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晓静 《农业考古》2015,(2):219-224
近年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倍受欢迎。安康处于秦巴腹地、汉江上游,最大的资源就是自然山水、绿色生态。安康市政府在实施旅游业突破发展中,正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茶文化旅游的大众化群众性、多样化丰富性、人性化传承发展性及休闲体验性等特性,高度契合安康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理念。安康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良好条件,若能结合安康茶业、茶文化的资源现状,考虑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合理设计并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理想模式,必将推进安康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旅游开发是整个茶叶产业系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可从本质上提升茶产业的价值。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出发,对茶文化生态园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对其建设原则、旅游开发价值、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为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藏有着优良的生态资源,也有着浓郁的茶文化。生态资源旅游是西藏重要的支撑产业,为西藏经济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对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并未得到有效开展,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实际上,利用西藏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以及优质的高原茶园,西藏完全能够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而且完全可以融入西藏整体的生态旅游产业中,为西藏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发展贡献力量。西藏茶文化的生态旅游理念的内容是清晰的,也是完全可以支撑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从SWOT视角进行分析,虽然优势、机遇与劣势、挑战并存,但分析表明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业已经具备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武夷山当地政府在将茶叶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开辟了极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不但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首先介绍了武夷山和武夷山茶的基本概况,重点论述了国内学者从茶文化旅游内涵、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对武夷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武夷山茶文化旅游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生态氛围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崃,正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本文系统论述了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意义,分析了其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四川茶乡生态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乡众多,四川茶乡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茶产业发展良好、重视生态旅游,并且四川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目前茶乡生态旅游面临诸多困境,发展茶乡生态旅游具有带动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四川绿茶"品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旅游营销和加强旅游规划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产业是西藏最具潜力的文化产业之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藏茶文化产业以及茶文化生态旅游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但从现实情况分析,西藏已经具备了推进这一文化产业的时机与条件。以下方面应加以重视:西藏有着丰富的传统茶文化与鲜明的特征,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助于提升西藏旅游品牌与竞争力,茶馆在西藏生态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中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始终注重茶文化生态旅游构建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线,凭借名山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和得天独厚茶文化底蕴,实行茶旅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南岳衡山以其"五岳独秀"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佛道儒三教协调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优势,发展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优越。但必须强化南岳云雾有机茶品牌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点发展养生长寿茶文化休闲度假旅游。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使用SWOT法分析了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通过分析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对赛罕乌拉的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构建了赛罕乌拉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整个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总共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产品类型由观光旅游产品、游憩旅游产品、科普旅游产品、修学旅游产品和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组成。另外,划定了6个重点产品:生态旅游产品、疗养休闲度假游产品、地质专项游产品、辽文化专项游产品、民族风情游产品和金代遗址游产品。  相似文献   

11.
以(鮆)鹭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鮆)鹭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资源、市场环境等因素,联系国际旅游发展趋势,分析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产品创新策略、品牌策略、营销策略等角度探讨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对策,旨在提升(鮆)鹭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并为国内同类型度假区旅游产品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旅游正在成长为一种极富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形式.黄山市茶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但仍然存在游客对茶文化认知度不高、茶农及茶艺工作者与旅游活动的契合度不够、旅游购茶乱象丛生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加强茶文化的作用、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做好利益分配、进行关联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推动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茶叶作为一种多年生经济作物,其产品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极高,在养生健康理念发展的背景下,茶产业市场的发展空间愈加广泛,与茶叶相关的生产活动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茶叶产地因其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许多人前往旅游,越来越成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本文就以四川宣汉为例,探讨了该区域茶叶生产的状况,并提出了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西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文化是包括茶艺、茶道、茶的礼仪、精神及与茶有关的众多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江西,因为丘陵遍布、土地肥沃、气候温湿、光照适宜的自然环境,向来是全国产茶的重要地区,并且,在悠久的茶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古老独特、别具一格的茶文化。茶文化是江西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研究江西茶文化并充分开发利用其旅游价值,是江西茶业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著名的农牧生态旅游国家,通过对澳大利亚农牧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分析其葡萄酒旅游、牧场庄园旅游等主要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得出澳大利亚在政府职能、农业科技研发推广、资源保护等方面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经验,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陈学林  黄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61-6364
介绍了江苏省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与现状,认为江苏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在茶文化旅游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分析了江苏省茶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完整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是发展江苏省茶文化旅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孙冬英  龚双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94-4095,4098
在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湖城村"旅游区具有地缘关系密切、区位优势突出、政策环境有利、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产品互补性强的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优势条件,分析得知该地具备进行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可行性,从而提出实施政府主导、整合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旅游产品、统一旅游接待管理工作质量的旅游联动开发对策,以期将鄱阳湖打造成国际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衡阳茶叶生产及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阳位于湖南省的中南部,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都有利于茶叶生产的发展,是著名的名茶大市。种茶、营茶的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生产基地与旅游景区的地域组合较好,有利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但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茶产区乃至整个衡阳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突出特色、发展特色,大力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旅游作为茶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河南省信阳市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主产地,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信阳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信阳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贵州用茶历史悠久,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全国茶园面积最大的省份,同时贵州作为山 地省份,不同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其间,在劳动、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用茶习俗与文化,随着农业产 业融合发展,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兴起,利用好贵州茶与民族茶文化资源成为旅游发展新的课题,本文 针对贵州民族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梳理,对民族茶文化资源的利用进行思考,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 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