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程度木栓化芽条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橡胶树云研77-4当年生3种不同木栓化芽条为试材,研究其在GT1籽苗砧木上芽接的成活率、抽芽率、成苗率等表现,以期进一步优化橡胶树籽苗芽接育苗技术。结果表明,用Ⅰ类芽条(未木栓化,芽片颜色为绿色)进行籽苗芽接,成活率为86.11%,成苗率为90.67%,均显著高于半木栓化和全木栓化芽条,但3种类型芽条在抽芽率及后期生长量上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热垦525、RRII105及云研73-477共3个橡胶树无性系老幼态芽条为接穗材料,GT1实生籽苗为砧木进行籽苗芽接,通过统计其芽接成活率、抽芽率、抽生角度及早期生长量等指标,分析老幼态芽条籽苗芽接成活及接穗抽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幼态芽条的籽苗芽接成活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同一无性系的老态芽条(P0.05,P0.01),均值高达97.80%~100%,较老态芽条高5.02%~7.78%;抽芽率及抽生角度在同一品种老幼态芽条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砧木打顶50 d时,幼态芽条的抽芽率达68.85%~85.97%,较老态芽条的高10.44%~17.04%,抽生角度为15.21°~18.17°,约为老态芽条的0.39~0.51倍;幼态芽条籽苗芽接苗的生势较老态芽条的好,砧木打顶90 d时,均高和茎粗分别为40.00~46.31 cm和3.75~4.73 mm,较老态芽条的高12.71~14.91 cm,粗0.18~0.99 mm。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4.
接穗叶片留存比例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油茶良种繁育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全叶、1/2叶、1/3叶、无叶4种接穗叶片留存比例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抽梢率、高度、地径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处理对幼苗成活率、抽梢率的影响达极显著差异,以1/2叶处理成活率(96.11%)、抽梢率(76.11%)最高,其次是1/3叶、全叶处理,无叶处理效果最差;4种处理对...  相似文献   

5.
利用经发酵消毒后的黑木耳和香菇菌棒废弃物,设计与泥炭、谷壳的不同配比基质处理,研究其对红豆树、木荷和黄连木3种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废菌棒复合基质的生长反应显著,其芽苗移栽成活差异也很大;当废菌棒量不超过20%、谷壳不低于40%时其容器苗生长量和芽苗移栽成活率较好,接近于生产上常用的60%泥炭+40%谷壳的对照配比基质处理,其中20%废黑木耳菌棒+40%泥炭+40%谷壳为最佳的基质配方,20%废香菇菌棒+40%泥炭+40%谷壳和40%废黑木耳菌棒+30%泥炭+30%谷壳次之;随着配比基质中废菌棒量的增多和谷壳量的减少,3树种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芽苗上袋成活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比较分析表明,配比废黑木耳菌棒的复合基质其容器育苗效果优于配比废香菇菌棒的基质处理,这主要是由于香菇菌棒颗粒小而易吸水,透水透气性差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基质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扦插芽苗分别进行室内温室、室外拱棚内移栽,对这2种环境下生长的油茶容器苗的成活率及其茎叶、新梢、根等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室外拱棚内生长的油茶容器苗成活率要高于温室,平均高出13.19%;地上地下各部分生物量显著高于温室,尤其是根系生物量增长,移栽于室外拱棚内的容器苗各项指标均优于温室。结合室内外9种基质的油茶容器苗生物量数据的分析,表明基质Ⅴ与Ⅵ显著促进了油茶容器苗生长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7.
不同立地条件下红豆树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容器苗与裸根苗在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豆树在不同处理间造林,成活率、6年生幼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立地条件与苗木类型间的互作效应在成活率和胸径上呈极显著差异,在树高上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6年生幼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极显著大于裸根苗造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呈极显著差异,随着立地条件变差,容器苗与裸根苗之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差距逐渐拉大,对造林成效的影响依次为:胸径成活率树高。  相似文献   

8.
橡胶树不同类型芽片的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以橡胶树品种云研77-4、云研77-2的不同类型的褐色芽片、绿色芽片芽接试验表明:绿色芽片的芽接成活率和抽芽率明显高于褐色芽片;成活率高达96.3%~98.3%,抽芽率高达98.0%~98.3%,苗圃出苗率为92.4%~96.3%,而褐色芽片的成活率、抽芽率和苗圃出苗率仅为39.6%~42.6%、32.0%~37.0%和12.7%~15.8%。  相似文献   

9.
油茶不同芽苗砧和接穗对成活率与抽梢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砧穗芽苗砧嫁接效果各异,为了更好地提高油茶良种繁育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设置8个试验组合,以得出更好地砧穗组合.结果表明:砧木带种籽芽接成活率效果最好,均值为87.08%和76.04%,芽接带籽与否成活率差异不大,穗条叶片是否剪切对成活率无显著差异;砧木带种籽芽接与穗条半叶抽梢率效果最好,均值为80.00%,带籽芽接...  相似文献   

10.
插穗长度与GGR6处理对乌柳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插穗长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处理乌柳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本文通过设置,不同长度插穗,不同GGR6浓度处理,比较分析乌柳扦插苗的生根及苗期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插穗长度大于10cm,对高生长、分枝数和成活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小于10cm,成活率、高生长量显著降低;100ppmGGR6是适合乌柳扦插苗处理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1.
我们没有勇气离开,也没有勇气留下,所以选择不断地旅行。我们对生活万分疲惫,于是周密地谋划着每一次出行,然后拖着更加疲惫的身体回到原来的生活。有可能是为了逃离,有可能是迎接,有时候我们只是想看风景,还有时只是为了在路上,于是我们开始旅行。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种源地芡实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间芡实的叶均直径、叶最大直径、果径、果长、果质量、粒数、粒质量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栽植密度间产量存在差异;不同种源地间8项物理性状指标均无明显差异;除果长与栽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产量无影响外,其余6种性状与栽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均存在差异,表明交互作用对产量有影响。7种性状与种源地的交互作用下,种源地与产量间的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3.
榆叶蜂是巴盟榆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发展速度快、食叶量大、危害严重。通过试验,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历经3年时间,时间不同浓度的对比试验,得出了经济、合适、适用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熊咏梅  朱纯 《广东园林》2011,33(5):54-58
文章研究了广州荔湾老城区往东北延伸的样带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广州绿地土壤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广州绿地土壤利用方式可分为城区人工建植绿地方式、城郊农区方式和郊区林区方式三种。三者相比,郊区林区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均最高,但容重显著低于后两者;人工建植绿地土壤以中性及微碱性为主,另外两种为...  相似文献   

15.
松褐天牛不同引诱剂和诱捕器组合诱捕效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松褐天牛A-3型引诱剂与YB-50型诱捕器搭配、APF-I型引诱剂与YB-50型诱捕器搭配、APF-I型引诱剂与配套的新型诱捕器搭配,4-10月在纯松林和混交林中诱捕松褐天牛。结果表明,APF-I型引诱剂与配套的新型诱捕组合诱虫量最多,所诱得的雌虫比例最高,在天牛羽化初期诱集到的松褐天牛数量占当代总虫量比例的平均值最高,使用成本最低,操作最简便,最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不同国家标准对结构胶合板胶合强度检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盛  林兰英  傅峰 《林产工业》2013,40(1):18-20,31
胶合强度和木破率是评价结构用胶合板胶合性能的重要指标,而中、日、美三国结构用胶合板标准要求的胶合强度测试试件在开槽深度及试件长度上存在差别。为研究不同国家标准要求对结构胶合板胶合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笔者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槽口深度对结构胶合板胶合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极显著,而试件长度对其影响不显著。且美国结构用胶合板标准对胶合强度要求相对中、日两国标准高。  相似文献   

17.
于2017年6月以三年生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当年生嫩枝作插穗,开展NAA,IAA,GGR6三种激素不同浓度处理对嫩枝扦插的影响试验,于2017年11月对扦插成活率进行统计,并对扦插苗生物量、根系指标和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患子嫩枝扦插生根方式为中间生根型;NAA100mg·L-1处理的无患子嫩枝扦插当年成活率达46.96%,总根长达到15.65 m,根表面积达到170.25 cm2。三种激素的浓度达500mg·L-1时均能抑制根系生长,导致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减小。试验表明,采用NAA激素100 mg·L-1浸泡插穗基部1 h对无患子当年生嫩枝扦插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2019年3月,在浙江省温岭市采用1年生和2年生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实生苗造林,幼苗分别为地径2 cm带土球及营养钵苗、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和全冠苗,于2019年10月测定苗木的高度、地径,分析不同试验处理(苗木规格、苗木类型、截干方式、施肥处理)对红豆树当年生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措施下,地径2 cm幼苗适宜带土球种植,地径4 cm带土球幼苗进行截顶造林更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不同施肥处理间也有较大差异,除地径2 cm营养钵幼苗施用菌根肥和混合施用菌根肥加30 g·株-1复合肥表现出较明显受抑制生长外,其余各施肥处理对红豆树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地径2 cm营养钵苗和地径2 cm带土球苗施用30 g·株-1复合肥、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施用50 g·株-1复合肥生长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施肥处理。选择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高径比和造林成本4项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红豆树苗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综合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豆树幼苗采用地径2 cm带土球苗并施以30 g·株-1复合肥的造林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地域种源与不同采摘方式对油茶营养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摘方式对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成分构成无显著影响。自然落果到地上的采摘方法对油茶籽含油率有积极影响。不同品种间油酸含量的变化范围比较大,其含量高低与是否是高产无性系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不同生长季节喜树中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幼苗生长的进程,嫩叶与成熟叶的黄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当幼苗长至7~9叶期时,嫩叶的黄酮含量最高;成年树的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幼年树,幼苗期最低;组织器官中以嫩叶黄酮含量最高,嫩茎最低;夏季黄酮含量高于春季,与秋季相差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