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从选用抗旱品种、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使用抗旱化学物质、采用旱地覆膜技术四方面简述了旱地小麦节水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发展保水技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现状,通过论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简要概括了节水灌溉理论、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果园节水、保水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果树节水灌溉的研究方向,以加快传统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制约辽西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总结多年的试验结果 ,雨水资源时空叠加技术、扩大土壤库容技术、土壤保水技术和节水技术相结合的雨水资源高效调控技术,对于增强辽西地区旱地农业的抗旱能力,实现旱地农业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60Coγ射线辐射聚合自制的保水剂,与市售保水剂进行了抗紫外线能力的比较并用于草种播植节水试验.结果表明,辐射聚合自制的保水剂抗紫外线能力强,在保水剂吸水50倍、距离12 cm的15 W紫外灯照射下,经300 min才失去保水能力,而市售保水剂仪90 min就失去保水能力;辐射聚合自制的保水剂用于草种播植,草坪草的生长质量好,可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减少草坪浇水次数,节约水资源及劳动力,节水率为66.6%左右.  相似文献   

5.
深入广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已成为辽宁省义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旱作节水技术,主要采用行走式节水灌溉播种、抗旱保水拌种剂应用技术、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营造土壤水库技术。  相似文献   

6.
保水剂在江淮丘陵地区棉花、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淮丘陵地区棉花、玉米的节水措施研究 ,确定了土壤保水、改良剂健苗素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旱地龙”、健苗素分别使棉花增产 2 1.3 %、10 .6 %和 14 .9% ;玉米分别增产 15 .2 %、4.1%和 9.1%。地膜覆盖、健苗素的保水、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耐降解保水剂在播植草坪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60)Coγ射线辐射聚合自制的保水剂,与市售保水剂进行了抗紫外线能力的比较并用于草种播植节水试验。结果表明,辐射聚合自制的保水剂抗紫外线能力强,在保水剂吸水50倍、距离12cm的15W紫外灯照射下,经300min才失去保水能力,而市售保水剂仅90min就失去保水能力;辐射聚合自制的保水剂用于草种播植,草坪草的生长质量好,可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减少草坪浇水次数,节约水资源及劳动力,节水率为66.6%左右。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30a来甘肃省灌溉农业区科技成果的全面回顾,指出今后我省灌溉农业区应推行有限灌溉、生物节水技术、培育节水耐旱新品种、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土壤局部湿润灌溉技术、间歇灌溉技术、保墒膜上灌溉技术、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日光温室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地膜覆盖节水技术和免冬灌技术、滴灌喷灌等设施节水技术、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节水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调控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研究进展。在探讨水分利用率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如作物,环境因素,化学制剂,栽培措施和耕作制度等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土壤因素和化学制剂对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探讨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提高途径,包括优化种植结构;选用节水高产型品种;农田覆盖保水技术;水肥耦合技术;化学调控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正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节水保产增产新技术,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玉米的抗旱能力,进而提高产量。该技术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1.选地、施肥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墒情好的地块种植。科学施  相似文献   

11.
保水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水剂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的吸水、保水和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保水剂的发展历史、作用机理和性质,分析保水剂在节水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现状,阐述多功能复合型保水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大田县耕地调查结果表明:干旱型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3.50%,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利设施调蓄能力差,耕地大多分布在坡地等因素是干旱型中低产田比例大的主要成因。提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供水能力;增施有机肥和平衡施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推广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等改良中低产田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保水剂吸水保水能力强,并具有反复吸水、抗旱保苗、增产增收和改良土壤等多种功能,是农业节水技术的新产品。通过在科右前旗旱作区开展玉米对比试验发现,施用比对照增产9.77%,增产效果明显,验证了保水剂对玉米生育时期、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的促进作用,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安徽省农科院原子能应用研究所用强化辐射交联技术制备的超高吸水性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抗旱保水剂)在改良土壤和作物抗旱节水中的效果.结果表明,新材料能降低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土壤毛管持水量、总空隙度 , 显著提高盐碱土的透水速率.新材料有很好的抗旱保水效果,在土壤干旱时显著提高小麦、玉米出苗率,轻度水分胁迫下,1 g/kg(土)处理即有显著抗旱作用,对甘蓝包菜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农用抗旱保水节水材料.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菌肥在大豆种植中施用,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大豆根系的吸水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水能力;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土壤渗透压,减少大豆根系遇旱脱水的可能性。无论从节水农业的角度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在大豆种植过程中施用菌肥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峰  赵雨森  戚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43-12845,12856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秸秆覆盖的节水增产问题。[方法]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玉米的生长状况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结果]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含水率整体高于无覆盖处理,其中10 t/hm2秸秆覆盖量下,土壤0~40 cm土层中土壤含水率最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最强;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性状明显优于无覆盖处理,体现出较强的优势;10 t/hm2处理条件下,作物的产量及土壤水利用效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松嫩平原地区秸秆覆盖技术的科学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近日下发《关于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农业节水措施,切实做好农业节水重点工作。一、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农业节水措施徐淮农业区通过保护性耕作、深松耕、土壤改良、营造土壤水库,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合理开发抗旱小型水源(水井、水窖、水塘),重在解决春季抗旱保苗等问题。宁镇扬丘陵农业区兴建塘坝、蓄水池等,发展雨水集蓄工程,蓄水保土,减少径流,提高天然降雨的利用效率;实行蓄、引、提结合,在非灌溉季节提(引)水补库、补塘,提高工程的利用效率。沿江农业区结合河道疏浚、泵  相似文献   

18.
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是在玉米覆膜下应用滴灌技术,是现代节水灌溉新的突破。这种技术可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是在玉米覆膜下应用滴灌技术,是现代节水灌溉新的突破。这种技术可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干旱缺水一直是困扰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尤为严重。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当务之急。黑龙江省宁安市农资公司,想农民之所想,急农业生产之所急,在宁安市宁安镇河西村的甜菜田里开展了施用高分子保水剂的试验示范工作,对发展节水农业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证明:施用高分子保水剂,犹如让土壤增加了无数个“小水库”,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使土壤在雨季(或灌溉时)多吸收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