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系统一化性品种“灰色卵”,形态性状为姬蚕、白血、灰卵。卵色为银灰色,大多数卵的卵面平滑,水引较浅,少数卵(每一蛾区约有10粒)的卵面有1—2条皱纹。卵形正常,孵化良好,孵化后卵壳成乳白色,属自然突变产生的灰卵,由于该灰卵与以往文献上记载的Gr、Gr~(18)、Gr~L、Gr~K、Se、Gr~B、Gr~X、gr等灰卵在形态上差异很大,所以著者在1984年和1985年对其进行了遗传学研究、现将结果简述如下。将灰色卵雌与正常卵雄(品种为中108)杂交,F_1代全部是灰卵,F_2代全部是绿灰卵(近似灰卵与正常卵的中间型)、F_3代灰卵,绿灰卵,正常卵呈蛾区间分离,比例为1∶2∶1。而将正常卵雌与灰色卵雄杂交,F_1代全是正常卵,F_2代全是绿灰卵,F_3代灰卵、绿灰卵、正常卵的比例为1∶2∶1。以上结果表明该灰卵与有关卵壳色的灰卵遗传形式一样,系伪母性遗传的,并且呈不完全显性,基因没有致死作用,位于常染色体上。连锁分析:采用y(2)、lem(3)、L(4)、o~c(5)、E~(E1)(6)、q(7)、St(8)、Ia(9)、K(11)、ms(12)、ch(13)、U(14)、cts(16)、Bm(17)、nb(19)、rb(21)、or(22)、Nd(25)、Ym(26)等作不同染色体的标志基因进行连锁分析,结果,灰卵与第3,4,5,6,7,8,9,10,11,12、13、14、16、17、19、21、22、25、26等连锁群均呈独立遗传。而灰卵与第Ⅱ染色体的标志基因Y杂交后,F_1雌回交中108雄,RF_1代两区合计黄血产正常卵蛾为108,黄血产灰卵蛾为0,白血产正常卵蛾为0,白血产绿灰卵蛾为99。说明灰卵与黄血(Y)连锁,基因位于第Ⅱ染色体。基因定位:采用三点定位法,用普斑黄血正常卵蚕与姬蚕白血灰卵蚕杂交,F_1代雄回交姬蚕白血正常卵,饲养RF_1,调查斑纹血色的分离和RF_1产卵的卵色分离,计算重组值结果:RF_114区合计普斑白血产灰卵蛾为73,普斑白血产正常卵蛾为194,普斑黄血产灰卵蛾为1,普斑黄血产正常卵蛾为755,姬蚕白血产灰卵蛾为782,姬蚕白血产正常卵蛾为0,姬蚕黄血产灰卵蛾为189,姬蚕黄血产正常卵蛾为69,合计2063蛾。由此计算重组值,p~3—GrZ间的重组值为6.9%,Gr~Z—Y间的重组值为18,7,由于双交换的缘故,p~3—Y间的重组值较低、为25.5。综上所述,灰卵为伪母性遗传不完全显性的基因所支配,基因位于第Ⅱ连锁群6.9处(2—6.9)。特将此灰卵命名为镇江灰卵(Shenjiang greg egg)。基因记号为Gr~Z。该基因属灰卵复等位基因群  相似文献   

2.
在保存家蚕突变基因资源过程中调查发现:黄血蚕蛾翅在羽化之初呈鲜黄色,白血蚕均不然。通过与白血蚕(非黄翅)和黄血抑制基因(I)进行杂交试验,分析黄翅的遗传规律,结合普查家蚕突变系统蛾翅色性状,证明黄翅性状与幼虫黄脚一样,为黄血基因支配。进而记录了因黄血基因的多效作用在卵、幼虫、茧、成虫各阶段表现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1.四龄眠前1天蛋白带图谱(1)白血系统共同具有蛋白带13条,最多素白17条,最少兰白15条。(2)黄血系统共同具有蛋白带9条,最多是中花黄、白黄16条,最少为小花黄13条(3)白、黄血系统共同具有9条带。2、五龄上簇前2天血液蛋白图谱(1)白血系统共同具有15条带,最多素白17条,最少兰白15条。(2)黄血系统共同具有带12条,最多小花黄、大花黄17条,最少是兰黄14条。(3)黄、白血系统共同具有带12条。3、四、五龄蚕及血色系统血液蛋白图谱的异同。(1)五龄蚕血液蛋白图谱宽狭明暗比四龄清楚。(2)黄血系统品种,南一、中花黄、花白黄5龄比4龄多1~2条。(3)白血系统蛋白带多于黄血系统,五龄蛋白带一般比4龄多。  相似文献   

4.
蚕体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不同家蚕品种间的含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提取家蚕幼虫体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及筛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分析16个黄血蚕品种和3个普通白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家蚕幼虫粉经超声波预处理20 min后以80%乙醇溶解,当原料质量浓度为25 g/L,在60℃水浴中提取6 h的效果较佳,提取蚕体总黄酮的质量比达到0.473 mg/g。黄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白血蚕品种,两类品种样品中的总黄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0.560、0.513 mg/g。在16个黄血蚕品种中,以来源于东南亚地区的二化性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蚕茧生产上,为了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农村丝茧育都采用一代杂交种,而且绝大多数是中日杂交种。日系品种一般都是普通斑(花蚕),而中系品种一般都是素斑(白蚕)。由于普通班对素斑表现显性,因此一代杂交种都是花蚕。但是在农村丝茧育一代杂交种蚕群体中,有时会发现几头白蚕。这白蚕是怎样产生的呢?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自然突变,即显性普通斑基因突变成隐性素斑基因,但这种可能性较小,因为据统计,家蚕斑纹基因的自然突变率  相似文献   

6.
1984年夏蚕期,发现生产品种“532”蚕体上有褐色斑点(Browa Spot).此种褐斑.出现于第1—9体节侧背线上、气门上方的脱皮腺位置,是由位于该处的液泡型脱皮腺分泌物堆积于体皮上之结果,为黄褐色结晶体.可用水或酒精擦洗掉.它出现于蚕儿幼虫各龄期起蚕,其色泽随经过逐渐淡化而消失.至下龄脱皮后复又出现,尤以四眠脱皮后最为明显,蛹、蛾期未有发现.它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作普通遗传;斑点的数目和大小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由至少三对同义基因控制.有关褐斑的报道,曾见于幸村(1949)和辻田(1951)的文章.笔者发现之褐斑,其出现位置、形态、成因虽与幸村等报道的一样.但遗传方式更为明朗.  相似文献   

7.
粗山羊草抗条锈 (CYR32) 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2份粗山羊草材料成株期对中国条锈病新小种CYR32为免疫-高抗,1份为高感.为探讨抗病性遗传规律,组配成抗×感、抗×抗杂交组合.通过对抗×感以及杂交组合的F1、F2群体对CYR32条锈菌抗性表型的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抗源亲本对条锈病抗性呈完全显性遗传, F2群体抗感分离比例为3∶1,条锈病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抗×抗杂交组合F2均呈抗病性,推测12个抗病粗山羊草材料的抗病基因可能为同一对显性基因.  相似文献   

8.
蓖麻蚕(木薯蚕)的品种选择与饲养技术(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2,39(3):42-43
1 选用良种木薯蚕品种根据其幼虫肤色、血液、斑纹等特点 ,大体可分为 5大类型。蓝皮类型属白血系 ,如申蓝、蓝皮等品种 ;素白类型属白血系 ,如素白品种 ;花白类型属白血系 ,如花白、小花白品种 ;白黄类型属黄血系 ,如白黄、桂 B、高白等品种 ;花黄类型属黄血系 ,如花黄、南宁一号等品种。目前 ,广西生产上推广的木薯蚕品种为白黄和南宁一号 (简称南一 )。这两个优良品种抗逆性强 ,耐高温 ,食叶快 ,茧形大而白 ,丝质较好 ,茧层率达 1 5%~ 1 6 % ,单盒产茧皮 3.5~ 4 .0公斤。深受蚕农欢迎。其性状简述如下 :南一 :是花黄的混血种 ,原为南…  相似文献   

9.
柞蚕(Antheraea pernyi)幼虫体色是柞蚕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形态标记性状。已知柞蚕幼虫体色的控制基因G(g)、Y(y)、R(r)位于不同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存在互作关系。以幼虫体色分别为蓝色、青绿色的柞蚕品种胶蓝、青皮为研究材料,与幼虫体色分别为白色(基因型rryygg)、黄绿色(基因型rryy GG)的柞蚕品种小白蚕、青6号配制胶蓝×小白蚕、青皮×小白蚕、胶蓝×青6号和胶蓝×青皮的正反交F1、F2、F3和BC1等组合进行杂交试验,调查分析柞蚕幼虫蓝体色和青绿体色的遗传方式。通过胶蓝与小白蚕杂交试验的幼虫体色分离规律,推测柞蚕幼虫蓝体色与白体色的控制基因存在1对差异基因,将柞蚕幼虫蓝体色基因命名为B,则柞蚕品种胶蓝幼虫的体色基因型为rryygg BB;通过青皮与小白蚕杂交试验的幼虫体色分离规律,推测柞蚕品种青皮幼虫青绿体色的基因型为rryy GGBB;通过胶蓝、青6号和青皮3个品种间杂交试验的幼虫体色分离规律,推测蓝体色基因B与黄绿体色基因G分别位于不同连锁群,为独立遗传;当基因B与基因G共存(rryy G_B_)时,柞蚕幼虫体色表型为青绿色,属不完全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0.
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抵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试验用机率值分析法和浓度(对数)—死亡率机率关系曲线法,研究了家蚕对NPV病毒病经口感染的抵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家蚕对NPV病毒经口感染的抵抗性遗传方式,是受一对主效显性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控制的。这种抵抗性的遗传父本大于母本,有偏父遗传现象,杂种一代(F_1)的抗病性表现出杂种优势,有超显性现象。对于偏父遗传现象,本文从遗传机理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家蚕饲料效率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农  徐卫华 《蚕业科学》1992,18(2):71-76
试验采用不同蚕品种和不同世代设计,研究了饲料效率在不同系统间、世代间,品种间的表现,发现F_1的饲料效率介于两亲本之间,几乎不存在杂种优势,回交后代表现取决于回交亲本。经饲料效率的遗传研究查明,控制叶丝转化率的基因在7对以上,控制茧重转化率的基因在12对以上。基因效应中上位性效应起重要作用,叶丝转化率主要受显性效应、加性效应和显性×加性效应控制;茧重转化率主要受显性效应、加性×加性效应、显性×加性效应控制,确定了叶丝转化率和茧重转化率的位点互作属重叠型。此外还估算了遗传力、平均显性度和基因数目等遗传参数,并对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SSR标记对家蚕黄血基因的定位及连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位于家蚕第2染色体的黄血基因(yellow blood,Y)控制类胡萝卜素由中肠进入血淋巴,是形成黄色茧系的基础。利用家蚕雌不发生交换的特点,采用黄茧品系KY和白茧品系C108组配正反交BC_1群体(C108×KY)×C108和C108×(C108×KY),分别记作BC_1F和BC_1M,根据已经构建的家蚕SSR分子连锁图谱,对Y基因进行了定位及连锁分析。筛选出6个与Y基因连锁的SSR标记,这些标记在BC_1F群中的所有黄血个体均表现出与(C108×KY)F_1相同的杂合型带型;而所有白血个体带型与亲本C108一致,为纯合型。利用另一个群体BC_1M构建了关于Y基因的遗传连锁图,遗传距离为18.9cM,Y基因位于15.6cM。  相似文献   

13.
家蚕Jc油蚕基因的发现和连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巧玲  叶夏裕 《蚕业科学》1997,23(4):211-214
在蚕品种东3291选育过程中.发现了一种中等透明度的油蚕突变,其在第1龄眠中死亡率约为21.16%。经遗传和连锁分析表明:该油蚕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基因位于第5连锁群,且与该连锁群的其它油蚕基因不同,是一个新的油蚕突变,命名为Jc油蚕(JcTranslucent),基因记号:ojc。  相似文献   

14.
家蚕的淀粉酶广泛分布在蚕的血液、消化液、消化管及卵巢中。幼虫血液和消化液淀粉酶的活性,依品种而有显著差异,且其遗传受在同一染色体上极接近的不同位置的基因所控制(松本,1933,1934)。家蚕幼虫血液淀粉酶活性的成分组成,伴随着幼虫发育而变动(河口,1982)。著者就不同家蚕品种的原种及其杂交F_1的幼虫血液淀粉酶的差异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取与家蚕黄血基因(Y)协同作用的相关蛋白的基础信息,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5龄起蚕黄血个体和白血个体的中肠蛋白进行分离并作图像分析,发现分离出的较为清晰的蛋白点主要集中在14~80kD区域,等电点(pI)4~9。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其中一些差异明显的蛋白点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较为可信的5个蛋白点包括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等功能蛋白,这些蛋白可能与家蚕黄血性状的形成有关。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质谱鉴定出的质子转移ATP合酶β亚基2编码基因在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黄血个体和白血个体5龄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2种个体中的表达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并且在黄血个体中的表达量明显较白血个体高,5龄第1-2天的相对表达量高7倍左右,提示该基因可能与家蚕的黄血性状有关联。  相似文献   

16.
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青胫性状受隐性伴性基因或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为探明培育品系W系青胫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分子基础,本研究首先选取W系黑羽青胫与洛岛红黄羽黄胫的成熟公、母鸡(1♂∶5♀)进行正反交试验,然后对后代中青、黄胫母雏各4只的胫部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后代有青胫293只(♂172只,♀121只),黄胫51只(♂20只,♀31只); 反交后代有青胫256只(♂156只,♀100只),黄胫73只(♂29只,♀44只),正或反交后代均有两种胫色,且青胫显著多于黄胫,表明W系青胫性状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将有胫色分离的杂交组合后代按胫色、羽色统计,青、黄胫个体分别为黑、黄羽,青、黄胫分离比符合1∶1(121∶117),因此青、黄胫性状或黑、黄羽性状可能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雏鸡的胫部皮肤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黑色素生成通路(P < 0.01),Mc1r基因和已知参与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如TyrTyrp1在青、黄胫皮肤中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另外,一些尚无报道参与胫色形成的基因如Wnt16、Wnt3aFzd10等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青胫性状的形成除涉及显著富集的黑色素生成通路外,还涉及细胞外基质与受体信号、信号传导、细胞骨架与迁移、细胞黏附、鞘脂与糖脂代谢。综合遗传分析与转录组分析,本研究推定培育品系W系中的青胫性状受Mc1r基因控制,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青胫性状的形成涉及多个信号通路,这为青胫性状形成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保存的地方蚕品种进行性状调查 ,发现于 60年代自我国江苏省泗洪县征集的农家土种泗洪 1 5(简称泗洪 )幼虫体为淡黄色 ,壮蚕异质型不明显。采用体色正常型和已知黄体色标志基因lem( 3-0 .0 )、Sel( 2 4 -0 .0 )和Xan( 2 7-0 .0 )与之杂交 ,进行遗传学鉴定 ,结果 :泗洪黄体色对正常型为显性 ,遗传基因与日本的显性黄体色 (Xan)基因座位相同 ( 2 7-0 .0 ) ,命名为中国显性黄体色 ,英文名Chi nesexanthous,基因记号XanC。以其建立起我国的家蚕显性黄体色标志基因系统  相似文献   

18.
普斑黄血雌(J106×Cambodge;+~P+~Y/+~PY)与黑缟白血雄(re9;p~s+~Y/p~s+~Y)交配之后,将刚产下的卵在46℃C的温汤中处理18分钟,得到约62%的孵化个体。其幼虫全部为雌,大约92%的个体是来源于雄亲的黑缟蚕。并且,所有个体为黄血,雌亲异质型没有看到血色的分离,表现显著的不妊性。其结果暗示,经温汤处理后的蚕卵孵化成的幼虫有成为3倍体的可能性.因此,通过佩查经温汤处理后的卵的胚子期体细胞的染色体,证实很多个体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研究东北梅花鹿和东北马鹿初生重的同时,探讨了它们正、反交F_1代初生重和花♀×马♂杂交系四种杂交组合杂种鹿初生重的遗传方式与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仔鹿初生重平均为5.707kg,公仔比母仔高5.3%;东北马鹿平均为11.17gkg、公仔比母仔高10.5%;俩亲本鹿初生重的差异极显著(P<0.001);马♀×花♂F_1的初生重平均为11.225kg,其杂种优势率为33%(P<0.001),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花(?)×马♂F_1的初生重平均为6.385kg,其杂种优势率为—24.4%(P<0.001),呈中间型的遗传方式;马·花与花·马杂交F_1的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01);花·马杂交F_1(?)用花♂回交鹿初生重没有倾向花鹿,而是倾向马鹿,其杂种优势率为39.3%(P<0.001),呈超(大值)显性的遗传方式;用马♂级进鹿则符合正常的遗传规律,即倾向马鹿(P>0.05)。其杂种优势率为2.9%,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F_1代横交鹿的杂种优势率为20.5%(P<0.01),呈超(大值)显性遗传方式;F_2后代横交鹿的杂种优势率为1.7%,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家蚕品种C603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不眠蚕突变体。该突变体幼虫在2龄将眠初期体表有光泽,但进食量减少,蚕体基本不发育,且持续6~8 d仍然不能入眠和蜕皮,不能正常发育至3龄期,并终因体能耗尽陆续死亡。将该突变体命名为2龄不眠蚕(non-molting at the 2nd instar,nm2)。遗传分析显示,正常情况下发生突变体的蛾区中正常型个体与突变个体的比例约3∶1,有纯合致死现象,因此认为该突变体受1个隐性单基因控制。但是,不同季节饲养该突变系统出现的性状分离比不太稳定;与正常型品种杂交的F2、BC1F和BC1M世代其突变性状分离比率远低于25%。2龄第2天添食蜕皮激素能拯救2龄不眠蚕向正常发育转变,但不能改变不眠蚕的遗传特性。在nm2突变体检测到蜕皮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307a2的表达,而在与该突变体表型相似的nm-g突变体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因此判断nm2是一个新的突变体,并初步推测蚕体内蜕皮激素水平低是nm2突变体产生的重要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