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评估黄连素联合经典三联方案在不同疗程时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共265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黄连素+三联方案)和对照组(三联方案),根据疗程不同,每组又分为7、10、14d亚组,各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至少4周分别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经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实验组总根除率为88.6%,对照组总根除率为78.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疗程的增加根除率也相应增加,10d亚组和14d亚组的根除率明显高于7d亚组(P0.05),但10d亚组和14d亚组在根除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疗程越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总缓解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疗程的增加各组缓解率相应增加,各疗程中,实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比对照组对应的要略高,其中实验组7d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0d亚组、14d亚组实验组虽高于对照组,但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能提高经典一线三联方案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及费用,故黄连素联合三联方案有效、安全,10、14d疗程均可获得好的疗效,综合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缓解率,10d疗程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帕金森病(PD)疗效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美多芭或联合根除HP治疗.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估疗效,UPDRSⅢ和赫-雅分级表评估运动功能,UPDRSⅣ评估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UPDRSⅢ评分、赫-雅分级、UPDRS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除HP可提高PD疗效和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症状和营养状况与精神、饮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MNA评分、Gerd Q调查及胃镜检查,以了解患者症状、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及饮食习惯等信息。探讨不同精神状态、饮食习惯患者的症状与营养状况。结果回避酒、甜食、碳酸性饮料、辛辣食物胃食管反流病患者MNA评分低于回避生冷食物、面食、水果等食物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米饭、奶制品及水果制品的患者反酸症状阳性响应率更高,接受奶制品、葱韭菜制品患者反食症状阳性响应率更高。有抑郁与焦虑情绪患者潜在营养不良与营养不良状况发生率高于无抑郁与焦虑情绪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甜食、辛辣食物、碳酸性饮料等是胃食管反流病常见诱因,对患者胃反酸及反食症状有直接影响,焦虑与抑郁情绪对患者营养状况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丹西酮对肿瘤化疗患者食管内pH值的影响.方法4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恩丹西酮静脉给药,对照组化疗时未用止吐药.化疗同时进行食管内24hpH监测.结果食管内pH<4总时间百分(比)、最长酸反流时间(min)、酸反流>5min次数、酸反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恩丹西酮能有效地预防化疗所致的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梅毒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激素替代治疗(HRT)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绝经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PMS患者6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HRT (口服补佳乐)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单纯口服补佳乐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绝经症状(Kuppernann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Kuppern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uppernann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Kuppernann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HRT效果,有效改善PMS绝经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毫针针刺联合冥想训练对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2例,以就诊时间为序,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与冥想训练。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绝经症状变化(Kuppernann评分)与生活质量(MENQOL评分)的改变。结果治疗前2组Kuppern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uppernann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MENQO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MEN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针针刺与冥想训练配合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绝经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变优于单独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合并有胃食道反流的婴幼儿哮喘的治疗问题。方法 :分析 4 0例伴有胃食管反流表现的婴幼儿哮喘的发病经过 ,并对其中 2 0例 (治疗组 )进行系统抗反流药物联合抗哮喘治疗 ,另 2 0例 (对照组 )进行单纯抗哮喘治疗。结果 :4 0例患儿均有反复发作史 ,均进行积极的抗哮喘治疗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控制哮喘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疗程缩短。结论 :认识婴幼儿哮喘与胃食道反流的关系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联合应用系统抗反流药物 ,对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黏膜充血消失时间、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时间、黏膜水肿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黏膜充血消失时间、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时间、黏膜水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反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抑胃酸药联合促动力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经反复治疗无效的慢性咽炎240例患者进行胃镜、24hpH值监测检查,并将其中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108例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应用抑胃酸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促动力药(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清热解毒药(清开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咽喉部症状好转及电子喉镜下病理改善情况。结果在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中,患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者占45.0%(108/240)。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0、8、46例,以观察组的疗效为优(Hc=62.43,P〈0.001)。结论胃食管反流与咽喉慢性炎症有明确致病关系,喉咽反流疾病经抑酸剂与促动力剂治疗有效,可改善咽部症状和病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铋剂四联疗法与经典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选择403 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 组138 例、B 组142 例、C 组123 例。A组采用果胶铋20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共10 d;B组采用果胶铋20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共14 d;C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共14 d。观察三组患者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成本-效果比。结果 A、B、C三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83.33%、83.80%、71.54%,A组与B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Hp根除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45%、2.11%、0.81%,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0、2.09、2.04。结论 三种治疗方案均未达到Hp根除率>90%的理想方案。但三种方案的比较中含铋剂10 d与14 d四联疗法Hp根除率较高,接近理想方案。含铋剂10 d四联疗法成本-效果比最好,建议临床使用。14 d三联疗法Hp根除率仅达71.54%,远低于理想标准,不建议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组(研究组39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6例),疗程1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87.2%,对照组7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可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胃黏膜增龄变化的基本表现为胃窦固有层腺体数量减少,胃窦黏膜固有层胶原组织增生,但胃底腺腺体实质比略高于非老年组,壁细胞数量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老年人胃体萎缩性胃炎发生率增加,导致部分老年人胃酸偏低,但老化不是胃酸分泌减少的独立原因,年龄增长并不影响空腹状态下胃内氢离子活性.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合用是否会降低疗效,是当前关注热点.国内对于80岁以上的109例老龄患者观察,认为质子泵抑制剂不影响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临床前景,不足之处是观察的例数偏少,且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时间较短.对老年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根除者慢性炎症好转率达87.4%,急性活动性炎症好转率为57.8%,较幽门螺杆菌未根除者炎症好转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及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NB-UVB光疗机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光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2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评分(PASI)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均升高,CD8+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AS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对照组予文拉法辛片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疗效,并采用抗抑郁药副反应评定量表(SER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1周末与治疗4周末的HAMD评分下降明显(P<0.05),而在治疗6周末与治疗8周末HA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进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单独用奥美拉唑治疗,4周后停药追踪观察18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97.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观察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49例。对照组治疗儿子左卡西定,以对照组为基础。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3周治疗荨麻疹及不良反应在1、2周治疗。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6%,明显高于试验组的71.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荨麻疹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荨麻疹评分低于治疗,试验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8%明显低于对照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鼻炎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阳虚水泛证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且属于阳虚水泛证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西医治疗,同时给予治疗组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T-proBNP指标、心脏彩超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和E/A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和E/A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DD、LVESD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水活血温阳方结合西医治疗阳虚水泛证型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等,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NG-IUS(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曼月乐)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A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曼月乐宫腔放置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期及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A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AM对患者性激素无明显影响,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阻生齿患者9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传统拔牙治疗,观察组予微创拔牙术治疗,比较两组张口受限、局部肿胀程度及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结果:观察组0度张口受限程度及轻度局部肿胀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HIP-14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阻生齿拔除中实施微创拔牙术可减轻张口受限程度及局部肿胀程度,促进口腔健康状况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