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大棚鲜食蚕豆在100 cm等行距、(130 cm+70 cm)宽窄行和(160 cm+40 cm)宽窄行3种行距规格下分别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的收益、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蚕豆间作黑塌菜表现为收益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蚕豆在较宽行距下间作莴苣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蚕豆间作豌豆表现为成本高、收益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广西甘蔗全程机械化相适应种植行距及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行距对甘蔗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个不同甘蔗品种,连续7年进行100~160 cm不同行距和宽窄行距组合130+50 cm共7种行距模式的田间试验,测定各模式下甘蔗产量及各农艺性状标。【结果】]种植行距从100 cm增大到160 cm时,甘蔗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均表现出随行距的加宽呈降低趋势。140cm相比110 cm行距模式,甘蔗有效茎数减少4470株/hm~2,减少7.6%;蔗茎产量减产9030 kg/hm~2,减11.3%;有效茎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r=0.5198**;130+50 cm的宽窄行模式在管理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品种桂糖31号的第4年宿根栽培可达105 t/hm~2以上的产量水平;品种桂糖31号、粤糖55号在宽行种植下的产量变化差异较小,并有较高的群体茎数自我调节能力和宿根性。【结论】配套相适应的现代田间设施和管理技术的条件下,广西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可通过选择相适应的良种进行140 cm的宽行种植或者130+50 cm宽窄行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来源的8个蚕豆品种为研究对象,观测其生育期、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荚长、荚宽、百荚重、百粒重等指标,筛选适宜四川果园间作的蚕豆品种。结果表明,鲜籽粒产量与鲜荚产量、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有效结荚节数呈显著正相关。江苏的通蚕鲜8号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分别达到16 362.79 kg/hm2、5 905.06 kg/hm2,比对照成胡10号分别增产28.86%、16.18%,适宜作为鲜食蚕豆品种在四川果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选择棉花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田间试验棉花种植模式设单作、间作1行绿豆、间作2行绿豆,每种模式的行距均设2个水平处理,研究了不同模式处理对棉花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SPAD值、光合速率、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75 cm+75 cm等行距种植模式相比,90 cm+60 cm宽窄行单作种植能显著增加蕾期和花铃期的棉花叶面积以及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花铃期棉花倒四叶的叶绿素含量,提升光合效率,显著增加单铃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与棉花宽窄行单作处理相比,采用100 cm+50 cm行距、在棉花宽行间作1行绿豆处理的棉花单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下降均不明显,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提高,还可以增加绿豆收益。综合考虑棉花产量与经济效益,本研究条件下,适宜的棉花种植模式为宽窄行90 cm+60 cm单作或100 cm+50 cm间作1行绿豆。  相似文献   

5.
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春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最佳种植模式,实现春玉米高产稳产,以桂单162为试材,4种行距配置方式为主处理,4种种植密度为副处理,裂区设计,研究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方式下的玉米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密度、行距×密度互作的玉米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等行距60 cm、等行距75 cm、宽窄行80 cm×40 cm配置3 000 株/667m2密度栽培时玉米穗粒数及产量表现较好,在宽窄行90 cm×40 cm栽培时配置3 500 株/667m2密度穗粒数及产量表现较好,获得最高产量的玉米种植模式为宽窄行80 cm×40 cm + 3 000株/667m2。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实现增产目标。  相似文献   

6.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川中丘区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究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川中丘区玉米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2个密度(D1:4.5×104株/hm~2、D2:6.75×104株/hm~2)和5个行距配置方式(100、80、60 cm等行距和150 cm+50 cm、110 cm+50 cm宽窄行),研究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的互作效应显著。低密度显著提高了玉米花前、花后物质转运量、穗粒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单株籽粒产量,与D2相比,D1分别提高了24.77%、22.73%、25.13%、26.72%和23.21%,且等行距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宽窄行,玉米产量以60 cm等行距配置产量最高。高密度显著提高了玉米群体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与D1相比,D2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平均提高18.40%和21.74%,且宽窄行显著提高了花后物质积累量和玉米产量,玉米产量以110 cm+50 cm的宽窄行配置产量最高。【结论】川中丘区4.5×10~4株/hm~2密度下采用等行距配置可改善玉米植株个体物质积累分配,进而促进单株干物质生产提高产量,而6.75×10~4株/hm~2密度下宽窄行配置(110 cm+50 cm)能有效缓解密植个体竞争,提高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进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王陈  吴刚  陆银 《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69-169
<正>一、产量与效益该种植模式一般亩产青蚕豆荚600千克,榨菜鲜头960千克,青玉米果穗750千克,青毛豆荚200千克,马铃薯1100千克,全年亩产值5000元左右,亩效益3000元。二、茬口配置采取133厘米组合种一行蚕豆,穴距18厘米。在蚕豆空幅中间间作两行榨菜,榨菜行距40厘米,株距18-20厘米。榨菜收获后套种一埭单行双株玉米,株距18厘米。蚕豆收获后在春玉米行间套种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99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0 cm+50 cm、60 cm+60 cm、30 cm+70 cm、40 cm+80 cm 4个行距配置处理,分别在辽西黑山、辽南海城、辽北铁岭3个生态区,在同一密度下(75 000株/hm~2),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探索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最佳行距配置,构建资源利用高效型群体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良玉99在不同生态区产量均表现为50 cm+50 cm和30 cm+70 cm行距配置产量显著高于60 cm+60 cm,平均增产分别为4.33%、4.52%;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在50 cm+50 cm和30 cm+70 cm行距配置处理下平均分别比60 cm+60 cm高25.43%、13.10%;50 cm+50 cm行距处理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较高,有效延长光合作用时间。3个生态区50 cm+50 cm行距处理下叶向值平均比60 cm+60 cm高6.06%;在行内,穗位处的透光率50 cm+50 cm行距配置处理比60 cm+60 cm高66.35%。可知在辽宁不同生态区,50 cm+50 cm和30 cm+70 cm是较适宜的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木薯产量、品质及薯构型的影响,优化木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模式的农艺农机参数。【方法】以我国主栽的机械化木薯品种华南205(SC205)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平地模拟机械化种植模式,设等行距(0.8+0.8) m(CK)及宽窄行(1.0+0.5) m(T1)、(1.0+0.6) m(T2)、(1.0+0.7) m(T3)、(1.2+0.4)m(T4)、(1.2+0.5) m(T5)、(1.2+0.6) m(T6)共7种行距配置,于收获期测定薯块产量、薯块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薯块性状及薯构型。【结果】1)两年中,T6木薯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均最高,较T1显著增产19.19%~24.89%和19.61%~30.56%。2)T6木薯块根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较T1分别明显提高21.38%~31.38%和27.67%~31.51%。3)两年中,T1垂直行向半幅宽均最窄,为19.72~20.50 cm,且薯长均最短,为13.01~14.57 cm。4)当收获单株的垂直行向半幅宽为30.0 cm、深度为25.0 cm时,所有处理均可收获98.50%以上的鲜薯产量,其中T6收获的鲜薯产量最高,达41.79 t/hm2,收获比例为99.42%。【结论】在木薯品种SC205平地机械化种植模式中,推荐(1.2+0.6) m的宽窄行配置,收获机在窄行间的双行作业幅宽为120.0 cm、深度为25.0 cm。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木薯‖玉米间作的栽培行距,设置木薯的等行距单作(MS1)、宽窄行单作(MS2)以及等行距间作1行玉米(MI1)、宽窄行间作1行玉米(MI2)、宽窄行间作2行玉米(MI3)共5个模式处理,测定木薯和玉米的地上部农艺性状、产量,并测定木薯的薯构型、薯肉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结果表明,MI3比MI1、MI2玉米株高增加9.5%~11.5%、茎粗增加14.4%~18.1%、总穗数增加45.1%~59.7%和鲜穗产量增加70.9%~76.4%。与单作相比,间作的木薯茎粗存在“竞争-恢复-反超”现象,间作可使鲜薯产量增加31.4%~56.2%、薯干产量增加34.7%~58.4%、淀粉产量增加37.5%~60.1%,收获指数提高35.1%~40.5%;其中,MI3处理的增加幅度均为最大。各模式处理的薯构型为垄向半幅宽30.2~36.2 cm、垂直垄向半幅宽20.6~26.4 cm、薯深22.5~24.7 cm;垄向0~40 cm分布着95.1%~98.5%薯数和98.1%~99.8%薯重;垂直垄向0~30 cm分布着≥86.9%薯数、≥97.2%薯重;0~25 cm土层分布着93.7%~99.2%薯数、97.6%~99.9%薯重,以MI3分布最广且最深。各模式的薯肉养分含量和食味差异不显著。收获木薯后的土壤理化性质表现间作优于单作、宽窄行优于等行距,以MI3最优。综上,宽窄行木薯间作2行玉米模式在木薯地上部长势、薯构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优势最大,建议在海南省木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适宜广西的春大豆与玉米间作种植模式,为当地推广大豆玉米间套种技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5种间作模式,分别为:玉米宽行120 cm、间种2行大豆(M120S2),玉米宽行160 cm、间种2行大豆(M160S2),玉米宽行160 cm、间种3行大豆(M160S3),玉米宽行200 cm、间种2行大豆(M200S2)和玉米宽行200 cm、间种3行大豆(M200S3).对照为常规种植的玉米单作模式(CKM)和大豆单作模式(CKS).调查不同种植模式下春大豆、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并对比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结果]2013~2014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宽行行距增加,春大豆的茎粗、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呈递增趋势,产量随之增加.在相同宽行行距(160和200 cm)条件下,种植3行春大豆较种植2行的产量高.玉米的穗粗和百粒重随着其宽行行距的增加呈逐渐变小趋势,产量逐渐降低.5种间作模式中,以M160S3和M120S2模式的经济效益较好,分别为18345.53和18094.18元/ha.[结论]综合考虑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小型机械操作,以在160 cm宽行玉米中间作3行春大豆较适合在广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田试验,在高、中、低供水水平和根系部分分隔(尼龙网隔根)、完全分隔(塑料布隔根)、不分隔条件下,探讨玉米间作豌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特征,以期为通过调控根间作用提高间作水分利用效率(WUE)提供依据。结果表明,9个间作处理的LER处于1.13~1.42,即间作较单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两种作物地上互作对间作产量的贡献率为15.7%~17.2%,根系空间生态位重叠对产量的贡献率占0.9%~3.4%,地下互作对间作增产的贡献率为82.6%~86.1%,供水水平相对较高时利于间作优势的发挥。玉米间作豌豆耗水量较相应单作高24.8%~28.8%。供水水平较低且存在作物生长带间水分迁移时,根系空间生态位重叠有利于降低群体耗水量。间作WUE较单作平均高27.5%~38.3%,高供水间作处理的WUE高于中、低灌水处理。无论是完全隔根还是部分隔根,间作WUE较未隔根处理显著下降,且尼龙网隔根间作的WUE最低。间作作物地下水分的带间迁移、根系空间生态位的适度重叠是提高作物WUE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少耕秸秆覆盖对小麦间作玉米棵间蒸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前茬小麦25cm高茬收割免耕(T0S1)、25cm高等量秸秆覆盖免耕(T0S2)、25cm高等量秸秆翻压(TS3)和低茬收割翻耕(TS0)对后茬小麦、玉米的单作和间作群体耗水量和棵间蒸发的影响,以期为通过优化小麦间作玉米的秸秆管理、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降低作物群体的总棵间蒸发量,与未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小麦间作玉米的棵间总蒸发量降低了4.7%~8.9%,单作小麦棵间总蒸发量降低了4.8%~11.2%。间作群体的棵间蒸发主要发生在小麦收获前,约占总蒸发量的70%,秸秆覆盖处理在小麦收获前使棵间蒸发降低了5.2%~10.8%。间作中,小麦带棵间蒸发量较玉米带高16.6%~19.8%;秸秆覆盖处理与未覆盖处理相比较小麦带棵间蒸发量降低了5.4%~10.0%,玉米带棵间蒸发量降低了3.9%~6.1%。秸秆覆盖处理的E/ET相比于无覆盖处理小麦间作玉米群体降低了2.9%~5.2%,单作小麦群体降低了2.1%~9.0%,小麦秸秆覆盖可减少水分的无效损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玉米带田对玉米带采用平作、开沟种植、微垄种植3种种植模式进行了带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带田小麦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玉米带开沟种植处理的小麦、玉米合计产量最高,为16 503.8 kg/hm2,平作次之,微垄种植最低;开沟种植模式玉米与小麦间0~100 cm土层土壤的平均含水量的差异最大,微垄种植次之,平作最小;玉米带开沟种植模式带田的玉米单株产量、百粒重、生物产量、双棒数、行数、行粒数、株高、穗周长、穗长均高于其它处理,而穗位高、茎周长、秃顶长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甘肃中部地区旱砂地籽瓜连作障碍严重的现象,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旱砂地新型种植模式(籽瓜/花生间作模式)下3种花生间作密度(株距40 cm、50 cm、60 cm)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权重侧重籽瓜产量和产籽率、权重侧重经济效益下,花生间作密度为株距60 cm的关联度均为最大,分别为0.718 0、0.692 3和0.730 8,株距为40 cm次之,分别为0.657 3、0.647 0和0.662 4。表明花生间作株距60 cm为该间作模式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6.
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鲜食蚕豆品种通蚕(鲜)6号和日本大白皮(对照)为材料,根据历年产量结果和示范及现场测产结果,评价通蚕(鲜)6号的优越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结果]通蚕(鲜)6号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生长势强,中后期根系活力高;2005-2006年3点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通蚕(鲜)6号鲜荚、鲜籽、干籽平均产量分别为18.0900、6 060.0、2 886.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13.51%、16.6%和14.59%;2007年测产结果显示,通蚕(鲜)6号鲜荚、鲜籽产量分别为18 129.0和6 444.0 kg/hm^2,鲜籽百粒重459.0 g,出籽率35.5%。[结论] 通蚕(鲜)6号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适合在江苏及临近省市蚕豆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玉米与绿豆或红小豆间作对玉米、绿豆、红小豆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济南及周边地区玉米、绿豆、红小豆的最优种植模式。[方法]设置玉米间作绿豆、玉米间作红小豆、玉米单作、绿豆单作、红小豆单作共8个处理,分别以玉米单作、绿豆单作和红小豆单作为对照,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结果]玉米6.75万株/hm~2+绿豆5.55万株/hm~2为最优处理,收获玉米产量为6 567.0 kg/hm~2,收获绿豆产量为583.5 kg/hm~2,经济效益为18 384.0元/hm~2,比绿豆单作增效12.3%,比玉米单作增效26.9%。通过缩小株距,将玉米密度固定在6.75万株/hm~2能使玉米产量水平降低不显著。绿豆在间作条件下较绿豆单作产量降低59.1%;红小豆在间作条件下,玉米和红小豆产量均显著降低,经济效益低于玉米单作或红小豆单作。[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济南及周边地区最适宜的间作方式为2行玉米6.75万株/hm~2+2行绿豆5.5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间作玉米对丹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间作玉米对丹参生长的影响,为有效解决粮药之间的争地矛盾,缓解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丹参采用大垄双行种植,以不同的间作玉米行距(60、120、180、240 cm)为试验因素,以丹参单作为对照,比较间作玉米对丹参株高、冠幅、生物量、经济产量、根长、根粗、根条数等的影响。[结果]在丹参田间作玉米对丹参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具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更加明显。[结论]玉米行距为180~200 cm,株距为25 cm,丹参能够正常生长,获得理想产量和间作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9.
棉花-绿豆合理间作模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田间条件下,对棉花-绿豆不同间作模式下的养分利用率、成熟期棉花土壤营养成分(氮素、磷素、钾素、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及pH值等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宜河北省中低产区的棉花-绿豆间作模式为棉花大行距90 cm、小行距60 cm,在棉花大行种植1行绿豆。该模式产量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其他模式。  相似文献   

20.
This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Mansehra during cropping season of 2013. There were three French bean cultivars and four different plant spacings. The experiment was laid out o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RCBD)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Different cultivars, plant spacing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all the parameters studied. Maximum days to flowering(59.33) and seed maturity(97.66) were recorded in cultivar Komal Green grown at 15 cm spacing, while, maximum 100-grain weight(42.20 g) was noted in cultivar Peshawar Local grown at 60 cm spacing. However, maximum fresh pod yield · plant-1(109.67 g), number of seed · pod~(-1)(7.99) and seed yield · hm~(-2)(1 437.3 kg) were recorded in cultivar Paulista grown at spacing of 45 cm. Whereas, maximum plant height(40.50 cm) was noticed in cultivar Paulista grown at 15 cm plant spacing. While, the least number of days to flowering(50.33) and to seed maturity(85.66) were taken by cultivar Paulista grown at 60 cm plant spacing. Likewise, minimum seed yield(311.9 kg · hm~(-2)) was recorded in plants of cultivar Komal Green spaced at 60 cm plant spacing. While, minimum fresh pod weight · plant-1(67.00 g) and number of seed · pod~(-1)(4.66) were attained in cultivar Peshawar Local grown at 15 cm plant spacing. Whereas, minimum plant height(27.59 cm) and 100-grain weight(15.60 g) were recorded for cultivar Komal Green grown at 45 and 15 c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