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冬季通风后粮堆保存大量冷源,通过加装小型轴流风机,经过仓外环流管道将冷源循环至仓内空间,从而达到降低仓内空间积热,降低仓温仓湿,保持储粮水分,延缓储粮品质变化,抑制虫害孳生,确保储粮安全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小型轴流风机环流冷源,降低了仓温、仓湿和表层粮温,保持了水分,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同时,对大豆防走油赤变,缓解品质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夏季北疆地区高大平房仓中下层粮温在-10℃以下,仓温和表层粮温较高并伴随水分减量和害虫孳生等问题,进行了内环流控温保水实验。通过在改造仓房隔热保冷及密闭性能的高大平房仓内安装内环流设施,利用秋冬季节通风降低粮温、春夏季节全仓密闭,按设定温度启动内环流装置均衡粮温。实验结果表明:夏季最高仓温为22.9℃,表层粮温最高为13.9℃;粮食基本无虫,控温保水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北疆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大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难以控制等问题,我库充分利用当地储粮气候条件,增添了膜下环流通风系统。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仓内膜下环流通风,使粮堆内部形成向上运动的气流,从而实现上层粮温可控性和实现全仓粮温的相对均衡。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隔绝仓房空间与粮堆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对粮温尤其是粮堆表层温度的影响。结合我库所处区域位置特点,主要是利用冬季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待夏季高温时利用环流风机进行仓内环流,将粮堆中央"冷心"的冷源带到粮堆表层和四周,使粮堆表层和四周的粮温降低,通过环流调节粮堆内温度因子,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可以有效抑制高温季节仓内上层粮温上升,实现低温储藏。该技术确保了整仓粮食达到低温或准低温储藏条件,避免储粮夏季生虫和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是冬季降低粮温蓄冷,夏季采用小功率风机将粮堆内部的冷空气从通风口抽出,通过保温风管送到仓内空间,降低仓温、仓湿和粮堆温度梯度的储粮技术。该技术对抑制虫害发展,确保储粮安全度夏和实现绿色储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仓内薄膜吊顶方式对老式平房仓进行改造,采取压力衰减法测定仓房的半衰期,参照《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测定磷化氢浓度,定时测定粮温、仓温、外温。结果表明:试验仓房在仓内薄膜吊项后,压力半衰期高于对照仓32.0s;在相同用药量下,试验仓的磷化氢浓度提高了153mL/m^3,保持有效浓度150mL/m3的天数增加了19d;夏季高温季节,试验仓的仓温低于对照仓3℃-4℃,上层平均粮温低于对照仓2℃-4℃。  相似文献   

6.
戚浩 《粮食储藏》2023,(1):20-23
针对进口大豆储藏特性差的特点,以中温高湿储粮区的进口大豆浅圆仓存储为例,集成机械通风技术、富氮气调技术、内环流均温技术和空调控温技术等绿色储粮措施,结合储粮区气候特点,选择适当的储粮技术应用时机,开展了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集成工艺储藏实践。结果表明:该绿色集成储藏工艺可实现中温高湿储粮区浅圆仓进口大豆长期安全储藏,可降低0.595 kW·h/t的吨粮保管能耗。以期为中温高湿储粮区的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储藏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大平房仓屋顶面积大,吸热快、降温慢,热空气在屋顶隔热层聚集,形成“闷顶”,热量传递到仓内,导致仓温、粮温升幅较快,对储备粮安全储存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对隔热层两端山墙进行拆除改造,充分利用空气自然对流排除顶层积热,并随着气温、气湿与仓温、仓湿的比较,智能控制开启仓窗,取得了较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大平房仓储存的大豆在度夏期间,上层粮温上升快、幅度大,仓墙周边、杂质聚集区内的储粮易生虫、发热等问题,利用粮堆的"冷心"资源,通过对现有环流熏蒸系统的保温密闭改造,进行整仓环流通风,实现了上层粮温可控和全仓粮温的相对均衡,在不损失水分的前提下确保了大豆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9.
低温储粮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及实用价值的科学储粮方法。将太阳能制冷应用于低温储粮能有效节约常规能源。本文根据太阳能制冷系统的特点及仓内粮温分布规律,提出了采用太阳能制冷系统进行仓内空气隔离层(仓内粮堆上部空间)环流通风的储粮技术,并在中央储备粮扬州直属库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仓内空气隔离层环流通风冷却方式可有效地抑制高温季节仓内上层粮温的升高。在仓内上层平均粮温回升到15~20℃前将太阳能制冷系统适时地投入运行,能够实现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10.
选取第四储粮生态区(大连015号、青岛34号)的2个试验点进行内环流技术应用研究,对试验仓在技术应用期间仓温、表层平均粮温、整仓平均粮温变化进行检测,分析试验仓风机风量、隔热保温措施及能耗,综合评价应用效果,为内环流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技术在第四储粮生态区应用控温及节能效果良好,内环流控温效果与仓房气密性、隔热性及冬季蓄冷量密切相关,合理使用该技术,可确保储粮安全度夏,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1.
低温储粮综合技术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低温储粮综合技术是太阳热反射涂料的应用技术,仓内环流调节粮堆温工技术及提高仓房气密性技术集为一体的综合储粮技术,在高大平房仓密必达到一定要求后,用太阳热反射涂料对仓顶进行表面处理,当夏季气温最高时试验仓顶表面温度比对照仓低25℃,大大减少了仓外太阳辐射热对仓房的热能传递,改善了仓内的储粮环境,基本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利用环流熏蒸装置对高大平房仓内的储粮分阶段进行环流,3天内,定时环流36小时,试验仓仓温下降了4.5℃,上层粮温平均下降了0.9℃,仓底部的粮水分基本无变化,此项试验证明,环流是平衡粮堆内部的温度即利用粮堆内部的自然冷源降低高温区粮温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空调控温与内环流控温两种储粮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对比,两种技术均能有效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均能有效延缓品质劣变。两者比较,除初期安装方面内环流控温不如空调控温安装快捷,成本较低外,内环流控温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①降温快,吨粮成本低;②均衡粮温,降仓湿快,有效消除储粮隐患;③安全实用,功能多样,绿色环保;④在保水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⑤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仓内膜下环流低温储粮技术是将机械通风技术与隔热密闭技术有机结合,在夏季高温季节将粮堆内蓄存的冷源利用粮堆内的通风管道进行膜下环流均衡通风,使粮堆各部位粮温达到基本平衡,达到降低表层粮温,将仓内粮堆平均粮温控制在15℃以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天津贯庄国家粮食储备库1号仓和3号仓进行内环流控温改造,研究内环流控温技术对高大平房仓内温度的调控作用。采用内环流法能巧用粮堆内自身的"冷源"使粮堆内温度快速均衡,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系统(1号仓)能有效控制仓内粮堆温度,且降低储粮成本、延长储藏时间、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内环流的应用效果,比较了围护结构、风机配置、粮食种类不同的仓房在冬季机械通风蓄冷阶段的电耗和夏季内环流控温效果。结果表明,就蓄冷阶段的电耗而言,彩钢顶仓房低于预制板顶仓房,轴流风机低于离心风机,小麦仓低于玉米仓;在内环流控温阶段,膜下内环流能延缓粮温上升,玉米仓的电耗和冷源损耗均高于稻谷仓。内环流能有效延缓玉米和稻谷的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6.
浅圆仓在冬季进行降温通风后,基础粮温较低(平均粮温5℃左右),入夏后"热皮冷心"现象比较明显,受外界高温影响,仓温、表层粮温升温明显,温度相对较高,仓温最高可达35℃以上,表层平均粮温在29℃左右,在此情况下,若储粮水分偏高,则上层粮面极易孳生虫霉,严重时可能引起表层储粮发热。因此,冬季对储粮仓房开展机械通风作业降低基础粮温进行蓄冷,夏季利用小功率风机将粮堆内部的冷空气通过地槽通风口抽出,通过仓壁回风管送到仓内空间,气流在粮堆内以下行的方式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实现降低仓温、仓湿和表层粮温,达到控温储粮的目的。通过采用内环流均温通风的方式,利用粮堆内部冷源降低仓温及表层粮温,从而抑制表层大豆虫霉的孳生,延缓大豆品质劣变速度。试验期间,为确保对照仓储粮安全度夏,采取了夜间轴流风机排积热、单管处理异常粮情。同时期单吨费用对比,试验仓比对照仓节约0.1元/t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运用内环流通风技术,对仓内吊顶进行改造,主要包括大梁改造,顶部排积热系统出入口设计和预留检查口三方面,改造后确保了内环流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内环流控温保水技术对高大平房仓仓温、平均粮温、表层粮温的影响,以及对粮食品质,如水分含量、小麦面筋吸水量、玉米脂肪酸值等品质指标的影响,以中储粮郑州直属库4栋高大平房仓为试验仓,记录了2022年4月~7月各仓温度数据,检测粮食品质及水分含量。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保水技术可以将粮食水分控制在稳定的状态,且对于高水分粮,通风降水可将粮食水分控制在安全水分以内;仓内保温材料吊顶可以隔绝外界高温,减小粮温升高幅度,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确保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9.
利用膜下环流系统均衡粮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大平房仓隔热性能差的问题,在压盖、内环流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隔绝仓房空间与粮堆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对粮温尤其是粮堆表层温度的影响。结合所处区域位置的特点,通过环流调节粮堆内温度因子,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实现绿色储粮。同时,结合试验情况,对压盖材料、环流系统的设计,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夏季通过空调进行仓内控温、控湿,可以避免由于仓温升高造成整个上层粮食的水分升高,使仓内空气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湿度环境中,有利于粮食的保管和保持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