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化黑茶     
<正>安化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举全县之力做强黑茶产业。安化黑茶异军突起,成为湖南省实现"千亿湘茶"战略的重要力量。安化县茶园面积2万多公顷;茶叶加工企业150家、营销企业200多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茶叶加工量5万吨,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25亿元,茶叶行业税收已连续4年过亿元,荣登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榜首,连续5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黑茶产量连续10年全国第一。先后注册了"安化茶、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安化红、安化红茶"等证明(集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7,(12)
<正>浙江省磐安县地处浙中山区,境内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达80.1%。水与大气环境优良。2017年有茶园面积9.04万亩,全县有10个产茶乡镇、5.2万人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与销售,茶业已为磐安的农业支柱产业。"磐安云峰"成为磐安茶叶中心品牌,品牌价值达14.01亿元。自1986年研制出名茶"磐安云峰"后,先后被列入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区,被命名为"中国磐安生态龙井茶之乡",并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扎实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县茶园面积2万hm2,总产量460万kg,产值10亿元.新县多次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名茶之乡",茶叶成为新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 一、建管并重,打造茶叶产业化基地 (一)科学规划 根据山多地少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原则,以八里畈—浒湾—沙窝和陈店—郭家河—陡山河为中心,精心打造2个茶叶核心区,兼顾南信叶公路沿线、西循环公路沿线、县城至将军故里公路两侧宜茶区域,将茶园基地建设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打造一批生态茶叶观光园和景观带,实现基地建设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南涧县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南涧县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的主导产业。文章对南涧县无量山高山生态茶产业在全球茶叶产能严重过剩的挑战下,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要产业、南涧县把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给予重点发展的机遇前,就南涧县无量山高山生态茶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昌宁县隶属于保山市,距昆明654 km,国土面积3888 km~2,总人口35万人余。昌宁县是澜沧江流域最主要的茶区之一,是西南茶马古道支线的必经之地和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是全国和云南省生产优质茶叶和弘扬茶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优质红茶生产示范县、茶叶科技示范县、茶文化创作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截至2016年末,全县共有茶园  相似文献   

6.
一、行政推动,长抓不懈,集中力量谋产业 石门自古产茶,全县茶叶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进行.1984年全县提出"南橘北茶"的思路,茶叶得到稳步发展;1998年县委、县政府从经费、技术上专门管理,石门茶叶发展开始新起点;1999-2007年茶叶产业迈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跨越,建设"全国有机茶生产大县、湖南茶叶第一县"目标,茶叶产业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7,(4)
<正>1.推广现状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常年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达80.1%,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茶产业作为磐安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2001年磐安县被列入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磐安生态龙井茶之乡";2010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行列;2012年又获得"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16年茶园的面积8.8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值3.4亿。茶叶已成为磐安名副其实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8.
2012年安化县有茶园面积1.34万公顷,年茶叶加工量3.83万吨、综合产值达50.5亿元.在第8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荣获"2012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并连续4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量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五位,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安化县将举全县之力,力争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万公顷、产量6万吨,稳步把茶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把安化打造成为武陵山片区黑茶加工和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9.
正广南县是云南省文山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具有较早的茶叶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00多年,是全国种茶的最适宜区,先后被列为全省"无性系茶树良种母本园建设基地县""第一批高优质茶园建设基地县",2016年被列为云南省3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产业是增加群众收入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茶叶产业涉及全县18个乡(镇)和1个农场81个村委会500多个自然村35 500户农户18万  相似文献   

10.
霍山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茶叶是霍山县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为了振兴霍山茶业,笔者对霍山茶叶生产进行了调查,根据目前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霍山茶产业发展,促进茶产业升级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桃源产茶历史悠久,有"茶叶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绿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用科技提升品质,用文化包装价值,用品牌开创市场,茶叶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旋律.茶产业是新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决定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 (一)新县茶产业现状 “中国名茶之乡”新县是河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多次获得“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等殊荣,茶叶是新县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2万hm2,产量460万kg,产值10亿元.通过无公害认证的茶园面积有0.4万hm2,有机茶园133.33hm2;茶叶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园3个培植新林公司、华隆公司等20家规模加工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新林公司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培育八里畈镇和陈店乡2个“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除绿茶和红茶主导产品外,另开发砖茶、禅茶、花茶、养生茶、速溶茶粉和茶酒等品种;打造“新林玉露”“羚锐正山堂养生信阳红”等茶叶知名品牌,“新林玉露”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3.
正保靖县作为全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以保靖黄金茶特异优势良种为核心资源,发展茶园面积4880公顷,其中生态有机茶生产面积1333公顷。2016年,保靖县全年名优茶产量400余吨,产值2.8亿元,全县涉茶人员达3.75万人。茶叶产业已成为保靖县惠及面最广、产业化程度最高、稳定性最好的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14.
竹山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腹地,气候、土壤与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茶叶。近年来,湖北竹山县咬定"茶叶富民"战略目标,持之以恒地推进茶叶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到123平方千米,基地遍布全县15个乡镇、120个村,茶农近3万户。茶叶产业是竹山县坚持最好、发展最成功、效益最显著、最值得骄傲的产业。经过努力,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综合实力在湖北省茶叶主产县市中名列第七位。  相似文献   

15.
南涧县是大理州的主要产茶县,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大理州的60%以上,是云南省重点扶持的35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已成为省内外闻名的茶叶之乡……走进南洞.品尝南涧茶叶,回顾南涧茶叶的发展历史,人们不能不提起黑龙潭茶厂现任厂长尚春海,他为南涧茶叶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南涧县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云南省重点茶叶基地县及全国茶叶百强县。文章基于南涧县2021年底的茶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剖析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品牌弱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困难和短板,提出推进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和专业村建设、提升茶叶绿色加工能力、实施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双推进、构建新型营销网络等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南涧县茶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南涧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云南省重点茶叶基地县,全国茶叶百强县。2019年全县有茶园7333.33 hm2,全县种茶农2.6万户11万人,占全县农户和人口的5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衣食万户"产业。近年来,因茶叶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普通茶叶价格长期处于一个偏低的价位,加上劳动力的大量外移、农村可用工人减少、工人工资上涨,导致茶园生产环节的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极大挫伤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拉长茶叶产业链,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休闲农业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对于南涧县来说,广阔的茶园及丰富的古茶山资源是发展休闲农业最大的资源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休闲农业,对于拓展茶农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南涧县茶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茶旅融合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从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旅游景点、丰富茶旅休闲形式等方面探析茶旅融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徽州区茶叶加工经历了传统手工制作——单台套、小成套名优茶叶机械设备加工——清洁化、智能化、连续化、规模化流水线加工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培育了一批省市级龙头经营主体,通过农机化促进茶业产业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本文通过对徽州区茶叶加工机械化发展历程回顾,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茶叶加工生产发生聚变,探讨茶叶加工机械化及茶叶产业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沅陵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碣滩贡茶"和"官庄毛尖"曾为朝廷贡茶,享誉海内外。沅陵县有茶园面积1万公顷,其中有机茶园6667公顷,茶叶生产企业120余家,茶叶年产量8000吨,茶叶综合产值10多亿元,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获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有机茶认证,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陈岱卉 《湖南农业》2011,(11):26-26
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现已初具规模,茶园基地稳步增长,现有茶园面积8933公顷,可采摘面积7200公顷,2010年茶叶产量2万吨、综合产值10亿元。在第6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被评为“2010年全国重点产茶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