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从荷兰引进的观赏菊花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并对所引进的品种主要性状与理想性状进行等权与加权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等权关联度大小依次为:romanov>Bretagne>ml.yellow>Kastelli>Amadea>Jeanny pink>Rados>Vennice>Bactica>Biarritc>pp.golden。加权关联度大小依次为:romanov>Bretagne>ml.yellow>Kastelli>Amadea>Jeanny pink>Vennice>Rados>Bactica>Biarritc>pp.golden。即romanov的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Bretagne和ml.yellow,这3个品种适合在昆明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引进的11个谷子新品种为材料,采用渗水地膜穴播技术,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了品种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穗数、生育期、穗长、穗粒重、穗重、千粒重、株高。通过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分析,结合生长期的抗病性、抗倒伏等抗逆性指标,筛选出适宜在当地种植的品种为张杂谷13、白良谷和黄金苗。  相似文献   

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2006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10个点、9个新参试品种的9个性状的综合数据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的等权与加权评判结果吻合程度高,其评判结果居前5位的品种与入选2007年续试品种相符,模糊综合评判法可用于甘薯高代新品系评比试验对新品系的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等权与加权关联度吻合程度低。  相似文献   

4.
红小豆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红小豆品种(系)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012-25、012-16、012-26综合表现最好,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关联度不同,6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粒重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荚数>百粒重>单荚粒数>节数>株高>荚长.  相似文献   

5.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品种是影响高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引进的11个粒用(食用)高粱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性状的权重大小依次为株高经济产量生育期单穗重单穗粒重穗长千粒重,进行粒用高粱品种引进筛选,应首先考虑株高和经济产量。各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大小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辽夏粱2号龙杂13号辽夏粱1号锦杂109号赤杂101号2297龙米粱1号吉杂158号济粱1号,综合性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和辽夏粱2号,适于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给烤烟新品系的选育和评价以及品种审定提供参考依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烤烟品系进行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分析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品系2002005-8和2002004-11综合表现最好,其中有8个品系都好于对照K326.等权灰色关联分析与加权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其分析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优于对照的8个新品系综合性状都具有相当的优势,可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8.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7个谷子品系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96-9207、009-342、94-9071综合表现最好,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关联度不同,6个农艺性状与穗粒重的关联度排序为:穗重生物产量节数株高穗长千粒重。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2001~2002年度山东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高肥甲组l3个品种(系)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中烟475表现最好,其次为潍62036、烟278、荷26-5-39和聊9518。与等权关联度排序相比,加权关联度排序的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品种(系)产量等多个性状的实际表现,构造参考品种和赋予不同性状以不同权重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18个桔类品种果实品质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关联分析法 ,对桔类 1 8个品种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 ,明确了最优品种。与等权关联度相比较 ,加权关联度的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出果实品质多个性状的实际表现。构造理想品种和赋予不同性状以不同的权重是灰色关联分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弱春性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的关系,为今后弱春性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12年河南省审定的32个弱春性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随着年份增加小麦平均产量呈递增趋势,而产量构成中仅仅千粒重呈上升趋势。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程度为:生育期(0.67362)〉穗数(0.43068)〉千粒重(0.20986)〉株高(-0.41054)〉穗粒数(-0.56406);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穗数(1.2466)〉千粒重(1.1301)〉穗粒数(-0.0342)。[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和河南省目前生态条件及种植条件,弱春性小麦高产育种应注重中多穗型品种,兼顾穗重。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食用豆类高效育种与栽培问题,以普通菜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黔西北主产地区的10个品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普通菜豆不同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X1(株高)X4(单株荚数)X2(主茎节数)X10(果实成长期)X8(生育期)X7(百粒重)X9(开花期)X5(荚长)X6(单株粒数)X3(主茎分支)。提出了在育种研究中结合相关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选育出适合本地区的高产普通菜豆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7个草莓品种的单株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结果数>二级序果数>单株产量>二级序果重>平均果重>一级序果数>果实横径>果实纵径>一级序果重>叶柄粗>硬度;相关分析表明,10个相关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顺序:果实横径>二级序果重>叶柄粗>果实纵径>结果数>一级序果重>二级序果数>平均果重>硬度>一级序果数;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做了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偏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排序为:果实横径>平均果重>一级序果数>硬度>结果数。通径分析还表明,果实横径和硬度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给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和确切评价以及品种审定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2003~2004年度山东省高肥乙组区域试验11个小麦新品种(系)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顺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良星99、954(5)-4、泰山008的加权关联度位列试验前三位,至2006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余品种(系)已先后淘汰。结果表明,与等权关联度相比,加权关联度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更接近。  相似文献   

15.
黔单23号产量与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敏娜  郑常祥 《农技服务》2009,26(11):11-12,17
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3号经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多抗、广适、丰产稳产等优点,适宜在贵州省种植。通过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黔单23号进行产量与构成因子之间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黔单23号产量主要因素为百粒重、单粒穗重、株高、秃尖,其对产量贡献大小依次为:百粒重>单穗粒重>株高>秃尖,建立了产量与主要构成因子间的多元最优回归方程:y=172.44-0.65 X_1-29.29 X_5+1.08 X_6+12.28 X_7。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夏大豆育成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河北省近年审定的18个夏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生育期〉脂肪含量〉株高〉倒伏〉病毒级〉单株荚数〉百粒重〉分枝数〉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早熟玉米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早熟玉米杂交种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株高R2>生育日数R1>穗粗R5>行粒数R7>轴粗R8>穗长R4>千粒质量R9>出籽率R10>穗行数R6>穗位高R3。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性状对产量影响的大小与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夏大豆育成品种农艺性状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河北省1975-2007年审定的40个夏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夏大豆产量从最初的2 250 kg/hm^2上升至2007年的2 940 kg/hm^2,增产幅度为30%。品种的农艺性状为:株高70-100 cm,生育期90-105 d,分枝数≥1个,紫花、圆叶,亚有限或有限型结荚习性,圆粒,黄或褐脐。百粒重高于18 g的品种占总数的72.5%。蛋白质含量≥44%的品种有4个,占品种总数的10%;蛋白质含量在41%-44%的品种有22个,占品种总数的55%。脂肪含量≥21%的品种为9个,占品种总数的22.5%;脂肪含量在18%-20%的品种有25个,占品种总数的62.5%。蛋白质+脂肪含量≥63%,并且脂肪含量≥20%的品种有6个,占品种总数的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