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存  刘畅  刘琪  王静  李秀博  崔尚金  梁琳 《养猪》2020,(1):102-104
为了进一步了解A型猪塞内卡病毒的特征,通过查阅并总结A型猪塞内卡病毒文献,对A型猪塞内卡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人们对A型猪塞内卡病毒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2.
A型塞内卡病毒(SVA)主要感染猪,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猪均易感,可导致感染猪的口鼻部、蹄冠部出现水疱性病变,临床症状与EMCV、FMDV、PRV、PRRSV、CSFV、PEDV等病毒病相似,新生仔猪死亡率显著增加。本文对A型塞内卡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等进行概述,以期为制定SVA防控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塞内卡病毒病是由单链正股的小RNA病毒科A型塞内卡病毒(SVA)引起的育肥猪口鼻黏膜、口边缘、鼻镜、蹄冠等部位发生水泡和溃疡;新生仔猪常发生腹泻或因毒血症致死、死亡率极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动物传染疫病。本病传染性强,特别是对哺乳期母猪的产奶和幼猪的危害性极大,常与口蹄疫、猪水泡病混合感染或继发猪瘟、猪蓝耳病等烈性传染病,必将给养殖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本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等要点进行全面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塞内卡病毒病是由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各品种和日龄猪均可感染,成年猪感染后受到的危害较轻,仔猪感染后可表现为腹泻及神经症状,死亡率高。文中主要就有关猪塞内卡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A型塞内卡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和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了解A型塞内卡病毒的特征,通过查阅与A型塞内卡病毒相关的文献,对A型塞内卡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人们对A型塞内卡病毒的认识及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塞内卡病毒病是由A型塞内卡病毒(SVA)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猪的病毒性传染病。A型塞内卡病毒又被称为塞内卡山谷病毒(SVV),是小RNA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的唯一成员。2002年SVA原型毒株由美国遗传治疗公司科研人员从人胚胎视网膜细胞中首次分离[1],2015年我国首次在广东地区爆发猪原发性水疱病(PIVD)猪场的样品中检测到SVA,母猪表现为水疱病临床症状,感染仔猪急性死亡[2]。另据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猪只均可感染该病毒,可导致猪的口  相似文献   

7.
正猪塞内卡病毒病是由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A型塞内卡病毒最早在2002年由美国遗传治疗公司科研人员从人胚胎视网膜细胞(PRE. C6)培养腺病毒的病原体污染物中分离得到,并以其为原型毒株命名为"塞内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1])。201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该病毒更名为"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归至塞内卡病毒属~([2])。虽然早期的SVA分离株被认为是非致病性病毒,对猪没有明显致病  相似文献   

8.
<正>塞内卡病毒病(Senecavirus Disease,SVD)是由A型塞内卡病毒引起的一种水疱病。SVA属于小RNA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中唯一成员,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SVA感染后各个年龄段猪群均可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猪鼻吻、蹄部水疱病变,母猪伴有发热和厌食,新生仔猪伴有腹泻、脱水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A型塞内卡病毒(SVA)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塞内卡病毒属(Senecavirus)。SVA作为猪水疱病的一种新病原体,在多个国家传播和发展迅速,引发猪不同程度的水疱性疾病,尤其以巴西、中国以及越南等多个国家病情较为严重,给当地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原导致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相似,且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猪均易感,可引起感染猪的鼻吻、蹄冠部出现水疱性病变,仔猪急性死亡。因此,需要对SVA的流行和发病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通过一系列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监测以防止该病毒的传播。本文对目前A型塞内卡病毒检测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情况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A型塞内卡病毒检测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期要闻     
正农业农村部:防止塞内卡病毒病扩散维护养猪业生产安全近日,农业农村网站公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塞内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塞内卡病主要在加拿大、巴西和美国等国家流行。据报告,该病已传入我国并在局部地区零星散发。塞内卡病毒病可以引起猪的鼻吻、蹄部冠状带水泡病变,与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等疾病在临床上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11.
猪塞内卡病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前言2018年6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塞内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引起了业界对塞内卡病毒病的关注。塞内卡病毒病是由A型塞内卡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主要感染猪,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猪都易感。临床上主要以引起猪鼻镜部、口腔上皮、舌和蹄冠等部位的皮肤、黏膜产生水疱为主,严重时可造成猪的蹄壳松动、脱落。  相似文献   

12.
正法比奥·万努奇介绍说能引起猪临床产生水泡症状的疾病主要有五种:口蹄疫、猪水泡病、水泡性口炎病毒、猪水疱性皮疹、塞尼卡谷病毒(塞尼卡病毒A)。当然,还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会导致水泡,如化学烧伤、热灼伤等,但是只是少数的情况。单用肉眼从临床症状上无法区别五种疾病,只有在水泡出现时检测才是敏感的,但是水泡存在的时间很短,结痂后再检测敏感性会降低。随后他具体介绍了能引起猪水泡症状  相似文献   

13.
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是新发现的一种影响养猪业的RNA病毒,现已在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哥伦比亚以及亚洲的中国、泰国、越南等多个国家被发现。2015年SVA首次在我国广东省发现后,已有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道检测到该病毒,表明SVA已在我国不同地域广泛分布。猪感染SVA后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猪水泡病及水泡性口炎等类似,难以鉴别。SVA的实验室诊断多采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对于该病目前仍无商品化疫苗可用,但已有研究出重组活疫苗候选株和油佐剂灭活候选疫苗的报道。SVA未来的流行态势目前难以预测,因此需密切关注SVA在全球的流行现状,并深入研究SVA的致病及免疫机理,同时尽快研发有效的疫苗和诊断试剂。通过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状况、诊断方法、疫苗研发等方面的综述,本文为我国SVA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了解塞内卡病毒A的传播和发病规律能够揭示它的流行病学特征,这有助于猪场制定预防和控制猪感染塞内卡病毒A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感染主要引起猪群水泡性疾病,该病临床症状与其他水泡性疾病较难区分。本研究通过RT-PCR检测发现广东某规模化猪场发生的水泡性疾病为SVA感染。通过在HEK293T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成功获得了一株SVA毒株并命名为SVA/China/KP-01-2017 (KP-01)。KP-01第2代即能引起HEK 293T细胞明显的细胞病变。该毒株多聚蛋白基因长6 546 nt,编码长2 181 aa的多聚蛋白。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毒株与国内外分离的毒株相似性较高,与Colombia/Co-01/2016株在遗传距离较近。本研究成功分离1株SVA,为SVA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A,SVA)是一种正义单链RNA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塞内卡病毒属(Senecavirus)。该病毒自1988年以来在美国的猪群中悄然流行。加拿大和美国分别于2007年和2012年报告了该病毒相关的水疱性病例。自2014年年末和2015年年初以来,有关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群暴发塞内卡病毒感染的报告越来越多,巴西、中国和泰国都在各自的猪群中检测到了该病毒。就现有的塞内卡病毒感染和疾病最新资料而言,2015年可能是该病毒流行病学上的一个分水岭。该病毒的地理分布、受影响猪群所处的生产阶段、感染引发的临床症状以及疾病的严重性都可以充实上述假设。本综述将介绍当前,尤其是近2年有关塞内卡病毒感染及其所引发疾病的知识,并将探讨塞内卡病毒的流行病学、致病力、宿主免疫反应、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展望部分则集中于人们对塞内卡病毒完整进化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性数据的需求以及对其感染进行快速诊断的可能性。其在养猪业中固有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猪塞内卡病毒病是塞内卡病毒A引起的一种以吻突、口鼻、蹄部等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水疱和糜烂为特征的猪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可以危害任何品种和性别以及所有年龄阶段的生猪,且可致新生仔猪成批急性死亡,在临床上很难通过肉眼观察而把本病与水疱性跨境动物疾病相区别,严重困扰养猪业,因此不可小觑。文章从病原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技术、防制措施等6个方面对该病进行了描述,说明了为什么猪塞内卡病毒病不可小觑,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娇  祖立闯  李峰  沈志强 《养猪》2019,(3):119-120
A型塞内卡病毒(SVA)是小RNA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病毒感染十分相似,主要引起猪的口鼻部形成囊泡并破溃,蹄部形成水疱,该病毒先后在加拿大、美国、巴西、泰国等国家均有流行,于2015年首次传入我国,目前SVA在我国呈现出零星散发性流行趋势,而且发病情况逐年增多。文章主要阐述SVA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断和防控常识,希望引起广大养殖单位对该病的关注和重视,防止SVA在国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6,(1)
正引起新生仔猪死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传染病因素也有非传染病因素。常见的传染病因素主要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等。在过去的2015年,美国和巴西的研究人员都报道了一种可能跟新生仔猪死亡有关的病原体—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这种病毒曾被称作塞内卡山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  相似文献   

20.
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是近年来新发的一种能够引起猪水疱性相关疾病的病毒,为小RNA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唯一成员.据报道,该病先后在加拿大、美国、巴西、泰国等国家流行,2015年SVA首次在我国广东省检出,随后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检测到SVA阳性病例,可见SVA已经在我国流行.猪感染S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