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油菜根肿病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油菜的正常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油菜发病面积200万hm~2,平均产量损失达20%~30%,严重田块产量损失达60%以上。因其病菌传染性强,传播蔓延快,防治难度大,被称为"油菜癌症"。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该病害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湖北省宜昌、荆门、荆州等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布。为此,石首市作为荆州地区的重要油菜产区,积极开展了油菜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5种杀菌剂和1种微肥于油菜苗期2~3片真叶期进行灌根处理,以传统的石灰处理方法比较,评价不同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5种杀菌剂处理、微肥以及石灰处理均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效,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达90.82%;从产量损失方面比较,10%氰霜唑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60%硫磺·敌磺钠可湿性粉剂处理可显著减少根肿病引起的产量损失;50%氟啶胺悬浮剂处理较对照增产不显著,而且对油菜生长有抑制作用;油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与油菜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796 2,油菜产量(y)与病情指数(x)的回归方程为y=-32.65x+2 372。  相似文献   

3.
影响油菜根肿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十字花科根肿病在安徽黄山油菜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限制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大田调查、田间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品种抗性、土壤性质及种植方式、前茬作物和气象因子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油菜品种根肿病的发病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汇油50’最感病,‘浙双72’最抗病。移栽田较直播田发病轻。砂壤土油菜根肿病发生最重,黏性土发病次之,壤土发病最轻,前茬为甘薯、水稻和玉米的田块,发病轻,前茬为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油菜根肿病发生最重,前茬为大豆的田块,发病次之。9月份月均温、9月上旬降雨量和9月下旬降雨量等气象因子与根肿病发病率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4.
当阳市地处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年均种植油菜2.67万hm2以上,是湖北省优质油菜示范县市。油菜根肿病属十字花科根肿病,是湖北省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对象,近年来传人我市,并呈逐年扩大趋势。油菜根肿病危害大,损失较重,对我市油菜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油菜移栽或直播其亩苗量大,防治根肿病采用常规药剂根灌,人工强度大,加之油菜经济效益低,农户不易接受。采用油菜籽药剂浸种直播和油菜蘸药泥移栽,可大大减少人工,农户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油菜根肿病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永凯 《植物医生》1995,8(5):25-27
油菜根肿病发生及防治研究袁永凯(四川省雅安地区农业局,625000)十字花科根肿病是十字花科植物最重要的一种病害,常年造成30~50%的损失,严重时引起毁灭性灾害。雅安地区70年代曾普遍发生该病,因耕作制度改进和种植结构调整,病情基本消失。1988年...  相似文献   

7.
在苤蓝连续3年绝收田,采用苤蓝主要生物学性状、产量、发病株率、防效及药剂成本等指标评价"土壤调理剂+枯草芽孢杆菌+S-诱抗素"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对苤蓝根肿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后,苤蓝田发病株率和防效分别为56.00%和78.08%,当地常规防治的发病株率和防效分别为89.33%和48.85%,在药剂成本接近的情况下,苤蓝主要生物学性状优于当地常规防治,产量提高82.08%,可作为大田苤蓝根肿病全程绿色防控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茎象甲的为害不断加重,造成产量降低,给种植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描述了油菜茎象甲的形态特征,总结了该虫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和为害油菜的特点,介绍了毒土防治、药剂防治和农业、人工防治等主要防治方法,旨在为田间油菜茎象甲的识别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肿病严重危害油菜、白菜、甘蓝、芥菜在内的十字花科作物,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以降低该病害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病原菌—根肿菌能以休眠孢子的形式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即可萌发并迅速传播。生防菌是从拮抗病原菌和诱导植物抗性的角度寻求防治病害的一种方法。作者首先对获得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菌的方法进行阐述,重点总结了生防菌的来源和筛选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生防菌,又简要综述了生防菌菌株的分类鉴定、发酵及拮抗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施用生防菌的方式和时间。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农业防治措施对油菜菌核病控制作用的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 ,常年种植 1 7 33万hm2 以上 ,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常发性重大病害 ,近几年随着种植品种的优质化、双低化 ,该病的发生更加普遍 ,农民防治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适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2 0 0 2年、2 0 0 3年连续两年我们就农业防治措施对油菜菌核病的控制作用进行了专题探讨。通过用农业防治措施与化学防治和不防治空白对照相互比较来评价农业防治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田基本情况两年均选在黄州区禹王办东湖村同一片的 1 2块…  相似文献   

11.
油菜根肿病的药剂防治及其保产效果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敌磺钠、硫酸铜、多菌灵和代森锰锌4种杀菌剂不同浓度进行油菜根肿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有一定防病效果,尤以50%多菌灵WP的防效最好,且药剂浓度越高的防效越好,防效越好的油菜产量越高.药剂防病的保产作用,是发病株率减少和病株病情减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兴起的美丽乡村观油菜花旅游热潮和湖北保持多年油菜生产全国领先地位,或许由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蔓延而消失。根据我们近十年来的监测与调查,宜昌市长阳县高山种植的萝卜发生十字花科根肿病最早,危害较重。近五年宜昌枝江当阳、荆门沙洋等地在油菜上有零星发生。2014年12月在沙洋县调查,发现一块面积约两点五亩油菜田中70%以上的油菜植株染病,程度相当严重。大部分油菜的根部已形成数目和大小不等、形似指状、短棒状或球  相似文献   

13.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植物医生》2011,(6):42-43
根据楚雄州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规律,从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两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球甘蓝抗根肿病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简称甘蓝,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甘蓝根肿病是由芸苔根肿菌(Pla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面积急剧增加,造成甘蓝产量和品质大幅度降低,选育抗病品种成为防治根肿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连续2年开展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用量0.125×10~8~0.2×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移栽前蘸根,移栽后灌根4次,防效达53.1%~65.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大白菜根肿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是防治大白菜根肿病较好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6.
油菜菌核病一直是长江流域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一般年份产量损失1~2成,大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3~5成,且严重影响品质。多年来农民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技术始终不能落实到位,原因是油菜菌核病发生期都在花期以后,特别是盛花期后发病最重,而花期油菜田间分枝繁茂,操作极不方便,而且严重损伤植株,迫于无奈,农民即使知道油菜菌核病发生重、损失大也不防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不断受到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多种作物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四川省乐至县自2016年以来开展油菜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结果显示,示范区油菜有效角果率、结实率、产量和质量等均比仅靠风媒自花授粉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667m2产量提高10%~15%,净收益提高194.40元;在病虫害控制与农药使用方面,化学农药使用量比常规防治区减少50%左右,对菌核病的防效59.58%,有效保护了蜜蜂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总体收益提高.  相似文献   

18.
油菜病毒病在中国分布很广,常造成油菜籽产量的严重损失,是油菜的主要流行性病害之一。有关油菜病毒病的自然区划以往研究报导甚少。为了提高油菜病毒病预测预报的正确性,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作者根据全国油菜病毒病研究协作组在1980年至1986年积累的资料和有关历史文献,并参考全国种植业区划,对我国油菜病毒病病区作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19.
春油菜蚜虫的为害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是造成春油菜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991~1992年作者研究了春油菜不同生育阶段受蚜虫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油菜植株受蚜虫为害时,导致株高下降、有效角果数减少、单株产量下降。油菜苗期、苔花期、角果期的临界为害量分别为12~15、50~100、90~100(头/株)。根据虫量与产量损失预测模型,结合春油菜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经济效益及天敌各防治风险等因素,本文提出了每hm~2产1050kg的油菜田,防治指标为12头/株。  相似文献   

20.
土壤处理药剂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病害,对十字花科作物危害很大。近年来对湖北长阳高山蔬菜形成很大威胁,曾采用五氯硝基苯、金雷多米尔、达科宁等农药防治,效果不佳。由于我国目前尚未真正登记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农药,我们将已有文献中提到能够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主要农药品种收集起来,在长阳高山蔬菜基地考察这些化学农药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菌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