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中有关参数在年际间确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作物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和分阶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结合起来应用,提出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中有关参数在年际间确定方法,并采用豫东开封惠北灌溉试验站资料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误差小,可在非充分灌溉研究中运用。  相似文献   

2.
建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稳健回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中存在对异常值抵抗能力较弱的问题,采用稳健回归方法建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Jensen模型。基于北京永乐店试验站1998~1999和1999~2000年度的冬小麦灌溉试验资料,将Jensen模型线性化后利用稳健回归方法求得各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并与常规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Jensen模型的建立,稳健回归方法精度较高、抵抗数据污染的能力较强,优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Jensen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作物水分环境生产函数,同时,建立了缺水敏感指数ε_i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4.
依据田间试验,以西藏高寒作物燕麦、青稞为对象,对于高寒牧区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确定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燕麦水分函数模型为Stewart模型,水分敏感程度顺序为:拔节~抽穗、分蘖~拔节、抽穗~刈割、出苗~分蘖;青稞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Jensen模型,水分敏感程度顺序为:分蘖~拔节、拔节~抽穗、抽穗~刈割、出苗~分蘖。为西藏高寒地区制定灌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林省各水稻种植区现行的灌溉方式与水稻的需水规律并不完全符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产量。根据水稻的需水特性,对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乳熟期分别做受旱处理,通过测坑试验获得了各处理方式下2011年和2012年的水稻蒸发蒸腾量和产量;选定5种常用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Jensen、Blank、Minhas、Stewart和Singh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获得的数据和模型公式分别求取水分敏感指数。通过分析,选定Jensen模型为最适合该地区水稻生长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并据此建立了水分敏感指数与水稻插秧后天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6.
三种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幂级数展开等代数变换发现,3种作物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Rao模型和Stewart模型可以近似相互转化,其各自水分敏感指数近似等价。通过在各阶段均匀受旱的特殊情况下对模型模拟的相对产量随相对蒸散发量变化过程的对比,从理论上分析了3个模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当作物受旱较轻微时,Rao模型和Stewart模型与Jensen模型统一具有较好模拟效果,但是当作物受旱较严重时,Rao模型和Stewart模型的模拟效果不好。通过不同气候区域不同作物田间试验的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由于水分亏缺不十分严重,参数优化后3个模型都具有较好模拟效果,而Jensen模型模拟效果更好一些,优化得到的3种模型水分敏感指数近似相同,而采用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后,Rao模型和Stewart模型的模拟效果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宁夏扬黄灌区马铃薯水分生产函数,以"克新一号"马铃薯为供试品种,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以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水平为试验因素,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进行调亏灌溉,测定土壤含水率、耗水量、产量,研究不同生育期不同水分亏缺处理对作物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并对5种常用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及淀粉积累期轻度、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及块茎膨大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对其产量影响显著;建立Jensen模型、Minhas模型、Stewart模型、Blank模型和Singh模型,根据获得的数据和模型分别求取水分敏感指数。通过分析,水分亏缺会造成马铃薯不同程度的减产,Jensen模型更适用于宁夏扬黄灌区马铃薯的需水情况。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坑试验研究,应用水稻6个生育阶段不同灌水处理下的蒸发蒸腾量和产量的试验资料,用Jensen模型、Blank模型、Singh模型和Stewart模型分别对寒地黑土区水稻的水分生产函数进行了拟合,并对得出的模型求解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Jensen模型适合寒地黑土区水稻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得出了敏感指数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为黑龙江省稻灌区调亏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大豆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实验,应用大豆不同灌水处理下的耗水量和产量的试验资料,用Jensen模型、Minhas模型、Blank模型、Singh模型、Stewart模型分别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大豆的水分生产函数进行了拟合,对模型求解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检验。用生长曲线来拟合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计算了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结果表明:加法模型Stewart、乘法模型Jensen优于其它分段计算模型;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拟合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非充分灌溉制度对Jensen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非充分灌溉中作物各生育阶段最优耗水量及产量对Jensen模型的敏感性。基于灌溉制度优化模型,构建了非充分灌溉制度对Jensen模型的敏感度计算公式,并以北京永乐店试验站1998~1999年度冬小麦的水分生产函数为例,进行了非充分灌溉制度对Jensen模型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Jensen模型参数λi的波动对最优灌溉制度以及产量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小;2与返青—拔节、灌浆—成熟阶段相比,拔节—孕穗、孕穗—灌浆阶段的最优耗水量计算结果受参数λi波动的影响比较小;3与返青—拔节、灌浆—成熟阶段相比,拔节—孕穗、孕穗—灌浆阶段的Jensen模型参数λi波动对各阶段最优耗水量及产量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RS数据和GIS方法的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小麦遥感监测耗水与产量为数据支持,开展了多种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对比研究,探求与研究区相适宜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及其参数,其中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别选择直线模型、抛物线模型、D-K模型及指数模型;而分生育阶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别选择Jensen、Minhas、Blank、Stewart及Singh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推荐采用抛物线模型;而分生育阶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推荐采用Stewart模型;冬小麦对水分最敏感的阶段是抽穗期,其次为扬花-成熟期,而出苗-拔节期最小。为此,在北京市大兴区的冬小麦灌溉应优先满足抽穗灌浆期的需水,而在出苗-拔节期适度减少灌溉量,可达到节水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作物产量对水分亏缺敏感性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溉水资源不足时,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是确定最优灌溉制度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指标的定义,基于此定义,给出了平均敏感性指标、概化的敏感性指标以及边际敏感性指标的具体表达式。以Doorebos模型、Jensen模型和Blank模型等常见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导出了各种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水稻试验资料,分析了敏感性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查哈阳灌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查哈阳灌区2006年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4种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经过对4种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分析,初步确定出适合查哈阳灌区的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Jensen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查哈阳灌区水稻的敏感指数累积函数,为该地区水稻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优化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两种适用于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实用优化模型。第一种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以全灌区净灌溉增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第二种根据灌溉管理部门的要求,以某次灌水全灌区的水费收入最高为目标函数。这两种配水模型以陕西省洛惠渠灌区 1989、1990年夏灌的实际用水资料进行了验证,可供各自流引水灌区在渠系水量调配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Selection of crop production models for use in economic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systems is limitedby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se model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model parameters. Therefore there is need for simplerestimation models, such as the Doorenbos and Kassam's modeland Jensen's model. In this study a function for transformingthe readily available yield response factors of Doorenbos andKassam's model to the sensitivity index of Jensen model isderived. The derived function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with theJensen's model, the effect of water stress during particularperiods on relative yield.  相似文献   

16.
非充分灌溉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非充分灌溉研究工作始于 80年代初。最早和灌溉关键水当属非充分灌溉问题。Jensen模型在国内应用使非充分灌溉研究从定性阶段提高到定量阶段。鉴于 Jensen模型中敏感指数在空间的不稳定性 ,当前应抓紧该模型在各地的研究 ,确定每一地区的各种作物的敏感指数值。尽快恢复全国灌溉试验网 ,组织全国的联合试验 ,争取在 3~ 5年内完全确定水 -作物模型的有关参数 ,为全国的非充分灌溉工作开展咨询指导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河北省临西、望都试验站冬小麦灌溉试验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求出Jensen、M inhas、B lank、S tew art及S ingh模型的敏感指数(系数),采用F检验法及复相关系数检验法对敏感指标进行分析检验,得出临西、望都二地适宜的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并探讨了上述模型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主要农作物分生育期Jensen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农作物分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分析,明确了Jensen模型在反映分生育期耗水量与产量关系中有较好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和一些地区灌溉试验站有关灌溉制度资料。建立了中国各地区主要农作物的Jensen模型,并且对模型的特点以及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