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田区域性杂草的种类,化学除草选用的药剂及防除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保护性耕作实行免耕或少耕,土壤耕作的减少,容易滋生杂草和病虫害。因此防治病虫害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规模普及保护性耕作必须考虑的风险因素。其中,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与传统耕种模式相比并不突出,而控制杂草却是主要矛盾。控制杂草的措施有两类:一是化学除草,二是机械除草。采用化学除草首先要针对杂草类别及其不同生理阶段选择除草药剂,再选择气候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喷洒时机,以最低的投入达到高效除草的目的。如果化学除草搞得好,还可以免除或减少中耕除草作业程序。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是在解决了化学除草后,保护…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化学除草、机械除草、农业轮作等综合除草进行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控制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以解决该地区由于少耕或免耕而引发的油菜田杂草增多,严重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重大难题。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技术上的有力保障,促进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间发生杂草30余种,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增高31.8%~42.6%,农田杂草发生频度增加13.3%~31.6%,二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杂草普查采取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在借鉴加拿大保护性农业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收获后)、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除草方法试验研究。试验每个处理三次重复,设对照,随机排列。化学除草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用莠去津、乙草胺、乙草胺 莠去津,茎叶喷雾使用玉农乐、玉农乐 2,4-D丁酯配伍组合效果比较好,收获后用草甘膦进行秋季灭草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浅旋 深松 中耕除草效果比较好;机械与化学相结合用浅旋 化学除草、深松 化学、中耕 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杂草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保护性耕作效益的重要问题,大规模使用除草剂导致的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此,综合分析了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下,国内外采用的各种非化学除草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从而为确定适合我国特色的除草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中,杂草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通常采用轮作、化学除草、机械除草独立应用或相互结合的方式控制杂草。因此,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要了解和掌握化学除草机械的性能和特点,以便在生产实践中正确使用。1除草的技术要求保护性耕作应以化学除草为主。技术应用中要满足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杂草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推广保护性耕作必须具备高效能的化学除草剂,通过喷撒化学除草剂来控制杂草生长和消灭杂草。到目前为止,国内生产的一批化学除草剂(休闲期所使用的克抚踪,玉米苗期使用的锈去津,小麦春季使用的2,4-D丁酯等)完全能够满足化学除草的需要,已被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发生杂草30余种,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增高31.8%~42.6%,杂草发生频度增加13.3%~31.6%,二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杂草普查(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在借鉴加拿大保护性专家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收获后)、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除草试验研究。试验每个处理三次重复,设对照,随机排列。化学除草在苗期茎叶喷雾用2,4-D丁酯、二甲四氯、护麦、骠马,抑阔宁 骠马、护麦 阔莠克、2,4-D丁酯 骠马除草配伍组合效果比较好,收获后用草甘膦进行秋季灭草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浅旋 中耕除草效果比较好;机械与化学相结合用浅旋 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小麦、玉米、大豆传统耕作条件下的田间杂草防治现状和保护性耕作下杂草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认为目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大豆田间草害治理上面临的问题有:杂草数量增多,杂草发育参差不齐,发生程度加重,增加了防除难度;杂草群落演替加快,恶性杂草发生趋于严重;除草剂用量增加,一定程度加重了环境污染;杂草的危害致使农作物减产,商品性降低。具体对策包括:加强保护性耕作小麦、玉米、大豆田间杂草演替规律和恶性杂草灾变预报研究;筛选适合小麦、玉米、大豆田间的高效、低污染除草剂;减少小麦、玉米、大豆田间杂草种子来源;加强小麦、玉米、大豆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研究;加强与杂草竞争性强的小麦、玉米、大豆新品种的研究;加强化学、机械、农业、人工除草相结合的环保型杂草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发生主要杂草20余种,杂草种子多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3~5cm。保护性耕作土壤表层墒情好,杂草种子萌发率高,且较集中,杂草发生量大量增加。本试验采用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收获后)、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除草进行试验研究。化学除草在播前、播后苗前、收获后土壤处理用草甘膦效果比较好.配伍药剂用“高特克+胺苯磺隆+高盖”、“高特克+胺苯磺隆+精禾草克”、“高特克+莱王星+精禾草克”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深松、中耕、拔除机拔除稆生油莱,再用大型胶轮牵引中耕机中耕除草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为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作业成本、提高农业工效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保护性耕作实施规模的扩大和时间的延续,一些区域性的病虫草害发生扩展,尤其是杂草危害日趋严重。根据我们对保护性耕作玉米农田杂草危害调查,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模式下的除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过10年多的努力,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相应保护性耕作模式下的除草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为此,通过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下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免耕示范田杂草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的现实问题,查田调查,对照试验。分析研究。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主要作物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技术工艺路线.以确保项目的实施和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发生主要杂草20余种,杂草种子多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3-5cm。保护性耕作土壤表层墒情好,杂草种子萌发率高,且较集中、量大。本试验采用化学、机械、人工、农业轮作等不同除草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化学除草在播前、播后苗前、收获后土壤处理用草甘膦.配伍药剂用“高特克+胺苯磺隆+高盖”、“高特克+胺苯磺隆+精禾草克”、“高特克+菜王星+精禾草克”;机械除草用深松、中耕、拔除机拔除稆生油菜,再用大型胶轮牵引中耕机中耕除草效果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发生主要杂草20余种,杂草种子多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3-5cm。保护性耕作土壤表层墒情好,杂草种子萌发率高,且较集中、量大。本试验采用化学、机械、人工、农业轮作等不同除草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化学除草在播前、播后苗前、收获后土壤处理用草甘膦.配伍药剂用“高特克+胺苯磺隆+高盖”、“高特克+胺苯磺隆+精禾草克”、“高特克+菜王星+精禾草克”;机械除草用深松、中耕、拔除机拔除稆生油菜,再用大型胶轮牵引中耕机中耕除草效果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由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进行翻耕作业,夏收后的免耕休闲地时逢盛夏多雨季节,充足的雨水、良好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给杂草大量生长创造了条件.杂草种类多、数量大、生长茂盛,不仅大量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而且严重影响冬小麦的播种质量,成为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瓶颈之一.本试验针对保护性耕作休闲期杂草危害较重的情况,通过测试4种药剂及不同浓度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从中筛选出适合陇东旱作区免耕休闲地化学除草的最佳处理,为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草害发生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过程中对杂草生长控制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示范监测效果分析与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和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保护性耕作过程中,杂草的防治是关键,而野燕麦的防治则是难点。察右中旗农机局在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过程中,选择不同方式,对野燕麦进行了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概念、机理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概念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针对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也可用4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是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它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当时席卷了大半个美国的“黑风暴”迫使人们对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反思和改革,从而促进了保护性耕作的形成和发展。它的核心技术和价值是通过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的目的。特别是它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降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沙尘暴的社会性功能和公益性功能,更为各级政府所重视,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先进性和广泛适应性。因此,保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