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匹配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系统,改变传统南极磷虾捕捞高损伤、低附加值加工的现状,提升南极磷虾捕捞产业自动化水平,针对新型的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方式后续阶段的虾水分离和传输问题,减少在南极磷虾泵连续吸捕捞输送过程中的损伤,研究并开发了螺旋输送式虾水分离器,对其分离效率和输送速度等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和流体分析。结果显示:虾水分离器能够满足连续泵吸设备设计流量下南极磷虾的分离和输送,无大量南极磷虾堆积挤压造成虾体破损,并且能够通过对转轴转速和主体倾斜角的调节,实现泵吸输送变流量条件下虾水混合物的分离。研究表明,本设计可以通过缩放设计和并行布置,以满足不同吨位和布局的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船,为南极磷虾虾水分离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1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南极磷虾主要生产企业的经营情况出现波动。南极磷虾捕捞产量下降。产品销售方面,北美市场出现增长,欧洲市场销售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本文对2011年全球南极磷虾捕捞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经营概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业内关于南极磷虾产业发展前景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论述。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涉足南极磷虾的捕捞和产品研发。在全球渔业资源日趋紧张和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南极磷虾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南极磷虾及磷吓渔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介绍南极磷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南极磷虾的地理分布和南极磷虾渔业及磷虾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在船上实时分析获得的南设得兰群岛东部海域捕获南极大磷虾活体脂质含量数据,分析比较了不同时间段南极大磷虾磷脂营养成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极大磷虾磷脂含量丰富,平均含量达到了磷虾干重的5.4%,同时3个时间段南极大磷虾磷脂含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1月下旬的南极大磷虾磷脂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1月上旬和12月下旬。南极大磷虾丰富的磷脂及其磷脂含量的时间差异可为南极大磷虾今后的可持续商业捕捞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2010,(5):20-20
<正>2009年12月,辽渔集团所属"安兴海"轮同上海水产集团某轮共赴南极,完成我国首次探捕南极磷虾任务。在3个多月时间内,在南极海域共完成64站位科研调查工作,投放110次网,捕捞磷虾1000余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南极磷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南极磷虾的地理分布和南极磷虾渔业及磷虾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最近,致力于保护南极海自然团体联合体的“保全南极磷虾事业”,将栖息于南极海是为鲸鱼和鱼类等重要食料的南极磷虾资源状况,因受到地球变暖和滥捕的影响正处于极度恶化的报告进行了汇总。在汇总中指出:栖息于南极海的南极磷虾从外部形态看来很像普通食用的小虾,其实它是在海洋里营浮游生活的大型浮游动物。  相似文献   

8.
南极磷虾是全球海洋最大单种可捕生物资源,是人类巨大的蛋白质储库,在全球"蓝色圈地"和资源抢占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加快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对福州市做大做强远洋渔业,带动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通过阐述南极磷虾资源背景,调研国内外南极磷虾产业开发情况,分析福州发展南极磷虾产业的基本现状和基础优势,讨论福州市南极磷虾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加快发展福州市南极磷虾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极大磷虾被认为是人类可利用的最有前景的生物资源之一,然而南极大磷虾中氟含量较高的特点阻碍了其在食品行业上的应用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南极大磷虾各组织器官中氟含量的分布,以及南极大磷虾氟的来源及富集形态,阐述了南极大磷虾氟的安全性评价,并对南极大磷虾去/降氟方法及其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对南极大磷虾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极磷虾是一种资源量巨大,营养价值高的极地海洋生物,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优质蛋白标准,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利用潜力的优质蛋白。以南极磷虾蛋白为原料,开展酶解对南极磷虾蛋白功能特性(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的影响研究。南极磷虾蛋白功能特性的评价方法采用食品蛋白功能特性评价国际通用方法。酶解能够改善南极磷虾蛋白的吸油性、乳化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能够靶向性地改善南极磷虾蛋白的功能特性,提高南极磷虾蛋白及其衍生品现实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酶解加工能够改善南极磷虾蛋白的功能特性,拓展南极磷虾蛋白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上正式捕捞南极磷虾始于1972年,由日本和前苏联率先进入南极海捕捞南极磷虾。挪威是从2005年起才正式捕捞南极磷虾(2005年之前的2003年和2004年挪威曾以南太平洋瓦努阿图船旗国形式捕捞,2005年起终止了瓦努阿图船旗国的捕捞,改为挪威船旗国的捕捞),虽然较晚,但其南极磷虾的产量却居捕捞南极磷虾各国之首。  相似文献   

12.
日本水产抹式会社最近制成新颖食品——“南极磷虾罐头”,并开始在国内市场销售一近几年,南极磷虾作为新开发的海产资源广泛受到人们重视。南极磷虾加工成水产食品罐头在世界范围内是个首创,因而其加工方法也有独特之处,比如,为了不影响原料的鲜度。  相似文献   

13.
发展我国南极磷虾渔业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南极磷虾不但资源量巨大,而且营养价值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自60年代初期前苏联进行试捕调查以来,至今已有几十个国家对南极磷虾进行调查研究。前苏联、日本等国先后从70年代开始对南极磷虾进行商业性捕捞,已形成年捕捞量数十万t的规模。我国是海洋渔业资源不多,渔民人数多及捕捞生产能力较高,渔业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国内市场需求水产品数量很大,急切地谋求对外发展。重视发展我国的南极磷虾渔业,积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冷冻南极磷虾是南极磷虾船载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能够较好的保存热敏性活性物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冷冻南极磷虾的冻结、贮运、解冻及贮运期间温度波动等都会影响冷冻南极磷虾的品质和深加工利用。综述了冷冻南极磷虾加工技术、贮藏技术、品质评价、品质变化、解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影响其加工利用和品质的因素,分析了目前冷冻南极磷虾加工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冷冻南极磷虾的加工贮运、品质控制、后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极磷虾产业发展最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全球渔业资源衰退,大多数海洋渔业品种被过度捕捞的大背景下,南极磷虾巨大的资源量越来越引人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南极磷虾捕捞产量的变动情况和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论述。随着南极磷虾捕捞产量的快速增长、加工技术日趋完善、新产品开发应用力度加大和市场的不断拓展,人们对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期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船上不同方式加工处理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虾壳中含量最高,为538.67 mg/kg,虾头中含量为395.20 mg/kg,虾肉中含量最少,为50.33 mg/kg,约为虾壳中的十分之一;不同体长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环境温度为4℃时,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4 h内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59.67 mg/kg,之后开始下降。经70℃和沸水热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热处理后放置1和4 h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热处理后虾肉中氟含量高于新鲜虾肉中氟含量。冷冻熟南极磷虾虾肉与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都高于新鲜虾肉中氟含量,但冷冻熟南极磷虾虾肉氟含量比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低23%。实验结果表明,在船上对南极磷虾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可以明显减少虾肉中的氟含量。  相似文献   

17.
南极磷虾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不同来源的南极磷虾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与进口鱼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开利轮产南极磷虾粉(磷虾粉S)粗蛋白含量为62.89%,高于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安兴海轮产南极磷虾粉(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的粗蛋白含量,两种磷虾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一级品和二级品指标。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6.36%、57.19%、67.24%,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4.65%、20.69%和25.25%,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43%、21.74%、25.62%,且磷虾粉S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磷虾粉D和鱼粉,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三种样品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57.83、49.89、57.07;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三种样品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3.28%、40.25%、46.58%,且磷虾粉S的EPA与DHA的总量(36.14%)高于磷虾粉D(31.30%)及鱼粉(27.65%)。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粉蛋白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推荐的蛋白质理想模式,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方便在极地开展南极磷虾的科学研究,设计并制作了南极磷虾生态模拟暂养系统。该系统由多功能可拆卸暂养箱和基于多传感器检测的生态环境模拟控制系统组成。暂养箱通过可变化的分隔结构设计为磷虾暂养提供了多变的暂养空间,极大地方便对磷虾个体、群体行为观察研究。生态环境模拟控制系统实现了暂养箱水体环境,如溶氧量、盐度、pH、温度等多参数的监测和自动控制调节。该生态模拟暂养系统已在南极科考站点试验使用。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南极磷虾的暂养,并完成了南极磷虾个体、群体行为观察和生态环境参数改变磷虾生态性能变化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南极磷虾在南极科考研究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保持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原料品质,实现其高质化利用,本研究选取冷冻南极磷虾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非蛋白氮(NPN)含量、三氯乙酸(TCA)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证实了南极磷虾NPN含量的变化可以表征蛋白自溶进程,且可以实现海上处理样品、运至陆地实验室后进行分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选取完整的及挤压破损的新鲜南极磷虾作为研究对象,以0~8h南极磷虾样品的NPN为指标,研究了南极磷虾起捕后蛋白自溶进程以及挤压破损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南极磷虾起捕死亡后的1h内,NPN无显著变化(P0.05),1 h后NPN迅速增加,挤压破损加速了南极磷虾的自溶进程,因此,目前的拖网作业方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0.
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商业性开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生产至今,南极磷虾总的渔获量已超过600万t,其中的90%以上来自于大西洋海区西侧的Scotia海域,2001/2002年南极磷虾产量为11.87万t,生产国家为日本、波兰、韩国、乌克兰和美国等.2000年提出有意从事南极磷虾生产的国家有俄罗斯、南非、英国、乌拉圭和阿根廷等.本研究着重介绍南极磷虾资源状况、作业渔场、生产利用等,对我国今后开发利用南极磷虾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