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宏达 《海洋渔业》1987,9(3):110-111
<正> 台湾海峡是福建省枪乌贼业的主要捕捞场所,本文根据1984~1985年台湾海峡枪乌贼资源调查资料,就枪乌贼类某些特性作一探讨,以便通过对这些情况的研究,进一步认识枪乌贼资源数量变动趋势,为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省海洋渔业的捕捞强度不断增加,渔政管理上存在着问题与困难,致使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产量下降,大、小黄鱼已形不成渔汛,目鱼生产日趋恶化,带鱼资源的捕捞压力极大,为此,保护近海水产资源,减轻沿岸近海渔场的捕捞强度,合理利用水产资源是我省渔业生产上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东海中南部的上层鱼类和浙江中南部外海以及钓鱼岛渔场的马面鱼等鱼类资源,尚有生产潜力。因此,1983年浙江省科委、省水产厅为了尽快打开我省海洋渔业新局面和扶植恢复钓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闽东北外海鱼类组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引言 闽东北渔场位于东海甫部、台湾海峡北部口外,包括闽东渔场及台北渔场北部、温台渔场南部。渔场水系由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以及这两个水系混合变性而成的混合水所构成。环境因子变化比较复杂,是各种鱼类越冬、产卵集聚的良好场所,渔业资源种类较多。本文根据1989和1990年两次大面积定点拖网探捕调查及1992年鲨鱼延绳钓探捕渔获标本的分析,对闽东北渔场鱼类种类组成作初步探讨,为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光诱敷网渔业资源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2007—2008年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光诱敷网渔业监测调查资料,分析该渔场光诱敷网渔业利用状况及主要渔获种类资源动态。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光诱敷网作业生产汛期为6—10月,旺汛期6—8月;监测调查船年总渔获产量85~88t,主捕种类枪乌贼、鲐鱼、金色小沙丁鱼的渔获量分别约占总渔获量的35%、30%和20%。枪乌贼、鲐鱼、金色小沙丁鱼均属于生命周期短,生长快,资源补充量大的中上层种类,是多种作业的主要利用对象,目前枪乌贼、鲐鱼资源现状仍然保持相对良好,但在强大捕捞压力下,容易捕捞过度引起年间渔获量大幅度波动,因此对其资源应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2003~2004年台湾海峡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结合以往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鲐鲹鱼类监测资料,研究分析了台湾海峡鲐鱼捕捞群体结构及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台湾海峡鲐鱼资源主要为灯光围网作业和拖网作业所利用;5、6月在灯光围网作业主要渔获物中鲐鱼占绝对优势,其余各月所占比重均较低,其渔获群体优势叉长组为230~260mm,占60.8%,平均叉长246.1mm,资源利用较合理;而拖网作业捕捞群体以0龄鱼和1龄鱼为主。定点调查表明5月鲐鱼数量分布的主要密集区出现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近岸海域,以幼鱼为主,8月群体较为分散,密集度不高。为合理利用鲐鱼资源,应加强对灯光围网作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007-2008年闽东北外海光诱敷网渔业监测调查资料,分析该渔场光诱敷网渔业利用状况。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光诱敷网作业生产汛期一般为4-10月,旺汛期在5-7月,2008年产量260 t,比2007年增加2.5倍;主要渔获种类有扁舵鲣,占总渔获产量40-50%,其次枪乌贼约占40%。目前枪乌贼资源现状仍然保持相对良好,反映在光诱敷网作业枪乌贼所占比例及平均网产年间的变化很小,年产量不断上升。为更合理利用和保护枪乌贼资源,建议加强光诱敷网、拖网渔业资源监测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泉水 《水产学报》2005,29(2):205-210
2000-2001年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表明,该海域的游泳生物有497种,其中鱼类 367种,甲壳类102种,头足类28种。种类数随纬度逐步增高而减少。鱼类区系属于印度-太平洋的中国- 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变化呈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相对生物量指数的季节变化,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相对密度指数的季节变化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相对生物量指数和相对密度的优势种分别为中国枪乌贼和发光鲷。各站位月平均相对生物量指数分布为每网8.149(17站)-72.679 kg·h-1(23 站),平均为每网27.089 kg·h-1。按渔场分,月平均相对生物量指数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闽中渔场>闽东渔场;月平均相对密度指数分布为每网320(13站)-6 357 ind·h-1(30站),平均为每网136 ind·h-1。月平均相对生物密度指数闽南-台浅渔场>闽东渔场>闽中渔场。对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变化和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头足类资源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梓荣 《齐鲁渔业》2005,22(6):21-22
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90-199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进行了5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关于主要渔场的位置和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已有专文报告,但对于头足类数量动态分布方面未作进一步分析。头足类由枪乌贼(鱿鱼)、乌贼(墨鱼)和蛸(章鱼)组成,经济价值较高。本文根据2003年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渔业资源春秋两季调查结果,结合1990-1993年的调查资料,分析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头足类的资源变动状况,并讨论合理利用该种类资源的措施,旨在为该种类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l序言剑尖枪乌贼(Omnastrephesbartrami)从副热带至副极地海域,分布范围极广。个体重超过5kg,属大型鱿种。1978年~1992年大规模流网在北太平洋公海上作业。1992年末.流网作业因无针对性而破坏了其它资源、受到国际性的批评,从而由联合国作出限期禁止流网作业的决定。为此,从1992年开始、日本水产厅正式进行鱿钓作业的渔场调查并研究替代流网作业的渔法。本文就枪乌贼鱿鱼渔业的历史及其生态介绍其渔场的形成。2枪乌贼渔业概况70年代,日本周边太平洋柔鱼产量剧减.1973年开始在三陆、道东沿海进行枪乌贼钓捕作业.1977年达到12万吨…  相似文献   

10.
枪乌贼(Loligo)是台湾海峡重要的水产品之一,福建统称鱿鱼,为福建、广东和台湾渔民的传统渔获对象。枪乌贼多数种类为一年生,具有世代交替快、繁殖力强和资源恢复补充迅速等特点。特别是台湾海峡,常年气候暖和,海域水温,盐度和海流均有利各种饵料生物的迅速繁殖,是枪乌贼生殖繁衍,索饵肥育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1.
日本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中心的主要任务除开发各大洋的新资源新渔场及负责系统规划全日本的海洋资源调查外,还接受国际委托进行国际间的渔业合作调查,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各渔场的资源评估等,其活动范围主要为日本渔船从未作业过的海域,对已利用渔场的外延海区、深海及海山渔场等的开发海区。  相似文献   

12.
《福建水产》1986,(4):90-90
福建省水产厅于1986年12月17日至18日在泉州主持召开了“台湾海峡枪乌贼资源探捕调查及渔具渔法研究”评审(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代表39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0人。  相似文献   

13.
一闽南一台湾浅滩位子台湾海峡的最南端,是一个重要的著名渔场,年平均总产量约40万吨。渔获物以中上层鱼类为主。据1971—1988年统计资料,年平均产量14.89万吨(10.63—25.40)。以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鲐鱼、竹(竹夹)鱼、羽鳃鲐和脂眼鲱为主。主要的底层和近低层鱼类有带鱼、二长棘鲷、白姑鱼及绒线鳞鲀等。枪乌贼年产量为1.5—2万吨(1987—1988)。虾类年平均产量约1.3万吨(1986—1988年)。  相似文献   

14.
闽东渔场光诱鱿鱼敷网渔业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2005年闽东渔场鱿鱼灯光敷网作业技术试验和鱿鱼资源调查项目的资料结合近年来闽东地区鱿鱼敷网生产监测资料,对闽东渔场鱿鱼敷网生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闽东地区鱿鱼敷网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渔场范围位于北纬26&#176;00′-28&#176;00′,东经121&#176;30′-125&#176;00′海域;渔期每年的4—10月,旺汛为6~8月。主要渔获物组成为枪乌贼类、鲐鳄鱼、纯科类和扁舵鲣、其年间所占比重变化很大;本文还对其中部分主要渔获种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总体来看,闽东渔场的光诱敷网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不宜过度发展,建议不要过早的捕捞产卵群体和过度捕捞幼体枪乌贼。  相似文献   

15.
北部湾剑尖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北部湾4个季度的调查资料,进一步对北部湾渔场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的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剑尖枪乌贼的最大平均胴长、体质量和优势胴长组、体质量组出现在秋季。雌性个体数量明显高于雄性,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雌、雄性开始分化的最小胴长为56 mm,性成熟最小胴长为67 mm。全年摄食强度不高,以1级为主。幼体终年存在。与1997~1999年和2000~2002年的调查相比较,渔获率的季节间变化显著。该调查中剑尖枪乌贼的出现率和平均渔获率较1997~1999年有所上升,较2000~2002年均有下降,显示该海域剑尖枪乌贼的资源量波动较大,因此,对剑尖枪乌贼资源应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闽中渔场位于台湾海峡的北部,南与闽南渔场毗邻,北与闽东渔场相连,东西则以海峡两岸为界,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由于大陆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质,又有南海暖流、台湾暖流及闽浙沿岸水多种水系的交汇区,为海洋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繁殖、肥育、生长、索饵和越冬的优良环境,成为我省的主要渔场之一。因而对这一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资源量及其变动等的调查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外海渔业资源,实施向台湾海峡南北两翼进击的战略决策。漳州市海洋捕捞协调小组组织部份科技力量,先后对闽东北外海渔场和南海场渔进行了调研考察。特别是今年5月至6月上旬,对华南三省水产部门及海口,三亚、北海等重要渔港作了实地调查,获取了一些有益的资料。本文仅就南海渔业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发展前景作一综述,着重供有志参与西南沙开发的地区和大型作业研讨参考。一、南海渔场概况及资源特点南海地处热带环境,水产资源富有潜力,堪居目前我国四大海域中的上乘地位。按其地理位置划分,南海北部仅鱼类种类即在1千种以上;南海南部的鱼类,如金线鱼、蛇鲻、鹦嘴(哥)鱼、鲀头  相似文献   

18.
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2006年5月、8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用渔获率作为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有36种,其中:群体数量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种有杜氏枪乌贼、剑尖枪乌贼、中国枪乌贼、长蛸、针乌贼、真蛸、神户乌贼、珠乌贼、罗氏乌贼、短蛸、椭乌贼、太平洋褶柔鱼、多钩钩腕乌贼等13种。调查海域以夏季头足类资源密度较高,数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00~200 m水深的外侧海域;秋季和冬季尽管头足类资源数量在下降,但其数量的地理分布与夏季相近;而春季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则在80~200 m水深海域。年间不同水深海域的头足类资源密度是80~100 m水深海域低于100~200 m水深海域。与近海渔场相比,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多而且资源较丰富,其渔获量仅次于鱼类,是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特别是枪乌贼科的种类是今后可供底拖网作业开发利用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高小青 《海洋渔业》1988,10(5):227-227
在近海水产资源尤其是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日趋衰退的情况下,江苏省启东县水产局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近两年来在吕四渔场小庙洪一带人工放流了3~5厘米的对虾苗850万尾,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台湾省位于我国大陆东南100km的海面上,四面环海,全省由80余个岛屿组成,海岸线长达1600多km。东部海域水深流急,系南北洄游鱼类的必经通道;西部台湾海峡海底平坦,水产资源丰富;北部和东北部是黑潮及其分支一台湾暖流流经的海域,形成了天然的优良渔场;南临鱼种繁多的南海。台湾省的渔业环境条件十分优越,渔业一直是该省重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