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柿脱涩过程中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涩柿果实CO2脱涩过程中的褐变现象,了解褐变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扩大CO2脱涩技术的适用范围、提高涩柿产业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极易褐变品种‘中柿1号’为试材,采用CO2脱涩法对商熟期果实进行脱涩处理,根据褐变面积分为T1(25%~49%)、T2(50%~75%)和T3(≥75%)3个褐变等级,以未处理果实为对照(CK),对不同褐变等级柿果生理生化指标及褐变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随着褐变程度加重,‘中柿1号’果实硬度、L*a*b*、可溶性单宁和总酚含量逐渐下降,MDA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呈上升趋势,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及SOD、POD、CAT和PPO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单宁与不溶性单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果实硬度、L*b*值均与可溶性单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a*值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抗坏血酸含量与POD、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用CO2脱涩法处理柿果实时,高CO2低O2环境破坏了柿果实内部氧化还原的平衡状态,导致果实褐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养分在新疆骏枣裂果中的作用,明确影响骏枣裂果的主要因子,为骏枣裂果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主栽易裂品种骏枣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膨大期至脆熟期,叶面喷施N、Ca、K、Mg和B肥的配制溶液,以喷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喷肥处理对骏枣裂果率、生物量特征参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喷肥处理中,K处理的裂果率最高,为15.67%,极显著高于N、Ca和Mg处理,显著高于B处理,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N和Ca处理的裂果率极显著低于CK,分别为6.33%和7.67%。不同喷肥处理对骏枣单果干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但N处理的单果鲜质量显著高于CK和K处理。N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积累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和其他喷肥处理,K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积累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CK和其他喷肥处理。各处理对骏枣果实表面色差值L*的影响均不显著;K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a*极显著高于CK,N和Ca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a*极显著低于CK;K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b*显著低于CK,B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b*极显著低于CK。与CK相比,N和B处理后骏枣果实Mn含量显著增高,Ca处理的果实Ca含量极显著增高,K处理的果实K和Fe含量极显著增高,Mg处理的果实Mg含量显著增加。【结论】骏枣果实膨大期至脆熟期,喷施N肥和Ca肥能够延长果实生长期,改善果皮韧性,明显减轻骏枣裂果率;过量施用K肥会导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降低骏枣果皮韧性,易造成果实开裂。因此,应尽量避免过量施用K肥。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果实生长发育期养分积累情况及果肉褐变程度,以20份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果实为试材,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果肉色差,探索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成分变化趋势及抗氧化性强弱。结果表明:20份野苹果资源的果实在生长发育期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逐渐积累,其中可溶性糖含量阶段性积累趋势明显,在7月10日后进入缓慢积累期,表示果实逐渐进入成熟期,末期含量为7.88%~14.79%,维生素C含量积累至末期为1.78~9.18 mg·hg-1,可滴定酸含量先积累后降解,末期为0.18%~2.29%。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均趋近于0,总色差△E逐渐下降,表明随着果实逐渐成熟,果肉的抗氧化能力越强、褐变程度越低,最后对果实抗氧化性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由强到弱为:‘GB-20’>‘HDM-21’>‘夏’>‘中’>‘红肉1’>‘HDM-12’>‘GB-12’>‘XY-49’>‘XY-58’>‘GB-9’>‘XY-11’>‘XY-75’>‘HDM-11’>‘XY-51’>‘HDM-20’>‘GB-10’>‘克’>‘HDM-39’>‘新定-1’>‘GB-2’。20份新疆野苹果资源中的‘红肉1’‘夏’‘中’‘GB-9’‘GB-10’‘GB-12’‘GB-20’‘XY-11’‘XY-49’‘XY-51’‘XY-58’‘HDM-11’‘HDM-12’‘HDM-21’既是高糖高酸类型,又是高维生素C类型,均可作为功能型资源进行培育,其中‘GB-20’的维生素C含量相较最高且抗氧化性最强,可进一步考虑进行果实深加工。  相似文献   

4.
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16个番茄自交系为材料,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与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含量与节间长度、始花节位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株幅、花序间叶数显著负相关;序间叶数、节间长度对番茄红素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方向相同,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母本、8个父本及其杂交得到的40个番茄杂交一代组合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法测定番茄果型指数、pH、果实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维生素C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总糖及还原糖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了解各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通过通径分析得出各性状间的直接相关效应、间接相关效应.[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果实酸度越大、pH越小,果实硬度越大.糖酸比与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糖酸比、总糖含量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总糖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直接效应值较大;果实硬度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间接作用于总糖含量的为负向效应.通过决定系数可以看出,总酸度等性状对糖酸比和果实硬度等性状对总糖含量的决定系数大于0.5外,其他的决定系数都小于0.5,表明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其他性状对其也起作用.[结论]筛选番茄优良品种,不仅仅只从果型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总酸含量等性状出发,还要继续探索其他性状,更全面地了解影响番茄品质的其他相关性状,这可为以后有计划、有目的地筛选优良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培育的29份无限生长型番茄为材料,采用相关性、通径与主成分为主的评价方法从番茄内在品质与外在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其12个农艺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12个性状指标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3.07%,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3.30%,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20%,各性状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这种变异为以后的育种与品种改良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2)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的相关系数以及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类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同时以质量为因变量,建立了估测营养成分含量的回归方程。(3)主成分分析将12个农艺性状简化为6个主成分,且累计贡献率为85.081%,能够反映12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同时对6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进行加权计算,筛选出得分最高的优质番茄材料516与844;多元分析法为今后蔬菜品质准确全面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高品质樱桃番茄品种,解决该地区适宜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缺乏的问题。【方法】以1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果实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单果质量、单株产量、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总糖含量等13项指标,比较各品种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樱桃番茄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结果】不同樱桃番茄品种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13.60%~54.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纵径、横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番茄红素、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质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3.408%,其中影响樱桃番茄综合品质的因子分别为质量因子(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果形因子(纵径、果形指数)、营养因子(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和口感因子(可滴定酸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排名前5的品种为黄金贝(0.662)、浙樱粉1号(0.526)、红玉(0.483)、粉贝贝(0.374)和粉佳人(0.334);运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筛选出综合排名前5的品种为红玉(0.638)、粉佳人(0.587)、紫贝贝(0.551)、浙樱粉1号(0.539)和黄金贝(0.504)。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黄金贝、粉佳人、浙樱粉1号、红玉等4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综合品质优于其他品种,适于陕北地区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由高色素番茄和加工番茄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的11个主要数量性状与番茄红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横径和心室数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纵径和单果重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单序果数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果实横径、心室数和单果重对番茄红素含量的直接通经系数与遗传相关系数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9.
茄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茄子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多元分析法,分析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关系。结果表明,在对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中,花青素相对含量与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维生素P含量与花青素相对含量和果色呈显著正相关;果形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12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简化为6个因子,分别是营养因子、熟性因子、形状因子、生长因子、单果质量因子、果肉色因子,其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80.654%。  相似文献   

10.
加工番茄品质性状的鉴定指标和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泽群  姜波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812-3816
确定加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果实特殊性状的鉴定指标,为筛选具有较好特殊性状番茄品种的亲本种质资源提供决策支持。通过2012年新疆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试验田的22种(系)加工番茄的品比试验,分析、测定了17项农艺性状,依据灰色育种理论,采用目标性状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加工番茄的产量性状、营养性状、风味品质、加工贮运品质这4个特殊目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联序为平均分枝数>横径>平均产量>纵径>果形指数=生育期>总酸含量>色差>平均幅宽>单果重>糖酸比>平均株高>总糖含量>番茄红素含量>病毒病抗性>单果耐压力;番茄红素含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联序为平均株高>总糖含量>平均幅宽>总酸含量>色差>生育期>糖酸比>单果重>平均产量>平均分枝数>果形指数>横径>纵径>病毒病抗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耐压力;糖酸比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联序为总糖含量>平均幅宽>单果重>色差>生育期>平均株高>果形指数>纵径>平均产量>横径>总酸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平均分枝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病毒病抗性>单果耐压力;单果耐压力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联序为番茄红素含量>平均株高>病毒病抗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平均幅宽>色差>生育期>总酸含量>单果重>平均产量>果形指数>纵径>平均分枝数>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选育特殊性状(高产、营养佳、良好风味、耐贮运)的加工番茄品种时,应高度关注与这些特殊性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红素含量、糖酸比、单果耐压力)关联度大的农艺性状,并兼顾关联度低的其他农艺性状是否满足选种要求。  相似文献   

11.
荆州地区6个柑橘品种成熟期果实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丰蜜桔(橘类)、国庆1号(柑类)、日南一号(柑类)、朋娜(橙类)、玉环柚(柚类)、琯溪蜜柚(柚类)等6个柑橘品种为试材,对各柑橘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如果形、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玉环柚及琯溪蜜柚的果实均较大,单株产量高,果实硬度也较大,而且其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较其他柑橘品种合适,且Vc含量亦较高;其次则是南丰蜜橘,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同时具有最高的可食率;其他的几个柑橘品种果实的品质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亲本和F_1代樱桃番茄果实为材料,分别对感官品质、营养品质以及次生代谢物质总酚和类黄酮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主效成分进行遗传倾向的研究,探讨番茄果实营养特性及对杂种后代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F_1代樱桃番茄中7261和7264的品质较优,其营养品质以及次级代谢物总酚和类黄酮的质量分数显著较高,且产量均在6 kg/m~2左右;(2)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质量分数、总酚以及类黄酮均具有超高的遗传力,均达到100%以上,对后代的遗传效果明显,而单果质量、番茄红素、可溶性糖以及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的遗传效果较不明显;(3)后代材料7261各指标的遗传力均显著较高,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以及总酚分别出现超高亲植株,但是在后续的研究选育中仍需进一步探索其营养价值及遗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3个果实形态和果色差异显著的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测定比较分析其果实的形态和品质差异,以期为后续番茄新品种的创制奠定理论基础。本次研究测定了3个不同果色的樱桃番茄果实的形态指标(横径、纵径、果型指数、单果重)和品质指标(硬度、糖度、有机酸、番茄红素),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果色樱桃番茄之间形态指标和品质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橙黄色番茄品种3号品种的横径、纵径和单果重最大,均显著高于1号品种和2号品种,而这三个樱桃番茄品种的果实硬度无显著差异;果色为黄色的1号樱桃番茄品种果型指数、糖度和有机酸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品种;而果色为红色的2号樱桃番茄品种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1号和3号品种。通过本试验,初步了解了这三种不同果色樱桃番茄的形态和营养品质情况,为下一步番茄品种的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分析法研究温室番茄优质高产的水氮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灌水施氮水平处理,研究温室盆栽条件下,不同水氮供应组合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提出单一指标最大和兼顾产量品质最优时的灌水施氮组合。【方法】试验于201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灌溉试验站日光温室内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金鹏M6088,在盆栽条件下设置3个灌水上限:低水W1(70%θf)、中水W2(80%θf)和高水W3(90%θf),θf为田间持水率;3个施氮量:低氮N1(N 0.24 g·kg~(-1)土)、中氮N2(N 0.36 g·kg~(-1)土)和高氮N3(N 0.48 g·kg~(-1)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15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寻求单一指标最大时的灌水施氮组合,以及综合评价产量品质的水肥调控效应,提出兼顾产量品质最优时的灌水施氮范围。【结果】番茄产量、灌溉水生产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品质受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影响显著。番茄单株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低氮和低水除外),低氮下增加灌水量可弥补缺氮造成的减产,低水下增施氮肥可缓解干旱对产量的抑制作用。产量与水氮供应量之间呈较好的二元二次关系,当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62.3 L/株和0.3864 g·kg~(-1)土时,番茄单株产量有最大值(1 599.4 g/株),但灌水量和施氮量超过其峰值时,产量反而会减少。减小灌水量和增大施氮量时,灌溉水生产率增加;增大灌水量和降低施氮量时,氮肥偏生产力增加。番茄各品质指标受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影响极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则先增大后降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中氮除外)呈降低趋势,番茄红素、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低氮除外)。采用熵权法计算得出番茄单一品质指标对不同水氮处理的敏感度排序为:番茄红素可溶性糖糖酸比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结论】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空间分析得出,番茄产量和品质同时达到大于等于95%最大值的灌水上限为田间持水率的80%,施氮区间约为0.34—0.44 g·kg~(-1)土。  相似文献   

15.
用色差仪法定量分析番茄果实番茄红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无损测定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得红色和橙色果实番茄品种的L、a、b值,并采用比色法测定果实番茄红素的含量。根据L、a、b值获得a/b、(a/b)2、色度值、色调值和色光值,再分析这5个颜色系数与果实番茄红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色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与a/b间的相关性最大,橙色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与(a/b)2间的相关性最大。据此分别建立了红色和橙色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与最佳颜色系数间的回归方程。经过验证,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对番茄红素含量的估测值与实际测定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产量、平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红色素含量五个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红色素一般配合力显著而特殊配合力不显著外,其余四个性状无论在模型Ⅰ或模型Ⅱ都显著。表明红色素含量这个性状主要是基因累加效应,而产量等性状既有累加效应又有非累加效应。根据估算遗传力来看,红色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遗传力比较高,而产量、平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的遗传力比较低。所以对红色素、可溶性固形物在早期世代可进行选择,而单果重、单株结果数、产量在后期世代加以选择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7.
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等NPK无机养分对照比较,施用复合肥料B可以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增产17.13%。同时提高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果实有机酸含量,增加糖/酸比。施用复合肥料A2可以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NR活性,增产16.3 3%,提高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有机酸含量增加,糖/酸比略有下降。施用复合肥料A1可以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糖/酸比,但有机酸含量增加,且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产量的增幅较小。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桃果实品质,该研究选取了9种新疆优良桃单株,分析测定了单果重,果核重,果核规格,鲜果皮厚度,果实含水量,果实承压力,可溶性固形物,果胶,黄酮,可溶性糖含量,总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9种新疆优良桃单株果实的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果实含水量,果核规格,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存在差异显著性,果形指数,果胶有显著差异,黄酮无差异。黄毛桃,黄光11号,绿光4号的果实重,果核重,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纵径,横径,耐储性普遍高于其他品种,黄毛桃,黄光11号,绿光4号桃果形较好,黄光11号的果胶,青毛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口感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甜而微酸,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相似文献   

19.
采用Promax因子分析法对12个番茄品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品系的品质性状可由4个公共因子(结果初期的株高生长速率因子、株形因子、果实成熟期的耐储性因子和果实成熟期的果形因子)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描述,果实外观品质(单果重和果径)与结果初期株高呈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果实水分含量与开展度、茎粗与始花节位呈正相关;成熟果实的耐储性与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糖酸比这3个营养品质性状呈正相关,而与早熟性呈负相关;果形指数与单株产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果实有机酸含量呈负相关。4个公共因子间不同的相关性揭示植株向上生长与横向伸展和果实水分含量之间,植株生长速率与果实耐储性之间,植株横向伸展与果实耐储性之间关系较密切,而果实形状的决定因子较为独立,受其他因子干扰小,表现为品系固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