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松褐天牛在病死木伐桩中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不同月份 1 2 0株松材线虫病死木的伐桩 (根 )调查表明 :有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natus Hope产卵痕的伐桩占 47.5 % ;伐桩上松褐天牛幼虫蛀入孔数占产卵痕数的 85 .71 % ;其中有 1 0 .42 %的蛀入孔转移至伐桩的地下部分 ;伐桩上松褐天牛成虫羽化率为 67. 71 % ,其中伐桩地上部分的成虫羽化率为 66.2 8% ,伐桩地下部分的成虫羽化率为 80 %。为此 ,连根挖除病死木伐桩 (根 )统一进行烧毁或用溴甲烷薰蒸处理是松材线虫病除治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传播的中间媒介,松材线虫疫区周围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不及时防治,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因此,要掌握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产卵、幼虫蛀食三个时期的生活特性,对做好松褐天牛危害防治工作极为有利。松褐天牛生活习性: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坑道中或树孔内越冬。浙江5月初,越冬幼虫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此时虫道中有成虫、蛹、幼虫同时存在。5月下旬成虫咬1个圆形羽化孔出树,取食幼枝嫩皮为补充营养。成虫喜在疏林、光线充足的林地内活动产卵。产卵时,先在病树或衰弱树干或枝…  相似文献   

3.
松褐天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传播的中间媒介,松材线虫疫区周围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防治不及时,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因此,要掌握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产卵、幼虫蛀食三个时期的生活特性,对做好松褐天牛危害防治工作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松褐天牛在病死木伐桩中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不同月份120株松材线虫死木的伐桩(根)调查表明,有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natusHope产卵痕的伐桩占47.5%;伐桩上松褐天牛幼虫蛀入孔数占产卵痕数的85.71%;其中有10.42%的蛀入孔转移至伐桩的地下部分;伐桩上松褐天牛成虫羽化率为67.71%,其中伐桩地上部分的成虫羽化率为66.28%,伐桩地下部分的成虫羽化率为80%。为此,连根挖除病死木伐桩统一进行烧毁或用甲烷  相似文献   

5.
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羽化出孔在时间动态上有一定差异,但其雌、雄成虫在各地种群中出孔动态基本相同。松褐天牛成虫出孔具有明显的时段性,高峰时段为18:00-20:00,占总数的28%,且雌、雄成虫同步。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出孔率有一定差异,松材线虫病区虫害木中,松褐天牛出孔率随单位木材松材线虫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作为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最重要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已成为控制松材线虫病的重点。明确松褐天牛各虫态在不同地区寄主树干上的分布,对因地适宜地释放天敌昆虫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通过解剖受害马尾松,结合林间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幼虫和蛹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主要分布在树干的2.5 6.5 m范围内,刻槽数量与树干高度和胸径显著相关;松褐天牛幼虫数量与树干胸径关系不显著;多数蛹室位于侵入孔正上方,少数蛹室位于侵入孔下方,两种蛹室数量差异显著;两种蛹室与侵入孔中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93 cm和4.39 cm,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并建立了松褐天牛幼虫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垂直分布模式图。本研究表明了松褐天牛种群密度与寄主树木大小的关系,为释放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松褐天牛早期监测松材线虫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室内对因松材线虫病死亡马尾松树干羽化出的松褐天牛测定结果表明,86%的天牛携带松材线虫,平均1头天牛携带3590条。林间引诱松褐天牛,在没有松材线虫病的健康林地,分离不到松材线虫,而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引诱到的天牛65%携带松材线虫,携带量在101~5000条之间。在5月下旬~6月中旬,应用黑光灯,新鲜马尾松木段,引诱松褐天牛10头能上,采用松材线虫常规分离方法,可以早期监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在松材线虫发生区,疫病的扩散和流行与松树的采伐剩余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松树的新鲜采伐剩余物,如梢,枝,干,桩,每平方分米表面积松褐天牛幼虫蛀入孔数分别为1.46个,1.41个,0.18个,0.29个。次年,从这些剩余物上每平方分米分别能出现0.55个,0.84个,0.15个,0.27个松褐天牛羽化孔,经镜检,受松褐天牛寄生的采伐剩余物均带有松材线虫。由此可见,松树采伐剩余物是松材线虫病扩散流行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改善松林卫生状况,规范松林采伐技术,科学处理剩余物是抑制松材线虫病扩散和流行的重要环节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松褐天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江苏南部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松褐天牛的生活史、成虫羽化期、成虫寿命和产卵量、越冬后幼虫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等作了初步观察,经接种试验证实花绒坚(虫甲)是松褐天牛的天敌.  相似文献   

10.
松墨天牛在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又名松褐天牛、松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墨天牛属,是松属树种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黑松(P.thunbergii Parl.)、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和思茅松(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等的重要蛀干害虫,主要危害生长衰弱的树木或新伐倒木,造成松树枯死,同时还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ilus (Steiner & Buhrer) Nickle)萎蔫病[1-2].松墨天牛在云南主要危害云南松,目前分布范围已经扩展到43县(市),并在部分地方成灾,加大了松材线虫病传入的可能性[3].松墨天牛在滇中地区1年1代,雌成虫在树干上咬出长椭圆刻槽,将卵产在刻槽中部的表皮层下,幼虫生长发育至一定阶段蛀入木质部, 在边材表面留下椭圆形的蛀入孔;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在蛀道内取食,老熟幼虫在蛀道末端构筑蛹室化蛹,成虫从蛹室向外咬出近圆形的羽化孔爬出[4-5].松墨天牛是典型的钻蛀性害虫,调查和防治非常困难.前人曾经对松墨天牛在马尾松和思茅松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6-8],但这些研究是某一时间段天牛的危害痕迹或幼虫在树干上的分布,对于天牛产卵刻槽、蛀入孔和羽化孔的数量关系,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本文对松墨天牛的产卵刻槽、蛀入孔和羽化孔在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数量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松墨天牛的林间调查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黑松、马尾松和火炬松为研究对象,对其接种松材线虫后4,12,24,48,72,96和120 h的NO和核酸酶的活性进行测定.3种松树接种松材线虫后,针叶内NO平均含量的积累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这种差异在12 ~48 h尤为明显;48h后较其割伤处理(CK1)的增加幅度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同时3种松树接种后的核酸酶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单链核酸酶活性在4~48 h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而火炬松双链核酸酶活性在4~96h时却一直低于马尾松和黑松,这表明不同松树体内单链或双链核酸酶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有关.且3种松树在接种松材线虫后,表现出症状的时间顺序为黑松最早,马尾松次之,火炬松最晚.这表明NO和核酸酶的变化与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在致病松树上的分布与采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村线虫在致病松树上的分布调查,在马尾松病树上的垂直分布,随着感病程度加深,在老发生区,小枝上的分布逐渐减少,倒枝、胸部和基部树干上的分布逐渐增多;在新发生区,树干胸部和基部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但以胸部为多,侧枝、小枝上的分布逐渐增多。在黑松病树上,普遍分布在新、老发生区中不同症状类型病树的各个部位。松材线虫虫量在黑松中明显高于马尾松,尤其在枝条上。在马尾松和黑松树干胸高处的水平分布,一般内材虫量多于外边材。为此,建议对该2个树种采样,样树应选择感病优势木、林缘木;时间以症状前期为主,分批采样;部位上级树干胸高处为主,多点采样,特别是马尾松。  相似文献   

13.
对松实小卷蛾、松梢螟的为害性和空间格局及在序贯抽样技术中的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虫对松树为害具有选择性,松实小卷蛾幼虫主要为害侧枝,为害程度火炬松>黑松>湿地松>马尾松,松梢螟为害则以主梢为主,为害程度 黑松>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松实小卷蛾和松梢螟的空间格局分别为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松实小卷蛾明显超过防治指标,急待全面防治,松梢螟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寄主松树对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比较不同寄主松树上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寄生黑松和马尾松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显著较高,2类过冷却点的平均值相差0.9~2.3℃,但寄生黑松和马尾松的雌成虫之间、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雌成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的显著较高(高2.08℃);而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则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的初孵若虫、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及种群总体,对低温暴露致死的起始敏感温度和-20℃低温暴露的死亡率,均比寄生湿地松的相应虫态和种群总体更低;寄生马尾松松突圆蚧种群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LSIT50)比寄生湿地松种群的低;2种寄主松树松突圆蚧各虫态及种群总体在低温暴露下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改进后的双变量逻辑斯谛模型.研究结果说明:寄主松树能够影响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死亡率,寄生湿地松种群的耐寒性比寄生马尾松种群的弱.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对松林的危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红梢斑螟是南京地区重要的松树蛀梢害虫,尤其对人工火炬松幼林危害严重.对南京及周边4个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型的野外试验地松林受害株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对人工纯林危害大于天然更新林;对火炬松危害大于马尾松和黑松;此外,统计分析表明马尾松受害梢率与受害株胸径呈典型的负线性相关关系.对采集回的受害松枝室内剖查结果统计显示,火炬松受害大于马尾松、黑松和湿地松.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人工接种松材线虫试验测定“北带”和“南带”2个种源的马尾松和湿地松、火炬松、晓松、刚松4种国外松的结果表明,不同苗龄期的5种松苗均能感染松材线虫,其中马尾松、湿地松具有较强的感病性,在舟山病区林间对自感病寄主的监测调查结果表明,除公认的日本黑松高度发病外,马尾松、湿地松也有一定面积数量株发病,其感病性与苗期人工接种试验结果相似,同时还发现北美二针松和长叶松2种国外松自然发病。由此分析了浙江省松村线虫病发生流行趋势和应采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马尾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和黑松饲养松墨天牛,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营养效应以及对体内酯酶与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补充营养期松墨天牛的营养效应、酯酶与羧酸酯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用马尾松和雪松饲养的试虫,羽化后第5天体质量开始增加;其余3种树种饲养的试虫,至第7天体质量才开始增加.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其相对取食量、相对代谢率和食物利用率均高于取食其他4种寄主植物的试虫;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体内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的试虫;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是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最适寄主.  相似文献   

18.
采用CEPA、GA3、PP333、B9等植物生长物质,以不同浓度处理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枝梢,比较药剂种类和处理浓度对枝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GA3(2 500 mg·L-1)对各供试树种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试验3中对湿地松除外);试验1中,5 000 mg·L-1 PP333显著抑制马尾松枝和黑松枝的伸长生长,具有最佳调节效果;试验2中,5 000 mg·L-1 PP333显著抑制湿地松和马尾松枝的伸长生长,具有最佳调节效果;试验3中,5 000 mg·L-1 PP333+5 000 mg·L-1B9复合制剂显著抑制湿地松和火炬松枝梢的伸长生长,具有最佳调节效果。用"Y"型嗅觉仪测定微红梢斑螟成虫对松梢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处理组枝梢对微红梢斑螟成虫驱避效果明显;微红梢斑螟等松梢害虫危害率调查表明,处理枝梢的被害率也明显低于对照枝梢。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卫星标记(SSR)鉴定松属近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276 pair-primers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microsatellite) developed from seven species of Pinaceae were selected and identified for cross-species transferability to ten Pinus species (P massoniana, P kesiya, P tabulaeformis P densiflora, P thunbergii, P caribaea, P taeda, P yunnanensis, P densata, P sylvestris)belonging to Sect. Pinus by BSA (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3 of 276 (8.0%) markers were successful to have amplification product in ten species, and 5 of 23 (21.7%) were polymorphic cross species and lack of polymorphic within species. Eight of 10 Pinus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single primer, two and more combination of primers, but there were still no effective SSR primers for identifying other 2 species (P. kesiya and P. dens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