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由牛甲型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肉牛、奶牛、水牛和牦牛等都可发生,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交配也能传染;病毒耐碱不耐酸,耐寒不耐热,对大多数消毒剂都敏感;牛群在应激条件下很容易诱发本病,根据发病特征可将本病分为呼吸型、生殖型、眼型、流产型、脑炎型和肠炎型六种类型;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除此之外,牛场还需要加强消毒管理和感染牛群的管理;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治疗本病,只能通过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董军 《兽医导刊》2022,(4):63-64
牛流行热由流行热病毒感染所引发,以短时间的高热为发病特征,主要感染成年的奶牛和黄牛,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根据病牛具体症状表现不同,将其分为呼吸型、胃肠型和瘫痪型三种,分别以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预防本病需提升牛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做好健康牛群的饲养管理,同时强化蚊蝇等传播媒介的消灭工作;本病...  相似文献   

3.
牛沙门氏菌病主要发生于犊牛,由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通过消化道传播,病牛以全身败血症和胃肠炎为主要表现,根据疾病发展的缓急程度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感染牛未得到有效治疗时最终以死亡而告终;诊断本病可采用病原的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和PCR分子生物学试验等;预防本病需采取加强养殖场的管理,防止牛群应激,科学使用微生态制剂等措施;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采用中药治疗时应以清热安神、活血化瘀和收敛为原则。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为隐性经过,在各种应激因素刺激下容易诱发本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性角膜炎的主要病原菌是牛摩勒氏杆菌,是奶牛常发的一种急性、季节性传染病,多发生于炎热和多雨的夏季,且传染性较强,一旦发病则迅速蔓延。青年牛群发病率较高,患过病的牛群对重复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成年牛群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波罗病,鸡传染性腔上囊炎,鸡传染性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被视为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根据品种不同,白来航鸡比重型品种的鸡敏感,肉鸡较蛋鸡敏感。本病仅发生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的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呼吸道黏膜肿胀且有炎症,严重时会出现坏死斑.本病可以通过空气迅速传播,牛群一旦感染能引起10%的死亡率和50%的脑炎型,给养牛业带来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弯曲杆菌病流行于全世界主要畜牧业生产地区。虽然经过长期努力试图根除本病,但传染性弯曲杆菌病仍是影响繁育的最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在自然交配为主要繁殖方法的所有地区(主要是肉牛群),本病通常是通过性交途径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一直严重威胁牛的生育力。绝大多数肉牛生产国均受影响,本病或以持续性家畜流行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危害羔羊,绵羊和山羊都可发生,呈世界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主要通过羊与羊之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感染羊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将本病可分为口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三种,感染部位会出现丘疹、水疱、红斑、化脓性溃疡等表现;预防本病需加强羊场的管理,减少羊只体表的创伤,科学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将病羊隔离在单独区域,加强机体的保健护理,临床应注意将本病和口蹄疫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病猪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严重时可引起大批仔猪死亡。现在很多地方,猪附红细胞体病虽已由急性暴发型转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型,但发病仍然不断,特别是在一些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或对猪群饲养管理的疏忽,饲料营养标准降低、饲养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常能引起本病的区域性暴发。目前,本病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常与其他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增加了及时诊断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羊呼吸道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各种不良的外界因素刺激都对本病有促发作用;根据临床发病的缓急程度,本病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病羊前期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后期为全身症状;加强对羊群的管理,每年定期免疫可很好地控制本病,对丝状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与常见猪病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病猪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严重时可引起大批仔猪死亡.现在很多地方,猪附红细胞体病虽已由急性暴发型转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型,但发病仍然不断,特别是在一些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或对猪群饲养管理的疏忽,饲料营养标准降低、饲养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常能引起本病的区域性暴发.  相似文献   

13.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别名多种,病型多样,以呼吸道型多见,犊牛死亡率可达85%~100%。有些牛群血清抗体阳性较高,潜在威胁巨大,且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是目前危害养牛业的重症之一,应引起有关企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快研制、完善预防。本病对牛的危害和影响仅次于牛结核病,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之一。1病原介绍病原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带囊膜,呈对称正20面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养牛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牛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加。如牛大肠杆菌病就是牛群中常发的疾病,本病也叫犊牛白痢病,是由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败血症和严重腹泻,现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动物粪便、垫料、灰尘和空气当中,当环境条件变化、饲养管理不当、牛舍卫生条件差等应激因素存在时会诱发本病。传染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犊牛未及时吃到初乳或喂量不  相似文献   

15.
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ay Hepadtis,简称IBH)是由I型禽腺病毒感染所致的以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通常同时伴随发生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或传染性贫血。已知有12种血清型的禽腺病毒与本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条件性疾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引起肺浆膜、心包以及腹腔浆膜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为特征的呼吸道综合症。本病又称为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当猪群处在断奶、混群、转栏、运输、寒冷等应激条件下或在感染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复杂疾病的情况下。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危害更为严重,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简称IBR)是牛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气管炎、鼻炎,其次为结膜炎,传染性脓癌性阴道炎,龟头包皮炎等,此外,有些牛还可发生隐性感染。本病极易传播,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了摸清IBR对我省牛群的感染情况,1987年,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如下。一、方法:IBR病毒——血清中和试  相似文献   

18.
正牛传染性脑膜炎又名牛传染性血栓栓塞性脑膜炎,是牛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及病理学上有多种类型,以血栓栓赛性脑膜脑炎、血管炎、关节炎、胸膜炎和肺炎为其特征。本病于1956年由Griner等在美国首先做了报道,以后在英国、加拿大、德国和瑞士也发现,现已遍及世界大多数养牛国家。本病主要发生于奶牛和肉牛,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牛群受拥挤和寒冷刺激等应激因素作用而诱发。放牧牛较少发生,但经长途运输后有时也可暴发本病。  相似文献   

19.
费强 《山东家禽》2014,(3):60-60
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型众多,它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在鸡的泌尿器官上的一种特殊表型;或者说,它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某些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鸡全身性感染过程中在肾脏上的一种突出表现。 发病原因分析①传染性支气管炎是条件应激病,温度忽高忽低,鸡群易受凉,抵抗力下降,极易引发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②冬春季节,由于鸡舍条件的限制,当通风与保温发生矛盾时,  相似文献   

20.
<正>猫传染性腹膜炎,最早报道于欧洲,是由猫冠状病毒(FCoV)感染引起的。猫冠状病毒属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目前已知猫冠状病毒有几十种亚型,只有少数亚型会致猫传染性腹膜炎。1流行病学不同年龄的猫对此病都可感染,但一般以6月龄~2岁的幼猫发病率较高,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从数月至数年不等。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弱,大多数消毒剂可使其灭活。应激条件以及感染猫的自身疾病和猫免疫缺陷病等都是促使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可经排泄物、口鼻分泌物等传播。健康猫在接触病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或病猫的粪便有可能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