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不同剂型吡虫啉对蚯蚓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评价农药不同剂型对环境生物的毒性影响,利用人工土壤法和静态水鱼类毒性测试法研究了不同剂型吡虫啉对蚯蚓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35%吡虫啉悬浮剂、70%吡虫啉湿拌种剂、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蚯蚓7 d LC50值与95%置信限(见括号)分别为:0.82(0.62~0.89),6.44(5.17~7.83),2.39(2.10~2.61),9.65(7.79~11.77)a.i.mg·kg-1干土;14 d LC50值为0.77(0.59~0.83),6.00(4.34~6.79),2.12(1.62~2.33),8.60(0.23~10.19)a.i.mg·kg-1干土。吡虫啉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70%吡虫啉湿拌种剂对鱼的24、48、72、96 h的LC50值分别为24.3(16.3~28.8),22.8(13.0~27.7),20.1(4.0~27.4),17.8(2.4~26.2)a.i.mg·L-1;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鱼不同处理时间的LC50值分别为46.4(41.6~48.0),45.7(38.4~47.6),45.2(36.2~47.2),45.2(36.2~47.2)a.i.mg·L-1; 35%吡虫啉悬浮剂和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鱼不同处理时间LC50值均大于1.00×102 a.i.mg·L-1。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35%吡虫啉悬浮剂对蚯蚓的毒性为高毒,其他3种为中毒;4种剂型吡虫啉对斑马鱼的毒性均为低毒。  相似文献   

2.
种衣剂包衣具有防病治虫效果,药效持久,使用安全,经济方便,保苗增产效果显著,近年来在我地发展较快。通过对70%锐胜(噻虫嗪)分散粉剂和高巧(吡虫啉)600克/升悬浮种衣剂试验对比,总结出70%锐胜(噻虫嗪)分散粉剂试验结果比高巧(吡虫啉)600克/升悬浮种衣剂略高。  相似文献   

3.
吡虫啉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吡虫啉原药与β-巯基丙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半抗原{1-[6-(2-羧基乙硫基)-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叉胺}。利用该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得到了人工抗原,经免疫动物后,获得了高效价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抗血清效价为2.56×104。经酶联免疫反应(ELISA)测定,吡虫啉对抗体的抑制中浓度(IC50)为 20.7 ?g·L-1,最低检测限(IC20 )为1.1 ?g·L-1,检测范围在1~1 000 ?g·L-1内线性关系较好,吡虫啉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4%。  相似文献   

4.
海正兰宁防治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正兰宁(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有效防治烟粉虱成虫,明显高于一遍净(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溴氰菊酯与吡虫啉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溴氰菊酯与吡虫啉单剂及混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毒力。[结果]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吡虫啉及5个不同配比(体积比)混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毒杀活性,其中以25.0%(溴氰菊酯)+50.0%(吡虫啉)比例混配为最佳配比,共毒系数为203.47。[结论]该试验可为现有防治药剂利用、延缓害虫抗药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中吡虫啉残留量的HPLC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外标法测定金银花、土壤中吡虫啉的残留量。样品用甲醇提取,石油醚反萃取,二氯甲烷萃取,其中,金银花样品经弗罗里硅土与活性炭柱净化,使用ZORBAX SB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0.8ml/min,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70nm进行检测。采用该方法.吡虫啉回收率均大于80%,最低检出量为0.0212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265mg/kg(花蕾)和0.001325mg/kg(土壤)。  相似文献   

7.
一遍净(即吡虫啉)在单独防治稻飞虱时,只要时期得当,防效优于扑虱灵及其他复配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溴氰菊酯与吡虫啉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溴氰菊酯与吡虫啉单剂及混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毒力。[结果]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吡虫啉及5个不同配比(体积比)混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毒杀活性,其中以25.0%(溴氰菊酯)+50.0%(吡虫啉)比例混配为最佳配比,共毒系数为203.47。[结论]该试验可为现有防治药剂利用、延缓害虫抗药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谢佳燕  吴聪  林佳  李睿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9):2375-2381
【目的】探究不同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处理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后对其试验种群亲代及连续2个子代世代的影响,以揭示麦二叉蚜多个世代对吡虫啉亚致死浓度的响应,为田间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亚致死浓度(LC20和LC40)吡虫啉处理当代麦二叉蚜后,利用生命表技术分析经吡虫啉亚致死浓度胁迫后麦二叉蚜亲代(F0)及连续2个子代世代(F1和F2)存活及生命表参数的变化。【结果】不同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麦二叉蚜的存活和发育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LC20浓度吡虫啉对麦二叉蚜亲代种群及子代种群的存活率和寿命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LC40浓度吡虫啉显著降低亲代麦二叉蚜种群的中位生存期(P<0.05,下同),为对照的71.55%,但对2个子代种群的中位生存期无显著影响;不同世代间,LC40浓度处理的存活率和寿命随世代数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LC20浓度吡虫啉对麦二叉蚜亲代及2个子代种群的繁殖均无显著影响;LC40浓度吡虫啉可显著抑制麦二叉蚜亲代种群的繁殖,但对F1及F2世代种群的繁殖无显著影响。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个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麦二叉蚜同一子代世代的种群生命表参数均无显著影响;同一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2个子代世代的种群生命表参数也无显著影响。【结论】不同亚致死浓度(LC20和LC40)吡虫啉对亲代麦二叉蚜的生存率、寿命和繁殖率存在显著影响,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但对2个子代种群的生命表参数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专利文摘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18201.0 名称:吡虫啉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特异性抗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569840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虫啉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特异性抗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于农药免疫化学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1.
《农业质量标准》2013,(5):68-68
2013年6月10日,美国发布拟定吡虫啉许可限量的通报,规定了鱼、贝壳类、软体动物内/表吡虫啉(Imidaelo.pfid)的限时残留限量以及在甘蔗及甘蔗糖蜜内/表限时许可限量。其中。毗虫啉在鱼、贝类和软体动物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了10种不同浓度的农药防治黄灯笼辣椒桃蚜的效果。结果表明,25%蚜剑乳油(EC)、30%触击溃EC、90%快灵可溶性粉剂(WP)、1.8%阿维吡虫啉WP、5%阿达克WP、1.8%阿维菌素EC、40%乐斯本EC、3%啶虫眯EC、10%吡虫啉WP等药剂可有效防治黄灯笼辣椒桃蚜,且持效期长达10d以上,在实际生产中,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类药剂对小麦禾谷缢管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禾谷缢管蚜是西南麦区蚜虫的优势种群,为提高对其防治效果,选择2种常用的化学农药(氰戊-氧化乐果、阿维菌素-吡虫啉)和2种植物源农药(辣椒水、大蒜-洋葱-香葱水)分别在室内和田间开展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浸渍试验中,化学农药造成蚜虫全部死亡,植物源农药毒杀效果也较为理想(死亡率76.7%~86.7%)。田间试验的校正防效依次为:阿维菌素-吡虫啉>氰戊-氧化乐果>辣椒水>大蒜-洋葱-香葱水,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敏感性较高(校正防效90%以上),对氧化乐果有一定的抗性,对参试的植物源农药敏感性较差(校正防效40.5%~50.8%)。天气状况对药效试验结果影响明显。在对禾谷缢管蚜的防治中,应首选阿维菌素-吡虫啉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加强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和配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朝鲜毛球蚧在长春地区山杏上危害越来越严重,笔者经过筛选,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农药,以相同的稀释倍数对该蚧虫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1.8%乳油)防治效果最好,其次分别为阿维。毒(15%乳油);阿维·杀单(30%W湿性粉剂);高渗吡虫啉(10%W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5.
柑橘黑刺粉虱是为害柑橘较重的一种害虫。通过进行70%艾美乐(吡虫啉)WG20000倍液、25%吡虫啉WP5000倍液、阿维·毒EC1000倍液、25%扑虱灵(噻嗪酮)WP1000倍液、3%啶虫脒EC5000倍液、40%杀扑磷EC1000倍液的药效试验,筛选出了效果最好的药剂是70%艾美乐WG220000倍液,其次是25%吡虫啉WP5000倍液和40%杀扑磷EC1000倍液、25%扑虱灵WP1000倍液、阿维·毒EC1000倍液、3%啶虫脒EC5000倍液。这几种药剂对柑橘生长和果实发育安全,可以在柑橘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增效剂与杀虫剂混用对抗性枸杞蚜虫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增效剂与杀虫剂混用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增效磷(SV1)、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和月桂氮酮(Azone)对氧乐果有显著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在202.3-705.0之间;对久效磷、灭多威有一定增效作用。CTC分别在112.5-210.2和108.7-131.0之间,说明枸杞蚜虫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MFO)、羟酸酯酶活性增高和表皮穿透作用降低有关。月桂氮酮对吡虫啉有一定增效作用。其它增效剂对吡虫啉则无增效作用。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对氧乐果抗性与AChE活性增高有一定相关关系,而羟酸酯酶活性增高与枸杞虫对氧乐果、久效磷、灭多威抗性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表公告称,目前在使用低浓度活性成分情况下,吡虫啉和噻虫嗪等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种群的存活影响尚无充足数据支撑,需要重新设定毒性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当大田作物多种害虫混合发生时,单用一种杀虫剂往往对作物起不到理想的保护作用,需要不同杀虫谱的杀虫剂混用来扩大杀虫谱。安打(Avatar,通用名:Indoxacarb)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可有效防治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吡虫啉(通用名:Imidacloprid)是一种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特效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安打与吡虫啉的杀虫谱不同,二者混用扩大了杀虫谱,一次用药可同时控制鳞翅目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减少劳动力投入。  相似文献   

19.
杜学林  邢光耀  任爱芝  赵培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927-7928,7946
[目的]探究植物油乳油对化学农药的增效作用。[方法]将棉籽油和豆油乳油分别与20%吡虫啉EC和0.5%阿维菌素WE混配,采用浸渍法处理供试麦蚜,分析植物油乳油对这2种药剂的增效作用。[结果]棉籽油和豆油对20%吡虫啉EC、0.5%阿维菌素WE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20%吡虫啉EC+棉籽油EC(0.10+10.00、0.10+5.00、0.10+3.33、0.05+10.00ml/L)、0.5%阿维菌素WE+棉籽油EC(1.00+10.00、1.00+5.00、0.50+10.00、0.50+5.00ml/L)、20%吡虫啉EC+豆油EC(0.10+10.00、0.10+5.00、0.10+10.00、0.05+5.00ml/L)的校正死亡率都达到90%以上。[结论]从防治效果和经济角度考虑,可选用棉籽油EC或豆油EC与20%吡虫啉EC混配,棉籽油EC和0.5%阿维菌素WE混配来防治麦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量3 240 g/hm^2、480 g/L毒死蜱乳油用量6 750 m L/hm^2(药剂对照,用于药效对照)和清水1350 L/hm^2(用于安全性测试)3个处理,利用全株喷雾法,2013年6月12日进行田间第1次施药,间隔30 d进行第2次施药,每次施药后目测草坪草的药害症状并于施药后第30 d调查虫口密度,根据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析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吡虫啉后未观察到草坪草出现药害症状,且草坪盖度明显较好,颜色较深,根系发达;2次施药后蛴螬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药剂对照,其中第2次施药后指标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2次防效均〉85%(分别为85.88%和85.16%)。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草生长安全,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性优于毒死蜱乳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