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菌根菌接种对甘蔗根系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外生菌根菌、内生菌根菌、固氮菌作不同组合接种甘蔗幼苗,半灭菌盆栽管理.结果表明.以内生菌根菌接种处理的VA菌根菌侵染率最高;外生菌根菌、内生菌根菌和固氮菌联合三接种处理,促进甘蔗根点发生,根系发达,植株生长良好.切片观察到甘蔗菌根内除了受到内生菌根菌侵染外,也有一定程度的外生菌根菌侵染.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下菌根菌对甘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水分胁迫盆栽试验,采用预接种育苗移栽的方法,探讨VA菌根菌,外生菌根菌和固氮菌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根菌单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水分胁迫下蔗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了蔗株N、P、K的吸收和脯氨酸的积累,提高了叶绿素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以外生菌根菌A1单接种处理,甘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生物学产量也都比不接种的有所提高,若以VA菌根菌,外生菌根菌A1和固氮菌联合三接种,叶片中N、P、K、脯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下菌根菌对甘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分胁迫盆栽试验,采用预接种育苗移栽的方法,探讨VA菌根菌、外生菌根菌和固氮菌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根菌单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水分胁迫下蔗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了蔗株N、P、K的吸收和脯氨酸的积累,提高了叶绿素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以外生菌根菌A1单接种处理,甘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生物学产量也都比不接种的有所提高.若以VA菌根菌、外生菌根菌A1和固氮菌联合三接种,叶片中N、P、K、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生物学产量均明显超过VA菌根单接种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3个内生菌根菌和10个外生菌根菌接种滨海木麻黄苗.测定小苗的树高、地径、地上千质量、地下干质量、总生物量和保存率.结果表明:接种两种菌根菌后能显著地促进滨海木麻黄苗期的生长;滨海木麻黄对供试的内生菌根菌和外生菌根菌的菌报依赖性都属于中等强度或较弱的依赖性;接种菌根菌后滨海木麻黄苗的保存率比对照显著提高;苏格兰球囊霉90068、地表球囊霉9004、苏格兰球囊霉90036、黄硬皮马勃0207、松茸和彩色豆马勃9705在促进滨海木麻黄苗期生长和提高保存率上都有较好的效果,可在滨海木麻黄苗期接种应用.  相似文献   

5.
外生菌根真菌促进油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选择了其中劣味乳菇、赫丝膜菌、褐环乳牛肝菌、毛边滑锈伞4株优良菌处,对油松人工幼林(5年生)进行菌剂混合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幼林接菌,能够使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接菌后的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比不接菌的有明显的增加,其中真菌增加732.35%。对接菌油松进行菌根调查发现,接菌后的油松菌根侵染率为75%,不接菌的为20%;对连续两年接种菌剂的油松幼林调查发现,与不接菌剂的相比施用菌剂的油松地径、株高显增加。由此认为,外生菌根真菌作为一项生物接种技术对促进油松幼材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出促进白皮松生长的有效途径,开展了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白皮松接种彩色豆马勃菌后,白皮松的菌根侵染率明显提高,且接种菌数量越多菌根侵染率越高;接种菌根菌对促进白皮松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能显著增加白皮松树高,但对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还能促使白皮松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对黎蒴栲进行接种植健宝菌根剂(外生菌根菌)试验,结果表明,菌根剂能有效提高黎蒴栲菌根侵染率,其中以每株苗开穴干施菌根剂10 mL接种效果最好,用1 L菌根剂加水2.5 kg加黄泥搅拌均匀后蘸根移苗的效果其次。一般生产中的黎蒴栲苗木虽也能天然感染菌根菌,但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最大菌根侵染率为40.6%,最小只为2.0%,相差近20倍。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性阔叶林、次生性阔叶林、马尾松林及次生草坡等4种植物群落中20种植物的菌根感染率和土壤中内生菌根菌孢子的分布状况,除了2种植物;荒萁和瘟氏柿外,18种植物均可与真菌形成内生型或外生型菌根菌孢子的4种斗科植物和马尾松具有外生菌根,其它13种植物具有丛生-泡囊型内生菌根,外生菌根菌子实体在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种的原生性次生林中较多且种类丰富,在松林和次生阔叶林有少数种  相似文献   

9.
以外生菌根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和Calvatia lilacina分别接种相思树(AcaciaCon fusa)幼苗后的主要生长指标、生理特性均优于对照植株.以外生菌根菌C.lilacina加VA菌根菌Glomus epigamus一起接种相思树,一些主要指标优于该VA菌根菌单接种.幼根切片观察,接种的外生菌根菌进入根皮层细胞间隙,并改变原有菌根的发育和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10.
菌根是真菌与植物的共生联合体,菌根共有三种,即外生菌根、外内生菌根和内生菌根.VA菌根是内生菌根中的一种,属真菌门、接合菌亚门、毛霉目、内囊霉科.侵入根组织后,在皮层内形成菌丝、孢囊和丛枝状吸胞,菌丝的一部分延伸到土壤中,在幼根的表面形成菌丝网.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施肥方式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处理对油松苗木根系构型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1年生油松菌根苗(混合接菌,HJ)和非菌根苗(未接菌,WJ)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指数施肥(EF)、2倍指数施肥(DEF),对比分析苗木根系的形态(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根系功能(比根长、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及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接种菌根真菌处理显著影响1年生油松苗木菌根侵染率;各施肥处理下,菌根侵染率均为HJ高于WJ处理。2)施肥处理显著影响苗木直径0~0.5 mm根系的形态指标;2种接菌处理下,EF处理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均最高。3)各施肥处理下,油松苗木比根长、比表面积均为HJ低于WJ处理,而根组织密度及根系总生物量为HJ高于WJ处理。接种菌根真菌处理下,苗木根系生物量变化规律均为EF>DEF>CF>CK。综上所述,指数施肥结合接种菌根真菌处理有利于促进油松苗木根系形态构建。  相似文献   

12.
陈展  王琳  尚鹤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20):6526-6533
外生菌根能够提高宿主植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抵抗力,促进植物的生长,本文试图揭示外生菌根对酸雨胁迫下马尾松生长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共设置四个处理:酸雨对照处理(Control check (CK), 约pH值5.5)不接种,酸雨对照处理接种,酸雨pH值3.5处理不接种,酸雨pH值3.5处理接种。pH值3.5的酸雨处理降低马尾松的生物量,在试验前期降低根冠比,试验中后期则提高根冠比,在试验初期增加了叶面积,但中后期显著降低了叶面积。接种外生菌根菌有利于马尾松幼苗的生长,pH值3.5处理下接种外生菌根菌能提高马尾松幼苗的生物量,外生菌根菌对生物量分配和叶面积的影响与酸雨胁迫的影响是相反的,即外生菌根菌抵消了酸雨胁迫对马尾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木麻黄无性系水培苗上接种13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苗株,观察苗根苗对木麻黄无性系苗高生长和造林12个月后树高、胸径和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都极显著地促进了木麻黄无性系小苗苗高的生长,最大的比对照苗高增加了68.5%,最小的也比对照增加了14.7%;造林12个月后。多数菌根菌对木麻黄无性系的促生作用明显下降。只有2~3个苗根菌株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促进木麻黄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明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用甘蔗内生固氮菌GGS6、LCT2和QZT2的混合菌液对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8(RB86~7515)和广西当家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固氮菌接种和不接种处理,在不同时期测定根系活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和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与不接菌处理相比,接菌处理使两供试甘蔗品种根系碳水化合物总量、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明显提高了不同时期B8根系活力,在7月12日、8月17日ROC22的根系活力也有所提高;接菌处理在7月30日、8月17日提高了B8根系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而提高了不同时期ROC22的酶活性。因此,固氮菌接种有助于甘蔗根系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5.
汤珧华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7):1005-1007,1020
[目的]研究接种外生菌根菌对白皮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对白皮松古树和小树接种不同剂量的彩色豆马勃菌,研究其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结果]接种彩色豆马勃后,白皮松古树和小树的根部菌根侵染率明显得到提高,在小树中,使用菌的数量越多,菌根侵染率也越高;接种菌根菌能显著地促进白皮松古树的生长,对白皮松小树树高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接种菌根菌能促使白皮松小树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结论]该研究为白皮松在南方的良好生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VA菌根与外生菌根混合接种对毛白杨盆栽苗生长、P营养、光合及蒸腾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在水分供给得到保证的大田条件下,菌根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更能促进宿主对P的吸收,VA菌根与外生菌根之间的负交互作用关系在毛白杨菌根混合接种苗的高生长及光合作用方面也明显地表现出来,其中在光合作用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就各类菌根对宿主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而言,VA菌根菌>VA菌根菌+外生菌根菌>外生菌根菌;地球囊霉菌>缩球囊霉菌>硬皮马勃;菌根接种苗木在光合特性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是由其叶肉细胞在光活性方面的差异引起的;对大多数菌根接种处理来讲,苗木的光合速率与其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VA菌根及其与外生菌根混合接种均能有效地减少毛白杨苗木的光合耗水量  相似文献   

17.
四川桉树菌根类型及林分密度对菌根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人工桉树林中的巨桉、尾叶桉、兰桉、大叶桉有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混合菌根 3种菌根类型 ,而窿缘桉缺少混合菌根类型。自然状态下 ,5种桉树菌根化率有明显差异 ,其中以巨桉、兰桉最高 ,分别为 6 8 3 %、6 4 6 % ,而窿缘桉菌根化率最低 (2 9 6 % )。同一桉树树种 ,外生菌根化率最高 ,内生菌根化率次之 ,混合菌根化率最低。林分郁闭度对菌根真菌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随着森林郁闭度增加 ,桉树林分外生、内生菌根真菌的类群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18.
植物根系与某些真菌形成菌根,导致相互有利的共生现象。大多数植物有菌根,只有少数几个科的植物不形成菌根。菌根的三种普通类型是: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外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主要在森林树种上形成,特别是松科等树种上与担子菌、子囊菌共生。真菌在根上形成称为套膜的菌丝保护层,定殖在根皮层细胞内,与没有菌根的根相比,有外菌根的根变的特别厚,出现分枝。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固氮菌株DX120E在甘蔗幼苗中的侵染定殖及其对不同甘蔗品种生长生理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该固氮菌与甘蔗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个甘蔗品种ROC22、B8和GT21为试验材料,将DX120E用gfp基因标记后,以浸根法接种甘蔗,观察其在甘蔗中的侵染定殖情况,分别在接菌后60、90和120 d,调查甘蔗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及鲜重,并测定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指标.[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的DX120E-gfp接合子菌株;接种后第7 d ,在3个甘蔗品种的根部和叶片中均检测出nifH基因表达,片段大小约为360 bp.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第7 d,固氮菌定殖在甘蔗的根毛区、新生侧根处、根断裂伤口处及叶片横切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固氮菌DX120E对3个甘蔗品种有明显促生作用,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菌后120 d,ROC22、B8和GT21的株高分别增加23%、20%和14%,地上部分鲜重分别增加25%、31%和11%,地下部分鲜重分别增加40%、34%和30%.且3个甘蔗品种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总体上高于对照.[结论]采用菌液浸根法接种甘蔗,固氮菌DX120E能在甘蔗根部定殖并向地上部分转移定殖.采用该方法处理甘蔗,对甘蔗有明显的促生效应,但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实生苗为试验对象,探讨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盆栽试验设计,测定非菌根苗(对照),外生菌根真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Cg)和豆马勃属(Pisolithus sp., PS)接种下,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幼苗生物量,菌根侵染率。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苗,外生菌根真菌接种显著提高(P<0.05)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地上干重和叶片光合能力。接种Cg幼苗的地径和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苗和PS接种苗(P<0.05)。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真菌能够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但不同菌种的促生特性存在差异。研究成果可为深入了解薄壳山核桃外生菌根真菌促生功能和薄壳山核桃微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