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猪瘟是养猪业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80%~9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2.
吕惠序 《养猪》2011,(6):89-92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3.
多种原因造成猪瘟在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上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猪瘟又称经典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4.
猪瘟流行的现状及综合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CSF)是由一种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遍布全世界,也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LE)制定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于2005年将猪瘟列为法定报告的疫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接触性烈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须申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该病于1833年首先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发现,但也有报道称该病于1862年首先出现于英格兰,然后传到欧洲大陆。  相似文献   

6.
猪瘟(Hogcholera,HC或Swinefever,SF;在欧洲称为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CV或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必报传染病,我国也将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下简称“高蓝”)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危害全省生猪生产的重要疫病之一,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上述两种动物疫病均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7年,我国将高蓝和猪瘟列入了强制免疫计划。这对遏制全省高蓝和猪瘟疫情产生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未发生区域性暴发流行,有效地保障了全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持续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8.
猪瘟(CSF)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它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但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地区养猪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猪群的饲养管理、疫苗贮存使用和免疫方法程序等环节的忽视,我国猪瘟的免疫失败、猪瘟与其他疫病的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不断出现,使得猪瘟疫情在生产中有所反弹,给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正确分析影响猪瘟防治效果的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和疫情控制。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耐酸不耐碱、耐冷不耐热的特点,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被带毒的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也可传播。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0.
王琴 《动物保健》2009,(10):32-34
猪瘟又称经典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是世界粮农组织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计划要消灭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目前猪瘟遍布全世界,根据OIE制定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07年版,猪瘟被列为法定报告的疫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技术措施已消灭了猪瘟。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于1833年首次发现于美国俄亥俄州,百余年来其流行遍及全球。国际兽医局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全球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做好非洲猪瘟风险点的防控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猪瘟(Hog 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1类动物疫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疫苗免疫是唯一有效预防该病的手段,但只有选择最佳疫苗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发挥疫苗对猪群的最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猪瘟的免疫监测及综合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琴 《兽医导刊》2009,(10):32-34
猪瘟又称经典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是世界粮农组织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计划要消灭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目前猪瘟遍布全世界,根据OIE制定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07年版,猪瘟被列为法定报告的疫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技术措施已消灭了猪瘟。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目前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在1921年东非国家肯尼亚首次确认以来,随后相继传入非洲、欧洲、美洲等大洲。我国于2018年8月3日首次在辽宁省确认传入,其后波及多个省份。一旦发生该病,严重危害养猪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100%,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本文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如何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加以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921年非洲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传入我国辽宁,该疫病已流行近100年之久,因非洲猪瘟病毒血清型繁多又无交叉免疫性,因而到目前未研制出有效疫苗,为防控非洲猪瘟流行提出很大的难题。如何防控非洲猪瘟流行和消灭非洲猪瘟病毒是摆在人类面前一个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虽然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但是该病毒能够引起猪大量死亡,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制出解药及疫苗。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为此,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对我国猪饲料行业、生猪养殖业的深远影响;提出了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发展环保型、创新型、节约型饲料工业,推动生猪行业规模化养殖和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它使得养猪行业的格局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如何做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是当前生猪养殖场(户)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它和2018年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相似,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16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猪瘟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只能靠疫苗预防控制。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以县为单元申报)应达到猪瘟净化标准,生猪规模场(主要是自繁自养的场)也应对标种猪场,搞好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逐步实现净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猪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Hog cholera or 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 or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流行广泛,发病率高,死亡率高。1984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此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