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林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各处理的出笋烽,成竹数和采笋量在短期内暂无显著差异,但以处理N2P1K1的出笋数,采笋数和采笋量为最高,分别比对照大62.0%、103.3%和110.0%,每hm^2收益比对照增107.1%。  相似文献   

2.
竹林的低效主要是经营不善或缺少抚育管理,使竹林长势越来越弱造成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母竹采伐过量,笋竹留养不合理,数量少,质量差;二是挖笋过量或笋鞭伤害严重:三是对竹林病虫害缺乏积极有效的防治。根据生产中的经验,快速恢复低效竹林.以下三种方法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3.
生态因素和乔木层结构对金佛山方竹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乔木层的高度、平均胸径与胸径断面积对金佛山方竹林的平均胸径影响大;乔木层树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对金佛子方竹林平均胸径的正相关性和影响率最大。海拔梯度的正相关性高、因子贡献率小、这与方竹林相位处林内亚优势层,以及长期笋用林经营策略“保护乔木层、经营竹林层、控制灌木层”的结果相一致。(2)年出笋成竹量同海拔梯度(X1)、竹林平均胸径(X2)和竹林株数(X3)的曲线(y=K/(1-esp^(a bt)关系为:笋竹生长模型和出笋模型的系数A、B主要受林分质量影响;出笋模型受综合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大于笋竹生长模式。(3)金佛山方生适生区的林中空地或林缘移植母竹造林,以3-4月,10-11月的选林成活率高;截杆的比不截杆的高;一年生母竹的成活率高;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造林成活率逐步高。成活率变动在37.67%-84.67%,均值为64%左右。最后,综述了海拔梯度、乔木层和灌木层结构对金佛山方竹林的质量影响和引种区生态环境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节竹丰产经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节竹是我国南方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适应性强、成林快、产量高、笋味佳、效益好等特点。其竹林四季常绿,具有良好的防风固土能力与绿化、美化作用;其笋味道鲜美,可直接上市,可以加工成罐头、笋丝、笋干等;其材质坚广泛用于蔬菜大棚;是一个集观赏、生态防护、笋用、材用于一体的多用竹种,发展潜力很大。该文对高节竹的造林技术、丰产高效培育技术、夏笋冬出经营技术作了系统介绍,旨在对林业生产经营中大力推广这一优良竹种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竹类植物资源利用与定向选育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从我国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竹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和不同材性的原则,探讨适合作为笋用竹林(包括不同季节出笋的笋用竹)、材用竹林(包括适合生产不同竹胶板和原竹利用的竹种)、笋材两用竹林、纸浆竹林、叶用竹林、观赏竹林等竹种的选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大小年经营的毛竹林改制为花年竹林,花年经营的毛竹林平均笋产量比大小年经营的增加150.59%,提高2.5倍,笋竹两项经济收入比大小年经营的毛竹林增加190.3%,提高2.9倍。  相似文献   

7.
毛竹春笋的采挖既是对竹林中林副产品的收获利用,也是垦翻林地、调节竹林密度和质量的一种手段。挖笋留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竹林今后的生长发育。现特将挖笋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竹林生物肥研制、施用方法及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竹类植物根际有益微生物和根际联合固氮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并对竹林生物肥的研制、施用和肥效进行了初步报道。结果表明:以竹子联合固氮理论为基础,以筛选自竹类植物根际的联合固氮菌和根际促生菌为主要功能菌研制的竹林生物肥液体菌剂和竹林生物有机肥,具有显著促进竹子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竹笋产量和改良土壤的作用。麻竹组培苗液体菌剂沾根,提高苗木生物量达203.5%~220.8%,提高幼苗成活率达56.2%;液体菌剂和砻糠拌和堆制后沟施,增加竹笋产量达25.4%;雷竹笋用林施用竹林生物有机肥不仅显著提高母竹出笋和幼笋成竹数,而且土壤微生物量提高1~2个数量级。此项研究初步建立了配套的笋用竹林生物肥施用技术,尤其是在竹林生物有机肥的研制中,形成了一套化学和生物方法结合的秸秆降解和促腐技术,不仅具有显著的肥效,且具改良土壤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章介绍了红竹引种栽培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995年红竹在该地的引种成活率达90.7%,而1998年则达到97.3%;种植当年有83%母竹出笋,第2年100%母竹出笋;现在好的母竹已出笋1.17kg/株。  相似文献   

10.
对河边种植绿竹的母株分别用吲哚丁酸、ABT生根粉溶液浸苗后蘸黄泥浆种植和母株直接蘸黄泥浆栽培,进行了不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后的苗木平均成活率达98.0%;第1年出笋率76.8%,第2年出笋率达136%;绿竹根系发达,根系交错密集,出笋迅速,竹长茂盛,枝叶茂密,达到丰产。河边种植绿竹能防风、减少风沙袭击,起到护堤固岸作用,保护农田、农作物的生长。绿竹可调节空气,净化空气,株型美观,翠绿喜人,具有观赏性价值,是河岸绿化生态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11.
对野生的异竹、黄杆竹、鳗竹、红壳竹、乌哺鸡竹5个竹种进行定点试验,并实施一系列人为改造措施,使野生竹林向专业竹园转化,并获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对野生水竹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水竹笋期低山丘为4月下旬~6月中旬,高山为5月上旬~7月上旬,整个笋期而言,4月下旬~5月上旬为出笋初期,5月上旬~6月上旬为盛期,6月下旬~7月上旬为末期,笋期长达50-60d。水竹笋品味清淡、鲜嫩、松脆、口感好,竹笋富含蛋白质和无机元素,是开发食用笋的优良种,经过技术改良,野生水竹林可改良成丰产林,通过引种可建立夏季食用笋基地。  相似文献   

13.
毛竹笋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竹产业在中国林业产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的背景下,如何安全高效培育毛竹笋用林、实现竹林经营从丰产高效模式向安全生产模式转变已成为笋用林经营的重点。文章概述了毛竹笋用林主要栽培技术,分析了笋用林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实现笋用林安全生产应重点突破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国竹林经营认证标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林分,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竹林经营认证不同于森林认证,建立专门针对竹林的认证标准对推动我国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有着深远的影响.该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国竹林经营认证标准,并对各个指标对总目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国家标准的正式出台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绿竹低产林改造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福安市城阳乡占洋村、溪柄镇黄兰和白沙村绿竹低产林中采用随机方法设置试验小区,进行绿竹低产林改造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对试验结果采用LSD分析,结果表明,低产林改造对绿竹产笋量影响极显著,产量比CK提高了280.84%~289.85%,但对竹材产量影响不大.经济分析表明,低产林改造后的竹林每年比CK增加纯收入15 948.29~16 282.85元/hm2.  相似文献   

16.
竹林经营认证与森林经营认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林分,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竹林经营认证不同于森林经营认证。本文从竹林经营认证和森林经营认证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出发,对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发展独立的竹林经营认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林分结构状况是竹林多功能效益发挥的基础,林分结构调控是商品竹林生态管理的重要措施。文章综述了竹林群落结构和竹子种群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态构件因子与竹林生产力发挥的关系,及人工干扰措施对竹林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商品竹林可持续经营和天然竹林资源合理开发在竹林结构方面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赤水市竹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贵州省赤水市现有竹林面积3.89万hm^2。2003年竹产业总产值8.9亿元。分析了在竹产业开发中还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力度不够;竹林生态旅游发展滞后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发展竹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毛竹大小年竹林转为均年竹林可明显增加竹材和竹笋产量,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文章在分析毛竹林大小年形成原因及均年竹林增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均年竹林高产培育技术措施,以期为毛竹低产竹林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竹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文章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成果储备数据库和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数据库,统计分析了中国竹类研究领域成果储备及2014—2017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助的情况。结果表明:1)竹类研究成果的储备量、立项推广量与竹林资源量三者之间在区域分布上呈明显的一致性;2)研究成果所属领域不同,成果储备数与推广立项数也不同,竹材加工领域储备的科技成果最多,但推广立项数较少,立项比仅为8.04%;竹下经济领域的成果储备数较少,但推广立项数较高,立项比高达90.91%;竹笋培育及加工领域是竹林特色产业,成果储备数和立项数均较高;3)各省份关注的成果领域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了竹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和不均衡性;4)鉴定成果是储备数量和推广立项数量均最多的成果类型,其成果成熟度和创新性均具备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