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吕燕 《山东饲料》2013,(21):25+68
本文介绍了"人肉搜索"的概念,回顾了网络上著名的人肉搜索事件,分析了人肉搜索的法律现状,以及人肉搜索与隐私权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应对人肉搜索纠纷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
狭义的网络暴力是舆论极端化的一种体现,是现实世界的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它根植于网络媒体,起源于网民对现实生活中人或事的极大不满,发生于网络空间如社交网站、论坛等平台,事件在网络媒介中情绪化、非理化、极端化的传播,形成一边倒的舆论,最终产生"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道德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然而它们控制的领域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但是,实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仍然是存在的,其目的就在于强化和确使人们遵守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都以追求公众幸福和人类社会的和谐为共同目标而相互之间形成互补,从而使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成为当今民主、法制社会治国安民不可缺少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网络伦理问题,网络伦理已成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理查德.斯皮内洛是应用伦理学研究领域的杰出探索者,他在《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一书中提出了"技术实在论"。该理论认为,技术是可控的,道德能够通过对技术的渗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导者。结合我国现存的网络伦理问题来深入透析此理论,将为我国网络管理带来深刻的启示。以道德、技术、法律为支点来构建健康网络的共同支撑体,是实现我国网络空间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双向互动教育,培养情感、思想、行为于一体的忠实爱国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载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当前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一些学者和教师都把道德与法律教育分离,或者偏重一方,其结果是教学效果堪忧,一些大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却不知道如何理性表达。故此,提出理性爱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调,依法爱国是理性爱国的重要标志,道德与法律双维一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血迹搜索犬主要是搜索带有血迹的相关痕迹物证,其重点在于划定范围之内的搜索。硬质地面追踪犬则是以一定的嗅源为基础,通过对人体气味的追踪,寻找犯罪嫌疑人经过或者停留的地方,以及逃跑方向,并寻找与案件相关的痕迹物证。他们一个是突出划定范围内的搜索,一个则是要突破现场进行追踪,两者从现场使用角度来说各自有优势和特点。但是,这两类犬都是根据气味进行现场作业,为案件侦破寻找相关的突破口,他  相似文献   

7.
<正>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继日前"丢猫大婶"被依虐待动物罪名起诉后,如今英国又出现一名虐狗的全民公敌。该名男子不仅将小狗腾空提起,还狠踹小狗的肚子,更将痛到起不了身的狗儿硬拖往前走。对此,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希望藉由影片,请民众帮忙人肉搜索这名"人神共愤"的男子。  相似文献   

8.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互联网则是大学生表达和传播各种情绪、态度、观点的主要媒介之一,具有独立、开放、隐蔽等特点。网络在促进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形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加强大学生对网络伦理道德的认识和教育,坚守"底线伦理"是破解网络道德伦理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一说到畜牧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脏和臭,怎么想也不应该和休闲搭上关系。目前人们对休闲畜牧业的思考,还是比较少的,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搜索,能够得到的信息也是少得可怜。说明休闲畜牧业在全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目前"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畜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如何做好休闲畜牧业工作值得探讨。1什么是休闲畜牧业休闲畜牧业,作为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并无特别具体的解释。但一提到休闲农业这一概念,人们  相似文献   

10.
目前,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被普遍的利用,使人们的生活获得了极大地便利。在网络不断蔓延中,网络问题也随着产生,网络暴力、网络伦理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少人利用网络的通达性和网络匿名性的特点进行一些不和谐信息的传播,各种色情、暴力、凶杀等信息充斥着网络,使得网络环境受到严重干扰,青少年在这种网络环境下,思想意识和伦理观念也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使得网络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网络监管的强化。本文就网络监管和网络伦理并重条件下的网络发展做一探讨,主要是为网络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交往的便利,也造成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冷漠、网络道德意识薄弱、网络道德信念缺失及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一系列问题。而网络主体、网络外部环境及网络技术是造成网络道德问题的根源。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网络道德教育模式,加快网络信息技术研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监管,强化网络道德规范,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警犬应用在快递分拣点搜索的优势 犬是一种嗅觉及其灵敏的动物,在警犬掌握基本搜索能力后,建立其与目标气味的联系,即可快速应用于快递包裹的搜索.经过训练,我们发现用警犬搜索快递包裹有两大优势: 一是成型快.我们将一头警犬进行为期10天的气味联系和气味分化后,基本就具备了搜索"电诈"物资的能力,相比于研发新的高科技产品来说,可以快速训练成型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3.
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针对人们识别垃圾种类困难并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问题,文章提出开发"智卫"App以帮助人们快速实现垃圾分类.结合无线传感网络,安装红外感应智能判断垃圾桶是否已投放满;结合地图附近导航功能,安装GPS定位便于用户快速查询垃圾桶投放点位置;结合智能手机,通过语音搜索与拍照识别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警犬使用工作中,搜索类警犬包括:搜爆犬、搜毒犬、物证搜索犬等,这类警犬在大型安保活动、缉毒工作和刑侦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搜索类警犬的训练都是利用警犬灵敏的嗅觉,辅之以一定的训练手段,使警犬达到搜索所需要的目标气味物的目的。因此,搜索类警犬的训练方法基本大同小异,其训练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实现"三个转化"。下面笔者就多年来从事警犬训练教学和使用的经验,将搜索类警犬训练的"三个转化"总结如下。一、实现"由视觉兴奋到嗅觉兴奋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大量出现在网络中的粉丝掐架事件中,粉丝群体的唇枪舌战充斥着极端的言语暴力、网络谣言及网络审判。本文以"粉丝掐架"事件为视角,分析网络群体间极化产生的阶段及表现;探讨网络传播中群体间极化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周贤森 《蜜蜂杂志》2008,28(11):43-44
前言 法治世界,法无处不在. "汶川地震,平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法律.似乎已随着生活秩序的倒塌而跌落于人们的视线之外,灾难危急时刻,法律看上去远不如一台挖掘机更管用"."灾难袭来,法律肯定不是人们最先想到问题之一.但无论是防灾、抗灾,还是救灾.法律自始自终在背后起着支柱性的作用.法律,使人沉静,使人温暖,使人坚定.因为,法律关怀人,尊重人.人性的温暖,使法律更加彰显力度"(摘自2008年6月1日<人民法院报>"抗震救灾,感受法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自大学毕业,跟随父亲学习了近三年的警犬训练。从中领悟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而犬则与之相反,犬必须培养起足够"欲"才能被足够的吸引,才能产生足够动力。笔者认为:犬的搜索姿态、搜索质量、搜索速度、持续搜索时间出不来,都和基础动力没有培养出来有关。要想训练出一条出色的工作犬,起码要着重培养犬的三大动力,即食物动力,游戏动力,捕获动力。此三大动力是所有工作犬训练的前提条件。经过三大动力培养的犬,自然与人形成了必要的亲和关系,使得在服从科目的训练、使用科目的训练,变得得心应手,顺畅自然。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伦理的特征渐被自由性所替代,道德在规范亲情方面的功能越发捉襟见肘。法律与道德保持适当距离,才能还原本真的法律与道德。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旨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律修养[1]。课程意义重大,可就教学效果来说却不令人满意。在当注意力已经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到他们自身的环境矛盾中搜索信息,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教学目的。把注意力从各种虚无环境信息中回归到真正的价值上来,和腐败的价值观念抢占注意力高地。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保护制度总是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1998年年会上,互联网被正式称为"第四媒体"。作为新兴的大众传媒,互联网在带给人们极大便捷并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法律问题,网络侵权行为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表现形态,这就要求传统的侵权法律制度对此做出回应,以期"在溶解重组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理念到具体制度都能与新的社会环境相兼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