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西砖红壤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滨海地带6个砖红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对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逐一确定各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及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探讨该地区土壤发生分类砖红壤与土壤系统分类之间土壤类型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剖面因成土因素差异而具有不同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可分别归属于土壤系统分类中的铁铝土、富铁土及新成土3个土纲、4个土类。鉴于广西土壤发生分类6个砖红壤剖面并非全部归属于系统分类中的某一土纲或土类,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土壤剖面的形态描述和理化性质,鉴别出其具有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通过检索系统依次检索、分类定名。  相似文献   

2.
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多糖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多糖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对连作条件下土壤多糖的研究表明,由于连作使土壤多糖的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异。从土壤多糖的来源看,随连作时间的延长,微生物多糖逐步增加,而植物性多糖逐步减少。经统计分析表明,组成土壤多糖的单糖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他们在性质上和来源上有所不同,他进一步证实了以前对土壤多糖组成的分类方法是正确的,同时也为我们的试验提供了数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及在大庆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在大庆市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依据所积累掌握的大庆市土壤资料,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方法进行检索,建立了大庆市土壤系统分类的分类系统。大庆市土壤可划分为均腐土土纲,新成土土纲,雏形土土纲,盐成土土纲,潜育土土纲共5个土纲,土纲往下续分了12个亚纲,20个土类,32个亚类。本文还研究了大庆市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的参比,以便于了解大庆市土壤系统分类以及对其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土壤系统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 )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本文初步探讨了四川土壤类型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并将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的亚类级别单元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两种分类制的关系 ,并就系统分类的命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豫南白浆化黄褐土系统分类及高级分类参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河南南部地区白浆化黄褐土的4个代表性土壤剖面进行检索,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属于淋溶土纲,湿润淋溶土亚纲、漂白湿润淋溶土土类及相应的亚类;并分别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联合国制定的世界土壤图图例(FAO-UNESCO)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不同分类系统作出高级分类归属和参比.  相似文献   

6.
土壤分类研究回顾与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修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在第二次土壤普查(二普)中,由百余名土壤科学家共同制定了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作为二普用规范性文档,二普后作为国标在全国推荐使用。对二普分县调查资料的首次汇总显示,从分县资料提取出的土壤分类名与国家标准发布的分类名存在一定差异。为对与国标不符的土壤类型名进行审核和修编,同时弄清中国现有两套土壤分类系统之间,以及这两套系统与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之间的关联,对土壤分类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本研究显示,土壤发生学是各国进行土壤分类的共同基础,虽然理论基础相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处气候带不同,拥有的土壤资源类型和人均资源量不同,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采用的分类原则、命名规则、地面调查方法和采样量各有差异,最终形成的分类系统各不相同。受各国语言习惯和已有分类系统影响,也受近年来在土壤调查中对了解成土过程需求在弱化的影响,对各国土壤分类系统的整合进展并不顺利。对不同语言土壤分类系统的比较显示:中国国标分类系统更符合汉语语言特征,特别是高层级分类中的60个土类命名,能较好表达中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典型特征,易于专业及非专业人员对土壤类型及成土过程的认知,且推广应用时间已有30多年,在全国影响较大,应继续采用。国标分类系统不便进行国际交流的问题应通过建立其高层级分类,特别是国标中60个土类与世界参比基础的关联加以解决。研究表明,将土壤分类名限定于对成土过程的描述,有利于分类系统的稳定和对主要土壤类型成土过程的认知,在层级结构上对分类系统的不断调整,或将成土过程以外的土壤质量评价引入分类系统,将导致繁冗的土壤分类名,弱化对成土过程认知。由于土壤发生分类信息是进行土壤功能性状调查、评价和分类的重要辅助信息,将土壤分类限定于描述发生分类还有利于将其用于阐明土壤肥力、土壤环境和土壤健康功能性状。根据上述观点,对分县资料中土壤类型名进行了编审,土类按照国标发布的60个土类进行了归并,亚类进行了适度归并,在土属和土种名编审中,则对名称中源于现场调查的土壤分类信息尽量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西藏不同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本试验利用常规检测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15个根际土壤样品中共获得237120条有效序列,通过聚类共获得2435个OTUs.在门分类...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冀北山地土壤发生学分类代表性土类一棕壤、褐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在冀北山地通过野外剖面形态特征调查、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2个棕壤、3个褐土剖面的发生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确定了各土壤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通过检索确定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结果表明:冀北山地5个代表性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属于3个土纲(雏形土,新成土,淋溶土),3个亚纲,4个土类,4个亚类.同时探讨了该区5个代表性剖面的土壤基层分类单元的划分,初步拟定了5个土族、5个土系.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儋州市砖红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归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南省儋州市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以该市砖红壤地区4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成土条件调查,并分层取样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4个土壤剖面归属于铁铝土、富铁土和淋溶土3个土纲、湿润铁铝土、湿润富铁土和湿润淋溶土3个亚纲4个土类4个亚类,并分别对应到相应的4个土系;儋州市砖红壤在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体系中并不呈简单的对应关系,系统分类的划分指标要求更严格,分类更标准。  相似文献   

10.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填补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空白,对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下10个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后,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将样区内土壤剖面划分为简育干润淋溶土、铁质干润淋溶土、简育干润雏形土和铁质干润雏形土4个土类;进一步划分为普通简育干润淋溶土、普通铁质干润淋溶土、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石质铁质干润雏形土、其他简育干润雏形土5个亚类。并将分类结果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以及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进行参比。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岩石风化成壤过程中重金属等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积累特点,在浙江省选择玄武岩、花岗岩、泥页岩、石灰岩和碳质页岩这5类岩石发育的原位土壤剖面,按发生层采集分层土壤样品和基岩样品,分析主要元素全量组成,并以稳定元素Zr为参照,采用质量平衡法分析了成壤过程中土壤重金属等元素的淋失与积累特点。结果表明,石灰岩发育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元素的淋失和积累明显不同于其他母岩,由石灰岩转变为土壤过程中重金属呈现明显的富集,同时成壤过程中发生了大量重金属等元素的淋失。泥页岩和碳质页岩发育土壤重金属富集不明显,其重金属含量与母岩接近或低于母岩;但碳质页岩因母岩中重金属本底较高,其形成的土壤含较高的重金属。玄武岩和花岗岩发育土壤风化程度高于泥页岩和碳质页岩发育土壤,前者在成壤过程中Si、Ca、K、Cr、Cu、Zn、Hg、Ni、Co的淋失高于后者。成壤过程中重金属的平均淋失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Hg>As>Cu>Zn>Cd>Ni>Co>Pb>Cr,Cr和Pb的稳定性最高。多数情况下,元素的淋失比例由表土向母质层降低。石灰岩成壤过程中镉的富集和高淋失特点可能是石灰岩分布区土壤镉积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亚热带紫色沉积岩的成土过程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盆地紫色沉积岩的成土演化过程及特点研究表明,亚热带紫色泥岩成土和演化分4个阶段,依次为紫色岩体石灰质淋洗,岩体表面机械破碎成岩尿质紫色土,紫色岩屑单粒化成壤质紫色土,壤质紫色土酸化与层状硅酸盐矿物分解和黄化。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诊断属性和分异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土壤物理性与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多元回归、逐步回归方法,研究土壤物理性与林木生长的关系.研究认为相关显著,不同成土母岩发育的土壤,对林木生长的相关性和影响生长差异的主导因子不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主导因子是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和腐殖质层厚度,砂岩发育的土壤主导因子是土层厚度,非毛管孔隙度和腐殖质层厚度.在湿润的南岭山地,林木生长对非毛管孔隙度的要求比总孔隙度的相关更显著,同时要求两者比例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了解优质农作物生长与不同岩石背景土壤养分的关系,科学指导农业种植,对两种不同岩石背景土壤中矿物与土壤主要矿质养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碎屑岩背景区土壤粉粒矿物中长石、云母含量较碳酸盐岩背景区土壤中的高,土壤粘粒矿物中绿泥石含量较碳酸盐岩背景区土壤中的高,高岭石含量较低,土壤风化程度较低,持续释放矿质养分的能力较强,土壤养分相对充裕;而碳酸盐岩背景区土壤粉粒矿物中长石、云母含量较碎屑岩背景区土壤中的低,土壤粘粒矿物中绿泥石含量较碎屑岩背景区土壤中的低,高岭石含量较高,土壤风化程度较高,持续释放矿质养分的能力弱,土壤养分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土壤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11种母质发育有代表性的水稻土、旱土、自然土壤,61个剖面,412个土样的可溶态稀土元素分析测定,统计结果表明:江西土壤稀土元素的强度因素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值为19.0mg/kg,有42.80%的样点处于丰富级;有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含量最高的地区是赣南由花岗岩、泥质岩、第四纪红粘土、酸性紫色土、炭质岩类风化物等母质发育的土壤,较低的为赣西北由石英岩,第三纪红砂岩、石灰岩、下蜀系黄土等母质发育的土壤;在土壤剖面分布中,旱地表层低于底层,水稻土表层有生物富集作用高于底层;影响土壤中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有:成土母质,气候条件(温度,降水量),土壤pH,土壤质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省1:1000000SOTER数据库,运用土壤多样性理论及其测度方法对山东省不同类型母岩上发育的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模式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和疏松物质;土壤丰富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变质岩、疏松物质、沉积财和火成岩;不同类型母岩上发育的土壤面积均不同程度地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7.
湖北中晚更新世沉积物母质上土壤某些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中晚更新世沉积母质发育的土壤上,观察了6个代表性剖面。并以黄土母质上发育的褐土作为对照,分层取样进行了某些土壤性质的测定。以此分析两种母质上形成的土壤的异同点。两种土壤共同的特征是全剖面质地粘重,粉粘比小。中更新世沉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其盐基指数低于晚更新世沉积物上发育的土壤。而分解系数则相反。中更新世沉积物形成的棕红壤,其粘土矿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晚更新世沉积物形成的黄棕壤,黄褐土,粘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为主,高岭石次之。后者处于脱硅的初级阶段,前者则呈明显的脱硅现象,且土壤中存在的无定形硅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  相似文献   

18.
根据 X 射线衍射谱上高岭类矿物001衍射峰的特征讨论了福建富铝化土壤(包括少数紫色土)中高岭的结晶度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电镜观察结果讨论了结晶度与埃洛石含量及与高岭石形态的关系.酸性岩类及变质砂岩发育的土壤和风化度高的土壤高岭结晶度较高,基性岩发育的及风化度低的土壤高岭结晶度较低.结晶度差的高岭中一般含有较多的埃洛石,但有例外.结晶好的高岭中之高岭石一般颗粒较大,形态较完整,但在结晶度很差的山地黄壤中也发现了颗粒大、形态较完整的高岭石.  相似文献   

19.
1986年在西南农大盆栽场用不同母质紫色土进行水稻盆栽结果表明:在四川盆地紫色土中,沙溪庙组发育的中性紫色土和飞仙关组发育的紫色土供磷能力最强,夹关组、自流井组发育的紫色土以及沙溪庙组发育的石灰性紫色土供磷中等,蓬莱镇组发育的酸性紫色土和遂宁组发育的紫色土供磷最差。紫色土上有效磷对水稻的临界指标为6.1ppm。  相似文献   

20.
The (87)Rb-(87)Sr internal isochrons for five rocks yield an age of 3.65 +/-0.05 x 10(9) years which presumably d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Sea of Tranquillity. Potassium-argon 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is result. The soil has a model age of 4.5 x10(9) years, which is best regarded as the time of ini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lunar crust. A peculiar rock fragment from the soil gave a model age of 4.44 x 10(9) years. Relative abundances of alkalis do not suggest differential volatilization. The irradiation history of lunar rocks is inferred from isotopic measurements of gadolinium, vanadium, and cosmogenic rare gases. Spallation xenon spectra exhibit a high and variable (131)Xe/(126)Xe ratio. No evidence for (129)I was found.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olar-wind xenon is distinct from that of the atmosphere and of the average for carbonaceous chondrites, but the krypton composition appears similar to average carbonaceous chondrite krypt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