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猪是农村的传统项目,又是农民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要使养猪业持久不衰,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降低养猪成本。1.选好种猪和仔猪选好种猪和仔猪,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前提。在同等条件下,良种猪或良种杂交一代猪比一般猪具有增重快、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能节省饲料30%~40%。目前普遍推广的优良公猪有大约克、汉普夏、长白猪与当地优良母猪杂交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农村不少养猪户在选留种猪、科学饲养、防病、配种等诸多技术问题上认识不高,掌握得不好。因而,使母猪产仔少,仔不壮,生长慢,肥猪育肥期长,饲料浪费多、猪发病多,养猪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特提出如下农村科学养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选好猪苗不要乱留自产的杂交种猪第一,杂交的亲本种性要纯,质量要好。第二,父母本品种之间遗传差异要大,则杂交优势效益愈高。第三,猪苗最好选杂交改育猪或良种猪。杂交猪应是具有良好杂交效果的良种与地方猪间,或良种猪间的  相似文献   

3.
制约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当前农村养猪,特别是农户小规模养猪造成效益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太差 许多农村长期习惯饲养土杂猪,这样不仅容易传播疾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肉质差,不适应消费者求新求优的需求,致使养土杂猪与养良种猪效益差别越来越大。养一头土杂猪比养一头“杜长大”三元良种杂猪少收入100多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临夏县发展的实践证明,在我县农村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对加速生猪良种推广和杂交改良步伐、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推进我县生猪生产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农村地区应用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养猪产业的发展,需加以改进和提高。本文对临夏县猪改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猪改良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制约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当前农村养猪,特别是农户小规模养猪造成效益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八个方面:1品种太差许多农村长期习惯饲养土杂猪,这样不仅容易传播疾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肉质差,不适应消费者求新求优的需求,致使养土杂猪与养良种猪效益差别越来越大。养一头土杂猪  相似文献   

6.
农村散养猪为建始县生猪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的肉食品来源.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散养猪技术的落后,农村散养猪正逐渐退出养殖行业.由此,目前提升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已经迫在眉睫.发挥农村散养猪的生产潜力,必须要掌握科学化、合理化的饲喂方式,注意选择良种好猪、搭配全价日粮、及时供给饮水、做好清洁消毒卫生、完善疫病防治体系、树立“防重于治”、“养防于防”的理念等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效饲养管理商品肉猪六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引用良种采用良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科学养猪技术中,应推广高产瘦肉猪种,保护利用地方猪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常见的从国外引进的高产瘦肉型猪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主要将它们作为父本与杂交母猪或地方良种母猪进行杂交,生产商品肉猪。地方猪种一般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味佳、繁殖力高、母性好的优点,但瘦肉率低、生长慢,主要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畜牧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对大姚县广大农村养猪生产,加速猪良种推广和经济杂交改良步伐,提高整个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当前大姚县农村应用猪人工授精配种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猪人工授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农村的推广,对加速生猪良种推广和经济杂交改良步伐,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推进我国生猪生产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广大农村应用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须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农村生猪分户散养占据主导地位,该生产方式在圈舍、品种、饲喂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只有成立农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推广生猪良种和猪科学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疫病发生,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养猪能否见效益,在一般的市场情况下主要是看养猪能否保证出栏率。特别是商品肥育猪,出栏率高,效益就高,出栏率低,效益就低。在农村,同样是养猪,有的赚钱,有的却赔钱,主要原因就是许多养猪户尚未脱离落后的养猪方法和传统陋习,导致养猪效益不高。科学养猪关键是“种、料、病、管”,搞好这4个方面就能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获得更大效益。1充分利用优良种猪的杂种优势选择30 kg以上的杂种猪作为商品猪育肥对象,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杂交组合以良种洋三元杂交为最好,良种土三元杂交也可。养殖事实证明:采用二元杂交猪可比本地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5%~2…  相似文献   

12.
1建立良种追溯制度目前,越来越多的养猪企业(户)已经认识到良种猪在猪种改良及提高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种猪的品质与健康是生产优质猪肉的重要前提,因此,猪的健康育种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家庭养猪业是我国目前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形式.但是在农村养猪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一种生长缓慢或停滞的现象,它直接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笔者20年来对猪生长迟滞症形成的原因及防制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覃以智 《养猪》1993,(2):19-21
前言目前,世界养猪业发展趋势:一是迅速发展瘦肉型猪生产;二是逐渐过渡到集约化专业化养猪生产;三是重视健全良种繁殖体系,采用配套技术,使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广西80年代以来开始研究探讨摆脱传统的养猪模式,朝着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方向迈进。广西农垦局农牧处组织下属西江、明阳、金光等18个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猪肺炎支原体疾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以及腹泻疾病几种农村养猪常见猪病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我国广大农村养殖户提供参考以及借鉴,减少猪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升农村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规模养猪的最终目标是良好的经济效益,效益高低关系到规模化猪场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总结生产实践经验,找出提高规模养猪效益的措施。1引进良种品种是基础,优良的品种是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品种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猪只的生长快慢、饲料报酬高低和生产成本的多少,还关系到肉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优良猪种的遗传潜力大,产肉量高,在相同的猪群数量和饲养管理条件下,优良猪种的产肉量比地方猪种增加20%~35%,从而减少了饲料费用,提高了  相似文献   

17.
猪的良种繁殖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加快品种改良和商品猪生产主要措施之一。我县从 1998年开始在 8个乡镇 15个瘦肉型猪基地村开展了良种猪繁殖改良工作 ,到 1999年良种猪人工授精已在 18个乡镇的 2 6个瘦肉型猪基地村广泛推广运用 ,1年内 2 6个瘦肉型猪基地良种猪人工授精改良点共实行人工配种 82 2 4头次 ,占全县配种母猪总头次数的 2 2 8% ,良种公猪占种公猪总头数的 85 2 % ,其中瘦肉型种公猪普及率达 55 7% ,出栏商品瘦肉猪 8 4万多头 ,占生猪出栏总数的 4 3 1% ,由于基地的建立 ,良种猪人工授精的推广 ,商品瘦肉猪生产正在向全县幅射…  相似文献   

18.
制约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当前农村养猪,特别是农户小规模养猪造成效益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八个方面:1品种太差许多农户长期习惯饲养土杂猪,这样不仅容易传播疾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肉质差,不适应消费者求新求优的需求,致使养土杂猪与养良种猪效益差别越来越大。养一头土杂猪比养一头“杜长大”三元良种杂猪少收入100多元。2饲料单一饲料配方不合理或原料不齐,缺少必要的蛋白质饲料或其他营养成分,造成饲料报酬降低,料肉比提高。用全价料喂猪料肉比为2.8∶1或是3∶1,而用单一的玉米或稻谷喂猪,每增重1千克消耗玉米或稻谷6~7千克。3喂养不…  相似文献   

19.
正1实行自繁自养自繁自养有利于防疫灭病,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养猪成本。2调整猪群结构引进良种和进行合理的品种杂交利用,是提高猪群品质、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如果整个猪群不太理想,可全部淘汰,购买纯种优质瘦肉型猪饲养,如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杂交育成的瘦肉型猪种,饲养这种猪能节省饲料,降低发病率,提高瘦肉率。3掌握市场规律养猪是否赚钱,掌握市场规律很重要。要根  相似文献   

20.
皖南花猪的繁殖性状赵瑞莲任守文黄发权安明仁(安徽省农科院畜牧所230031)皖南花猪分布在黄山以南、天目山以西、新安江上游,是皖南山区当家品种,也是安徽省目前纯种数量最多,良种繁育体系较健全的猪种。在当代养猪生产中,地方良种主要充当杂交母本,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