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水牛在中国南方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部分水牛都属于沼泽型水牛,长期以来作为役用家畜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水牛在农村扮演劳役的角色逐渐发生了改变,水牛将由单一的役用向乳用和乳肉兼用方向发展。文章从水牛营养需要、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水牛瘤胃微生物与瘤胃发酵、水牛营养与繁殖,以及水牛乳、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等方面对近20年来水牛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秦川牛体躯高大,毛色紫红,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良好,历来在关中地区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秦川牛将由现在的以役为主,役肉兼用逐步向肉役兼用或乳肉兼用方向发展。为了探索秦川牛的泌乳性能及其潜力,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前言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我省畜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耕牛折价保本到户、市场开放,省内外调济频繁,牛价上涨,水牛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 越来越体现其重要地位。水牛生产已开始从传统的役用,向乳、肉及兼用方向的商品性生产转化。一、水牛发展现状据1984年底统计全省水牛存栏153.94万  相似文献   

4.
 福安水牛是我国优良的水牛品种之一,是福建省唯一的水牛地方良种。论文分析了福安水牛在品种资源调查、役用性能、肉用性能、乳用性能、血液生理生化、血液蛋白多态性、线粒体DNA D 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DGAT基因多态性分析、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要开展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认为福安水牛应该由以前“役用为主,乳肉为辅”向“乳用为主,肉役为辅”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云南水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本文简要论述了云南水牛的生态分布,体形外貌,遗传多样性及其生产性能,并指出云南水牛由役用型向役,肉,乳兼用型的利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南宁举行的奶水牛业发展座谈会上获悉:经过47年努力,我国培育的乳肉兼用水牛,产奶量已达2200公斤,达到世界同类水牛的先进水平,并具有耗精饲料少、产出动物蛋白多、成本低、回报率高的优点。 据介绍,中国水牛属沼泽型,长期以来主要作为役用,乳肉生产性能低。1957年和197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分别从国外引进乳用  相似文献   

7.
程宗佳 《饲料工业》2006,27(21):64-64
1.怎样根据牛类型进行育肥?(浙江读者 周爱华) 答:①牛品种。牛品种按生产性能可分为肉用牛、役用牛、乳用牛、肉乳兼用、肉役兼用、肉乳役多用等。由于品种不同,在育肥期采用的技术也有差异,如肉用牛的增重速度高于役用牛,因此,在制定饲料配方和日采食量等方面不能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黄牛将逐渐由单一的役用向乳肉役或肉乳役等兼用方向发展;由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方向转化。目前,我市渭北旱原的山地牛,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引用秦川牛对当地牛进行了多年的改良,当地牛血液中含有了不同程度的秦川牛成份,毛色趋于  相似文献   

9.
肉牛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轻对粮食过度依赖、调整肉类产品结构、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重要产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养牛主要以役用为主,牛肉主要来源于淘汰役用牛。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大量的役用牛已失去了单纯役用的价值,转向役肉或肉役兼用方向发展。2011年底,我  相似文献   

10.
文山州饲养水牛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为选择,具有体格粗壮、役力强、易饲养、使用年限长等优良特性,成为地方重要的畜种资源,曾是广大水稻区不可缺少的役力来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水牛的役用价值逐渐随之弱化,而水牛奶、肉的特殊品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发水牛从役用型向乳用、肉用生产方向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加快奶水牛产业开发步伐,提高水牛养殖综合效益,是促进文山州畜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各农户养牛正从役用向乳肉兼用、肉用及乳用牛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改良牛的品种。但门源县牛品种改良工作起步较晚,力度不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牛品改良工作的力度,更好更快地改良本地牛,以提高牛个体生产性能,使牛的总体质量不断提高,使肉、乳的质和量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县引用英国兼用短角牛改良本地黄牛(包括秦川牛),使之向肉乳役多用途方向发展。在农业生产责任制推行的现阶段,每户耕地面积较小,不适于机耕,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牛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和肥料来源之一。为了探索短杂牛的生理潜能,准确掌握本地黄牛改良后役用性能的变化情况,为选择合适的杂交代数、制定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一)怎样根据牛类型进行育肥?答:1.牛品种和育肥技术。牛按生产性能可分为肉用牛、役用牛、乳用牛、肉乳兼用、肉役兼用等品种。采用育肥技术、制定饲料配方和日采食量时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中国黄牛肉用选育的背景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市场的变化,中国黄牛的选育方向也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变化,即“役用-以役用为主-役肉兼用-肉役兼用-肉用”的选育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牛业以役用为主,大部分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牛的营养代谢试验、役用性能、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冻精制作及种质特性等基础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黄牛作为农业的动力已退居次要地位,随着中国良种黄牛委员会的成立,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使我县水牛由单纯的农本型逐渐向乳役、肉役兼用方向转化,我们引进了么啦水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反复摸索,受胎率逐年有所提高,83年为38.7%,86年为55.4%。实践证明,如何提高水牛冷配受胎率,是加速改良水牛步伐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将84年—86年度的冷配情况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牛由传统生产方式应向商品生产方式转移,即由单一的役用生产向乳、肉、役等综合利用生产转轨,才能发挥水牛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亚热带地区的特殊条件下,水牛奶业开发利用更能够发挥其特点和优势,首先建立水牛奶业开发示范模式,付之实施、做出样板,逐步扩展,必将在我国创建一个新型水牛奶业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肉牛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牛肉的消费量增加很快和长期保持较高价格,并要求肉嫩、瘦肉多而脂肪少,从而促使世界各国的肉牛饲养业迅速发展。在我国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改良畜种”的教导,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实现,养牛业在农区也已开始由以役为主趋向于役肉兼用,广大牧区培育乳肉兼用或肉乳兼用牛,逐步提高乳、肉专门化生产能力,供给人民食用及换取外汇,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此,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牛乳业开发模式的运行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前言中国水牛属沼泽型水牛,是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役用水牛,历史悠久。它在南方水稻产区主要从事劳役耕作,仅在少数地方作为乳用或肉用。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水牛生产由单一役用向乳、肉、役多用发展。农村由自给或半自给的传统生产方式转为开放性的商品生产方式,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意识到饲养水牛必需综合开发利用,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近20年来,中国水牛科学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大大地推动了…  相似文献   

19.
我市从1976年以来引进印度摩拉水牛,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改良本地水牛,使本地水牛的生产性能由役用向役乳兼用的方向转变,本摩杂一代(以下称F1)水牛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由本地水牛的600kg增加到1 639.5 kg.但是在人工授精时,大部分发育正常的F1母牛屡配不孕,而本地水牛受胎率均在40%以上.笔者通过对F1母牛发情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后,采取相应措施,使F1母牛的情期受胎率达到42%,有的配种季节达到58%.现把提高F1母牛受胎率的体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槟榔江水牛泌乳性能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槟榔江水牛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的河流型水牛,在腾冲县饲养和使用已有200余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为农户自繁自养,是乳、肉、役兼用的河流型水牛品种。随着水牛奶的高营养价值被公众认知,其乳用性能得以大力度开发。本文对槟榔江水牛核心群的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发展奶水牛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