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杂交稻及其三系种子混杂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文娟 《种子》1999,(4):17-17
杂交稻种子的纯度高低,直接关系到大田杂种优势的利用,大量调查表明:杂交稻种子纯度每降低山,每公顷将减产60~75公斤,严重的达150公斤左右。因而新颁布实施的《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以品种纯度作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主要依据。杂交稻种子是由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而成,不育系的繁殖又要由保持系授粉而产生。因此在“三系”繁殖和杂交稻制种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到杂交稻种子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杂交稻及其“三系”种子混杂原因,并提出防止混杂的措施。1“三系”中主要杂株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1.1不育系中杂株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通称为杂交稻的“三系”。不育系在繁殖田里接受保持系的花粉,繁殖不育系种子。然后,不育系在制种田里接受恢复系的花粉,产生杂交稻种子。繁殖田和制种田的父本,即保持系和恢复系都是自花授粉,自行结实留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繁殖田和制种田两个生产环节,即可完成“三系”的繁育和配制杂交稻种子的全过程。实践证明,长期连续应用繁殖田和制种田里的“三系”种子,会使配制的杂交稻纯度下降,有  相似文献   

3.
随着杂交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杂交稻种子需要量也相应增多,要使杂交稻种子生产量与需种量平衡发展,除了在三系育种中选育出花器性状与开花习性好,便于繁殖制种的新三系,在种子生产中不断提高繁殖制种产量外,在不育系及杂交稻种子的贮藏过程中,如何保存好种子活力,在繁殖制种及杂交稻生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的质量保证体系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563000)苟开礼水稻不育系是杂交水稻制种的基础。要获得高质量的杂交稻种子,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不育系。遵义市种子公司每年都要做水稻不育系的提纯复壮和大面积高产繁殖工作,并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质量保...  相似文献   

5.
刘平 《种子科技》1997,(1):44-45
提高“两系”杂交稻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安徽省庐江县种子公司(231500)刘平“两系”杂交稻制种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不育期间与常规品种配组,其操作技术与“三系”制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育系的差异。“两系”法不育系是光(温)敏不育系,其育性除受自...  相似文献   

6.
黎书伟 《种子》1990,(5):62-68
随着“两系法”杂交稻应用技术的突破,苗头组合试种崭露头角,显示出比三系杂交稻更强的营养优势和增产优势。光敏核不育系在繁制种上的应用,是通过光温条件的调节而达到一系2用的目的。W_(61544)s和K_(s-9)均以  相似文献   

7.
杨秀青 《作物杂志》1990,6(4):14-15
化学杀雄杂交稻是以常规品种为母本,用化学杀雄剂诱导其花粉不育,然后授予能产生强大优势的父本(常规品种)花粉生产的杂交稻。化学杀雄杂交稻的一代不仅和三系杂交稻杂种一代一样已在生产上应用了,而且化学杀雄杂交稻杂种二代(下称化杀二代)的利用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较大成绩。早在1977年和1978年广东省每年种植化杀杂交稻的面积约70万亩,其中大部分是化杀二代利用,一般比当地推广种每亩增产40~75公  相似文献   

8.
BT型不育系黎明A秀岭A及恢复系C_57提纯技术的探讨辽宁省种子管理站李洪建,李捷亲本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杂交稻种子质量的好坏,低纯度亲本配制的杂交稻不能发挥增产作用。针对我省杂交稻生产上出现的大量不育株及大青稞,我们组织省内有关科研单位及种子部门,...  相似文献   

9.
发展杂交水稻生产,是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保证杂交稻的顺利发展,种子是基础。为此,自杂交稻问世以来,我们就组织专门班子,狠抓了杂交稻的种子生产。1976~1986年全省累计繁殖不育系种子1221万公斤,生产杂交一代种子33600万公斤,为各个时期杂交稻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是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和核心种子生产的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退化的现象和原因。针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退化的原因,对现行繁殖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龙望云 《种子》2000,(1):52
为了进一步搞好杂交稻种子生产 ,以促进我省杂交稻有一个新的发展。省政府于 1997年作出决定 ,从1998年起将我省原实行的“省提、地繁、县制”的杂交稻种子生产体制向“省提、省繁、基地制种”过渡。通过去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 :一是种子生产数量足 ,能充分满足今年全省的用种需要。全省去年集中在省贺家山原种场和怀化地区靖州县原种场建立“三系”亲本提纯基地 53.33公顷 ,生产不育系株行种子 314 kg,株系种子 780 0 kg,原种7.9万 kg;不育系繁殖由过去的 16个繁殖单位减少到去年的 7个单位 ,共建立“省繁”基地 4 4 6 .7公…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搞好杂交稻种子生产,以促进我省杂交稻有一个新的发展,省政府于1997年作出决定,从1998年起将我省原实行的“省提、地繁、县制”的杂交稻种子生产体制向“省提、省繁、基地制种”过渡。通过一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1 种子生产数量足,能充分满足今年全省的用种需要。全省1998年集中在省贺家山原种场和怀化地区清州县原种场建立“三系”亲本提纯基地53公顷,生产不育系株行种子314千克,株系种子7800千克,原种7.9万千克;不育系繁殖由过去的16个单位减少到去年的7个单位,共建立省繁基地4…  相似文献   

13.
外源ABA对杂交水稻制种F1穗芽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穗芽”是我国发展杂交稻的技术难点之一, 至今尚无有效控制措施。 据研究外源ABA对杂交水稻制种F1种子穗芽抑制效应显著。 实验结果表明, 于齐穗后施用ABA抑制穗芽的作用有效浓度为75 mg/L, 施用剂量(有效成分a. i.)为0.38 mg/hill; 在本试验条件下, 外源ABA对杂交稻制种F1种子、 不育系繁种种子以及常规稻种子均有抑  相似文献   

14.
场部办公大楼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杂交稻不育系系列种子从丹麦引进的种子加工线  我场创建于1949年11月7日,是江西省农业厅直属农业事业单位。全场土地面积2.6万亩,其中水稻良田1.1万亩,是一个以水稻原(良)种繁育为主,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农、工、贸综合发展的国家级种子繁育基地。从1952年开始,我场繁育推广水稻原(良)种,摸索出“单株选择、分系鉴定、混优留种”一套科学的常规水稻提纯复壮程序和“防杂保纯十二关”措施。1964年,农业部种子局在我场举办了两期全国省级良种场场长种子培训班,全面推广我场水稻种子提纯复壮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出优质高产的红米稻,利用杂合不育系(D62A/红宝石B、933A/红宝石B),纯合不育系(D62A、933A、红宝石A)与2个白米恢复系(R527、R272)、1个红米恢复系(R319)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6个三交组合和9个单交组合。结果表明:(1)杂合不育系比纯合不育系柱头外露率、结实率高;(2)恢复系为红米,红米三交杂交稻抽穗期比较整齐一致,三交种产量比对应的单交种有显著的优势;(3)恢复系为白米,单交种株型比三交种整齐,生育期一致,米颜色不出现分离,因此选育红米杂交稻时恢复系的选择是关键;(4)对三交种、单交种12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所有性状的特殊配合力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主要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种子公司制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笔者承担了江苏地区粤优938等杂交稻组合的繁殖亲本不育系工作,连续三年来,生产的大面积不育系种子产量达225kg,纯度高达99.9%.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对如何提高杂交稻亲本种子质量和产量提出如下几点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C型雄性不育的应用是提高种子纯度质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多年大量的田间试验,先后鉴定(调查)了T、C、S群(型)不育胞质的育性表现,结果选定C型不育胞质的Cb37为基础材料,对很多自交系进行不育系的转育和恢复系的筛选工作,先后育成3个组合,完全实现了C型不育化三系配套技术生产杂交种子,不需要掺合常规杂交种,直接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经多年多点推广种植表明,不仅种子纯度质量高,而且恢复散粉株率在96%以上。转育成功的不育系CB107、CV8112、CM丹1511不育株率稳定在99.6%~99.8%。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1977—1980年对水稻杂交种及其三系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不同温度发芽特性、抗热性、芽鞘和中茎伸长特性等方面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摘要如下:(一)水稻杂交种与其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种子外部形态特征没有差异,但其与恢复系有明显的差异,可从外部形态特征加以区别。(二)杂交种在适温条件下比不育系和保持系发芽快,发芽率高,表现出杂种优势。(三)杂交种经高温(70℃) 处理后,其发芽率较不育系和保持系为高,具有较强的抗热性。(四)杂交种在黑暗条件下芽鞘和中茎的伸长比不育系和保持系较长,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可用于鉴别杂交种与不育系和保持系种子。  相似文献   

19.
段宪明  马华升 《种子》1992,(6):8-12
本试验利用精确的改良β—极限糊精法测定杂交稻干种子内部的α—淀粉酶活性,发现始穗期不施用赤霉素所产生的种子内酶的活性很低,特别是在胚乳中α—淀粉酶的活性为○或接近○,制种始穗期喷GA显著提高杂交稻干种子中预存的α—淀粉酶活性,常规施用剂量下产生种子α—淀粉酶的活性比对照高3-10倍,而且大部分集中在胚乳中。4年制种试验中的汕优和威优组合种子α—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均呈现相同趋势。用多种不同的外源抑制剂在籽粒乳熟-黄熟期施用对汕优63干种子内α—淀粉酶活性有相反的影响,其中以1000 ppm的MH、2.4-D、CCC抑制作用最强,整粒种子内的酶活性为○。此外,杂交稻亲本三系种子中α—淀粉酶的产生对始穗期GA处理的敏感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不育系(V20A)和保持系(V20B)对GA比较敏感,而恢复系(测64)对GA基本不敏感。比较二种不同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用改良β—极限糊精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明显优于传统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杂交稻内高α—淀粉酶活性对播种品质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胚乳代谢超前性错误”的假说。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种子公司制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笔者承担了江苏地区粤优938等杂交稻组合的繁殖亲本不育系工作,连续三年来,生产的大面积不育系种子产量达225kg,纯度高达99.9%。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对如何提高杂交稻亲本种子质量和产量提出如下几点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