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徐家钰  吴菲  吴越华  徐渊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04-105,153
通过施用人粪有机肥配无机肥、无机肥,研究其对菜心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人粪有机肥配无机肥菜心产量显著高于施用无机肥。施用人粪有机肥配无机肥能提高土壤pH,降低连作土壤的酸化风险。经过4茬的菜心种植,表明施用人粪有机肥配无机肥土壤微生物总数增加,显著高于原始土壤。  相似文献   

2.
曾小平  石林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9):110-111,121
对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脱硫灰与富钾硅酸盐矿物复合生产的新型硅钙钾土壤调理剂进行了木薯种植试验,并与不施肥、配方肥+有机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配方肥+有机肥、配方肥+脱硫灰硅钙钾土壤调理剂后,木薯的叶绿素含量均增加。茎基部粗度以不施肥最小,配方肥+有机肥和配方肥+脱硫灰硅钙钾土壤调理剂略高。施用配方肥+脱硫灰硅钙钾土壤调理剂、配方肥+有机肥能较明显提高单株结薯数与木薯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产80.7%和64.1%。在经济效益方面,施用配方肥+脱硫灰硅钙钾土壤调理剂经济效益最高,较不施肥提高79.5~409.3元/hm2,其中乐昌试验区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连续施肥对土壤供肥和水稻吸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10a不施肥的土壤仍保持一定的基本肥力.水稻从土壤吸收的养分三要素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稻茬、稻根自然归还土壤,这是水稻土保持一定养分水平的物质基础.随着生育期的进展,水稻植株的吸肥总量不断提高.施用化肥不但可提高植株三要素的含量,而且也提高植株吸肥总量,化肥配合增施有机肥(如猪粪或稻草)又有进一步增加植株吸肥强度和吸肥容量的效果.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随着水稻生育期的进展而逐渐减少.增施化肥有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作用,如再配施有机肥则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施肥10a对土壤三要素产投比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旱农区施用有机肥的保水培肥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旱地施用有机肥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和培肥效果,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降水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有机肥配施无机氮磷肥料后可明显提高旱地小麦产量,与等氮纯无机肥施用区相比,小麦增产17.9%~26.8%。  相似文献   

5.
1商品有机肥施用优点1.1养分齐全商品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全面提供作物氮磷钾及多种中微量元素,农作物施用商品有机肥后,能明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1.2改善地力施用商品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透气、保水、保肥能力,防止土壤板结和酸化,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对作物的不良影响,增强作物的抗逆和抗病虫害能力,缓解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6.
1商品有机肥施用优点1.1养分齐全商品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全面提供作物氮磷钾及多种中微量元素,农作物施用商品有机肥后,能明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1.2改善地力施用商品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透气、保水、保肥能力,防止土壤板结和酸化,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对作物的不良影响,增强作物的抗逆和抗病虫害能力,缓解连作障碍。2商品有机肥施用数量  相似文献   

7.
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既可以增加土壤潜在养分,又能增加速效养分;有机肥中的腐殖质,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以及提高土温的作用;施用有机肥不但能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而且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土壤微生物活动显著增强,对增加作物营养和提高土壤肥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广辟肥源,改善积肥保肥方法,提高肥料质量,扩大施肥面积,增加施肥数量,对建设高产稳产农田,迅速提高作物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可以互相补充和促进,能更好地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施用有机肥能提供作物多种营养元素,并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供应作物需要,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和培肥土壤,还可防止因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有机肥肥效慢,养分含量低,不能满足作物旺盛生长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能够及时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并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肥料的转化和分解.磷素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土壤对磷肥的固定作用,提高磷肥的施用效果.因此,有机肥与化肥混合使用,就可使改土和供肥相结合,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缓急相济、相辅相成、增进肥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土壤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土壤中微生物总量与有机肥的关系,为提高农田土壤生物肥力、培肥土壤、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及有机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控制条件下研究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小麦土壤速效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1)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2)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结论】施用有机肥除了直接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和改善理化性质外,还对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腐殖质性质及存在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a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并使腐殖质的氧化稳定性降低;而施用无机肥在本定位试验并没有导致土壤腐殖质下降,反而稍有提高,但腐殖质的氧化稳定性与无肥处理相当。从腐殖质分组组成看,施有机肥可明显增加游离态钙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对于Long土,施肥对二三氧化物结合态腐殖质影响不大。从结合形态看,有机肥和无机肥虽然都使松结态、稳结态、紧结态腐殖质的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相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水稻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土壤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施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无机肥处理,并设施用土壤调节剂和不施用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能促进水稻分蘖,但肥效较慢,水稻前期生长不及单施化肥,而后期明显强于对照。随着施用有机肥比例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其中处理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8 724.30 kg/hm2,比对照增产6.7%。施用土壤调节剂后有利于增产,平均产量水平达8 440.05 kg/hm2。[结论]有机肥和土壤调节剂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其分蘖增多,增产效果明显。施用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并施用土壤调节剂时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8 791.95 kg/hm2。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对潮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对潮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在日光温室内设置不同用量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在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菜田施用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收获期高量有机肥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明显。施用菌渣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多种酶活性,脲酶和蛋白酶活性随着施用量加大而增高;不同用量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根据实测结果可知,无机肥可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提高,无机有机肥配合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较多,直接施用有机肥料可刺激土壤微生物生长.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最多。具有发达根系的植物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可做为栽培管理措施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4.
施用商品有机肥对橘园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施用商品有机肥对橘园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能够降低橘园土壤酸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提高土壤中交换性钙、镁的含量,但对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没有影响;施用商品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15.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培肥改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了有机无机肥对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中牛粪对土壤有机质贡献最大,以后的顺序依次为猪粪、稻草、麦秸、绿肥(田菁)。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而且能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的含量。经过13a不同有机物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量下降,通气孔隙度、总孔隙度和>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N、碱解N、速效P等含量迅速提高,土地生产力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还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优于单施有机肥或无机肥,且随着总N施用量增多,最佳有机无机比例中有机肥比例亦增多。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动植物有机肥在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方面的作用,采用田间试验,以芝麻饼肥为对照,研究动植物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动植物有机肥明显提高了土壤脲酶、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含量,其中动植物有机肥处理C在移栽后60 d显著增加了脲酶活性,在移栽后30 d显著增加蔗糖酶活性,在移栽后30 d和60 d显著增加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移栽后30 d显著增加了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数量。施用动植物有机肥的处理C,无论对土壤酶活性还是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作用均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农业利用条件对黄土胶结物质组成与团聚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安塞自然植被土壤和农田土壤(包括施有机肥、施无机肥、不施肥对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粒级团粒中有机质和碳酸钙的分布特征及去除胶结物质前后的粒度组成,探讨不同农业利用条件对黄土团聚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均以粒径0.05 mm(45%~65%)和粒径0.002~0.05 mm(30%~45%)的团粒为主;相对于自然土壤,农业活动对粗粒级团粒中碳酸钙的溶解再沉淀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增加粒径0.002mm次生碳酸钙含量;不施肥和施用无机肥显著降低粒径0.002 mm团粒的有机质含量,而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粒径0.05mm和粒径0.002mm团粒的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大团聚体(250~1 000μm)的形成;逐步去除胶结物质过程中,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团粒逐渐破碎,粒度分布曲线和累计曲线均向左不同程度推移。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中碳酸钙和有机质均对土壤颗粒产生胶结作用,且施用有机肥的土壤中碳酸盐和有机质的胶结团聚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8.
对旱地莜麦施用不同量有机肥的试验表明,施用有机肥对苗期要有素和地上部干物质重无明显影响,而成熟期根系和地上干物质重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有机肥对莜麦的株高和穗长无明显影响,但对单株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有明显影响,施用90t/hm^2有机肥的处理较不施有肌肥对照单株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12.3粒,6.41g,1875.1kg/hm^2,筱麦收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机肥的用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结晶有机肥对土壤磷吸咐和解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不同用量的结晶有机肥处理土壤,培养1月后,研究了它们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有机肥能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表现为施用该肥料的土壤,磷等温吸附的Langmuir方程常数减小,土壤对磷的亲和力减弱,且随着结晶肥用量的增加,这一效应更加明显。与吸附相反,结晶有机肥能促进土壤磷的解吸,土壤磷的解吸量与结晶有机肥用量呈正相关,且起始磷浓度较低时,结晶有机肥增加磷解吸的效果吏显著。此外,研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动植物有机肥在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方面的作用,采用田间试验,以芝麻饼肥为对照,研究动植物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动植物有机肥明显提高了土壤脲酶、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含量,其中动植物有机肥处理C在移栽后60 d显著增加了脲酶活性,在移栽后30 d显著增加蔗糖酶活性,在移栽后30 d和60 d显著增加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移栽后30 d显著增加了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数量。施用动植物有机肥的处理C,无论对土壤酶活性还是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作用均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