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病毒病遍布全国,是油菜和十字花科作物常发性、流行性、毁灭性病害,一般以南方冬油菜区、华东、西南、华南地区、平原丘陵地区、城镇郊区,秋冬干旱年份重,白菜型、芥菜型、早熟甘蓝型品种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10%~30%,严重年份在70%以上。据中国油料研究所测定,单株产量损失33.7%~92.1%,平均65.7%;含油量降低1.71%~13.0%,平均7.0%,受病毒病感染的植株,抗逆力降低,易受冻害,加重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为害。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近几年来本县油菜菌核病一般病株率为20~50%,病情指数为10~35。油菜因此病减产6~26%,该病严重流行后感病品种要减产30~50%。笔者在1987~1989三年间开展了油菜菌核病对油菜产量影响的调查研究,为进一步搞清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与油莱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以便为防治油莱菌核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蔡煌 《植物保护》1991,17(3):48-48
向日葵霜霉病在我国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吉林省白城地区1984年向日葵霜霉病发病面积仅占2%,发病率为4%,而1989年发病面积为46%,发病率为11%,个别品种高达75%。国外据Sackston报道瑞毒霉可有效地防治向日葵霜霉病,但目前国内瑞毒铜难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主要病害之一,历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发病率一般为15—30%,千粒重下降20%左右,产量损失达25%;严重年份,产量损失高达50%以上。为了搞好此病的测报与防治,笔者对菌核萌发、子囊盘的形成与存活期等和气候条件的关系作了一些观察,现将结果整理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莫生华 《广西植保》2007,20(1):42-43
天峨县自2002年引进桂优一号毛节瓜种植以来,毛节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5年种植面积达0.52hm2.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霜霉病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引起菜农的关注.霜霉病是毛节瓜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15%~20%,田间病害率25%~40%,造成产量损失20%以上.根据笔者几年来的调查和防治技术探索,现将毛节瓜霜霉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2016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尤其近三年均超过753万hm2,种植制度调整、观赏型油菜与高产型油菜间隔种植、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导致我国油菜病虫害总体处于重发状态,防控压力大。近10年油菜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721.18万~881.74万hm2次,防治面积在686.18万~982.28万hm2次,通过防治年均挽回油菜损失98.34万t,占全国油菜总产的7.25%;年均实际损失28.09万t,占全国油菜总产的2.07%。影响全国油菜生产的最为重要的10种病虫害依次为油菜菌核病、油菜蚜虫、油菜霜霉病、小菜蛾、油菜甲虫(叶甲科和露尾甲科甲虫,下同)、油菜茎象甲、油菜病毒病、地下害虫、菜粉蝶和油菜白锈病,以总损失计,比例分别为55.60%、23.44%、9.51%、2.87%、2.43%、1.69%、1.58%、1.53%、0.86%和0.50%。对油菜生产威胁最大的病虫害是油菜菌核病和油菜蚜虫。本文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油菜主要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损失和暴发危害情况,为油菜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霜霉病是油菜的常发必病害,严重危害油菜的生产,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筛选出有效的农药品种,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70%乙锰防治油菜霜霉病的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l材料与方法1.l供试农药:70%乙锰可湿性粉剂(四川双流农药厂生产),对照农药为25%甲霸灵可湿性粉剂(江苏南通农药厂生产》和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江南化工厂生产)。1.2试验方法:试验于12月份油菜苗期进行。设如下几个处理:①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②70%乙锰可湿性粉剂800倍;③70%乙标可湿性粉剂1500倍;④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⑤90%乙…  相似文献   

8.
岳池县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伍佐君,王朝升(四川省岳池县植保植捡站)油菜菌核病是岳池县油菜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生7万亩左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偏施迟施氮肥,致使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一般损失10~30%,个别年份损失...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油菜田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控害、增产效果,于2013—2016年在四川金堂开展了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田实施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区油菜结荚率、结实率、千粒重等指标较自然授粉加常规防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油菜单产提高11.81%~22.18%,出油率提高2.45%~5.33%,提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油菜菌核病历来是我区油菜生产的主要障碍,常年株发率在10—30%,而当地农户没有防治习惯。1989年我区大流行,平均发率高达43.8%,病指26.7%,每亩约损失菜籽25公斤,全区53672亩油菜损失1342吨,我们于1990年开展药剂防治此病的试验、示范和应用。 试验在本区师桥镇沙浦翁家村农户翁新根承包田进行,油菜品种为92-58系。在油  相似文献   

11.
油菜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崇阳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生产中,油菜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灰霉病等,影响油菜的生长,造成油菜减产。为了有效防治油菜病害,笔者介绍油菜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35%福.烯酰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35%福·烯酰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好,用量200~240g/667m2为宜,在发病初期连续施药2~3次,间隔7~10d,对人和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3.
春油菜蚜虫的为害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是造成春油菜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991~1992年作者研究了春油菜不同生育阶段受蚜虫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油菜植株受蚜虫为害时,导致株高下降、有效角果数减少、单株产量下降。油菜苗期、苔花期、角果期的临界为害量分别为12~15、50~100、90~100(头/株)。根据虫量与产量损失预测模型,结合春油菜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经济效益及天敌各防治风险等因素,本文提出了每hm~2产1050kg的油菜田,防治指标为12头/株。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为四川西部雅安地区的主要病害,大发生年发病面积近1万hm2,常年病害损失10%左右,重病年份损失产量可达20%~30%。为了给病害预测预报及组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从1988年起以天全县等地为调查基地,进行了病害发生规律的分析研究。天全县...  相似文献   

15.
油菜菌核病一直是长江流域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一般年份产量损失1~2成,大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3~5成,且严重影响品质。多年来农民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技术始终不能落实到位,原因是油菜菌核病发生期都在花期以后,特别是盛花期后发病最重,而花期油菜田间分枝繁茂,操作极不方便,而且严重损伤植株,迫于无奈,农民即使知道油菜菌核病发生重、损失大也不防治。  相似文献   

16.
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新方法油菜菌核病是油菜3大病害之首,根据各地发病情况和自然栽培条件,在全国划分为7个发病区,汉中地区属长江中游重病区,中度发病年份病株率为32.4%,产量损失在10%以上,严重发病年份,病株率达50%以上,损失超过20%。关于该病的...  相似文献   

17.
我地常年因油菜菌核病产量损失10—20%。摸清油菜菌核病的损失程度、研究防治指标,对于提高病害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几年来所做的工作简报如下。 一、研究方法 (一)危害损失 1983—1984年在长势均匀、不混杂的田块中,划分面积为0.1亩的若干小区。在自然发病条件下,于油菜  相似文献   

18.
铜铵合剂与甲霜灵防治大葱病害试验孟凡秀王守宽(山东济南市植物检疫站250022)徐呈江齐霞(章丘市植物检疫站)近年来,章丘市由于重茬地块的增多及气候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大葱紫斑病、霜霉病、灰霉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发病率一般在80%左右,产量损失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霜霉病是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通过试验,进行啶氧菌酯、氰霜唑等杀菌剂对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防控效果对比.[方法]利用喷雾法测定6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6种供试药剂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氟噻唑吡乙酮10%OD、氟菌·霜霉威687.5 g/L SC、吡唑醚菌酯25%EC、氰霜唑100 g/L SC、烯酰吗啉50%WP、啶氧菌酯22.5%SC.[结论]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末次药后7 d平均防效达84.13%,末次药后14 d平均防效仍为79.21%,且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首选药剂.除22.5%啶氧菌酯水悬浮剂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外的其他几种药剂亦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推荐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油菜菌核病持续大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菌核病是江汉平原地区油菜重要病害,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大,一般以长势好、植株高大、田间郁闭的油菜田有利发病,雨水较多的年份,极有利于该病害的蔓延扩展,常年产量损失10%~20%,重发年份减产40%~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2008年、2009年油菜菌核病在潜江市连续两年大发生,发生面积均达到种植面积的100%,发病程度之重、发生范围之广为历史少有,两年实际产量损失平均达到4638t,是历年实际损失的1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