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智博 《新农业》2023,(18):66-67
<正>1病原猪附红细胞体的病原为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的原核生物,形态多变,多为球形、卵圆形、逗点型,没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壁结构,只有单层界膜,多寄生于红细胞边缘,6-7个虫体可附着于一个红细胞,红细胞病变为突刺状,瑞氏染色呈现蓝紫色,姬姆萨染色为淡红色或者淡紫色。虫体耐低温,0℃-4℃条件下两个月仍有感染力,三个月后仍可存活30%,冰冻血浆中可存活一个月,对干燥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干燥两分钟即可失活,  相似文献   

2.
秦操  王天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31-1831,1844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以初步诊断乳牛环形泰勒虫病。采用实验室检查,制作血液涂片,以姬姆萨氏或瑞特氏染色后进行显微观察,在红细胞内发现虫体即可确诊该病。  相似文献   

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而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几年来,附红体病呈上升趋势,该病可感染许多动物,这种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保定市动物医院近日接收一例牧羊犬,经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经治疗后痊愈,下面介绍一些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4.
1981~1986年调查福建省崇安县水牛巴贝斯焦虫病,该病病原初步鉴定为牛巴贝斯焦虫Babesia boris(Babes,1988)。病原各类虫体形态所占比例分别为:单梨形虫体占37.21%,双梨形虫体占35.03%,椭圆形虫体占16.73%,环形虫体占7.67%,圆形虫体占1.34%和变形虫形虫体占2.01%。红细胞染虫数1~4个,多数1~2个。带虫红细胞平均直径5.25μm。梨形虫体平均长度1.98μm。虫体指数为1:1.04~2.76。红细胞染虫率x4.33%,S1.97%。虫体位于红细胞中部占78.55%,位子红细胞边缘占21.45%。双梨形虫体尖端排列形成钝角、锐角和直线分别为80.19%、14.15%和5.66%。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溶血性黄疸、呼吸困难、皮肤发红和虚弱为特征。各种年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通常以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为高发群体。该病病原是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一种立克次氏体,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为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减慢、料肉比提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一、临床症状与诊断1.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6~10天。临床上患猪贫血的严重程度与猪附红细胞体在血液中的数量、毒力以及…  相似文献   

6.
1.病原 本病主要足由环形泰勒焦虫寄生在牛体内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虫体呈环形、椭圆形、逗点状、杆状、圆点状及十字形等,虫体大小为0.7~2.1微米,寄生在宿主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的虫体为多核体,用姬姆萨氏液染色后,细胞质呈淡蓝色,其中含有许多红紫色的小核。  相似文献   

7.
本病是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它是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中的一群多形态微生物。虫体呈现多种形态,大多是以环状为主,也有杆状、球形及发芽状的。虫体多数在红细胞表面游离在血浆中。附红细胞体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它对于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较差。附红细胞体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在性、热性、溶血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奶牛环形泰勒虫病是由环形泰勒虫寄生于奶牛的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近几年该病在本地流行严重.给奶牛养殖带来了严重危害。由于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者为残缘璃眼蜱.虫体可继代传播病原,且虫体有较强的耐药性,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一定难度.现介绍诊疗实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廖维连 《福建农业》2006,(10):24-2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猪发生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该虫体属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主要附着在猪血液中,造成红细胞破坏、溶解,引起猪发生寄生虫性贫血。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温、潮湿、蚊虫滋生的季节,能潜伏在猪体内,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也不易察觉,在运输、气候变化等应激条件下可引起猪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如猪通过舔食断尾、殴斗相互传播该病,老鼠、疥螨、虱子、蚊子可成为传染媒介,此外,由于饲养员的管理不到位,通过防疫注射、断尾、打耳号、阉割、外科手术等机械传播;垂直传播是怀孕母猪血液中的虫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骨髓、血浆中引起的二种人兽共患体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疽、发热为主要特征。附红体病可通过昆虫媒介、胎盘、污染器件等多种途径传播㈣,奶牛附红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报道,我国许多省份也报道过该病。有研究认为附红体病可长期存在于动物体内,可吞噬红细胞的营养材料,导致其过早死亡,并引发各种病理变化,CRP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可作为附红体感染诊断和治疗评估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Complete development of hepatic stage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 vitro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n in vitro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hepatic phas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the only malaria parasite lethal to man. Primary cultures of human hepatocytes were inoculated with sporozoites of Brazilian and African strains of P. falciparum. On days 1 through 7 after inoculation examination of fluorescence-labeled and Giemsa-stained preparations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many intracellular parasites. In three separate sets of experiments all cultures were found to be infected with as many as 650 liver schizonts measuring up to 40 micrometers. After the addition of red blood cells, intraerythrocytic forms of P. falciparum were detected on days 12 and 13 by an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ndicating that the hepatic cycle had been completed in vitro.  相似文献   

12.
Fluctuation tests with antibody-forming spleen cell population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hortly after immunization of mice, cells forming specific antibodies to one antigen, for example, sheep red blood cells, are nonrandom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spleen. If the spleen donor has been immunized with two different antigens, for example, sheep red blood cells and chicken red blood cells, the nonrandom distribution of spleen cells forming antibody to one antigen differs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of cells forming antibody to the other antigen. These findings are in accord with a clonal distribution of antibody-forming cells.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猪舍之间完全隔开,30头/组,对发病和对照组红细胞进行镜检,并进行胆红素代谢试验以及三氮脒和强力霉素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发病猪红细胞周围呈刺状或无规则形状,可不规则移动,在血浆中可见到游离活附红细胞体。治疗后,血浆中游离的附红细胞体消失。发病猪血清TBIL和IBIL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三氮脒组和强力霉素组之间TBIL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强力霉素组IBIL降低至正常范围内(3.51μmol/L)。[结论]附红细胞体病可引起发病猪只IBIL显著升高,临床上使用三氮脒或强力霉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了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后对异种抗原——小鼠红细胞(MRBC)和新城疫(ND)疫苗在外周血液的免疫应答反应。检测指标有IgG,IgM 和γ—球蛋白含量;血凝抗体滴度以及 T 细胞、B 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实验结果表明,1日龄感染 IBDV 雏鸡接种 ND 疫苗后,血清 IgG,IgM 及γ—球蛋白含量和血液 B 细胞、T 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雏鸡。1日龄和4周龄感染 IBDV 雏鸡接种 MRBC 后血凝抗体滴度,血清 IgG,IgM 及γ—球蛋白含量和血液 T 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也均低于未感染雏鸡。说明感染 IBDV 雏鸡对 ND 疫苗和 MRBC 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功能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现阶段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性,以注射地塞米松和摘除脾脏的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通过临床症状观察、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及PCR方法对BALB/c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情况进行鉴定,并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结果表明,注射地塞米松组、摘除脾脏组和正常感染组BALB/c小鼠在感染后8~10d相继达到高峰,正常感染组BALB/c小鼠在感染后第24天猪附红细胞体消失,注射地塞米松组在感染后第32天消失,而摘除脾脏组在试验结束时仍具有较高的感染率。经血液常规检测,各组BALB/c小鼠在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比容显著下降(P<0.01)。因此,猪附红细胞体对低免疫力的BALB/c小鼠具有一定感染性,并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采取新鲜血液压片相衬观察和末梢血液涂片染色镜检法,对河南省新乡地区3000头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且对体温升高、镜检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为 病猪的血液,分别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为46.33%,死亡率为13.88%,隐性感染率为55.93%(755/1350).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呈现菠萝样;染色血片观察附红体在红细胞表面及边缘呈各种形式排列,可见强折光性发亮的圆形小体;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附红体寄生的红细胞凹陷区,有大、小球体,有的小球体与大球体相连.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增加,血糖、血清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腹水症肉鸡的血液学变化、腹水的理化性质及其有无细菌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腹水症肉鸡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及异嗜性粒细胞均增多,与健康肉鸡相比较,其差异性显著;腹腔内的腹水是漏出液而不是渗出液,细菌学检查呈阴性,这说明该病可能不是细菌感染所引起。  相似文献   

18.
采用H.E.染色、显微镜观察法对东方蝾螈、太行隆肛蛙、丽纹龙蜥的心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东方蝾螈、太行隆肛蛙心脏结构基本相同,丽纹龙蜥的心脏与二者有一定差别.3种动物的心脏均为两心房一心室,但丽纹龙蜥的心室开始出现不完全分隔,为不完全的双循环系统;红细胞均为有核红细胞;心脏壁有内、中、外3层结构,分别为心内膜、心肌层及心外膜.心内膜位于心脏内层,表面是一层不规则的多角形内皮细胞,胞核为椭圆形.心肌层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心肌纤维间充满结缔组织和血管.心肌纤维由心肌细胞组成,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心外膜位于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较多弹性纤维.3种动物心脏结构的差别是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不断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考虑了CD4+T细胞的全logistic自我繁殖,构造了具有治疗的HIV病理研究模型,研究了解的存在性、正性及稳定性.通过对每个感染T细胞释放的HIV病毒平均数量N的讨论,得到:如果NNcrit,有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两个平衡点,但此时无病平衡点不稳定,地方病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最后通过构造Dulac-Bendison函数,得到了地方病平衡点全局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从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呕吐、血样腹泻、脱水等疑似细小病毒 (Canine Parvovirus,CPV)感染的病犬中 ,采取粪样 8份。应用狗肾传代细胞 (MDCK)增毒 ,其中 6号病料 (CPV6 )在 MDCK细胞上产生脱落、变形、游离等细胞病变 ,且细胞感染性试验发现 ,CPV6对 MDCK的感染性强于对猫肾传代细胞 (CRFK )的感染性 ;核酸型试验证明 ,CPV6毒株的代谢可被 5 -溴脱氧尿核苷 (FUDR)所抑制 ,其核酸属于 DNA型 ;所分离的病毒培养物能凝集猪、猴、马、猫的红细胞 ,凝集效价达 2 6 ~ 2 8,并能被已知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 ,但不能凝集牛、犬、绵羊、兔、小鼠和鸡的红细胞 ;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外观呈圆形或六边形 ,直径约 2 0~ 2 3nm ;该病毒耐酸、耐热、耐乙醚 ;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 ,经口服 1m L ,试验组幼犬第 7天发病 ,采集病犬粪样做 HA试验为阳性反应 ,其凝集猪红细胞的特性能被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