无踪和10%草甘膦能有效地灭除早稻桩,但施用量不宜太大,分别为3.0和15.0 kg/hm2,对水450 kg/hm2,其灭茬效果在98%以上,并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8%,但增加施药量时,这2种药剂处理的水稻产量均下降。[结论]20%克无踪和10%草甘膦只有在合理施用量下可同时获得高效灭茬效果和增产效果,但免耕灭茬除草剂不能代替大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茶园行间定向喷雾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克无踪水剂、20%百草枯水剂、10%草甘膦水剂在茶园行间定向喷雾,可有效防除茶园马唐、狗尾草、狗牙根、小飞蓬、苦荬菜、碎米莎草等杂草,施药后30天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20%克无踪水剂3 750 ml/hm2、20%百草枯水剂3 750 ml/hm2均达96%以上,10%草甘膦水剂16 875 ml/hm2达93%以上。克无踪、百草枯施药后2小时杂草叶片即开始失绿、枯萎,施药24小时后大部分杂草干枯死亡;草甘膦施药后4~7天开始出现症状,施药后15天杂草基本枯死。综合考虑除草效果、施药成本等因素,防除马唐、狗尾草、小飞蓬、碎米莎草等一年生杂草,用20%百草枯水剂2 250 ml/hm2或10%草甘膦水剂11 250~16 875 ml/hm2;防除辣蓼及多年生杂草狗牙根、苦荬菜用20%克无踪水剂3 750 ml/hm2或20%百草枯水剂3 750 ml/hm2或10%草甘膦水剂16 875~22 500 ml/hm2。  相似文献   

3.
免耕抛秧田除草剂应用效果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7年在江西省安福、泰和、遂川等县进行了水稻免耕抛秧田不同除草剂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农民乐747除草剂施用量以3 kg/hm2效果较好;克无踪、草甘膦、二甲四氯等3种除草剂及其配伍处理对免耕稻田杂草防效差异不明显,但克无踪效果较好,各处理产量基本持平;二晚免耕抛秧田再生苗和落粒谷秧采用克无踪或草甘膦除草剂加碳铵处理灭茬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抛秧稻田使用什么品种除草剂是农民朋友最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田间试验,对农民乐、草甘膦和克无踪三种除草剂进行试验对比。结果发现,农民乐和草甘膦除草效果好,不同程度提高了水稻结实率,经济效益显著。而克无踪在同等条件下,表现不尽人意,不适合在抛秧稻田施用。  相似文献   

5.
1 试验概况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进一步探索水稻免耕抛秧田使用除草剂如何提高除草效果,又能使田泥形成一定糊层,取得经验,促进免耕抛秧技术的大力推广,达到节本增效目的。供试品种为早稻品种T706。试验设4个处理:①克无踪 氯化钾混喷除草(CK);②克无踪 免深耕混喷除草及糊化;③百草枯 氯化钾混喷除草;④克无踪(半量) 草甘膦(半量)混喷除草。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0.3亩,重复2次。试验在高安市原种场进行,选择地势平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田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10%草甘磷、"农民乐747"均可取得理想的除草灭茬效果和显著的节本增收作用,免耕抛秧比翻耕抛秧每亩每年直接节约翻耕费用和增产稻谷20%克无踪为78元和6.5公斤,10%草甘磷为82元和8.3公斤,"农民乐747"为62元和18.7公斤.土壤和稻谷送检均未检出除草剂残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免耕稻田使用的除草剂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在土壤和稻米、米糠中的残留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年2造、2年4造、3年6造、4年5造、5年10造、6年12造使用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在土壤、稻米、米糠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同时对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除草剂本身的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六个农作物无公害生产主要重金属残留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三种除草剂的六个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说明农民乐747、草甘膦、克无踪对稻田环境和稻米生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一、早(中)稻1.大田除草灭茬①冬泡田。在抛栽前5天~7天排干水层,每667平方米用20%的克无踪除草剂250毫升加氯化钾2公斤,对水45公斤~60公斤选晴天进行喷雾,3天~5天后即可灌浅水施基肥。②冬闲板田。冬闲板田冬季不翻耕,开春后在早稻抛(移)栽前20天进行化学除草(包括大田、田埂与沟渠路边)。大  相似文献   

9.
对使用克无踪控制稻茬再生苗发生进行了试验,并对影响灭茬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克无踪对稻茬再生苗有明显控制效果。同时,喷施克无踪时加适量氯化钾,药后24h及时灌水淹灭稻茬和晴天施药时选择傍晚或早晨施药,均能提高克无踪的灭茬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早造水稻免耕田除草灭茬每公顷用农民乐747除草剂3kg,或克芜踪3750ml,效果最好;晚造灭茬,前作留茬应低于12cm,每公顷用草甘膦15kg加百草枯3000ml和碳铵30kg,或克芜踪4500ml加碳铵30kg,灭茬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稻精量穴直播与常规机械旱直播、机械育插秧与机械钵育摆栽的对比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机型、不同育秧(种植)模式的生产成本投入、作物产量情况,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在试验区均表现出显著的"省工、节本、增效"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机械直播省工效果明显,但增效不显著,大面积推广有一定风险,建议仅在部分适宜地区采用;机械钵育摆栽与机械插秧增产效果明显,但在育苗等环节上用工量大、作业机具效率低,配套技术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剖析当前珠三角“代耕农”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提出解决“代耕农”问题的政策改进与规范管理建议,为“代耕农”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解决思路。【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归纳整理,对珠三角地区“代耕农”问题管理中的现有政策和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从制度和体制两个层面提出解决珠三角“代耕农”问题的建议。【结果】珠三角地区“代耕农”面临着入户入学、转产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等生存与发展的系列难题,存在政策和管理的双重缺位,对“代耕农”、流入地居民和流人地政府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建议】需从政策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入户政策和入户后的福利保障政策,管理上进行补偿安置归位、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代耕农”的群体组织化程度,以解决珠三角“代耕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推广总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井窖式"移栽技术在地膜覆盖或露地栽培的基础上,融合了小苗移栽技术、深栽技术,能较好地营造适宜烟苗生长的微环境,实现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综述了该移栽技术的主要优势及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符合广西实际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为广西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目前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的最佳选择.[结果]广西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前期主要是采用“政府+基地(市、县级农业科技推广站)+农户+标准化”的政府主导型推广模式,后期主要有“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农户+标准化”和龙头企业带动型两种模式,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带动了广西农业产业标准化的快速发展.[建议]“政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参与+标准化”是目前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的最佳模式.在该推广模式中,政府各部门应协调合作,农业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农户应提高其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自觉性,以共同推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常优一号杂粳机插高产形成规律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杂粳“常优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丰产示范与专题试验,分析探讨其高产形成规律及其调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每穗粒数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贡献作用,以每穗粒数的作用最大,其次为有效穗,再次为结实率与千粒重.其直接通径量,每穗粒数高达1.958,分别为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的1.88、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对油茶容器苗水分进行科学管理,促进油茶苗木的生长发育。方法: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控水处理下油茶容器苗成活率及新梢生长情况。结果:油茶容器苗在失水程度保持在0%~15%(处理Ⅰ)、16%~30%(处理Ⅱ)、31%~45%(处理Ⅲ)、46%-60%(处理Ⅳ)和61%-75%(处理Ⅴ)的情况下,苗木存活率分别为100%、92%、75%、25%和0%。油茶容器苗的新叶数和新梢长的生长都表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生长曲线呈现规则的"S"型。苗木新梢以处理Ⅱ最长,为4.31 cm,其次是处理Ⅰ,为3.93 cm。结论:油茶容器苗含水量高有利于其苗木的生长;在油茶容器苗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当控制油茶容器苗的含水量在55%以上,才能保证油茶容器苗有较高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有一种特殊的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群体。作为临时劳动力的"代耕农",其分散耕作小块土地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调整土地经营方式势在必行。珠三角乡镇企业的发展,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对农业收入依赖性的减弱等,都为集中土地,实行农业集约化准备了可靠的客观条件。应结合珠三角农村实际,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土地,发展农业集约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墨西哥柏幼苗在不同低温环境下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10个不同种源的墨西哥柏离体叶片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试验,研究低温胁迫对墨西哥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墨西哥柏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一直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可溶性淀粉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减少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多呈现“低-高-低”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结论]不同低温处理下,墨西哥柏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琼中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1994年起,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支持下,采用"参与式"和"科技入户"等方法,推广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川优673在德化县作中稻示范种植平均每667m2产量602.85kg,比对照1I优936增产4.42%。栽培上要注意适时稀播、培育多蘖壮秧,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配方施肥、科学水管,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