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1年至2004年中,对寒羊、寒滩羊及用国外良种肉羊作父本的三元杂一代母羊不同胎次羔羊初生重、产羔率、成活率、母羊产羔率、母羊妊娠天数、羔羊发病、死亡数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并对三元杂一代母羊初情期、初配期、初产期进行了观测.表明在同样舍饲管理和同等营养水平下,同一胎次的三品种母本中,产羔率由高到低为寒羊192.5%、三元杂一代羊140.0%、寒滩羊131.6%,各胎次平均成活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三元杂一代92.5%、寒滩二元89.7%、寒羊为71.84%,平均初生重单羔由高到低分别为三元杂一代5.34 kg、寒滩羊4.75kg、寒羊4.42 kg,双羔为三元杂一代4.03kg、寒滩羊3.88kg、寒羊3.66kg,三羔分别为三元杂一代3.12kg、寒滩羊2.87kg、寒羊2.73 kg。  相似文献   

2.
1 选育工作概况 祁连县东西部以草地畜牧业为主,中部则是农牧结合.现存栏适应繁殖母羊57.67万只,种公羊存栏2.31万只.年淘汰老龄种公羊0.46万只,母羊17.00万只.从现有乡办牧场面积、生态基础设施综合考虑可容纳繁育母羊20 000余只,接每群可繁育母羊400只计算可组建核心繁育群50群,需优选特级种公羊800余只.年均生产优质后备母羊8 000余只,优质种公羔6 000余只.繁育场需新建畜用暖棚50处(每幢300 m2)和与之配套的羊  相似文献   

3.
利用国外引进的无角道赛特、萨福克和夏洛莱羊为父本,以国内小尾寒羊为母本育成杂交,采用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三级开放式育种模式,并应用胚胎移植生物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等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国内市场急需的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的肉羊新品种。三年来,共培育符合品种标准的肉用种公羊738只;核心群母羊850只;育种群母羊1300只;改良群母羊5.5万只;核心群母羊中特一级羊比例73.1%;成年母羊产羔率198.6%。培育的肉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4.
1注意选种选配选择1年产2胎或2年产3胎繁殖力强的品种,如寒羊等,或选择头胎产双羔和2~5胎产次产多羔的母羊留种,或根据家系选留多胎母羊,是提高初产母羊繁殖成活率的可靠途径。地方良种的初产母羊比改良品种的初产母羊繁殖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蒙古五一种畜场进行了以类型等级组群选种选育方法的探索,其优点是:便于资料分析整理,同时掌握了畜群与畜群、公羊与公羊后代之间的比较,有利于为个体选种选配提供参考依据。1按细毛羊体质外貌组群细毛羊头型大致有:头毛着生至两眼连线、头毛偏多、头毛偏少、羊毛长度、腹毛长度、羊毛密度等体质外貌性状。选择头毛着生至两眼连线,体侧毛长8.5cm以上的理想性母羊群,按等级外貌组群,为育种工作提供了方便的育种方法。充分利用优秀公羊与核心母羊群的选育,能集中加强饲养管理又能提高它的繁殖成活率,充分发挥核心母羊群的作用。这样…  相似文献   

6.
利用夏洛莱种羊作父本 ,小尾寒羊作母本 ,进行级进杂交 ,级进二、三代时 ,选择理想后代种公羊交配F2 、F3 代母羊 ,横交固定 ,实行本品种繁育 ,其生产性能指标为成年公羊体重 1 1 0~ 1 3 0千克 ,母羊体重 70~ 80千克 ,符合肉种羊生产性能指标要求 ,填补了我国肉羊品种空白。1 育种方案制定1 1 种公、母羊的选择 后代种公羊应是特级羊 ,血统清楚 ,必须来自高产后代特级母羊 ,本身为双胎羔 ,体型外貌与生长发育成绩突出。睾丸围径大 ,性欲旺盛 ,精液品质好 ,所生后代合格率 (特一级 )达60 %以上。母羊不论是F2 或F3 代 ,只要符合育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对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日增重和6月龄体重较小尾寒羊都明显提高,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胸宽和胸围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自群繁育后代下半年各月份自然发情比例高于上半年,胎均产羔数为1.63。结果表明,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显著好于小尾寒羊,肉用体型较小尾寒羊显著改善,繁殖产羔率较无角陶赛特有所提高,发情呈现一定季节性。  相似文献   

8.
布尔山羊MOET品系繁育方案设计及遗传进展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布尔羊繁育中心纯种布尔山羊为对象,设计了MOET品系繁育方案,内容包括:(1)MOET品系繁育的特点及其在山羊繁育上的重要性;(2)MOET品系繁育方案,应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高产羊核心群;(3)选择优秀母羊做供体母关,进行MOET闭锁繁育;(4)进行品系杂交;(5)选择出理想型个体;(6)经过2~3代的横交固定,利用MOET核心群品系繁育技术进行扩繁。  相似文献   

9.
MOET(Multiple Over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是指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技术。MOET品系繁育是指将MOET技术的优势与品系繁育的特点结合为一体的家畜育种新方法。其核心是建立一个高产羊品系核心群,通过品系选育,可靠的生产性能测定和精确的遗传评定,选择优秀的种母羊和  相似文献   

10.
从肉羊的综合生产能力、配种能力、抗病性、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羔羊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采食性能等多个方面,对临河区12个乡镇开展中间试验和推广验证的华蒙多羔肉羊进行调研分析,以期为巴彦淖尔地区优良肉羊品种的筛选、繁育生产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表明:华蒙多羔肉羊公羊在抗病性和耐粗饲方面优势明显;华蒙多羔肉羊后代羔羊在生长速度、采食性能和屠宰率方面优势明显;华蒙多羔肉羊后代母羊具有产后恢复能力强、奶水足、不掉膘和认羔母性好等特点。上述结果表明:较寒羊而言华蒙多羔肉羊在巴彦淖尔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强,养殖经济效益高,适应舍饲、半舍饲饲养和规模化生产,可以在巴彦淖尔地区广泛推广利用这一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贵州黑马羊的扩群繁育及品种培育,试验采用核心群开放式选育及正反交试验方法,开展黑马羊选育提高、山羊有角与无角性状显隐性关系及无角与间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后,核心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9.77±5.51)kg、(25.18±5.67)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40.08±7.73)kg、(34.90±7.56)kg;基础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6.59±3.68)kg、(24.09±4.60)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35.33±4.09)kg、(32.16±6.83)kg。周岁羊屠宰率达48.46%,产羔率达152.16%。经t检验,选育后核心群周岁、成年公母羊及基础群周岁、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选育前平均体重(P<0.01)。经有角♂×无角♀、无角♂×有角♀正反交试验,后代无角率为52.20%、有角率为47.80%;无角♂×无角♀杂交,后代无角率为75.32%,有角率为24.68%。无角对有角是显性,山羊间性与无角存在连锁关系,群体中出现间性羊的概率为3.45%。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国内外引进的波尔山羊、莎能羊、黄淮羊为父本,以本地山羊为母本育成杂交,采用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三级开放式育种模式,并应用胚胎移植生物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等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培育国内市场急需的具有肉用性状明显、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肉质好、板皮优、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广的肉羊新品种。6年来,共培育出符合品种标准的肉用种公羊852只,核心群母羊1076只,育种群母羊1621只,改良群母羊13.5万只;核心群母羊中特一级羊比例占79.2%;经产母羊产羔率204.4%。培育出的肉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合同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13.
罗平黄山羊是云南省的珍贵遗传资源,充分了解其体型外貌特征对罗平黄山羊选育提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9年底以100只罗平黄山羊(公羊20只、母羊80只)为研究对象,通过外貌观察、主要体型性状测量和产羔数性状统计对其近年的选育进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罗平黄山羊母羊体型外貌特征比较一致,公羊被毛颜色存在分离;公羊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公母羊在尾宽和尾长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产母羊产羔数较2006年和2014年有所提高。本次测定结果可为后续选育体型外貌一致的高繁殖力罗平黄山羊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以来利用国外无角道赛特、萨福克和夏洛莱羊为父本,以国内小尾寒羊为母本育成杂交,采用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三级开放式育种模式,并应用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国内市场急需的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的肉羊新品种.几年来,在育种基地共培育符合品种标准的肉用种公羊738只;核心群母羊达850只;育种群母羊达1 300只;改良群母羊达5.5万只;核心群母羊中特一级羊比例达73.1%;成年母羊产羔率达198.6%.培育的肉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计划目标,符合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内蒙古嘎达苏种畜场是国家重点种畜场,也是中国美利奴羊育种核心场。笔者按照嘎达苏种畜场中国美利奴育种工作规程要求,对中国美利奴羊核心群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和常规鉴定,全面了解核心群生产性能,为中国美利努羊选种选配及年度整群分类提供科学依据。一、中国美利奴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要求1.生产性能测定群体。测定主要是核心群成年、育成公母羊。根据生产性能测定成绩和体型外貌综合评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五一种畜场的广大革命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大搞科学试验,大力开展绵羊杂交育种工作。历经十九年的艰苦奋斗,精心选育,现已培育出内蒙古细毛羊31,500余只。这种细毛羊在生产性能、体质类型、外貌特征、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基本达到育种指标。内蒙古细毛羊,是用苏联美利奴及高加索公羊和纯白蒙古母羊杂交,从四代杂种中选择理想型公羊和三代及四代杂种中理想型母羊进行横交固定,自群繁育培育而成。在整  相似文献   

17.
1放牧羊群的组群 合理组群有利于放牧管理,以及羊的选留和淘汰,并且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经济地利用劳动力和设备,充分发挥牧地和羊的生产潜力。放牧羊群应根据羊的数量、品种、性别、年龄、牧地等具体情况合理组群。羊的数量多,同一品种可分为种公羊群、一般公羊群、育成公羊群、羯羊群和育种母羊核心群、成年母羊群、育成母羊群等。在成年母羊群和育成母羊群中,还可鉴定等级组群。羊的数量少,不能多组群时,应将种公羊单独组群,母羊组成繁殖群和淘汰群。非种用公羊应去势,防止劣质公羊在群内杂交乱配,影响羊群质量的提高。羊群大小,要根据羊的质量、生产性能和牧地的地形与牧草生长情况来定。一般种公羊群要小于繁殖群,高产性能的羊群要小于低产性能的羊群。地形复杂、植被不好,不宜大群放牧的地区,羊群要小,反之羊群则大。就地区而言,在牧区放牧羊群的规模,繁殖母羊群一般以250-500只,半农半牧区100-150只,山区50-100只,农区30-50只为宜。育成公羊群可适当增大,核心母羊群可适当减少,成年种公羊20-30只,后备种公羊40-60只为宜。  相似文献   

18.
养猪的生产技术很多,至关重要的是繁育和防疫两种,因为繁育关系猪群质与量的提高,防疫是保证生产过程安全,两者是相补相成,极为重要的。 繁育技术有猪的外貌鉴别、等级评定、选种选配、人工授精、选育提高、杂交改良、培育良种等,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繁殖率,使母猪年产胎次和窝产头数,离奶头重,窝重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以肉用德国美利奴羊为父本、当地细杂母羊为母本,培育巴彦淖尔肉羊新品种的过程中,在杂交创新、自繁定型,扩群提高等阶段,为了更快地获得理想型后代,使理想型的遗传性能稳定并迅速增加其数量和扩大分布地区,建立品系,完善品种结构,利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加快育种进度,缩短育种时间,尽快使巴彦淖尔市成为北方肉羊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甘南牦牛繁殖效率与供种能力,应用品种选育技术从体形外貌、体质类型、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性状遗传和种用价值等方面开展甘南牦牛系统选育,采用优良基因的选优提纯、科学选种选配、纯种繁育、定向培育、科学饲养等措施,建立由甘南牦牛核心群、扩繁群、商品生产群组成的三级繁育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通过甘南牦牛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选育核心群成年公牦牛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分别增加了5.2 cm、7.4 cm、16.3 cm、19.2 kg,成年母牦牛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分别增加了3.9 cm、5.8 cm、13.7 cm、14.5 kg,犊牛繁殖成活率提高了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