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在肉仔鸡的生产中,死亡率随着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死亡;饲养后期鸡只的死亡大多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现就肉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肉仔鸡生产实践中,一般而言其死亡率是随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互亡;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这直接影响肉仔鸡饲养场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饲养肉仔鸡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就肉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肉仔鸡ND和IBD四次饮水免疫法许修明,王军,毕可宁,王锡铭(农业部山东荣城良种肉鸡示范场264300)我们在集约化肉仔鸡饲养过程中,对鸡新城疫(ND)和鸡传染性囊病(IBD)两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各做二次饮水免疫后,仍发生非典型ND和IBD,严...  相似文献   

4.
段绍强 《中国家禽》2001,23(20):21-22
商品肉鸡饲养后期,一般指25~40日龄。其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常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管理不当导致少量鸡只死亡;而饲养后期死亡大多数发生在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据对芒市地区三家养鸡户先后饲养8500多只鸡的调查情况看,死亡率平均在响了饲养户的经济效益。1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1免疫失败或免疫不当肉鸡易患的鸡新城疫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要求在前完成。如果不能严格遵守免疫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的免疫程序不符合鸡实际情况,往往导致免疫失败。此外,由于饲养管理差下降…  相似文献   

5.
适时而恰当地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是达到免疫目的所必要的。本市某专业户的鸡群由于延误了免疫接种时间,引起鸡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发生,现将诊疗过程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本市赵庄乡某专业户,饲养艾维茵肉仔鸡1200只,因所购鸡苗的公司服务部盘库...  相似文献   

6.
段绍强 《中国家禽》2001,23(20):21-22
商品肉鸡饲养后期,一般指25~40日龄.其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常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导致少量鸡只死亡;而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5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据对芒市地区三家养鸡户先后饲养8500多只鸡的调查情况看,死亡率平均在20%以上,严重影响了饲养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危害3~6周龄的小鸡。在我市农村地区,该病非常普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IBD成了阻碍养鸡业快速发展的拦路虎。据我们的实践经验,IBD的防制决不能只靠疫苗,而是需要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现...  相似文献   

8.
对肉仔鸡利用简化免疫程序免疫后的生产性能及免疫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对肉仔鸡采用ND-IBD活疫苗、死疫苗一次性免疫接种,具有ND及IBD抗体产生早、抗体滴度高及维持时间持久的特点,足以保护肉仔鸡整个饲养周期,且能减少因免疫接种次数增加引起的应激反应,从而使生产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IBD流行新特点11发病日龄提前或推后最初IBD爆发时主要发生在2—15周龄的鸡,而目前发病早的有3日龄的幼雏,晚的180日龄成年鸡仍发病。12症状不典型、易反复目前很多病例死亡较少,病程却较长,法氏囊变化不明显,肾脏肿大。发病易反复,同一鸡群能发生2—3次。13变异毒株的出现目前已分离出许多IBDV的变异毒株。某些地区由于变异株的存在,用IBD疫苗后…  相似文献   

10.
林云圣 《中国家禽》1998,20(1):23-24
防制鸡IBD发生的几点体会@林云圣¥北京市西郊种鸡场防制鸡IBD发生的几点体会林云圣(北京市西郊种鸡场北京102206)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侵害鸡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病。3~6周龄雏鸡多发,4周龄最易感...  相似文献   

11.
将114只11日龄海赛克斯褐公鸡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空白对照,Ⅱ组用新城疫(ND)弱毒苗和ND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Ⅲ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免疫,Ⅳ组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增加IBD弱毒苗免疫。5组鸡分别隔离饲养,定期测定血清NDHI效价与IBD琼扩效价。选择时机用强毒攻击,观察各组鸡的保护情况。结果:(1)Ⅱ、Ⅳ、Ⅴ组鸡均能很好地抵抗NDV强毒的攻击,Ⅲ、Ⅳ、Ⅴ组鸡无论对IBDV人工感染,还是自然感染,均有坚强的保护力;(2)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疫苗不干扰ND疫苗的免疫应答;(3)IBD弱毒苗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有一定影响,在免疫初期能促进机体尽快对ND疫苗产生应答,但后期ND疫苗的HI抗体降低较快;(4)ND疫苗对IBD疫苗的免疫效果无显著影响。作者提出,对雏鸡首免(无论有、无母源抗体)可采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进行免疫,至少可以保护到上笼后或开产前免受NDV和IBDV的感染,既简化了免疫程序,又可减少对鸡群的应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免蛋黄液饮水治疗IBD的疗效观察王金平(杭州禽业公司)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幼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仅可引起鸡只死亡,而且造成免疫抑制,给养鸡业构成严重损失。杭州某大型肉鸡场,采用国产弱毒苗或中毒苗(如D78)免疫,由于苗鸡母源抗体低而且整齐...  相似文献   

13.
所谓肉仔鸡饲养后期是指5~8周龄段,此期又称育肥期。加快肉仔鸡的后期育肥速度,对显著提高饲养肉仔鸡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行科学饲养管理 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搞好和加快肉仔鸡育肥的主要生产环节之一。一要注意及时增加养鸡槽位,使舍内所有的鸡都能同时吃到充足的饲料,鸡吃得越多就长得越快。二要加强对舍内通风、光照、饲养密度、分群、垫料和粪便等方面的科学管理。 (二)适时调换日粮配方 根据肉仔鸡生长发育不同阶段鸡所需营养不同的特点,在饲养肉仔鸡上分为,0~4周龄和5~8周龄两个阶段的配方。后段为育肥后…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囊病免疫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囊病(IBD)是由IBDV感染所致,主要侵害3~12周龄的雏鸡及青年鸡,引起鸡发病及死亡,并破坏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致病因子,且对某些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因而该病又有鸡的“爱滋病”之称。鉴...  相似文献   

15.
鸡甘保罗病免疫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常发生于2~15周龄的鸡,其中又以4~6周龄的鸡多发,但有资料表明20周龄的鸡也可感染IBD。目前,IBD疫苗在我国已普遍应用,其免疫效果反映不一,究其原因十分复杂。除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不过关以及鸡群健康状况不良以外,还可能有新变异株的出现及母源抗体的存在等,都可引起免疫效果不佳,造成免疫失败。为此笔者就IBD疫苗的免疫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叙述,以供参考。一、母源抗体的存在1.母源抗体及其水平是影响IBD免疫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腹水症又称肉仔鸡肺部高压综合征(BPHS),是目前造成商品肉仔鸡死亡的重要疾病,该病的死亡率正日益上升。生长速度快的肉仔鸡品系易患此病。促使肉仔鸡生产性能提高的饲养方案常常引起鸡群的死亡率上升,而死亡鸡只中很大一部分患有腹水症。 最先报道的腹水症发生于高海拔地区饲养的商品肉仔鸡群中,该病的特征是腹部积聚液体,死亡。最初,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地区饲养的鸡群,如墨西哥和南美诸国。但随着肉仔鸡体型的不断增大和生长速度的持续  相似文献   

17.
应用禽福对肉仔鸡进行了ND,IBD弱毒疫苗的免疫增强试验,结果,试验组ND,IBD抗体效价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攻毒保护率和免疫期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经15.5万只肉仔鸡的大群应用,也证明禽福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笼养商品蛋鸡在2、5和9周龄时喷雾免疫新成疫-传染性支气管炎(ND/IB)二联弱毒苗作为基础免疫,16周龄时,在胸,翼,腿部肌肉或颈背部皮下接种ND/IB二联灭活苗,实验鸡接种前及接种后每隔8周用ELSIA二联灭活苗。实验鸡接种前及接种后每隔8周用ELISA检测NDV和IBV特异性血清抗体直至48周龄,皮下或翼部肌肉免疫接种后,16周产生较高的ND特异性抗体;然而,由于接种前的基础免疫在这些组之间  相似文献   

19.
我市黍明种禽场和市良种场种鸡场,都饲养一部分星布罗肉用鸡。黎明种禽场的祖代鸡,常有不明原因的零星死亡,商品场的仔鸡饲养到3~4周龄时,有一部分鸡发生死亡。在市良种场鸡场也有成母鸡零星死亡的现象,死后的主要症状为胸囊肿。一、发生胸囊肿的情况黎明商品鸡场,每年饲养星布罗仔鸡达5万多只,每批饲养1万只。每批仔鸡饲养到3~4周龄时,有部分鸡患胸囊肿死亡,死亡率达3%左右。与此同时,黎明种禽场饲养的星布罗祖代鸡,也发生胸囊肿现象。另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变病型(简称"肾型IB")是由肾型IBV(肾变病型"T株")引起的以暴饮、腹泻、间质性肾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两相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6周龄以内的肉仔鸡,7周龄以上的肉仔鸡感染此病后死亡率较低。其自然感染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近几年威胁肉鸡健康生长的严重疫病。1发病原因1.1管理不善:鸡舍保温条件差,通风不畅,垫料潮湿,异味刺激等,1.2饲养不当:日粮营养不平衡,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钙质饲料的日粮含量过多.或长期过量投服磺胺类药物,以及突然或随意变更饲料等,使机体代谢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