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对混合交通条件下基本车道饱和流量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比基本车道饱和流量影响因素修正方法,给出了基本车道饱和流量及各类车道通用校正系数常用计算方法。分析了公交车在连线上的运行特性,基于单点定时式公交优先信号配时模型,以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定时式两相邻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协调配时模型;基于以人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定周期两相邻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协调配时模型。利用实际调查数据,采用仿真分析方法验证本文提出的混合交通条件下定时式两相邻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协调配时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BR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集成常规公交机动性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快速性的新型公交系统,其快速性是吸引乘客的重要特性。从目前一些城市的BRT运营状况来看,快速公交在交叉口并没有体现快速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快速公交服务水平,文章提出了快速公交行驶速度的优化方法,主要是利用检测器实时对公交与交叉口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同时对公交车到达停车线的公交相位进行预测,通过调整公交车的速度以及公交车停站等候时间,在不改变交叉口信号配时的情况下使公交车顺利通过交叉口。在快速公交实际运行中可以配合调整交叉口信号,使公交车不停车通过交叉口。另外,就文章提出的在交叉口不停车的方法进行评价,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入口匝道车流的无序汇入会影响快速路主线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为了使城市快速路交通流保持稳定有序,提出一种基于元胞传输模型(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的入口匝道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最优控制模型采用CTM交通流模型作为过程模型,综合考虑通行效率、匝道队列和控制信号波动构建目标函数,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控制算法,提出的匝道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通行时间,使快速路系统取得良好的交通表现。  相似文献   

4.
针对交叉口紧急车辆通行不畅而产生事故及营救不及时的问题,提出紧急车辆通过拥挤交叉口时信号灯的临时转变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研究信号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信号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且制作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大站快车的利用率及公交服务质量,利用站点不均匀系数及方向不均匀系数进行站点统计分析,对运营车辆运行定额和运行参数调度进行了优化。本文以南京D4路公交车为例,结合运营调度评价方法,对大站快线调度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交叉路口是构成城市路网的重要枢纽,路口信号配时优化是改善通行效率、降低车辆延误的重要手段。以济南市章丘区赭山大街—福康路交叉口为例,对交通状况进行实地数据调查,使用VISSIM软件对路口进行仿真,输出每个路口的延误时间、排队长度、停车次数等参数。根据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对交叉口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TRRL法对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优化,重新进行VISSIM仿真模拟得出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整个信号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下降23.17%,平均排队长度下降24.53%,平均停车次数下降12.51%,服务由原来的D级提升到了C级,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当前行人与车辆在城市道路上的过路安全、出行效率等问题较为严重。文章对金寨路与锦绣大道交叉路口的信号灯进行调研,利用韦伯斯特模型算法,求其饱和流量、通行能力、绿信比、饱和度、延误等基本指标参数,并对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设计。该设计解决了人行道与车用道之间的冲突,如行人过马路时间不足和绿灯剩余等,使双方通行效率达到最大化,使行车道与人行道的交通通行更适应该地区交通流的周期性变化。该设计适用于其他类似交通路口。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磁阀减振器的1/4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磁阀减振器力-速度特性试验基础上,针对电磁阀减振器1/4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特性和电磁阀减振器可调阻尼力输出饱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饱和的滑模控制策略。建立半主动悬架1/4车辆非线性模型和输入简化的悬架参考模型。设计半主动悬架1/4车辆非线性模型滑模控制器,同时考虑电磁阀减振器阻尼力存在的输出饱和特性,设计辅助分析系统,以控制补偿信号对滑模控制器进行饱和补偿。Matlab/Simulink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输入饱和滑模控制器能有效消除电磁阀减振器输出饱和特性影响,使电磁阀减振器半主动悬架车身垂向加速度、悬架动挠度等性能指标很好地跟踪或接近悬架参考模型理想输出,优化电磁阀减振器半主动悬架非线性控制与设计,有效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考虑空气阻力及升力影响、前轮回正的车辆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求取考虑空气阻力及升力的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基于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解析表达式,定量解析了空气阻力及升力对车辆转向特性的影响,得知随着车速提高,空气阻力及前轴处的空气升力增强,车辆不足转向趋势愈加明显,而后轴处空气升力的作用与前二者相反。基于上述车辆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空气阻力及升力对高速车辆路面不平度稳定性的影响,得知空气阻力及前轴处空气升力的增大可使车辆质心侧向偏移量减小,而后轴处空气升力的增大则使车辆质心侧向偏移量变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HEC-RAS模型,计算分析了下游拦河闸建设后,河道行洪时,闸门在全开、无法开启及溃决3种不同运行工况下,上游铁路桥桥址处河道水位、流量、流速的变化情况,进而计算出各工况下桥址处冲刷深度。结果表明,与建闸前相比,建闸后上游桥址处水位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其中闸门无法开启时水位升高最大,较建闸前升高10.7%;闸门溃决时,桥址处最大流量增加11.34%,最大平均流速增加11.11%,河槽和河滩部位最大冲刷深度均有增加,但都在允许冲刷深度范围内,拦河闸不会对上游铁路桥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可对河道类似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EQ6110客车电动AMT换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客车换挡特点和原型车及C220发动机的特性,基于AVL Cruise软件建立了客车仿真模型,提出了适合于该客车电动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降低原车动力性的条件下,设计的双参数换挡策略与单参数换挡相比可降低油耗2.4L/(100km),节油率达6.7%。单参数速度换挡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换挡策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CAN的汽车低附路面稳定性控制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现场快速测试和控制策略调试的需要,搭建了由车身位置姿态模块、汽车稳定性控制器模块和CAN节点数据采集模块组成的低附路面试验测试系统。各模块间基于GPS接收机输出的秒脉冲同步信号完成数据同步,并通过CAN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详细给出了汽车侧偏角测试方法、惯性测量单元车上安装和初始对准方法、GPS惯性测量单元数据转换和传输延迟补偿方法,以及串口转CAN的快速实现方法。系统的道路试验验证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该测试系统构建CAN节点或基于车身CAN总线方式获取基于ESC和发动机管理系统配置传感器的信息,对了解汽车极限工况下的状态提供了真实数据,为汽车稳定性控制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Star CCM+的闸站上游流道方案设计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上游流道流态对闸站运行的影响,以一大型闸站为研究对象,基于Star CCM+软件进行了闸站上游流道数值模拟,发现由于流道不对称、过流断面面积变化等原因,在泵站运行模式下进水流道内存在多个较大的旋涡,导致水泵进口速度均匀度分布较差.针对进水流道中的不良流态,对上游流道中有无进口射流扩散角和射流扩散角的大小、流道曲率型线、有无导流栅及导流栅的长度等因素进行了方案设计和水力性能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池较小的流道扩散角可以使流道内旋涡明显改善,当有射流扩散角且扩散角为10°时水泵进口速度偏流角最小,入流最集中;流道型线改为直线段并适当延长可以使流道内流线更加光顺;适当延长导流栅长度可以改善流道前端的死水旋涡区,但导流栅同时会使泵进口条件变差,主流内旋涡扩大.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磴口引黄扬水灌区为研究对象,根据4个灌水期泵站开、停泵时取水口前的泥沙淤积厚度以及运行期间取水流量和入渠含沙量的检测结果,研究了取水口泥沙淤积特性和入渠特性.结果表明,流速比和取水口分流宽度是影响泥沙入渠的主要因素.流速比越小,取水口分流宽度越大,横向环流作用越强,推移质入渠量越大.侧向取水的泵站,取水主流区偏向下游,当流速比增大时,取水主流区更偏向下游.在平面回流和横向环流的共同作用下,取水口推移质入渠量呈现下游大于上游的分布.取水口前设置拦沙坎可以有效地阻止推移质入渠,拦沙坎顶部设在距自由水面1.6 m以下,既可以极大地减少泥沙入渠,又可以获得较好的水流流态,防止水泵空化、气蚀.  相似文献   

15.
当前道路的监控摄像头十分密集,它所拍摄的视频不仅可以作为违章检测和犯罪车辆跟踪,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很方便地获取到路口的交通流数据,方便交通部门改善交通拥堵问题。以道路路口的监控视频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路口的车流量。在个人PC机上利用OpenCV软件,首先对道路视频进行预处理来排除检测的干扰信息,然后采用背景差分法提取道路上通行的车辆,最后通过设置2条虚拟线圈得到路口的车流量。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虚拟线圈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得到交通流信息,为后续智能交通信号系统控制提供详实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N总线的自动换挡变速器分布式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4WG-200变速器为样机,针对工程车辆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多、信息交换频繁,并且在重载下作业效率低、故障率高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控制器局部网(CAN)的工程车辆自动换挡变速器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实现对各电控单元的实时数据采集、传送和处理。分析了自动换挡的基本规律和影响换挡品质的因素。实践证明该系统性能可靠,实时处理和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在峰区内部流动的压力脉动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模型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对模型机组进行了全流道非定常数值计算.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泵工况下驼峰区流道内不同位置处压力脉动特征和流态特征,讨论了流量变化对机组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驼峰区工况下,蜗壳出口的压力脉动主要受到其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同时受到上游双列叶栅作用的影响,在驼峰区极小值工况点处其压力时域变化周期性被扰动;导叶后转轮前的压力脉动主频为低频,第2主频为9倍转频和18倍转频,压力脉动幅值随着流量减小而增大;锥管内压力脉动都属于低频压力脉动,在驼峰区极小值工况点处,锥管上游压力脉动受下游转轮-尾水管动静干涉作用影响较大,出现了高频成份的压力脉动.  相似文献   

18.
利用颗粒活性炭连续流试验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COD出水浓度达到6.8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Ⅱ类标准,深度处理是可行的。当活性炭达到饱和时,必须进行再生。本实验以碘吸附值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了不同微波功率、不同微波辐照时间对颗粒活性炭的再生损耗率、性能恢复率、综合恢复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呈现的规律和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464 W、辐照时间为2min时,活性炭(0.8g)性能恢复率达到最大值,为102.53%;在功率为464W、时间为2min时,活性炭(0.8g)综合恢复率最佳,为94.90%。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于 CAN总线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及各子系统的任务、网络图和部分信息流。为了解决整车控制的实时性与汽车车身网络控制系统数据传输量大的矛盾 ,系统采用了高、低速双 CAN总线结构 ,并且通过信息交换模块实现对高、低速 CAN网络中的部分需交换信息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