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兰诺夫的《蜂群生物学》,是一本很好的蜂书,在我国出版的300多种养蜂书籍中,我认为称得上是对养蜂者最有价值的书了。然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这本书除了提倡强群繁殖外,关于蜜蜂哺育力的结论也是错误的。《蜂群生物学》在“越冬蜂的更新”一节中写道:“作者在5月24日,统计了27群蜂的蛹。由于蜜蜂在5月16日才排泄飞翔,所以,统计的蛹是由越冬蜂培育的,在12天  相似文献   

2.
幼虫是蜂群的动力蜂王是蜂群的母亲,子脾是哺育蜜蜂的摇篮,在子脾分类(卵、虫、蛹)中,幼虫是唯一能调控蜜蜂行动规律的因素,春繁一开始,幼虫就迫使越冬蜂改换以幼虫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在幼虫哺育期,蜂群不仅要保持幼虫所需的孵化温度,蜜蜂还得不时地哺育不同日龄...  相似文献   

3.
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交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选择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各 5个群势基本相等的实验蜂群 ,分别从每个实验群里提出 1张具有卵、小幼虫、大幼虫和蛹的子脾 ,放入对应的不同蜂种的蜂群里进行蜜蜂交哺行为研究。结果发现 :东方蜜蜂群拒绝哺育西方蜜蜂的卵和幼虫 ,在 2 4h内西方蜜蜂的幼虫基本被全部清理出房 ;5d后 ,所有没有被哺育而死亡的卵被清理出房 ;有大约 18 5 3%的封盖蛹出房 ,被蜂群接受。而西方蜜蜂群可以哺育少量东方蜜蜂的卵 ,有 7 90 %的卵可以孵化为小幼虫 ,但这些小幼虫连同其他卵和幼虫因不再被哺育而死亡 ,在随后的 6d内被工蜂全部清理出房 ;有大约 8 0 1%的封盖蛹出房。在东方蜜蜂蜂群里介绍的西方蜜蜂的王台幼虫 ,或者在西方蜜蜂蜂群里介绍的东方蜜蜂的王台幼虫 ,12h内均全部被清理出房。  相似文献   

4.
黄成泰 《蜜蜂杂志》2005,25(11):14-14
在本刊2005年第7期上,杨多福先生就蜜蜂哺育力问题提出了倡议,在文中他提到前苏联《蜂群生物学》中的哺育力数据1.12和3.85是错的,他所测得的数据4.47限于个人条件也是错的,蜜蜂哺育力的真正极限是多少,他吁请大家早日测出正确数据。为此本人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蜂群生物学》作者塔兰诺夫[1]在“越冬蜂的更新”一节中所做的哺育力实验是为了证实蜂群质量成分的变化,于是用了27群蜂来做实验,实验中得到哺育力的数据是1.12和3.85,此数据应是不同时期27群蜂的平均哺育力而并非哺育力的极限。尽管如此但也足以证明他要说明的问题,并非塔兰…  相似文献   

5.
适龄越冬蜜蜂是出房后未负担过采集和哺育工作就进入越冬期的蜜蜂。适龄越冬蜂的多少 ,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繁殖的好坏和产蜜量的高低。因此 ,一定要抓住 1 0月份前后这个时期 ,做好适龄越冬蜂的培育。1 .选好场地蜂场周围要有蜂粉源 ,蜂群最好放在有树冠的落叶树树荫下 ,要求高燥、避风 ,让蜂群处于半阴半阳的地方 ,以便后期断子和减少盗蜂。2 .平衡群势真正能越冬和参加下年早春复壮阶段哺育第一批子脾的是最后一批 3— 5张子脾出房的蜜蜂 ,中等蜂群一般能培育 3— 5张子脾 ,而且能保证质量。所以 ,应把继箱群拆成平箱群。满箱的平箱抽出部…  相似文献   

6.
(一)秋季流蜜期的管理1.要及时采收蜜,结合选留好越冬脾,把孵化过二代蜂子、没有雄蜂房的蜜脾,放在继箱或采蜜群的两边,把蜜脾之间的蜂路放大到12毫米,让蜜蜂多贮蜜,封盖后作为越冬饲料。2.在繁殖越冬适龄蜂前,把老、劣蜂王全部换成优良的新蜂王。3.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彻底治螨3~4次。4.培育适龄越冬蜂。凡在越冬前没有参加过采蜜、酿蜜、哺育幼虫,又能在越冬前进行排泄飞翔的蜜蜂,都是越冬适龄蜂。培育方法:第一,在优王、壮蜂和蜂王有产卵地位的基础上,进行奖励饲养,以刺激工蜂积极工作,蜂王大量产卵;第二,及时补喂。幼虫脾上的蜜尽量少摇…  相似文献   

7.
王加喜 《蜜蜂杂志》2005,25(10):17-17
许多蜂友试图利用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蜜蜂的哺育力极限来繁育大量的健壮采集蜂,以获得最高产量的蜂产品.<蜂群生物学>中的哺育力分别是1.12和3.85[1],<数控养蜂法>中的哺育力是4.47[2].如果还有人再测的话,蜜蜂哺育力必然会出现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因为蜜蜂的哺育力不是一个固定的数据,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据,它随着气候、蜜源、群势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与其研究哺育力的数据还不如研究蜜蜂哺育力的变化规律更有生产意义.下面我谈几条不成熟的哺育力变化规律和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8.
在蜂群越冬、早春繁殖中往往会出现蜂少于脾的情况,造成对幼虫的哺育不良,对封盖子脾保温不好,成蜂羽化质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试制了一种蜜蜂羽化器,将封盖子脾提出放入羽化器中单独羽化,这样就可保证巢箱中蜂多于脾,幼虫有足够的哺育蜂.现将其制作方法贡献给读者们.  相似文献   

9.
生物离开水就不能生存,蜜蜂也不例外。蜜蜂不仅活动的季节离不开水,越冬期如果饲料不良(结晶的蜜、甘露蜜、没经过工蜂酝酿成熟“变硬”的糖浆),也能够引起蜜蜂“口喝”,严重时蜂群散团或全场蜂群死亡,过去曾多次受过这样的损失。蜂群越冬末期蜂王开始产卵以后,哺育蜂用水将蜜和花粉制成蜂粮饲喂幼虫。这时  相似文献   

10.
《蜜蜂杂志》1991,(5):20-22
蜂群培育出多少蜜蜂,不仅决定于产卵量,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工蜂能够喂活的幼虫数量和质量。即使按1脾蜂的一生能哺育出3.85脾下一代蜜蜂来计算,5月15日的1脾蜂,到椴树开始流蜜时(7月5日),也能育出15脾蜂(包括新分群的)。如果按夏季蜂群日增长  相似文献   

11.
正冬季白天气温不超过10℃时蜜蜂就停止飞翔,箱内的蜜蜂开始结团,强群比弱群结团迟些。只要有较多的适龄越冬蜂,并有充足的饲料,用蜜脾布置好蜂巢,做好蜂群内外的保温包装工作,保持安静,蜂群就能够安全越冬。一、越冬蜂巢的布置越冬蜂巢要求是蜂数适当密集,便于结团,放置的蜜脾要整齐、浅褐色(使用1年以上,哺育过几代幼蜂的巢脾)。1.单王群越冬一般中间放2~3张重量较轻的蜜脾,两侧各放1~2  相似文献   

12.
蜂群的秋季管理,主要是为蜂群的越冬打好基础。在云南的广大地区,秋季蜜粉源丰富,且冬季不冷,是主要采蜜期之一,应加强生产。秋季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培养适龄越冬蜂 越冬蜂是那些在秋季出生很少或者没有哺育过幼虫的蜜蜂。它的任务是渡过冬季,延续蜂群的生存。培养越冬蜂要选择秋天外界气温较  相似文献   

13.
廖大昆 《蜜蜂杂志》2003,(10):21-21
我们从秋季较长时间的囚王 ,使蜂群断子进行彻底治螨中得到启迪 ,凡是未参与哺育工作的工蜂 ,其寿命比参加哺育工作的工蜂有着明显的延长 ,可是少数养蜂者在早春时却忽视了这点。笔者接触我地养蜂者后得知 ,在蜂王自然停产 ,蜂群结团前夕 ,养蜂员不得不释放蜂王以防止蜜蜂结团后不慎让蜂王受冻。我地蜂群越冬与蜂王早春开始产卵的时期很难绝对区分 ,如果蜂王未加控制而提前产卵 ,早春又气候多变 ,则蜂王总是产的多 ,寒潮过后天晴开箱检查 ,却很难看到大小幼虫 ,仅能见到蜂卵 ,或者蛹、卵形成的“插花子” ,哺育的蜂儿大多数被拖弃后由蜂王再…  相似文献   

14.
正养蜂界流传"4两粉1斤蜂"之说。其意是,繁蜂时给蜂群喂4两花粉则可增加1斤重的蜂量。花粉是蜜蜂蛋白质主要来源,蜜蜂采集花粉,主要是用来调制蜂粮哺育幼虫。相关测算:1个强群在1年中,大约要采集25~35 kg花粉,1万只幼虫在发育过程中需消耗1.2~1.5 kg蜂粮。粉源不足会造成蜂王产卵减少和幼虫发育  相似文献   

15.
我在张家口市郊定地养蜂 ,多年来蜂群越冬情况良好。越冬前主要采取下列措施和方法 :( 1 )所有蜂群秋季换成新王 ,春季开始单箱繁蜂 ,到夏季成双箱体 ,到秋初成三箱体。实行分层管理 ,巢继箱之间放隔王板 ,放半块覆布 ,继箱开后门 ,巢、继箱各有 1只王 ,采蜜期也繁蜂 ;( 2 )培养适龄越冬群 ,在荆条流蜜前便开始育王 ,抽出 2、3框带幼虫、蛹和蜜的蜂脾组成一个小群。到越冬前达 6、7框足蜂 ,最能安全越冬 ;( 3)排除老蜂越冬。秋末冬初 ,将双王群分开 ,一群 (较强群 )远离原场地 ,另一群留在原位。这样老蜂仍飞回原巢位置 ,移走的那群则多为幼…  相似文献   

16.
养蜂随感4则     
a .最近看到一条小经验 ,其中说 :“蜂群缺花粉时 ,可找来一些红米粉、豆粉、玉米粉或红薯粉 ,并在粉中拌些糖粉和少量香精 (化工店有售 ) ,拌后盛于盘中 ,让蜂自采 ,缺粉时蜜蜂会很欢喜采并用它哺育幼虫”。看后我认为办法是对的 ,但我联想到了一场死蜂事故。10年前 ,一个新养蜂户听人讲越冬饲料中可加少量柠檬酸 ,他就到一化工公司买了 5 0 0mL柠檬香精 ,结合越冬饲喂进蜂群 ,3天后全场蜂群几乎死绝。因此我认为 :利用香精应慎重 ,一是防止有的香精对蜜蜂有毒 ,二是防止污染蜂巢、蜂产品。实在要用应到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食用香料或香精 …  相似文献   

17.
适龄越冬蜜蜂是出房后未负担过采集和哺育工作就进入越冬期的蜜蜂。适龄越冬蜂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繁殖的好坏和产蜜量的高低。因此,一定要抓住10月份前后这个时期,做好适龄越冬峰的培育。一、选好场地蜂场周围要有蜂粉源,蜂群最好放在有树冠的落叶树树荫下,要求高煤、避风,让蜂群处于半阴半阳的地方,以便后期断子和减少盗蜂。二、平衡群势真正能越冬和参加下年早春复壮阶段哺育第一批子脾的是最后一批3-5张子脾出房的蜜蜂。中等蜂群一般能培育3-5张子脾,而且能保证质量。所以,应把继箱群拆成平箱群。满箱的平精抽出部分蜂…  相似文献   

18.
问题征答     
在蜂群越冬、早春繁殖中往往会出现蜂少于脾的情况,造成对幼虫的哺育不良,对封盖子脾保温不好,成蜂羽化质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试制了一种蜜蜂羽化器,将封盖子脾提出放入羽化器中单独羽化,这样就可保证巢箱中蜂多于脾,幼虫有足够的哺育蜂。现将其制作方法贡献给读者们。羽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 ,小蜂螨寄生在蜜蜂幼虫和蛹体上 ,没有见过寄生在成蜂体上 ,所以蜂群绝对断子后 ,小蜂螨就无法存活。据资料记载 ,小蜂螨在实验室试养中离开蜜蜂幼虫后 ,即使在最适宜温度 (30~ 36℃ )下 ,最多也只能存活 1 9天。那么 ,小蜂螨又是如何越冬的呢 ?有人认为存在第二寄主 ,但至今却无事实证明。所以小蜂螨如何越冬还是个未解之谜。专业养蜂青年金士珍在 2 0 0 1年 1 2月 2 6日于湖北省武穴市半山区越冬场地 ,晴天中午时 ,她正准备在开始繁殖的蜂群内提出竹丝王笼放王。刚要将王放入蜂路时 ,她突然发现蜂王体上有螨 ,就随手用一片竹叶…  相似文献   

20.
(一)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 幼峰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能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的数量及质量,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要及时抽出蜂群内多余的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