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多倍体育种就是利用人工手段使作物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用秋水仙素对植物进行多倍体诱导是人工诱导加倍的方法之一。为了探究紫穗槐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选取秋水仙素浓度、胚根长度、温度以及处理时间4个因素,用棉花蘸取秋水仙素包裹根尖诱导多倍体的发生,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0.07%,胚根长度2 mm,温度37°C,处理时间48 h,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红掌的多倍体诱导与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诱导红掌多倍体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掌气生根再生团块和幼苗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导药液,采用浸泡法、培养基培养法和穿线法3种方法对再生团块和红掌幼苗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不同诱导方法、秋水仙素浓度和诱导时间对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3种诱导方法都能得到多倍体细胞。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在0.1%~0.3%范围内时,多倍体诱导率随着诱导剂量的升高和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使用浸泡法处理气生根再生团块时,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0.3%的秋水仙素处理再生团块7 h,诱导率可达63.3%。[结论]红掌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0.3%的秋水仙素浸泡气生根再生团块7 h。  相似文献   

3.
以白皮松成熟胚的子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将子叶预培养10 d后,用质量体积分数为0.01%、0.03%、0.05%的秋水仙素分别浸泡6 h、12 h、24 h,观察子叶生长状态及芽分化状况,20 d后鉴定染色体加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均对子叶生长状态产生影响,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秋水仙素处理过的子叶芽再生缓慢,且芽再生率随浓度增高而降低;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子叶染色体产生加倍,但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多倍体诱导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质量分数为0.03%的秋水仙素处理12 h的组合,多倍体诱导率最高,为40.5%。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白皮松多倍体诱导体系。  相似文献   

4.
秋水仙素诱导地黄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地黄种子,测定处理后地黄种子的发芽率、生长情况、以及多倍体诱导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秋水仙素直接处理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但抑制幼苗根系生长;多倍体的诱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诱导率均呈现一定升高趋势;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地黄多倍体的诱导极其重要;多倍体最佳诱导条件为:种子经过萌动处理,用0.1%秋水仙素浸泡6h,诱导率可达98%以上,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诱导时间的秋水仙素,采用混培法和覆棉法对荆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mb) Berit]进行离体和活体的多倍体诱导,以期建立荆半夏多倍体的化学诱变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混培法对荆半夏进行离体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是0.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d,成活率为48.7%,诱导率28.53%;采用覆棉法进行活体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是0.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6d,诱导率为60.91%,成活率为31.83%;经倍性鉴定,获得了荆半夏多倍体植株(2n=16x=208),其多倍体植株叶片大而肥厚、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紧凑、粗壮,且叶片的气孔变大、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阔叶风铃草成熟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对风铃草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幼苗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6 h后,其多倍体的诱导率为16.0%,高于其他处理方法。[结论]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阔叶风铃草的变异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传统木薯浸泡法诱导多倍体和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诱导木薯多倍体的效果,以木薯良种GR891无菌组培苗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进行不同浓度、不同间歇浸没时间对木薯开展多倍体诱导试验,并对诱导的木薯增殖苗进行染色体鉴定和细胞解剖学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利用TIBS进行诱导的木薯多倍体诱导率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为0.10 g/L、系统间歇时间为20 min/h时,处理4 d后木薯多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3.33%;在系统间歇时间为10 min/h、秋水仙素浓度为0.05 g/L时,处理4 d后木薯多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6.67%。  相似文献   

8.
菘蓝种子的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良菘蓝现有品种,丰富物种资源,增加其药用成分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无菌水浸泡时间,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菘蓝种子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用L9(33)正交试验筛选出诱导菘蓝多倍体植株的最佳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菘蓝多倍体植株诱导率的影响程度为秋水仙素的浓度>秋水仙素浸泡时间>无菌水浸泡时间.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A2B2C3,即种子经无菌水浸泡24 h,再用0.2 %秋水仙素处理36 h后诱变率可达73.91 %;经植物形态组织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植物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多倍体诱导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表L9(34)进行试验,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川贝母多倍体诱导率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为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多倍体诱导条件的最优组合是秋水仙素浓度为900 mg/L、浸泡时间为48h、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为4%、处理温度为20℃,在此条件下,其诱导率可达94.3%;细胞染色体鉴定结果为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8,诱导后的愈伤组织为多倍体;对野生、组培二倍体、组培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进行有效药用成分生物碱总含量测定,其中组培多倍体生物碱总含量最高为0.657%.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02%、0.01%、0.02%、0.1%、0.2%)对花生种子进行不同时间(2h、4h、6h、8h、10h)的诱导处理,分析种子发芽率及生长速率受秋水仙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并对花生根尖细胞的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秋水仙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递增;诱导花生多倍体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为0.01%秋水仙素处理4h或者0.02%秋水仙素处理2h。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野生紫斑百合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多倍体新种质。【方法】以野外采集的野生紫斑百合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分别采用浸泡法和混培法处理野生紫斑百合试管苗不定芽,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质量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野生紫斑百合的诱变效果,并通过形态、气孔和细胞学观测鉴定变异植株。【结果】用浸泡法进行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的最佳浓度为0.3%,最佳处理时间为12 h,变异率达到10.0%;用秋水仙素混培法进行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浓度为0.7%,诱变率达到46.67%。通过鉴定,初步筛选出了野生紫斑百合的四倍体植株。【结论】秋水仙素的浸泡法和混培法均可诱导获得野生紫斑百合的多倍体,但以混培法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紫穗槐多倍体诱导最适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辰丽  洪秀玲  苏上  王企珂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35-10536,10610
[目的]探究利用秋水仙素诱导紫穗槐多倍体的优化条件。[方法]以紫穗槐成熟种子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根长(≤2、2~4mm)、支撑物和光照条件对秋水仙素诱导紫穗槐多倍体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素浓度是影响紫穗槐染色体加倍的主要原因,0.03%~0.09%处理浓度均有一定诱变效果,诱导率可达57%~76%。其次是处理根长,处理2~4mm的根得到的膨大的根尖比处理〉4mm根的情况下数量多。3种支撑物中以纱布效果最佳,棉花与纱布的效果较为接近。3种光照中,半光条件效果最佳。[结论]利用秋水仙素诱导紫穗槐多倍体的优化条件是:根长2~4mm的紫穗槐根尖用浓度0.03%的秋水仙素诱导,以棉花或纱布为支撑物,全光或半光条件下48h。  相似文献   

13.
秋水仙素处理杜仲种子诱导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杜仲成熟种子为试材,借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手段,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的秋水仙素对杜仲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2%的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泡处理种子48 h,其多倍体的诱导率高于其它处理方法,可达13%.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再进行试管萌发处理,其多倍体的诱导率高于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直接进行试管萌发的处理.试验共获得杜仲多倍体植株43株.气孔大小及密度可以作为鉴定杜仲多倍体的可靠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4.
秋水仙素诱导黑白杨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秋水仙素对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黑白杨二倍体腋芽诱导不同时间,观察黑白杨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多倍体鉴定。[结果]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2d组培苗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结论]在试验范围内,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大蒜多倍体诱导的探究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大蒜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实验设计如下:以大蒜鳞茎作为诱导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三因子三变量(秋水仙素浓度、光照处理时间、根尖长度)的多倍体诱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浓度为0.1%,全光照,根尖的长度为6mm范围时的诱导效果最佳。此研究结果可为在我国尚未被真正作为经济作物并形成相应产业得到开发的大蒜多倍体育种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实用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涂抹法、加入培养基法诱导金线莲多倍体,研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方式金线莲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并将诱变植株进行繁殖。结果表明:以700 mg/L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处理15 h诱变率最高,达53.00%;以500 mg/L浸泡法处理24 h,诱导效果最佳,诱变率为51.67%;以700 mg/L涂抹法涂抹在金线莲茎节处诱导效果较好,诱变率为35.00%;3种多倍体诱导的效果顺序为加入培养基法浸泡法涂抹法。  相似文献   

17.
王欢  张旋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67-11068,11089
[目的]研究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方法]选取秋水仙素浓度、光照时间和根尖长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紫穗槐多倍体诱导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紫穗槐根尖诱导的最佳条件为:秋水仙素的浓度为0.050%,无光照,根尖长度为0~4mm。[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展紫穗槐多倍体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灵武长枣、中宁圆枣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利用TDZ诱导枣树愈伤组织和芽再生,结合诱变剂秋水仙素诱导枣树多倍体。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DZ处理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在浓度为4 mg/L时,愈伤组织等级最高。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在浓度为0.05%时,枣树诱变率最高分别为3.33%、4.33%。田间利用TDZ诱导枣树愈伤组织和芽再生,结合诱变剂秋水仙素诱导枣树多倍体,在枣树培育多倍体育种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萌发的香樟种子为试材,采用种子浸渍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时间对香樟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1%~0.2%的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泡处理种子36~48h,其多倍体的诱导率最高,死亡率相对较低。秋水仙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香樟幼苗死亡率越高,试验共获得香樟多倍体植株67株。  相似文献   

20.
锦鸡儿属防风固沙树种的离体培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锦鸡儿属中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和树锦鸡儿(C.arborescens)种子为外植体,通过对增殖阶段和生根阶段培养基的筛选,探讨了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矿质营养和活性炭对这3个树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1)继代增殖阶段: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树锦鸡儿最佳的基本培养基为MS,最适合的激素浓度配比中,柠条锦鸡儿用BA2mg·L-1 GA2mg·L-1分生率最高;中间锦鸡儿用BA2mg·L-1 GA1mg·L-1分生率最高;树锦鸡儿用BA2mg·L-1 NAA0.1mg·L-1分生率最高。蔗糖是最好的碳源。(2)生根阶段:柠条锦鸡儿诱导生根的适合培养基为1/4MS NAA0.1mg·L-1和MS NAA0.1mg·L-1,中间锦鸡儿为1/4MS NAA0.1mg·L-1,树锦鸡儿为1/2MS NAA0.1mg·L-1和1/4MS NAA0.1mg·L-1。活性炭对生根率无显著影响,但普遍增加了根的条数和根的长度。气培生根以MS IBA50mg·L-1 3%白糖处理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