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银生  张翔 《农业考古》2006,(1):179-182
现有的资料表明,烟草和吸烟行为起源于中南美洲。烟草何时何地最早传入中国,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烟草史研究的深入,与烟草相关的文物相继出土,人们对烟草的传入有了新的认识。目前,烟草传入我国可大致分为以下几条路线。一是由菲律宾首先传入台湾、福建  相似文献   

2.
闫敏 《古今农业》2008,(4):99-104
明清时期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学术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建国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七个方面:烟草是否我国本土原产作物、烟草的传入时间、烟草的最早传入地、烟草的传入途径、烟草在全国的传布状况、烟草在我国迅速传播的原因、烟草的传入对我国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虽然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仍然需要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烟草原产美洲,明末清初传入直隶,而后迅速在省内广泛传播,全省先后皆有种植,随之产生较发达的烟草加工业。清代直隶烟草业以昌平、易州、雄县等地较为发达,烟草总产量较高,然由于北京市场的存在,直隶所产烟草多为供应北京消费,另又需从山东、东北等地区大量输入。本文使用地方志、笔记、税关、档案等文献资料,探讨清代直隶烟草经济发展的传入、种植、加工、流通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外来作物,其引入和传播在解决云南明清时期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考据发现,马铃薯传入中国和云南省的时间及主要路线,以及传入后在云南的传播路线。传入和传播路线主要为;(1)1615年后由印度经印—缅—滇通道传入滇西,并广泛种植于迪庆、丽江、大理和怒江州,此细胞质类型为W/α型;(2)1788年后经四川凉山州传入楚雄永仁,后在滇西各州及滇中广泛传播,此为W/α型;(3)1843年左右经贵州进入昭通,在滇东北及黔西南大面积种植,此为T/β型。马铃薯的传入及传播深远的影响了几百年来云南的农业结构、移民、矿产开发、少数民族迁徙及宗教信仰,其本土化也加快了主粮化进程并提供了科学育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烟草传入中国的问题,一直是史学界在烟草史研究中的重点。但在以往烟草史的研究之中,将各种烟草一概而论,认为烟草皆为明末自东南亚与朝鲜传入我国。事实上烟草自种层面上可分为黄花烟与红花烟,前人的研究更多集中于红花烟传入问题,大大忽视了对黄花烟传入问题的研究。明末传入中国的烟草为红花烟,而黄花烟则不同,其应于乾隆年间自俄国传入我国。在本文中,笔者将依靠文献材料,首先对烟草品种进行简单分析,而后尝试从世界史宏观的视角出发,对黄花烟传入我国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丰艳 《农村百事通》2007,(14):48-49
中国抗击高致病性禽流感积累了一套可行的经验。然而,禽流感已成为世界性流行疫病,候鸟迁徙的三大路线都经过中国,乌蒙山区的黔西北、滇东北一带的威宁县、会泽县等地是黑颈鹤等候岛的栖息地,要严防这些候鸟从东北等地带人禽流感病毒,因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是新传入我国的农业害虫,其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的农业害虫,曾于2017年被列入世界十大害虫“黑名单”,也是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目前其在我国南方发生危害严重,进入春末夏初,本地春玉米进入生长期,其成虫还将进一步迁飞蔓延至长江中下游、黄淮、东北和西北等地危害,要提前谋划、周密安排部署,抓好相关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8.
<正>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近年由国外传入的一种新病害,1990年以来在我国东北、西北西瓜产地陆续发生,损失不小。1991年河北、山西也有发现,其发展之快应引起重视。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西瓜果实表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烟区当前种植模式以连作模式为主,南方部分烟区采用以“烟草+水稻”或“烟草+油菜”为主的一年两茬复种种植模式,黄淮、西北、东北等北方烟区几乎全是烟草单作连作模式。找到能够安全越冬、与烟草种植时间较好衔接、从而实现一年种植两茬作物,有一定经济效益、可大面积推广的作物,并建立以烟为主的综合种植模式是目前黄淮烟区研究重点之一。所有以烟草为主的新种植模式都应该立足于烟叶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满足衔接作物农事操作简单、投入不大、有一定收益、烟农比较容易接受的要求,才能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证认为,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 L.)于16世纪80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最早的传入点是浙江。以浙江为起点,向北、西、南3个方向传播。向北方向,经江苏传到山东,虽然江苏没有接受辣椒,但山东很快接受并把辣椒当作花椒的替代品,名称由番椒变成了秦椒;再以山东为中心,继续向河北、辽宁传播,东北的辣椒是闯关东的山东人传播的;向西传到了天津、山西、河南、北京、甘肃、内蒙古,形成华北传播路线。向西方向,从浙江沿长江西上,安徽、江西、湖北没有接受,但湖南很快接受了辣椒,并以湖南为中心,向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陕西等地传播,形成影响最大的长江传播路线,新疆的辣椒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由湖南军人传过去的。向南传播的速度非常缓慢,传到江西、福建的时间都较晚。从荷兰传入台湾的灌木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和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传入台湾的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 Jacq.),经福建传到海南和云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湿地-干草原植物多样性沿生境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该文采用样线法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干草原生境梯度进行样方布设,4条样线共计布设样方123个.在物种多样性软件(BioDiversity Pro)及统计软件(Microcal Origin)的支持下,对外业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并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量,对宁夏盐池湿地-干草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同一条样线的不同植被带(按照生境特征及植被类型分为湿生带、交错带和干旱草原带,简称“三带")间物种多样性差异很大,无论是反映物种数量和种类的丰富度指数R,还是综合反映物种多样性的综合多样性指数Y,交错带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这正是交错带的边缘效应的体现.均匀度指数旱生带大于交错带,这与盐池草原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和荒漠化逆转、优势群落逐渐形成的实际状况相吻合.4条样线物种多样性计量结果表明:东样线和东北样线由于受人为干扰比较小,同时所处地形抬升比较小,使交错带拦截的物质、能量相对较多,所以东样线和东北样线各种多样性指标都高于其他两条样线,尤其东北样线的Simpson综合多样性指数D比最小的西北样线高39.92%.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有句老话叫"烟酒不分家",但相对于酒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烟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不过从烟草传入后就一直伴随着"禁烟"措施。烟草最早于明嘉靖年间由菲律宾传入明嘉靖年间(过去认为是万历年间),烟草由菲律宾(时称吕宋国)传入中国,至今还不到500年。但烟草一经传入,即迅速流行开来。最早记录烟草进入中国的是明代姚旅所撰的  相似文献   

13.
烟草疫霉对烟草的致病性及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分离自东北,华东等11种寄主植物上的20个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等于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菌株接种6个烟草品种,测定了烟草疫霉对烟草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分化。指出来自烟草的烟草疫霉菌株对烟草具较强的侵染能力,亦可以侵染黄瓜,茄子和番茄的果实,但大多数非烟草寄主来源的菌株经伤口接种亦可以侵染烟草,引起典型的症状。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匡达人 《农业考古》2000,(3):201-204
近年在研究烟草起源上,有的研究者提出我国有自己的烟草起源,综合其理由有三;一是从我国古诗词里提到的“烟草”推断;二是从我国古文献和民间传说上提到的烟草上论证;三是从我国的野烟考察上引源。其实,这不是误用了史料就是误解了史料。根本的问题是没有从烟源的引种、栽培及成为人们的嗜好品上去着眼探讨、考察、论证。下面就这些推断论证展开辨析。一、从诗词推断的辨析有的论者,提出烟草起源于我国,寻找明代烟草传入我国以前的有关“烟草”诗词来论证。论者从清代学者赵翼的《陔佘丛考》(卷三十三)中谈烟草的一句话:“然唐诗云…  相似文献   

15.
在查阅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考证了烟草传入我国的时期和路径,并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诠释了明清时期烟草广泛种植的原因。最后,整理、总结了明清时期的烟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白蛾作为世界性检疫害虫,自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后,迅速扩散蔓延,严重暴发成灾,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多个省、市,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赣南烟草的传入与推广种植进行了梳理,对清代赣南烟草的生产加工、运销网络及产销特点作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作为后发型的赣南烟草生产与贸易,一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其后发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又没能摆脱对烟草生产先发地闽粤烟草经济的依附,并因此导致大量烟草利润外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查阅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考证了烟草传入我国的时期和路径,并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诠释了明清时期烟草广泛种植的原因.最后,整理、总结了明清时期的烟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白粉虱又名温室粉虱、小白蛾。属同翅目粉虱科,原产巴西、墨西哥一带。寄主范围广,据统计有47科900余种植物,包括多种蔬菜、花草、特用作物、牧草、木本植物等。偏嗜番茄、黄瓜和烟草等温室及露地蔬菜及观赏植物。扩散途径主要是检疫不严,通过苗木运输等人为因素而扩大传播区域。农业部已将其列为外来入侵生物,其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各省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佟英 《世界农业》2006,(3):46-47,51
烟草与人类相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原产地中南美洲生产与消费长达3 000年之久,传入欧洲大陆已有500多年,传入中国也有400多年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吸食烟草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消费习惯.现在全世界有11亿人吸烟,中国有3亿多,吸烟已成为一种社会性的群体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