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免冬春灌棉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变化规律。通过对284 mm、339 mm、369 mm和399 mm4个灌溉定额下棉田土壤盐分变化进行分析得到:免冬春灌使棉田土壤盐分主要积累在0~30cm之间;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滴头下土壤盐分淡化区深度逐渐增加,积盐区深度下移;各处理土壤盐分积累深度分别为20cm、30cm、60cm和70 cm,滴头下竖向随灌溉定额的增加淋洗效果越明显;滴头、行间、膜间土壤盐分含量依次增加;在棉花生育期内284 mm灌溉定额土壤处于积盐状态,339 mm、369 mm和399 mm灌溉定额土壤处于脱盐状态;结合洗盐深度和棉花根系主要活动范围,初步确定一年免冬春灌棉花灌溉定额为369 mm以上。该结果可为干旱区棉田少、免冬春灌棉花膜下滴灌水盐调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把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作为加强我国农业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要抓紧完善节水灌溉的规划和政策,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使与肥融合后的灌溉水成滴状,均匀、定时和定量滴入作物根系发育区,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加之地膜覆盖,大大减少了土壤中水分蒸发,水得到了充分利用.整个滴灌系统由首部工程(包括加压水泵、过滤系统、蓄水池、管理房,不包括引水渠等水源工程),地埋PVC管网,地面PE管及滴灌带毛管四个部分组成.根据测算,以河水为源的滴灌计算,整个滴灌系统一次投入成本亩均在400元左右.据统计,采用膜下滴灌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2.5%,是喷灌的50%,是一般滴灌方式的70%.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新疆绿洲微咸水膜下滴灌棉田管理,2010年在新疆农一师灌溉试验站进行微咸水膜滴灌方式下土壤水盐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灌溉水盐度的增加,带入作物根区的盐分明显增加,当根区土壤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影响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作物蒸腾减少,相对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轻度盐分胁迫处理可保护表土,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提高土壤的肥效,有利于作物的生长。重度盐分与水分胁迫对土壤体积质量影响较弱,但对根系的生长发育影响较重。  相似文献   

4.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灌溉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走节水灌溉的路子势在必行,膜下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将水分、养分均衡地运送到作物根部附近,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蒸发和农业用水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干旱农业区采用覆膜滴灌技术,在无覆膜的膜间裸露区内设置排盐沟条件下,覆膜滴灌土壤盐分运移和排盐沟表面排盐效果.[方法]利用hydrus-2D模型模拟研究该条件下二维土壤入渗湿润峰变化.[结果]滴头以下部位形成盐分淡化区域;排盐沟表面受蒸发影响呈现盐分累积现象.[结论]膜下滴灌排盐沟效果明显,排盐沟斜面积盐现象显著,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二维土壤入渗湿润蜂变化.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与滴灌技术两者相结合的一种灌溉技术,其原理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水,仅在作物根区进行局部灌溉,这样可以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避免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作物对水、肥、药的利用更直接,利用率更高,另外滴灌可在根系发育的范围内形成一个低盐区,为作物根系发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加之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盐分不易返回地表,生长出健壮的植株.  相似文献   

7.
膜下滴灌技术对马铃薯种植的节水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揭示了膜下滴灌技术对马铃薯种植的节水机理,认为膜下滴灌可有效杜绝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田间水利用率,有效抑制田间无效水分的蒸发,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减少生育期压盐用水量,并对膜下滴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选择新疆尉犁县土壤含盐量较高的当年造林地,利用咸水进行滴灌,比较研究了4个月间不同灌溉量的土壤盐分变化,并对一个灌溉周期内灌溉前及灌溉后168 h时段,距滴头不同距离的土壤剖面盐分运移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咸水滴灌,地表积盐现象明显,在0~10 cm土壤湿润区内部可形成一个低盐区,适宜林木根系发育;灌溉周期相同,单次灌量越大,盐分会被淋洗的更远,滴头附近积盐程度越轻;在一个灌溉周期内,盐分先向下和向内移动,后向表层和外侧移动.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垦区种植棉花,完全依赖灌溉。在灌排方式下,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随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逐渐推广,节水增产效果明显。我们针对滴灌条件下棉田土壤盐分、水分、养分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滴灌土壤脱盐碱技术提供改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膜下滴灌主要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地面给水管道,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管带,滴灌带上设有滴头,使水不断地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以减少土壤的田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它是现代节水灌溉中一次新的突破,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小娟 《甘肃农业》2013,(20):44-45
本文阐述了滴灌的发展历程、优点和我国马铃薯覆膜栽培的历史。在对马铃薯膜下滴灌主要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马铃薯膜下滴灌的节水机理,认为膜下滴灌可有效杜绝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田间水利用率,有效抑制田间无效水分的蒸发,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减少生育期压盐用水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热平衡法研究河套灌区小美旱杨(populus sim onii×(Populuspyram idalis+Salixmatsudana)cv.Pop-laris)防护林减少土壤蒸发的作用,以及节水、减少土壤表层积盐的意义。主要结论为:8月上旬小美旱杨防护林减少土壤蒸发为239m3/hm2,相当于同期灌溉定额的1/2;小美旱杨防护林减少土壤蒸发可有效减少田间土壤表层的盐分积累,9月份在1hm2农田中可减少1 t盐类物质在土壤表层积累。  相似文献   

13.
正膜下滴灌主要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地面给水管道,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管带,滴灌带上设有滴头,使水不断地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以减少土壤的田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它是现代节水灌溉中一次新的突破,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方法。膜下滴灌则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是一项节水增效农田灌溉新技术。膜下滴灌的优点主要有:1. 灌溉用水省。滴灌仅湿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属局部灌溉形式,由于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因而不会形成径流使土壤板结。膜下滴灌滴水量很少,且能够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覆盖地膜还能将较小的无效降雨变成有效降雨,提高自然降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耕层土壤水溶性盐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检测,分析水溶性盐分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结果]漫灌处理,4层土壤总水溶性盐总量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各层土壤水溶性盐量漫灌施肥处理均高于漫灌不施肥处理;滴灌的2个处理,0~60 cm水溶性盐总量从上到下依次递增,60~100 cm明显降低;土壤各层水溶性盐总量滴灌基施均高于滴灌追施;0~100 cm土层水溶性盐量滴灌基施高于漫灌基施。[结论]不同灌溉施肥方式以滴灌+追肥效益最高;漫灌土壤盐分从上向下淋溶明显,滴灌土壤盐分淋溶不充分,盐分在20~60 cm有积聚作用;同等条件下,施肥量越高土壤盐分残留量越大,土壤次生盐渍化与施肥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是把节水工程和覆膜种植两项技术进行集成组装的一项农业节水综合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使水不断地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以减少土壤的田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非常适用于干旱地区大力推广和发展。近几年,建昌县针对全县水资源匮乏、旱灾频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情况,引进新疆先进的灌溉技术及灌溉设施,发展滴灌节水工程,总结出适合本地的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规程。1农机具选型、配套及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与滴灌技术两者相结合的一种灌溉技术,其原理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水,仅在作物根区进行局部灌溉,这样可以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避免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作物对水、肥、药的利用更直接,利用率更高,另外滴灌可在根系发育的范围内形成一个低盐区,为作物根系发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加之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盐分不易返回地表,生长出健壮的植株。  相似文献   

18.
<正>1膜下滴灌有利于节水由于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因此土壤不会板结形成径流,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2%,是喷灌的50%,是一般滴灌的70%。2膜下灌溉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滴灌随水滴到作物根系土壤中,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可做到适时适量,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3膜下滴灌有利于节约农药  相似文献   

19.
大田滴灌在新疆地区大规模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不同区域应用时,对土壤水盐平衡及地下水动态的影响也各异。为准确掌握长期节水灌溉对新疆农田土壤水盐及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新疆大田滴灌的发展历程及取得成效,分析了长期大田滴灌以来耕层土壤水分状况、南北疆的主要灌区农田地下潜水埋深、耕层土壤盐分再分布的变化情况,并从维护新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4条对策与建议:“两水”统观统用构建安全地下水位埋深、灌溉洗盐结合维持良好农田耕层、区域统防统治实现区域水土可持续、节水降盐为核心提升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进一步开展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和方向。节水抑盐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但如何实现干旱盐碱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探索和遵循水盐平衡这个科学问题值得长久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新技术结合了滴灌技术和覆膜技术的优点,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在减少水分蒸发的同时,肥料通过滴灌管道直接作用于农作物根部。近年来,敦煌市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灌溉方式逐渐从大水漫灌变为滴灌,有效缓解了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