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精益求精",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广大学生坚定信念、爱岗敬业、奋发向上,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本文试图从理工科大学生的角度,探讨高技术、高水平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基地,将两者有效融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向着制造强国的方向发展,正是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建造者的重要时期。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分析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实际途径,期望明确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同时,其能注重培养人才的职业精神,最终落实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陈旧的东西面临着改革的挑战,就教育而言,需要融入许多新的要求和政策措施。在我国教育事业一直都是国家的重点项目,都是放于首位的;工匠精神是一种尊敬老师、注重师道的精神,对于运用这种工匠精神的人,能够培养成,坚守专注、知行合一、精益求精、革故鼎新的精神理念,这样的精神理念正好是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所缺少的部分。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宣扬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让高职的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所了解,为具体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做基础。本文的探究点就在于高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职业精神,是从业者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既是时代的要求,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高地,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和职业教育等方面讨论学校如何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5.
自从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理念开始被各高校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会计专业建设,不但能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会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以重庆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为例,从高职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培养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价值,目前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不足以及培养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路径四方面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工匠精神"一词频繁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尤其是对现代化职业教育中未来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高职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迫切的需要改革,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以机械类课程为例,对专业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专业课对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重构与岗位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课程内容,创新设计了"学+练+赛+思"四阶段螺旋递进式教学组织形式,有效融入工匠精神、劳动教育、劳模精神,以期为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锻造行业精英奠定良好基础,结合1+X职业技能考核点,为构建1+X课证融通的课程...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182-184
优秀工匠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并得到社会尊重,不仅因为其身怀绝技,更因为他们追求"严谨细致、勤劳敬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紧抓机遇,深入分析"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全面认识"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以职业院校为载体,毫不懈怠地培养工匠精神的意识和习惯,积极践行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工匠精神发挥其最大效能,助力职教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的功勋卓越,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当前增强民族自信,让世界人民相信"中国制造",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者是我国目前的重要需求。高校学生作为"中国制造"未来的接班人,同时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人,培养"工匠精神"对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制造"视域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从高校教育、教师素质和学生精神都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的功勋卓越,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当前增强民族自信,让世界人民相信"中国制造",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者是我国目前的重要需求。高校学生作为"中国制造"未来的接班人,同时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人,培养"工匠精神"对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制造"视域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从高校教育、教师素质和学生精神都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68-270
调查湖北东部农村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人格特质,为鄂东地区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提供数据支持。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测评参加职业技能培优学生的人格特质,通过与普通职教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对比发现:技能培优学生人格特质中的低世故性、高自律性、高稳定性、高实验性和高恃强性是职教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鄂东农村职业教育学生工匠精神突出表现在人格特质的差异,工匠精神的人格特质塑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及文化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教育事业也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除了高等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对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倡各行各业都要拥有较强的"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每年都为国家培养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意义深远。本文将简单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然后提出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的重要一步。大学是人才培养最关键的时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作用。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从"德、文、新"的角度分析"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具体探究二者联动机制,提出了高校"一体化"、教师"主动化"、学生"主体化"、社会"协同化"的实践路径,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于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品质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加以分析,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出以建设智慧型校园为抓手,夯实"工匠精神"培育气氛;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全方位进行"工匠精神"宣传;以理实一体化课堂为主导,夯实"工匠精神"培养沃土;以技能型比赛为舞台,凸显"工匠精神"的魅力四个方面来探索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让学生形成崇尚"工匠精神"、自觉提高自身工匠素养、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让学生成为社会认可,具有的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梳理"工匠精神"内涵基础上,提出现有人才培养的困境。试图从"知信行"式角度,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从知识层面构建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信念层次构建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行为层次构建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以满足第四次工业革命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工匠精神的文化来源,讨论现有职业理想信念的现状和问题所在,给出了工匠精神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相通之处。职业理想信念里所扮演的角色和在现代工匠精神影响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素养的培育路径,其实就是将工匠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中,从而来培养高职学生党员能够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提出,"工匠精神"逐渐成为学校、企业、社会关注的热点,"工匠精神"的培养已引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焊接技术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性,拥有较为复杂的理论与机理,焊接技术的操作也较为复杂。"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背景下,对大专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匠精神成为体现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工匠精神融入大专学生就业价值观为研究对象,针对当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同时,为大专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上海职业院校开展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以"劳模·工匠进校园"为内涵,逐步形成了适应上海发展需要、体现上海职教特点、劳模和工匠精神教育融为一体的活动特色.做法上,其先从教师抓起、着力让活动在学校落地生根,校系各司其职、统分合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专业要求、系部工匠文化在校内争奇斗艳,家校形成合力,增强和放大活动育人效能等典型做法.上海职业院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共识达成是前提,校友资源是依托,搭建平台是基础,丰富形式是关键,融入教学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