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体植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于存在同源染色体组中的三个同源染色体,附加染色体的细胞学行为影响到它的传递率和标志基因的分离等。糖甜菜三体减数分裂的研究,对糖甜菜三体的细胞遗传的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及对糖甜菜初级三体系列的进一步完善都具重要意义。Levan(1942)第一个观察了糖甜菜三体的减数分裂行为;Kaltsikes和Evan(1967)也做了这方面的观察;以后,吴诗都等(1973),Бормотов(1976)、三上哲夫(1982)、Romagosa(1983)都对自己所获的三体类型(七、八或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茶树抗寒变异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经对10地市茶区,6个气象因子作最短距离聚类分析得出,山东茶主要分布在4个生态类型区域内,第一类型区域在日照岚山、莒县、大坡和巨峰;第二生态类型区域在临沂莒南和青岛胶南;第三生态类型区域在泰安小津口和新泰;第四生态类型区域在青岛崂山和潍坊诸城。从各生态类型区域茶树变异指数分析得出,茶树冻害由轻到重呈花斑式分布。经典型相关分析,各气象因子与叶片组织结构变化呈正相关性,以年降雨量和极端最低温度对茶树变异影响最大,其次是年平均温度、无霜期和日照时数,1月份年均气温对叶片结构变化影响不大。叶片结构以栅栏组织厚度对气候条件最敏感,其次是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和上表皮厚度与气象因子无关。  相似文献   

3.
大豆不同碳代谢产物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不同碳代谢产物在大豆不同器官变化规律,在大田条件下,以三个栽培大豆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可溶性糖在茎秆、叶片、叶柄中及蔗糖在叶片、叶柄中含量呈"V"型变化,淀粉在茎杆中含量呈倒"V"型变化,R3期为转折点;可溶型糖在荚皮中含量及蔗糖在茎秆、荚皮中含量、淀粉在叶柄、荚皮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叶片淀粉含量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趋势;不同品种大豆碳水化合物在植株体内变化规律相似.三种碳代谢产物含量在叶片中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而在茎秆中不同碳代谢产物含量相关性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4.
分析表明,在氮素作用下,试验范围内的施氮量与甜菜营养生长4个时期的单株块根、叶柄、叶片生长量及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之间均呈线性相关,其中与含糖率呈负相关。通经分析表明,促进6月份报的分化,7月份叶片及块根的发育,提高叶片/叶柄比值;8月下旬促进根的快速膨大,维持叶丛的光合性能是获得丰产高糖的关键所在;氮素和叶片,叶柄生长量主要通过上述途径发挥对产质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 选用淀 粉含量高 低不同的 89273 、农 牧7432 2 、390363 18 、388226 单3 、底西芮、紫花白、388221 2 七个品种 ( 系) 为材料, 研究了马铃薯生育期间叶片组织结构变化与块茎淀粉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生育期间叶片肉总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并在苗期和块茎增长期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栅栏组织细胞密度、海绵组织细胞密度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并在苗期和块茎形成期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叶柄组织结构与淀粉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4个栽培棉种间叶片与花器组织解剖性状的异同及这些性状在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个二倍体栽培种与2个四倍体栽培种叶片横切面构造之间有特征性差异,前者为近等面叶,后者为背腹叶。二倍体栽培棉种与四倍体栽培棉种间的杂种F_1表现为近等面叶,并近等面叶对背腹叶为显性。叶柄横切面构造观察表明,4个栽培棉种问除叶柄直径有明显差异外,其构造基本相似,每叶柄有4~5束维管束,平均直径约265~330μm。苞叶横切面没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上、下表皮间为叶肉组织,4个栽培棉种问除苞叶厚度外基本近似。花柄的横切面构造观察表明,花柄内维管束的分布方式与叶柄截然不同,它是由平均直径约70~110μm的维管束沿花柄内径致密排列而成的,每花柄约有20~30束维管束,因棉种而异。  相似文献   

7.
甜菜抗丛根病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甜菜抗丛根病类型品种与感病类型品种在叶片厚度,气孔数目,气孔大小,叶片表皮细胞面积,栅栏细胞面积,海绵细胞面积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变异系数大,与甜菜抗丛根病特性设计相关性;在叶片气孔指数,叶绿素含量,根木栓化细胞层厚度,根细胞膨压,根还原糖,根长度的差异上达到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与甜菜抗丛根特性密切相关,初步认为,抗病品种具有叶绿素,叶片还原糖高,气孔指数大,根细胞膨压高,根还  相似文献   

8.
为了利用不结球白菜临保不育系来克服微量花粉的问题及构建三交种,进行了不结球白菜不育系育性的鉴定、品比试验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临保不育系的不育性更加彻底;在株高、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和叶数等6个农艺性状中,三交种叶宽与单交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它性状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在叶片重、叶柄重、短缩茎重和单株重等4个产量性状中,三交种叶柄重与单交种、对照种差异达显著水平,其它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临保不育系CMS1103A×1105B的配合力最高,父本自交系以1109的配合力最高.  相似文献   

9.
甜菜是一种糖料作物,糖是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形成的,经过叶柄的运输,最后贮存于块根中。因此甜菜蔗糖的积累是由同化物的形成、运转和贮存这三个过程来完成的,其中光合作用是甜菜糖分积累的基础。所以研究甜菜的光合作用对于甜菜生理、栽培及育种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针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甜菜不同类型品种的光合作用研究进展,讨论一些有关甜菜高产高糖生理育种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理统计软件对12份橡胶草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份橡胶草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叶片长、叶片宽、叶形指数、叶柄长变异系数均较大,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在1.86~1.99,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叶片长、叶缘类型与其它性状之间相关性较大,其中叶片长与叶片宽、叶形指数、叶柄长及叶缘类型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缘类型与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叶脉颜色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2份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综合评价发现,Ⅱ类群的3份材料(206-1、208-1、214-1)表现显著优于Ⅰ和Ⅲ类群,可作为橡胶草育种的优选材料。  相似文献   

11.
L. Mol  K. Scholte 《Potato Research》1995,38(2):143-150
Summary Potato plants of cvs Element and Mirka were artificially infected withV. dahliae in two greenhouse experiments. Leaf blade, petiole, aerial stem, subterranean stem, stolon and root mass were separately harvested both when the canopy was still green and at maturity. After 4 weeks incubation, the plant tissue was air-dried and the numbers of microsclerotia per mg tissue and per plant were determined. The highest numbers of microsclerotia were observed in the haulm when harvest took place at maturity. Cultivar Element yielded significantly more microsclerotia in the haulm than cv. Mirka, whilst there were no cultivar differences in the microsclerotial production on subterranean parts. The petiole and the aerial stem contributed most to the total microsclerotial production, whereas roots were much more important for formation of microsclerotia than stolons.  相似文献   

12.
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的变异及其与豆卷叶螟抗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观察发现大豆叶柄茸毛着生状态有别于叶片茸毛着生状态.根据对392份来自全国各生态区的代表性样本的观察,将叶片茸毛着生状态分为匍匐、半匍匐和斜立3类,将叶柄茸毛着生状态分为紧贴、倾斜和直立3类.发现茸毛着生状态与地理来源有关,纬度增大,斜立型叶片茸毛和直立型叶柄茸毛有增加的趋势.叶片和叶柄茸毛着生状态存在极显著相关性,X2为164.72.叶片茸毛着生状态和叶柄茸毛着生状态与豆卷叶螟抗性等级间也存在极显著相关,X2分别为187.46和123.44.匍匐、半匍匐叶片茸毛和紧贴、倾斜叶柄茸毛是抗虫性状,而斜立叶片茸毛和直立叶柄茸毛是感虫性状.卷叶率、虫包在叶片和叶柄茸毛着生状态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匍匐型、半匍匐型叶片茸毛能分别降低32.25%和3.72%的虫包数,51.37%和6.89%的卷叶率.紧贴型、倾斜型叶柄茸毛能分别降低25.93%和46.40%的虫包数.42.20%和62.81%的卷叶率,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呵作为豆卷叶螟扰性的指示性状,用于大豆抗豆卷叶螟的种质筛选和育种.  相似文献   

13.
分析结果表明:丰产型品种叶部无机磷含量除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外皆高于高糖型,磷脂磷和核酸磷含量在叶丛快速生长期最高;全生育期高糖型品种叶片与叶柄磷脂磷含量比值大于丰产型;块根分化形成期,高糖型品种叶柄中酸溶性有机磷含量高于丰产型,可作为早期品种选择的一项生理生化指标。叶片中无机磷含量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前与块根糖分呈负相关,以后又呈正相关;叶片中的核酸磷含量与块根糖分呈负相关;从叶丛快速生长期到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叶柄中的酸溶性有机磷与块根糖分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巴西"香蕉果皮带毛嵌合突变体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方法逐步分离到果皮带毛突变体,并对该果皮带毛香蕉突变体的形态学、解剖学特征和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果实覆盖长短不同的表皮毛;果柄、近果柄的花序梗和花苞基部等部位也都覆盖表皮毛;表皮毛是由单个细胞发育而来.突变体生长周期明显缩短,产量与"巴西"香蕉没有显著差异,果实蓟马感染率明显降低,其它农艺性状与其野生型"巴西"香蕉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根据黑龙江省甜菜纸筒育苗主产区的生产和管理特点,对原“中甜一号甜菜纸筒育苗苗床专用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配方改进试验。经对甜菜苗床期生长势、根系长、叶柄长、叶片宽、叶片/叶柄的比值等主要性状指标的调查及移栽到田间后对甜菜块根产质量的效应研究表明:在应用原“中甜一号甜菜纸筒育苗苗床专用肥”的基础上,于子叶期喷施“甜菜壮苗剂”有利于培育壮苗;通过对原“中甜一号甜菜纸筒育苗苗床专用肥”进行适当的配方调整,可达到与喷施“甜菜壮苗剂”同样的壮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丰收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甜菜喷施后,较对照叶片变大增厚,颜色更加浓绿,有光泽,叶柄变粗。块根平均增产6%,含糖提高0.54度,产糖量增加9.5%。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钾水平下甜菜对钾吸收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施钾水平下甜菜各器官含钾量均随施钾水平的增加而增高。各器官相对含钾量均以苗期为最高,以后随甜菜生长发育而降低;叶片、叶柄绝对含钾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最大吸收量分别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块根绝对含钾量直到收获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使用复合微肥(甜丰)对甜菜进行不同浓度的浸种或7~8叶时叶面喷施处理,在甜菜各生育期测定块根、叶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浸种处理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增加了甜菜块根分化形成期(幼苗期)的幼根和叶丛快速生长期叶片中的酶带数。使用复合微肥(甜丰)促进了甜菜不同生育时期的内部生理生化代谢。各处理间相比较,浸种100g/亩和叶喷50g/亩的酶带活性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金平 《大豆科学》1997,16(1):76-79
1993-1994年在碳酸盐黑钙土上进行了有机肥,化肥和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盆栽试验。在大豆生育期间人工模拟旱境条件下测定了与大豆抗旱性有关的大豆叶片细胞膜透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内源激素脱落酸含量和茎叶组织超微结构等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