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趴窝病一般是指怀孕母马产前产后出现站立和运步困难甚至经常趴窝不起的一种混合型代谢性骨病。本病只发生在产驹季节(2~8月份),其中以4~5月份最为多见。本病仅见于从产前一个月到产后一个月之内的母马,尤以产后较为多见。笔者对来院诊治的趴窝病马15例进行了治  相似文献   

2.
马产后瘫痪病,俗称趴窝病。病马多在产后十几天内发生腰腿疼痛,甚至卧地不起。但亦有少数母马在妊娠后期(产前1~2个月内)即发生腰腿疼痛,轻者产后可自然消失,重者多在产后腰腿瘫痪卧地不起。本病在我国东北地区历年均有发生,其残死率可高达总发病数的20%左右。但尚缺乏比较理想的防治办法。为此,我们曾于1981~1982年对本病的诊疗进行了初步探  相似文献   

3.
马趴窝病是指妊娠母马在产前、产后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纤维性骨营养不良。临床上以围产期腰腿僵硬,起立困难,明显跛行和卧地不起为特征。多发生在4~7岁的妊娠马。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的4~6月份,临产前至产后20d以内发病的居多,对生产危害较大。多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21例,治愈19例,治愈率达90.5%,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马妊娠毒血症是一种妊娠后期的代谢性疾病。病马主要表现为产前顽固性、反复性食欲减退,食欲时有时无,或者突然不吃不喝。此病病死率较高。1发病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膘肥且妊娠后期不劳役、不运动的马匹。发病时间一般为产前几天至一个月左右(多为10 d以内)。2病因母马妊娠后期营养不足、胎儿发育过快,可  相似文献   

5.
奶肿乃母马哺乳期间乳房呈现硬、肿、热、痛,并拒绝幼驹吃奶的一种疾病。在临产之前或妊娠期间亦有发生。1病因多因母马于产前产后,三焦壅热,热毒流注乳房,瘀结而生肿胀。或由于乳孔闭塞,乳汁蓄积,或乳汁分泌过盛幼驹吸乳量少,或产后幼驹死亡,乳汁不能消散,积聚于乳房之内,郁结而成本病。此外,乳房受到创伤、压伤、咬伤、踢伤、打伤等,亦常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淤治疗母马趴窝病的疗效观察》在吉林畜牧兽医1986年第二期刊出后,先后收到了几位从事兽医临床工作的同志来信询问各个时期所用汤剂的成分组成和补磷的有关技术事宜,为使这个科研成果在东北地区,特别是我省得以应用,进一步观察用活血化淤疗法治疗母马趴窝病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根据中国农科院兰州中兽医研究所拟制的方剂,结合我县几年来治疗本病的实际,现将几个方剂介绍如下:辨证施治,马产前趴窝症用“益气活血汤”治之;马产后趴窝症,初治,连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围产期奶牛和泌乳奶牛尿和乳中酮体抽样检查 ,选择对酮病做出早期诊断的最佳时间和方法。为此将年龄在 4~ 1 0岁 ,胎次在 2~ 7胎的围产期 45头奶牛按产前和产后的天数不同分为 9个小组 ,每组 5头牛 ,1组为产前 1 5d,2组为产前 1 0 d,3组为产前 5d,4组为产前 1~ 2 d,5组为产后 1~ 2 d,6组为产后 5d,7组为产后 1 0 d,8组为产后 1 5d,9组为产后 2 0d。应用酮粉法和试剂法检测各组牛尿和乳中酮体含量 ,同时应用酮粉法检测泌乳牛尿样 1 0 6份和乳样 70份。结果表明 :试剂法和酮粉法均可用于早期检测尿中酮体 ,临床上以粉剂法更佳 ;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应在产后 1 0 d左右开始 ,尿酮阳性率高而敏感 ,乳酮阳性率低而准确 ;尿酮阳性率集中在产后 6 0 d和 1 2 0~ 1 80 d,尤其产后 2 0 d乳酮阳性明显  相似文献   

8.
马趴窝病是指妊娠母马产前、产后出现站立和运步困难,严重的趴卧地不起疾病的俗称。 笔者从事临床诊疗20多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40多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92%以上,现将治疗该病的体会简要的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9.
掌握草食家畜的最佳利用期和最佳配种时间,能保证提高受胎率,增加产仔胎次和产仔数,提高养畜的经济效益。现将马、牛、羊、兔等草食家畜的最佳利用年限和最佳配种时间介绍如下: 马:开始繁殖期公马为36个月,母马为30~36个月,可繁殖最佳年限为公马15年,母马18年。母马在3~7月份发情,5月是发情配种旺季。母马发情持续4~7天,适宜配种时间为发情后5~6天,以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 ,临床接诊了 9例马抽搐症病例。因对该病病因了解不多 ,见到的报道有限 ,特予以介绍。1 发病情况  在农村 ,养马的还比较多 ,以前曾见过马发生抽搐病 ,主要发生在马的妊娠后期、哺乳期 ,个别见于马驹。近年来 ,临床收治了 9例抽搐病马 ,其中妊娠后期母马 4例 ,哺乳期母马 4例 ,马驹 1例。发病季节在 5~ 7月份。2 症状  呈间歇性发作 ,每日发作数次 ,或隔日发作。轻者 ,只见神经兴奋性增高 ,易惊 ,颈和四肢轻度震颤 ,发作持续时间短 ,次数少 ,发作间歇期长。重症 ,精神高度兴奋 ,头颈和全身肌肉痉挛 ,强直性收缩 ,鼻孔开张 ,鼻…  相似文献   

11.
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是母马生殖道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交配传播,1977年首见对本病的描述。本病主要发生于英纯血马,但在其它品种中亦有发生。目前,欧洲、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对本病均有报道。1977年春季,在联合王国和爱尔兰的29个农场中,有近200匹母马和23匹种公马发生感染。各农场母马发病率不等,低的不到5%,高的达30%,经过充分地实验室研究,正式确定为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CEM)。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的产后盗汗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也不乏其病。笔者在2005~2011年间运用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奶牛产后盗汗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病因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奶牛产后耗气伤阴,阴虚内热迫汗外出,故阴虚是本病的主因。多因奶牛营阴素亏,加之产犊时失血伤津,更进一步损伤阴液,以致阴虚内热。奶牛夜间休息时,阳乘阴分,迫津外泄,所以会出现盗汗。早晨醒后阳气卫外,充腠理,实皮毛而汗自止。2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2例均为城子街镇兽医站门诊患畜,年龄5~11岁,病程6~30d。  相似文献   

13.
马媾疫是由马媾疫锥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生殖器官粘膜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的原虫病。同时它也是一种皮肤寄生虫病。目前很少发生。本病潜伏期一般是8~28d,也有2~3个月的。若不应用特效药物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则会呈一种多发性神经炎。病程发展常有一定的顺序性,依次分别为:水肿期、皮肤病变期及麻痹期。今年五月,笔者接诊了某村的两个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调查该村仅有两匹马,一匹公马,一匹母马。先后发病,病初体温稍升高,食欲无明显变化,反复出现短期发热,经几个兽医先后诊治,持续应用消炎退热药物两星期左右,仍不见好转,并且…  相似文献   

14.
趴窝病是母马产前产后发生腰腿疼痛,甚则卧地不起的一种疾病。东北地区春天产驹季节母马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据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调查统计,东北三省年发病达25000匹左右,平均残死率为20%以上,经济损失极大。本病多年来实行补钙或西药综合疗法,效果不够满意。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于1981—1984年,在黑龙江、吉林省进行了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初步认定本病为“血淤”  相似文献   

15.
孕马产前截瘫的防治李叙杭陈增乐(山东招远市畜牧兽医总站·265400)产前截瘫,是母马产前后躯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孕马产前一个月,表现喜卧,站立困难,后躯摇晃无力,步样不稳,后躯卧地不能站立。可采取下列防治措施。1母马妊娠后期要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6.
据我们1987~1990年调查,我州羊衣原体病的感染率为4.57~15.65%;牛的感染率为26.67%;马的感染率尚不清楚。门源种马场是我省优良马新品种繁殖基地,共有种马660匹,其中生产母马260匹。近年来母马产弱驹,幼驹患肺炎,关节肿大,幼驹腹泻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该场马群中衣原体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我们于1989年5月对该种马场进行了马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在87份被检血清中,以直接补体结合试验检出阳性3份,占3.45%。以间接血凝试验检出阳性6份,阳性率为6.9%,可疑4份,占4.6%。通过本次调查证实,门源种马场的马群中确有衣原体病的流行,其阳性率在3.45%以上。这次调查结果马的阳性率不高,这可能与衣原体病在畜群体内的抗体消长规律(抗体在流产后3个月逐渐消失)有关。我们认为实际的感染率可能要比调查结果稍高。  相似文献   

17.
<正>母马因接产或产后经子宫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高度发热性疾病,叫马产褥热。通常在产后3~4 d,母马食欲减退或废绝,阴道内流出脓液,引起全身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而死亡的一种临床高危病。依笔者二十多年治疗180余匹马产褥热的临床经验,认为一名基层兽医技术员,只要有良好的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治愈95%的马产褥热。1发病情况宁蒗县新营盘乡,属于高寒山区,有农户4 276户,饲养马匹2 200余匹,其中母马1 400余匹。每  相似文献   

18.
犬产后子痫病也称产后搐搦病、产后癫痫病、产褥痉挛病、产后风,是一种以低钙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代谢性疾病.本病临床特征为全身痉挛,呼吸急促.虽然本病在产前、分娩过程中或产后6周之内均可发生,但以产后2-4周发生为最多,且多见于泌乳量高的或小型、兴奋型母犬,本病发病急,如不及时治疗,几日内可引起死亡.笔者曾用中西药配合治疗100多例本病,均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妊娠的母马、母驴既要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又要使役。所以,应该根据妊娠后不同时期对其进行日粮和饲养管理的适应调整。1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技术母马的妊娠期为11个月左右。妊娠期间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母马本身营养良好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儿不流产,分娩顺利,幼驹健康结实,产后泌乳量多,能满足幼驹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病为马丝状线虫和指形丝状线虫的幼虫寄生在马眼房液中引起的。虫形如白线,长4—8厘米。寄生数量不等,一般为1个。本病从9月份到第2年1—3月份多见。幼虫侵入眼房内,可引起角膜炎,虹膜炎、白内障。病眼羞明流泪,白翳遮睛,视力减退,若不及时穿刺取虫,终久导致病眼失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